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32KB ,
资源ID:13249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49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文言文复习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题答案.docx

1、九年级文言文复习题答案21陈涉世家复习题答案一、阅读:“陈胜者,阳城人也皆指目陈胜”1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先天下之忧而忧 2、解释加点字(1)宜多应者 (2)为天下唱 (3)扶苏以数谏故 (4)今或闻无罪 (5)楚人怜之 (6)置人所罾鱼腹中 3、翻译(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了。(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士卒中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着、互相用眼睛示意注意陈胜。(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

2、,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人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5)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跑了。(6)楚人怜之。 楚国人民爱戴项燕。(7)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亲自作战。(8)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9)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是被雇佣耕地的,哪里有什么富贵?(10)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

3、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 6、用“/”标出下面各句停顿。发闾左/適戍渔阳。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7、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2分)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二、阅读:“吴广素爱人陈涉乃立为王

4、,号为张楚。”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选出下列斜体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D )(2分)A徒属皆曰:“敬受命。” 属予作文以记之B吴广素爱人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伐无道,诛暴秦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D由是无亲陈王者 故人不独亲其亲2选出下列斜体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D )(2分)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以激怒其众

5、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自辩数,乃置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翻译(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他们发火(恼怒),让他们责罚他。(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免于斩刑,但戍边而死的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3)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 ,(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攻入并占领陈县(4)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丈夫不死即已,死了就要干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

6、吗?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C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2分)抓住时机(1分);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1分)6.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7 解释加点词 (1)功宜为王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乃令符离

7、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4)诸郡县苦秦吏者 (5)尉果笞广 (6)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以下题目。【甲】吴广素爱人吴广为都尉。【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1上文中加点的

8、“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 D )A、士卒多为用者B、吴广为都尉C、君为秦吏D、为陈(陈说)利害2下列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 )A、乃令樊哙召刘季 沛令后悔 B、 以激怒其众 沛令欲以沛应之C、今欲崐背之 欲诛萧、曹 D、陈胜自立为将军 立以为沛公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 )A、且壮士不死即已 B、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刘邦就在绸绢上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楼上 5陈涉、吴广发动起义,沛令响应起义,他们的基本策略共同的一点是

9、什么?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共同点:都在竭力争取群众的支持。陈、吴先用计赢得众人的同情,杀两尉又断了动摇者的退路,再加上陈说利害且极具号召力的宣传发动,最终得到众人的拥护。沛令身为秦吏,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召得刘季之众却又不信任他们,甚至要杀害全力支持他的萧、曹二臣,最终他成了孤家寡人。 22课唐雎不辱便命复习题答案一、根据课文做题1. B2 .A3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己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4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

10、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二、唐雎不辱使命参考答案1.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2.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3 盛怒的样子平民 撞 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4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 ,上天就降示征兆5. 专诸、聂政、要离6 c 7.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8 有。例如:面对不良风气,面对歹徒,我们应该有勇有谋地同他们斗争。当国家有难,比如在台湾问题上有人挑起战争,比如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

11、燃之时,我们应该像唐雎一样不卑不亢,捍卫祖国的尊严。三、1、 1 )通“措”,放置。(2 )道歉 2 、B 3、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4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四、1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2如果有才能、有且H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3易地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4语言(或“对话”)描写。(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语文新

12、干线23课隆中对复习题答案一、1.zhu rng dn2.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3. B4.D5. 亲自;躬6. 7.成霸业,兴汉室 二、1.A 2.翻译略 3.“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取而代之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5(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6(1)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贤能为之用”。3刘备“总揽英雄”。(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7、

13、B三: 1.D 2.翻译略3.三顾茅庐;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 4、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贤能为之用”。3刘备“总揽英雄”。 5、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6、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8、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9、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10、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11.略24、出师表复习题答案一、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长草木(3)平民

14、(4)可怜2、A 3、(1)韩信已经富贵以后,用一千金去酬谢那个洗衣服的老妇人 4、第三人称的写法 韩信平民时受人资助的经历 韩信低微的出身和知恩图报的性格5、知恩图报二、6、托付 排除、铲除 应该 正好、正逢 7、删 8、D 9、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木的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10、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三、11、B 12、(1)认真慎重 (2)表明、显扬 13、我想要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教化民众 14、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以身作则的重要四、1、(1)感动激动 (2)除去

15、兴办、增加 2、(1)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东吴)。(2)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3、诸葛亮是一个知恩图报,尽心尽职,敢于负责任,能够担当大任的人。 4、不矛盾。语段(甲)中诸葛亮说的话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实际上他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他借对子侄的教诲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17课公输复习题答案(一)19、B 20、我知道你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不说。21、明白告诉公输班与楚王,宋国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公输班和楚王不敢轻举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二)7B 8A 9B(三)7同“悦”,高兴 解说 劝谏,劝阻 明白事理8荆 国/有

16、 余 于 地/而 不 足 于 民9先生有什么见教呢?10(1)闻、起、行、至、见。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2)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11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题答案一1.孟子 孟子 儒家 论语 大学 中庸 仁政 2.包围 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依靠 王道,即仁政 或者;要么 到 极点 通叛,背叛 3(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

17、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所以说,限制老百姓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力的强大。(4)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5)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6)凭借天下百姓都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1.无正确

18、答案 2.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至高无上 如获至宝;曲高和寡 寡不敌众等。 4.仁政 天下顺之 5.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6.得民心者得天下。 7. B 8.施行仁政的君主 君子 9.吴用 晁盖内部团结,终于智取生辰纲;杨志团队失人和,失去生辰纲。 10. D (一)1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 靠人和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7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 仁政(二)1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等到 妻子儿女 3.如果法官不秉公办案,如何处置 4、因为孟子连用两个事例类比,将宣壬置于无路可逃的尴尬境地,宣王只能环顾左右而言

19、他.18、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复习题答案1“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1分)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D(2分) 3生于忧患(1分);死于安乐(1分)4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实例支撑作者的观点 示倒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示例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5、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6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7事实 成才 治国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4分)8.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1.常常犯错误割断2.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20、。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5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1、 同“弼”,辅佐 边境 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1、(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 2、(1)略(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3、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4、卒章显志。1(4分)(1)违背;通弼,辅佐 (2)安顿;处在 (每空1分)2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意对即可)3(2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4(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