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84.12KB ,
资源ID:132091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09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docx

1、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电气及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 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 课 程: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Proteus仿真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年 级: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2015年9月一、课程设计性质和目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课程结束后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利用所学知识用单片机实现顺序控制。所选题目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紧密结合所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扩展,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环节的实施使我对单片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是我有了以下收获。(1)加强了对单片机和C语言的认识,充分

2、掌握和理解设计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芯片器件、模块化编程等多项知识。(2)用单片机模拟实现具体应用,使个人设计能够真正使用。(3)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并在实践中锻炼。(4)提高了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软件介绍1、 ProteusProtues软件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比较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

3、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ATLAB等多种编译器。2、 Keil uVision4KeilC51

4、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链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运行Keil软件需要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如果你使用C语言编程,那么Keil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三、设计要求及原理说明1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在工

5、业生产中,利用单片机的数字量输出可实现顺序控制。例如,注塑机工艺过程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动作,用单片机控制很容易实现。单片机的P1.0-P1.6控制注塑机的7道工序,7道工序用控制7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来模拟。设定每道工序时间转换以延时来表示。P3.3为“故障”开关,合上为故障报警。控制P1.7上的音响发出报警声响。报警声响只有在工作期间才会响起,而停止工作期间报警不会响起。P3.4脚上的单刀双掷开关作为“启动”或“停止”开关。设定前6道工序中只有一位输出,只点亮1只发光二极管,第7道工序有3位同时输出(P1.6、P1.5、P1.4上的3只发光二极管同时点亮)。2 、原理说明本

6、题目利用单片机的P1.0-P1.6输出的高低电平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表示工业生产过程的顺序控制进程,P1.7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是否发出警报声响。P3.3与P3.4作为输出,单片机检测P3.3与P3.4的输出电平,来判断“故障”或“停止”开关的状态。四、设计主要流程先分析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来设定代码程序,然后进行代码的编写,接着对代码进行编译校验,检查错误,改正错误。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和代码,进行顺序控制器的原理电路图设计,此步要在Protues软件进行绘制仿真,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对绘制出的原理电路图进行测试,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继续更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然后进行电路模拟,将符合设计要求的

7、电路先行保存。再将源程序代码用Keil软件生成hex文件。再利用stc软件将生成的hex文件传输到单片机中完成验证。大致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生成hex文件并传输到单片机中”,这一设计步骤由于电脑原因无法连接C51单片,所以无法实现。) 流程图 五、顺序程序设计通过分析设计要求可知,需要完成单片机P1.0-P1.6输出的高低电平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表示工业生产过程的顺序控制进程,P1.7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是否发出警报声响。P3.3与P3.4作为输出,单片机检测P3.3与P3.4的输出电平,来判断“故障”或“停止”开关的状态。则设计程序代码及其解释如下:void main() EX1=1

8、; /外部中断1允许 IT1=0; /电平触发中断 EA=1; /总中断允许 while(1) P1&=0xfe; /工序1,完成后进入工序2 Delay(2000); P1&=0xfd; /工序2,完成后进入工序3 Delay(2000); P1&=0xfb; Delay(2000); P1&=0xf7; Delay(2000); P1&=0xef; Delay(2000); P1&=0xdf; Delay(2000); P1&=0x8f; Delay(2000); /7道工序完成,重新开始循环 void int1_isp() interrupt 2 /外部中断1中断服务函数 P=P3_4;

9、 /报警 在keil软件中测试如下:六、电路的设计与仿真顺序控制器的原理电路及仿真如下图2所示。电路中的7个发光二极管从上到下分别代表7道工序。仿真运行,发光二极管将按顺序控制规律来点亮。P3.4引脚上的单刀双掷开关用来选择控制操作启动(向上)或停止(向下)。P3.3引脚上的开关闭合,表示发生故障,从而控制P1.7上的音响发出警报响。报警声响只有在工作期间才会响起,而停止工作期间警报不会响起。P1口的P1.0P1.6接七只发光二极管,P1.7接报警器,P3.4接开工启动开关,P3.2接外部故障输入模拟开关。 主程序流程图:当程序启动,开启中断,并使P1、P3口初始化,当给start开始信号即P

10、3.4得电时,运行主程序中使发光二极管得电的程序,从L0至L7,按顺序每次只点亮一只二极管,并延时一段时间,然后点亮下一只二极管,当第七只二极管得电延时完成后,程序跳转到工序1开始的地方,按此规律从工序1到工序7依次循环进行下去。 中断服务子程序:当外部故障输入模拟开关即P3.3得电时,运行中断子程序,先使P1=0x00即关闭输出保护现场,speak=1使报警器报警。然后判断故障情况,如果故障清除,则恢复现场跳出中断子程序回到主程序;如果故障没有清除,则报警器继续报警直至故障清除。 图2. 顺序控制器的原理电路 对原理电路进行仿真调试如下:图3.仿真电路调试1(一)、在调试过程1中,当按下按钮

11、开关后会发现7个发光二极管会从上到下依次由“亮”到“灭”,而此时P3.4引脚上的单刀双掷开关置于启动(向上)处,此时电路正常工作。如图2所示(二)、当单刀双掷开关置于停止(向下)处时电路状态如图3所示。最后三个发光二极管会亮,前四个会灭,并保持这种状态。(三)、当单刀双掷开关置于启动(向上)处时,将P3.3引脚上的开关闭合,此时电路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电路处在“故障”状态,LS1处SOUNDER 会发出警报声,表示电路故障。图4.仿真电路调试2图5.仿真电路调试3 七、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我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运用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次课程设计的

12、控制要求有:用七只发光二极管模拟工业控制中的7道工序,高电平点亮,每道工序用定时器进行工序间的顺序转换。我首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查找有关集成芯片和器件的文献,只有对各种元器件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在实际的操作才会更快。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电路图接对了,但是却无法仿真出来,仔细检查后发现没有把代码加入电路中。可见如果不对整个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了解的清清楚楚的话,哪怕做对了,你都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这告诉我们,以后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不能得过且过,不求甚解。 在编程方面一直是我的弱项,好多程序我都搞不明白,这个时候我都会尽量去问同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自己的一个坎半天都过不去,但是说不定同学的一个点拨,我们就通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这次的课程设计教会我们的不止是专业知识,在生活道理上也教会了很多,让我们终生受益。八、参考书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基于Protue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