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1.16KB ,
资源ID:1323968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396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分章有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分章有答案.docx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分章有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_分章_有答案第一章绪论1、解释概念:微生物;微生物学;2、填空:1)微生物分类以其()属性及()属性及()为依据。2)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4)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才能微小生物的总称。5)微生物的分类系统采用:(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单位。6)EcherichiacoliK12()中:K12表示()、表示()

2、;7)微生物的命名采用(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前者为(种名),后者为(属名),均用(斜体字)书写,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8)LouiPateur的贡献主要在于证明(微生物)活动和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并创立了(病原)学说。9)(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10)RobertKoch的贡献: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建立了判断病原物的著名的(柯赫氏)法则。3、判断()1)从进化程度看,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进化程度高。()2)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壁。()3)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拉丁学名为echeri

3、chiacoli。4、选择题1)RobertKoch的贡献在于:(AD)多选A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C观察发现了微生物的活动B发明了显微镜D证实病害的病原学说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大肠埃希氏杆菌Echerichiacoli。()多选AEcherichia代表属名Ccoli代表种名Bcoli代表属名DEcherichia代表种名3)属于LouiPateur的贡献的有();多选A证明微生物活动C提出了判断病原物的原则B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D创立了病原学说4)不属于Leeuwenhock(16321723)的贡献的是:()多选A观察发现了微生物C建立了微生物培养技术B创立了病原学说D发现了生物

4、固氮5、问答题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第二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解释概念:噬菌斑;噬菌体溶原现象;2、填空:1)根据宿主进行分类,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放线菌病毒)、(藻类病毒)、(真菌病毒)。2)病毒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过程及现象是()的培养,培养出现(),接种(),培养液变()。3)病毒的特点是()、()、不能()。4)病毒在固体培养基上地培养过程和现象为:()的培养、形成()、接种()、经培养形成(噬菌斑);5)病毒的繁殖过程包括(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细胞裂解和成熟噬菌体粒子的释放);6)影响病毒存活

5、的主要物理因素有(温度)、(光)、(其他辐射)和(干燥);7)空气中影响病毒的存活主要因素是()、()、()、()、()等;8)病毒的的组成主要有()和(),有的病毒还含有()和();9)敏感细胞具备的条件:必须是()敏感宿主细胞,能提供病毒附着的(),敏感细胞内没有破坏特异性病毒的()。11)温和噬菌体进入()后,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宿主细胞不()而继续生长,该现象称为溶原现象。14)病毒按其致病性(或称毒性)可分为(大肠杆菌)噬菌体和(蓝细菌)噬菌体两类。15)辐射对病毒存活的影响包括()、()、()。3、判断()1)进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6、为毒性噬菌体。()2)在溶原细胞内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前)噬菌体。()3)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体称为病毒粒子。()4)大肠杆菌总数是指示水体被粪便污染的一个指标。()5)一个病毒粒子并不同时含有DNA和RNA;()6)病毒能够在牛肉蛋白胨培养基中繁殖。()7)凡是病毒都能致病。4、选择题1)属于病毒结构的是:()单选A核糖体B胞囊2)病毒不可在()中增殖。单选A组织培养B鸟胚3)属于病毒结构的是:()多选A核糖体B发胞囊4)病毒不可在()中增殖。单选C蛋白质衣壳D鞭毛C琼脂培养基D活性哺乳动物C蛋白质衣壳D核酸内芯A组织培养B鸟胚5、问答题1)简述病毒的培养特征。第三章原核微生物1、解释概念

7、:菌落;菌苔;C琼脂培养基D活性哺乳动物2、填空:1)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细菌)、(蓝细菌)。2)已知细菌表面ZPC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的ZPC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ZPC为()。3)放线菌菌丝体可分为三大部分:(营养菌丝)、(气生菌丝)、(袍子丝)。4)细菌的个体形态有:(球状)、(杄状)、(螺旋状)和(丝状);5)蓝细菌在()、()丰富的水体中生长旺盛,可作水体()的指示生物。6)放线菌可以通过(分生孢子)、(孢囊孢子)进行繁殖,也可以一段(营养菌丝)繁殖。7)原核微生物具有()、()、()等特点。8)()、()、()、()对染料的亲和力极低,均用负染色法进行染色。9)细菌

8、处于pH6.5和1.5的缓冲体系中,其表面电荷分别为()电荷和()电荷。11)按照古菌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可分为三大类型:(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12)放线菌大多数为(腐生)菌,亦有(共生)菌,少数为(寄生)菌;14)大多数古菌生活在(极端)环境,其繁殖速度(较慢),进化速度比细菌(慢);15)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有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16)细菌细胞质膜主要由(具有正负电荷、有极性的磷脂)双分子层和(着色层)组成。17)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的形态是相对(稳定)的,随着培养条件的改变,细菌的形态会(改变)。18

9、)所有细菌均具有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19)芽孢含水率(38%40%),壁厚而(致密),含有(耐热性)酶。21)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22)兰细菌是一种含()但不具(),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24)常从(表面)、(边缘)、(纵剖面)三个方面观察菌落的特征。25)描述细菌大小的方法是球菌用(),杆菌用(),螺旋菌用()。26)细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是(着色层)和(不着色层)。27)细菌一般要求中性和(偏碱性),放线菌在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中生长。28)鞭毛着生的()、()和()是细菌()的依据。3

10、0)(放线菌)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一类丝状原核微生物。31)大在多数放线菌为(),也有(),少数为()。在有机固废的填埋处理与堆肥发酵、废水处理中起积极作用。32)已知细菌等电点在pH(25),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等电点为pH(2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等电点为pH(45),pH(34)为革兰氏染色不稳定性菌。35)细菌悬液稳定越好,对水处理工艺运行越(好);3、判断()1)螺旋状细菌大小描述方法是宽度某拉伸长度。()2)就含水量而言,芽孢大于普通细菌细胞。()3)不只具有鞭毛的细菌能游动。()4)古菌常生活在极端环境中。()5)是否具有鞭毛是判断细菌是否运动的标志。()6)蓝细菌是一种具有叶绿体

1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7)放线菌可以通过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繁殖或一段营养菌丝繁殖。()8)在有机废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中,微生物悬浊液稳定性越好,对工艺运行越有利。()9)革兰氏阴性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强于革兰氏阳性细菌。()10)革兰低阴性细菌细胞壁比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11)芽孢不易着色,但可用孔雀绿染色。()12)用穿刺法接种细菌于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中,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可以判断呼吸类型和有无鞭毛。()13)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质的外围。()14)蓝藻是一种古细菌。4、选择题1)不属于细菌共同具有的结构是:()多选A拟核C菌胶团B光合作用片层D鞭毛2)蓝藻与真核藻类

12、的区别在于:()多选C具叶绿素A具细胞壁D具核膜B具叶绿体3)能够为自身提供营养的是:()多选A鞭毛B细胞壁C粘液层D荚膜4)微生物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有:()单选A芽孢C荚膜B衣鞘D孢囊5)可以对芽孢进行染色的是:()单选C碘碘化钾溶液A龙胆紫D草酸铵结晶紫B孔雀绿6)下面必须用负染色法染色的是:()多选A荚膜C衣鞘B菌胶团D粘液层7)属于古菌的是:()多选A蓝细菌C极端嗜盐菌B产甲烷菌D放线菌8)属于细菌共同具有的结构是:()多选C菌胶团A拟核D鞭毛B原生质膜9)能够为细菌自身提供营养的是:()多选A芽孢C拟核B荚膜D粘液层10)能够为细菌自身提供营养的是:()多选A芽孢C拟核B荚

13、膜D粘液层5、问答题1)简述细胞质膜的功能。2)简述细胞壁的生理功能。3)简述细胞质膜的化学组成及功能4)简述细菌悬浊液稳定性在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意义;第四章真核微生物1、解释概念原生动物;2、填空1)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2)真核藻类不仅具有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也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3)藻类生长的最适pH值为(68),适宜生长pH范围是pH(410)。4)霉菌有腐生和寄生两种,(腐生菌)对有机废物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寄生霉菌)常是动植物及人类的致病菌。5)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伞菌)。6)发酵型酵母菌能发酵()产生

14、()等有机小分子及(),用于发酵面包、馒头及酿酒。7)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有:(全动型)、(植物型)、(腐生型)。8)原生动物形成胞囊的过程是:()遇到(),()、分泌(胶状物质),形成胞囊。9)酵母菌的形态有(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假丝状)。10)微型后生动物的进化程度比原生动物()。12)霉菌菌丝直径约35m,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便清晰可见,放大(400)倍则可见内部结构。某某14)真核微生物中的微型后生动物是除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某某15)全动性营养的原生动物吞食(其他生物)和(有机颗粒)为食。3、判断()1)原生动物的胞囊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2)后

15、生动物比原生动物进化程度高。()3)原生动物是原核微生物。()4)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5)原生动物比真细菌进化程度低。()6)原生动细胞物结构中没有细胞壁。()7)微型后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8)原生动物的胞囊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9)放线菌可以通过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繁殖或一段营养菌丝繁殖。()10)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植物性营养。()1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12)原生动物可以蚕食细菌等微小生物。4、选择题1)不属于原生动物结构的是:()单选A细胞壁C核膜B线粒体D细胞膜2)霉菌的菌落特征相似于()单选A细菌C酵母菌BA和CD放线菌3)下面表述正确的是:()多选A霉菌是真菌

16、C霉菌是丝状菌B立克次氏体是真菌D放线菌是丝状菌4)是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功能的是:()多选A指示作用C絮凝作用B污染作用D净化作用5)不属于原生动物结构的是:()单选C核膜A细胞壁D细胞膜B线粒体5、问答题第五章微生物的生理1、解释概念酶的活性中心;培养基;酶;底物水平磷酸化;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聚磷菌;新陈代谢;好氧微生物;光合磷酸化;内源呼吸;酶抑制剂;选择性培养基;恒浊培养;厌氧微生物;2、填空1)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平均值为水分()%,干物质()%2)微生物体中主要有机物分子有:()、()、()、()等3)微生物最好的碳源是(),许多碳源同时是()4)无机营养的主要功能是:()、()、

17、()、()。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的速度-底物浓度曲线在低浓度段为一条()但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该曲线斜率(),最终达到一定值,即()。6)根据最终电子受体(或最终氢受体)可将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分为三类:()、()、()7)1mol丙酮酸TCACO2和H2O,产生()molATP,1mol葡萄糖经EMP可产生()mol丙酮酸,故可产生()molATP。1mol葡萄糖裂解为丙酮酸过程产生()1molATP,。故1mol葡萄糖好氧分解可产生()molATP。最终电子受体:NO3被还原为()、()、();9)影响酶活力的因素有()、()、()、()、()、()。12)能量转移的枢

18、纽是(),其生成方式有()磷酸化、()磷酸化、()磷酸化。13)好氧呼吸的特点是有外界()(O2)时,底物彻底氧化成()、(),并产生()。14)无氧呼吸在氧化()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而是其它无机化合物。以CO2和CO为最终电子受体:()菌利用甲醇、乙醇、甲酸、乙酸等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为()。8)无氧呼吸在氧化NADH2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而是其它无机化合物。以NO3为15)按酶所在细胞的位置可分为:()、()、()。16)微生物培养基按实验目的和用途分类为:()、()、()、()等四类。17)能量转移的枢纽是(),其生成方式有()磷酸化、()磷酸化、()磷酸化。19)酶是由()

19、合成的,催化()反应的,并传递()、()和()的生物催化剂。20)按培养基的形态分类为:()、()、()。21)根据最终电子受体(或最终氢受体)可将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分为三类:()、()、()。22)发酵的特点是无外在();()部分氧化;释放能量();中间产物为最()。23)无氧呼吸在氧化()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而是其它无机化合物。以CO2和CO为最终电子受体:()菌利用甲醇、乙醇、甲酸、乙酸等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为()。24)酶是由()合成的,催化()反应的,并传递()、()和()的生物催化剂。18)无氧呼吸在氧化()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而是其它无机化合物。以SO42为最25)终电

20、子受体:水的重要意义:既是(),又是()。SO42被还原为()。26)无机营养(自养)微生物具备较完整的(),能利用()、()2和()合成()。27)当底物足够多、酶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关系为();但当酶浓度较高时,曲线斜率(),并达到()。28)根据最终电子受体(或最终氢受体)可将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分为三类:()、()、()。体:NO3被还原为()、()、();30)土壤中微生物混合群体要求C:N比为(),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N:P为(),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发酵要求C:N比为(),C:P为()。31)pH值影响酶活性的原因:影响酶分子的(),影响酶分子的()

21、,影响底物的()。32)()、()、()中的碳素是自养微生物的唯一碳源。29)无氧呼吸在氧化()时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O2而是其它()。以NO3为最终电子受33)微生物的氮源包括:()、()、()、()四类。34)能量转移的枢纽是(),其生成方式有()磷酸化、()磷酸化、()磷酸化。35)好氧呼吸的特点是有外界()(O2)时,底物彻底氧化成()、(),并产生()。36)酶按其组成分为两大类酶:()、()。37)酶抑制剂指能够()、()甚至()()的物质。41)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反应速度(),当其达到一个()后又开始(),该最大速度时对应的温度为()。42)发酵是无外在();()部

22、分氧化;释放能量();中间产物为()。3、判断()1)单成分酶指不含蛋白质的酶。()2)任何一种培养基均可配成液体、半固体、固体三种。()3)细胞对物质的主动吸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4)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5)发光细菌在有氧时才发光。()6)凡是动物均为异养生物。()7)酶的活性中心具有一定的氨基酸组合和空间构型。()8)专性厌氧菌的世代时间比好氧菌短。()9)并不是所有自养微生物都含有叶绿素。()10)酶促反应的Q10小于无机催化反应的Q10。()11)生物同化作用是物质合成反应,吸收能量。()12)酶能够降低生物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选择题1)蛋白质具有多级

23、结构,如下说法是正确的:()多选A一级结构指其氨基酸顺序C二级结构指肽链的折叠B三级结构指三个亚基组合D四级结构指多亚基组合2)不宜作为发酵底物的物质是:()单选C葡萄糖A碳氢化合物D蔗糖B纤维素3)下列培养方法中能用于厌氧培养的是。()单选A深层液体培养C抽气化学吸附D以上都可以BCO2培养箱4)微生物干物质中有机物占:()单选C7085%D9097%B5090%5)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单选C蓝藻A40%A硫氧化细菌B霉菌D反硝化细菌6)属于微生物微量营养元素的是:()多选ACoCMgBCaDMo7)微生物干物质中无机物占:()单选A1025%C310%B12%D1015%8)属于化能自

24、养微生物:()多选A蓝藻C铁氧化细菌B硝化细菌D氢氧化细菌9)下面表述正确的是:活微生物体含水量为()多选A细菌7585%C酵母7085%B霉菌8590%D芽孢40%10)水在生物化学过程中是()多选A冷却剂C反应物B介质D润滑剂11)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多选A铁氧化细菌C氢氧化细菌B埃希氏大肠杆菌D蓝藻12)微生物细胞中C含量占干物质的()单选A60%C20%B40%D50%13)MichaeliMenten方程是描述:()单选A丝状膨胀的C微生物生长曲线的B反应速度与底物及酶浓度的关D微生物生长与环境关系14)属于微生物有机组成的是:()多选A蛋白质C核酸B糖类D脂类15)不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多选A蓝藻C铁氧化细菌B硝化细菌D酵母菌16)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多选A埃希氏大肠杆菌C氢氧化细菌B铁氧化细菌D蓝藻17)下列培养方法中能用于厌氧培养的是。()单选A深层液体培养C抽气化学吸附D以上都可以BCO2培养箱18)微生物干物质中无机物占:()单选A1025%C12%B310%D1015%19)属于微生物大量营养元素的是:()多选ANCPBMnDZn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