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8 ,大小:111.29KB ,
资源ID:1324131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413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路工程检查细则.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路工程检查细则.docx

1、公路工程检查细则 检测细则路基土方工程4.2土方路基4.2.1土方路基应本要求:1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处理坑塘,并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地进行压实。表土应充分利用。2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不得有明显碾压轮迹,不得亏坡。3应设置施工临时排水系统,避免冲刷边坡,路床顶面不得积水。4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进行修整。4.2.3土方路基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基边线与边坡不应出现单向累计长度超过50m的弯折。2路基边坡、护坡道、碎落台不得有滑坡、塌方或深度超过100mm的冲沟

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高级公路1压实度(%)上路床00.3m96按附录B检查;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2处下路床轻、中及重交通荷载等级0.3m0.8m96特重、极重交通荷载等级0.3m1.2m96上路堤轻、中及重交通荷载等级0.8m1.5m94特重、极重交通荷载等级1.2m1.9m94下路堤轻、中及重交通荷载等级1.5m93特重、极重交通荷载等级1.9m2弯沉值(0.01mm)不大于设计验收弯沉值按附录J检查3纵断面高程(mm)+10,-15水准仪:中线位置每200m测2点4中线偏差(mm)50全站仪:每200m测2点,弯道加HY、YH两点5宽度(

3、mm)满足设计值尺量:每200m测4点6平整度(mm)15 3m直尺:每200m测2处5尺7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2个断面8边坡满足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点4软土地基处置4.4.1软土地基处置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换填地基的填筑压实要求同本标准第4.2节土方路基。2砂垫层:应分层碾压施工;砂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端以片石护砌;砂垫层厚度及其上铺设的反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3反压护道:护道高度、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0%。4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沙袋和塑料排水板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井(板)底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塑料排水板超过孔口的长

4、度应伸入砂垫层不于500mm。5粒料桩: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规定;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试验;桩体应连续、密实。6加固土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施工设备必须安装喷粉(浆)自动记录装置,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规定。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桩体施工应选择合理的施打顺序,成桩过程中应对已打桩的桩顶进行位移监测。8刚性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规定。9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满足沉降标准和稳定性的设计要求。 加固土桩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值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mm)100尺量:抽查2%且不少于5点2桩径(

5、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抽查2%且不少于5点3桩长(mm)不小于设计值查施工记录并结合重型动力触探4单桩每延米喷粉(浆)量不小于设计值查施工记录5强度(MPa)不小于设计值取芯法:抽查桩数的0.5%,且不少于3组6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抽查桩数的0.1%且不少于3处3冲击碾压法4.3.1冲击碾压法可用于处理湿陷等级为级的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零填和高度小于4m的路堤下的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地基土的含水率宜为10%22%。湿陷性黄土处理厚度宜为0.51.0m,不宜超过1.5m。4.3.2冲击碾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冲击压路机现场碾压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缺少资料时可按式(4.3.2)估算。

6、式中:D有效加固深度(m);m冲击轮的质量(t);g-重力加速度常数(9.81m/s2);h-冲击轮外半径与内半径之差(m);-修正系数,可取0.7。条文说明采用冲击压路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在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均进行过立项研究。众多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分析表明,25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的有效影响深度(使土体压实度增大1%的最大深度)约为1.4m,可有效地消除1.1m深度范围内土体的湿陷性;20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的有效影响深度约为1.1m。冲击碾压法浅层处理效果明显,但不能提高深层地基的承载力。冲击压路机由大功率牵引机和压实轮组成,压实轮有三边、四边、五边和六边

7、形等形状以及实体、空体及可填充式等类型,冲击能量以25kJ为基本型号,还有15kJ、20kJ、30kJ等。4.3.3设计应查明冲击碾压范围内的各种构造物,并应根据构造物的类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冲击碾压与构造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冲击碾压与构造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构造物类型最小水平安全距离(m)U形桥台和涵洞通道距桥台翼墙端或涵洞通道:5其余类型桥台10重力式挡墙距墙背内侧:2扶壁(悬臂)式挡墙距扶壁(悬臂)内侧:2.5导线点、水准点、电线杆10互通式立交桥梁10房屋建筑304.3.4对不符合表4.3.3安全距离要求但又需施工的路段,可采取下列措施:1开挖宽0.5m、深

8、1.5米m左右的隔振沟进行隔振沟进行隔振。2降低冲击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增强冲击碾压变数。4.3.5冲击碾压施工前应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碾压试验,确定冲击压路机型号、施工工艺参数、质量检验方法与标准。试验路段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4.3.6冲击碾压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冲击碾压前应先用平地机将原地面大致整平,再用钢轮压路机静压或振压将地表适当压实。2冲击碾压宜采用排压法,纵横向轮迹交错,纵向相错1/6轮轴距,横向轴缘相互重叠20-30cm。3冲击碾压处理的最短施工长度不应小于100m,场地宽度应满足保证冲击磁压速度的要求。4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3%,天然含水率较高时应在晾晒

9、后冲击碾压,天然含水率较低时应补充洒水后冲击碾压。5冲击碾压过程中应对沉降值、压实度、湿陷系数进行测试,及时掌握压实效果。6冲击碾压工序完成后,应采用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平,再用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2遍,并进行压实收光。条文说明冲击压路机的行驶速度需适当,一般为1013km/h。过快的行驶速度会使冲击轮离地面,与地面的接触时间短,不利于冲击力的传播与土体压实,也容易损坏机械;速度过慢,则冲去能量太小,压实效果不好。4.3.7施工质量检验方法与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结束后7-14d内,按1处/2000的抽检频率,在设计处理深度内每隔0.5m取1-2个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压实度、压缩系数和

10、湿陷系数。2施工结束后15-30d,可采用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瞬态瑞利波法或钻孔取样试验等方法检验地基土的强度变化情况,评价冲击碾压的效果。载荷试验的频率应按1处/3000控制,且不应少于3处;其他方法的检测频率可适当增大。强夯法4.4.1强夯法可用于处理各湿陷等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适宜处理的湿陷性土层厚度宜为3-6m,不宜超过8m。4.4.2强夯法的有效处理深度应根据试夯测试结果或当地经验确定。当初步设计缺少相关资料时,强夯法的有效处理深度可按表4.4.2中所列的相应单击夯击能估算。强夯法的有效处理深度(m)单击夯击能(kNm)全新世(Q4)黄土、晚更新世(Q)黄土中更新世(Q2)黄土1

11、000-20003.0-5.0-2000-30005.0-6.0-3000-40006.0-7.0-4000-50007.0-8.0-5000-60008.0-9.07.0-8.07000-85009.0-12.08.0-10.0注:1.对应栏内,单击夯击能小的取小值,单击夯击能大的取大值。2. 强夯发的有效处理深度系指消除土体湿陷性的深度范围,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4.4.3设计应查明夯点距离周围房屋建筑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可参考表4.4.3确定。当施工场地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应在需要减振的方向开挖减振沟。减振沟深度不应小于2m。强夯施工最小水平安全距离参考值单击旁击能(kNm)最小水平安全

12、距(m)单击旁击能(kNm)最小水平安全距(m)1000-200040600070300050700075400060800085500065-条文说明安全距离与振动引起的地表水平振动速度峰值有关,一般将速度峰值小于5cm/s作为破坏界限,将速度峰值小于或等于2cm/s作为安全界限。表4.4.3是根据安全界限确定的,其中单击夯击能超过4000kNm的工程应用偏少,注意结合试夯确定。此外,房屋建筑受振动影响的损坏程度,还与房屋建筑的坚固程度有关,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建筑材料类型、建造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距离。4.4.4强夯夯锤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锤或铸钢锤,夯锤上宜设置2-4个上下贯通的透气孔。单

13、击夯击能4000kNm以下采用的夯锤底面直径宜为2.5m;单击夯击能5000kNm以上采用的夯锤底面直径宜为3.0m。在单击夯击能不变的条件下,宜采用重锤、低落距。4.4.5起吊夯锤用的机械设备宜选用履带式起重机,可在吊臂两侧辅以门架,提高起重能力和安全性。4.4.6强夯施工前应在代表性路段选取试夯区进行试夯,确定夯击方案、单击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遍数、间歇时间等参数。每个试夯区场地面积不应小于500。4.4.7强夯处理地基土的含水率宜在8%-24%之间。当含水率过高或过低时,可取下列处理措施:1含水率小于8%时,可洛阳铲等成孔注水润湿土体,待3-7d后进行施工。2含水率大于24%时,可通过

14、晾晒待含水率降低后再行施工。4.4.8强夯施工过程中,当土体难以压实时,可挖开晾晒、换土或填入适当厚度的砾石、片石夯击。4.4.9强夯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夯点宜按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布置,夯点中心距可取夯锤直径的1.2-2.0倍。2强夯宜分为主夯、副夯、满夯三遍实施。第一遍主夯完成后,第二遍的副夯点应在主夯点中问穿插布置;副夯点与主夯点的布置间距及单击夯击能应相同。满夯夯点应采用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满夯单击夯击能可采用主夯单击夯击能的1/2-1/3。3两遍夯击之间宜有一定的时间间歇,间歇时间根据试夯结果确定。4强夯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5、:1)当单击夯击能小于2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2000KN m-4000kNm 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不宜大于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4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大于200m。最后一击的夯沉量应小于上一击的夯沉量。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夯坑不应过深而造成提锤困难。条文说明两遍夯击之间间歇时间的长短与土的粒径、含水率、夯点间距、拟处理土层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单从土性上来讲,低液限黏土一般考虑7-14d,低液限粉土一般考虑3-7d,砂土一般考虑1-3d,由于稍湿(饱和度5%)的湿陷性黄土没有或很少自由水,在夯击过程中不在孔隙

16、水压力消散的问题,因此试夯两遍之间可以不间歇施工。4.4.10施工质量检验方法与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结束后7-14d,按1处/2000的抽检频,在设计处理深度内每隔0.5m取1-2个土样进行室内验,测定土的压实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2施工结束后15-30d,可采用荷载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瞬态瑞利波法或探井取样试验等方法检验地基土的强度变化情况,评价强夯的效果。载荷试验的频率应按1处/3000控制,且不应少于3处,其他方法的检测频率可适当增加。4.5挤密桩法4.5.1挤密桩法可用于处理湿陷等级为-级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适宜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宜为5-12m,不宜超过15m。挤密桩法宜

17、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桥台、台后及高挡墙(高度6m)基底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2采用强夯法对附近房屋建筑、构造物或其他设施造成影响,且不便采取减(隔)振措施。3路线处于黄土冲沟,强夯等大型机械作业困难或强夯施工对自然边坡稳定性构成威胁。4.5.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宜采用石灰土挤密桩或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石灰土挤密桩或素土挤密桩。4.5.3挤密桩的处理宽度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的规定外,其宽度范围尚应按图4.5.3所示算,即宽度以最外一排桩之外柱径的一半为界。 4.5.4挤密桩的中心可距S,应按柱间土得到有效挤密的原则确定,可按式(4.5.4)估算,宜为孔

18、径的2.0-2.5倍。 式中:D挤密填料孔直径(m)d-预钻孔直径(m),无预钻孔时取0;桩位在平面上呈三角形布置时=0.952,呈正方形布置时=0.886;-处理前地基土受为层范内,各层土的干密度厚度加权计算的平均值(g/cm3);-桩间土挤密后的平均干密(g/cm3),;-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由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桩间土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宜小于0.90。4.5.5当挤密处理深度在12m以内时,不宜预钻孔,挤密孔直径宜为0.35-0.45mm;当挤密处理深度超过12m时,可预钻孔,预钻孔直径宜为0.25-0.30m,夯扩挤密后成桩的直径宜为0.500.60m。干拌水泥

19、碎石挤密桩的成桩直径不宜大于0.30m。条文说明因为预钻孔夯扩挤密法成桩比沉管挤密法成桩多出预钻孔体积的取土量,在挤密处理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前者需要的孔内填料量比后者多。当要求的处理深度不太大时,沉管挤密法成桩更加经济。预钻孔夯扩挤密法的优点是施工噪声低,振动影响小,能减小长桩施工长时间振动对周围的影响。4.5.6挤密桩的桩顶,应设置一层厚度为0.3-0.5m的石灰土垫层,掺灰量宜为6%-8%。4.5.7当地基土的含水率低于12%,或土质坚硬成孔挤密困难,影响挤密效果时,可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采取预浸水增湿措施.4.5.8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效果试验。当成桩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设

20、计与施工参数进行调整,重新进行试验或改变设计.4.5.9沉管法成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管宜选用壁厚不小于10mm的钢管,应在管壁上每隔0.5m清晰设置观测入土深度的标识。2沉管初始阶段,宜采用低锤轻击。当桩管沉入深度超过1m,方向垂直且稳定后,再加大落距,直至桩管下沉到设计的深度。3成孔后应检测成孔的直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发现缩径等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4.5.10预钻孔法成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孔机械可采用螺旋钻、机动洛阳铲、钻斗等,钻杆上应有明显的深度标识。2钻进过程中,当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明显晃动或无法进尺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机检查是否遇到石块、砖砌体等地下障碍物。在

21、排除障碍物之后再继续施工。3钻进到达设计深度后,应保持在该深度处空转清土,然后停止回转,提升钻杆至孔外卸土。采用钻斗钻机时,钻进到达设计深度后即可停钻,直接提升钻杆至孔外卸土。4.5.11桩孔夯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石灰土挤密桩桩孔内所填石灰土掺灰量宜为10%-12%。石灰应采用消石灰,不得采用生石灰。石灰中CaO+MgO含量不应低于55%,宜采用级钙质消石灰或级镁质消石灰。2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桩孔内所填水泥碎石的配合比宜为水泥:石屑:碎石1.0:2.6:3.3。水泥宜采用P.O42.5R;石屑粒径宜为05mm;碎石粒径宜为5-20mm,其含泥量不应大于5%。3素土挤密桩桩孔内所填土料宜采用

22、塑性指数715的黏质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5%,亦不应夹有砖块、瓦砾和石块。4沉管法成孔回填的夯实机宜采用锤质量0.2t以上的夯锤,分层夯填之后的桩体压实度不宜小于93%;预钻孔法成孔夯扩回填的夯实机应采用锤质量1.0t以上的夯锤,分层夯填之后的桩体压实度不宜小于93%,夯扩后的桩径应达到设计要求。5开始填料前,应将孔底夯实。6填料应严格按规定的数量对称均衡地填入桩孔,并按规定的落距进行夯击,待夯击达到规定的次数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料。不得边填料、边夯击施工。4.5.12施工质量检验方法与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应及时抽检孔内填料的压实质量,抽检频率应为总孔数的2%,且每台班不应少于

23、1孔。自桩顶向下0.5m起,宜每1m取2个土样测定干密度,计算本层填料的压实度平均值ci,按式(4.5.12-1)计算出全桩长(n层)的平均压实。取样点的位置应在距离孔心2/3孔半径处。 2全部桩孔填料施工结束后,质检部门应按总孔数的1%,且总计不应少于9孔,进行填料的压实质量检测。取样点要求同上。同时应进行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检测孔数量应为总桩孔数的0.3%,且不应少于3孔。自桩顶高程向下0.5m起,在检测孔中宜每1m取2个土样(桩孔外100mn处1个、相邻桩中心点1个)测定干密度,计算该层土的挤密系数平均。桩长小于或等于6m时,全部深度内取样点不应少于10点(5层);桩长大于6m时,全部深

24、度内取样点不应少于12点(6层)。按式(4.5.122)计算全处理厚度内(n层)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4.5.12-2)3当设计对地基承载力有具体要求时,对素土桩应在成桩后7-14d,对石灰土桩、水泥碎石桩应在成桩后14-28d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载荷试验检测频率应为总桩数的0.2%-0.5%,且不应少于3处。4当桩孔填料压实质量、桩间土挤密效果检验不合格时,应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现场浸水载荷试验,以综合判断处理后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实际效果。当在承载力特征值压力下进行浸水时,可将浸水沉陷稳定后承压板的沉陷量与其直径或宽度的比值小于0.015,作为判断处理后

25、是否消除地基湿陷性的标准。现场浸水载荷试验不宜少于3处。条文说明施工过程中对桩孔填料压实质量的检测取样,一般采用长把小环刀直接在桩孔中从夯填层取样,或在夯填成桩之后(石灰土桩不超过成桩后48h,水泥碎石桩不适宜)用洛阳铲沿桩长分段挖孔,采用长把小环刀取样。质检部门检测一般采用开挖探井取样可与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的探井合并进行。检测开挖的探井,在取样结束之后需分层回填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0%。灰土挤密桩图42.3-3灰土挤密桩锤击沉管法施工工艺框图(1)确定处理范围,完成清表、整平、碾压处理。灰土挤密桩施工采用柴油打桩机锤击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逐层夯实成桩。(2)尺量放出逐

26、桩点位,桩位放样工作须一次完成,放样用空心钢管打入地下200-300mm,然后灌入白灰的方法。(3)打桩机后开始成孔。桩机按布置的桩位就位,桩机保持垂直,用吊锤或经纬仪检查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就位时严格控制桩位的误差小于20mm;锤中心应对准灰点由随班技术人员认可后方可开锤。在成孔过程中,根据地层软硬情况及时调整重锤落距。从整个场地来看,应依次逐排由外向内进行,以确保桩间的挤密效果,同排内应间隔12孔进行。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小于8击,并立即夯填灰土。(4)成孔后要及时对桩孔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的内容有:桩径,孔深、垂直度。有无缩径、塌孔、回淤等现象。如遇塌孔或缩径现象

27、,则采用回填灰土复打处理。(5)灰土混合料的拌和:灰土拌合机选择在挖方路段k3+000和k5+500处,减少远运利用,灰土混合料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的土块。拌和土必须使用经试验合格取土场的土源,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灰士混合料。混合料需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20mm的土块:并应使混合的组成和含水率(12%,)如果达不到需补水。拌合时工地试验室严格控制灰土含水率、灰剂量。拌和后确保灰土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其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6)夯填施工顺序:清底夯虛填夯击成桩。灰土分层回填夯实,逐层以量斗定量向桩孔内下料,每层回填厚度2504

28、00mm,采用电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分层夯实,落锤高度不小于2m,每层夯实不小于10锤;夯填前测量成孔深度、孔径,作好记录。(7)夯锤落距要随时检查,由专人负责填料夯击,要做到填料均匀,避免回填速度过快,夯击次数不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8)成桩过程中,须随时观察周边地面升降和桩顶上升,桩顶上升过大则意味着断桩,须调整成桩施工工艺。4、填挖结合部加强处理(1)填挖高差大于2m或地面坡度较陡的纵、横向填挖交界须做补强处理。对于填挖高差大于4m,地面横坡陡于1:1的的横向填挖交界路段,在填方区及填挖结合部会沿高度间隔2.1m

29、采用液压夯补强压实。对于填挖高差大于4m,地面横坡陡于1:1的纵向填挖交界路段,在填方区设置不小于10m的过渡段,5%灰土夯填,并于填挖结合部及过渡段沿高度间隔2.1m采用液压夯补强压实。(2)待填方区分层填至结合槽底部后,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再分层铺筑下路床顶面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最后铺筑上路床。(3)铺设土工格栅时,在挖方侧应进行有效锚固,铆钉采用10钢筋弯制成U型,锚固长度不小于20cm。4)液压夯夯点采用梅花形布置,夯点中心间距按小于1.5m控制。5)夯击前须在经整平,压实的填筑层表面放样、定位夯点,开始第一遍夯击,每夯点以最后3击的累计夯沉量不大于15mm为准控制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

30、。(6)第1遍夯击完成后,在其每3个夯点形成的三角形中心设置1处夯击点,进行补强夯击。路床处理1)下路床施工前须对路基进行复测、修整,挖方段按要求完成重锤夯实处理。2)5%石灰土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厂拌,工地试验室安排专人现场控制灰剂量、含水拌和均匀性。3)施工前先铺筑试验段。施工前选择一长度不小于200mm的填方地段作为试验段,以取得机械设备最佳组合方式及相关控制参数以指导施工,压实层厚按20cm控制。(4)碾压应在石灰土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摊铺好的石灰土应争取当日碾压完毕。(5)石灰土路床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成后,可立即在表面酒水养护,铺筑上一层石灰土进行覆盖隐蔽,不需要专门养生期。上路床成型后,须洒水、保湿、养生7d以上,并进行交通管制。4.5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层4.5.1土工合成料置层应符有下列基木求:1土工合成材老化,外观应无破损、污染。2土工合成材有应贴下承层,按设计和施工要求铺设、张拉、固定。3土工合成材料的接缝搭接、黏结强度和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防裂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下承层平整度、拱度满足设计要求每200m检查4处2搭接宽度(mm)50(横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