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25KB ,
资源ID:132529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52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宁波海神信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宁波海神信仰.docx

1、浅谈宁波海神信仰浅谈宁波海神信仰王进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助理馆员徐建成宁波市文广局文博处副处长内容提要: 本文以粗浅的资料考证,自唐代三江口建城和对外开放港口以来,宁波(古称明州)民间的海神信仰主要人物有鲍盖、黄晟、罗清宗、观音、妈祖、姜毛二神、如意娘娘等,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才达到了崇拜妈祖的信念共识;并且从唐宋时期来往于中日韩的“明州商团”、福建商帮对于明州港发展的重要影响、“甬东天后宫”庆安会馆的建设对于宁波帮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妈祖信仰对于宁波港历史地位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宁波信奉海神的主要情结和历史文脉,提出新的认知观点。关键词: 宁波 海神信仰 主要情结 历史文脉 重新

2、认知 自古以来,宁波老百姓既亲近大海又惧怕大海。之所以亲近大海,是因为大海有盐、有渔、有贸易往来。之所以惧怕大海,是因为大海中有不可预测的风暴海浪,甚至有追到城里岸上来的台风和海侵。宁波人既通过提高造船术来勇敢迈向大海,又通过海神信仰来获取征服大海、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不过,自唐代三江口建城和对外开放港口以来,宁波(古称明州)民间的海神信仰不止妈祖一个,只是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才达到了崇拜妈祖的信念共识。个中原因,值得研究。本文以粗浅的资料考证,提出一些观点,抛砖引玉,以求学者专家指正。一、宁波民间信仰的主要海神人物 (一)鲍盖。古代,宁波城内15座庙宇中供奉的神是鲍盖菩萨,如灵应庙、显济庙、

3、灵威庙、祥应庙、灵显庙等。鄞县邱隘、五乡、宝幢、东钱湖、下应以及大嵩、云龙一带50座庙宇中供奉的神也是鲍盖菩萨;鲍盖为什么被受宁波百姓如此敬重?他是何许人也? 鲍盖(267-316),后汉鄮邑人,永兴三年(306),任鄮县县吏,居高钱青山村(今鄞州东钱湖镇梅湖村)。鲍盖为官清正,两袖清风,除暴安良,保境安宁,深受老百姓爱戴。建兴四年(316),天闹灾荒,百姓流离失所,食树皮度日。正当危难之时,适逢鲍盖押粮船队在海上遇风浪,驶入鹿江暂避(今高钱),见途饿殍遍野,群众跪地求救。见此情景,鲍盖悲感交织,泪水纵横,毅然将所押粮食赈济灾民,由于难向官府交差,自己投江自尽,卒后百姓将其从鹿江上捞起来,葬于

4、高钱下王鹿山。附近百姓为感其恩德,表彰英灵,鄞东鄞西一带纷纷立庙祀之。 相传,梁大通年间(527529),有一个五台山和尚叫(释)昙鸾,雁门人,当时他听说江南有个居士陶弘景,胸怀广博,知识宏赡,被受全国各地人的敬重与宗仰,天下方术之士为到他的门下求学而感到荣幸。昙鸾决心到陶弘景那里求学,于是他到了梁,通报了自己姓名,说:“北国虏僧昙鸾,前来礼谒。”并把来梁求学之事予以禀报。昙鸾得以应允后,后在陶弘景舍下学习。学成后返回途中行至鄮县浃江江边,正值江面风涌浪大,无法渡江。听江边上人说,往江边的鲍盖神庙礼拜祈祷,可平此风浪。否则要持续7天,7天后才能止息。昙鸾无奈,便祈告庙神,说:“归途心切,如若我

5、所请求的能实现,我将为你重造庙宇。”他在庙内席地而卧时,朦胧中庙神鲍郎子现了形,告知昙鸾说:“如果你想渡江,明日早晨就行。”在第二天一早昙鸾醒来,走到江边,江面上还是浪涛汹涌,但当昙鸾上了渡船,江面上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 四明谈助卷二十二中记载:“鲍盖薨后30年后为神,仍以匡时济世爱民为怀。”南朝梁大通间(527529),有奴贼名益,倡诱群盗,号“奴抄兵”,寇郡邑,官兵战而不胜。越州刺史萧诋得鲍盖之助,将“奴抄”歼灭于余姚,舟胶于江,众陷于淖,溃溃如醉,官军悉缚之。萧诋奏请梁武帝赐赠大祠宇。乾道图经记载,唐圣历二年(699),(鄞)县令柳惠古迁祠于县,建明州鲍君永泰王庙。宋崇宁二年(1103)

6、,工部尚书丰稷奏:明州鲍君永泰王庙额,犯哲宗皇帝陵名,乞改名“灵应”,俗称大庙(今海曙区镇明路郁家巷口)。延佑志记载,宋以后,鲍盖封“忠嘉神圣惠济广灵王”。明正统年间,郡守郑珞重新修缮大庙。“岁以九月十五日郡邑致祭”。 (二)黄晟。四明谈助卷四十二有一则周生溺海蒙神佑记载。该“神佑”就是唐代明州刺史黄晟。相传,清乾隆年间,宁波城内盐仓门附近周守备(周兆云)家里有一个儿子,叫周崇仁,精通医术。中年时跟随官方海舶,访问台湾。中途遇到飓风,海舶飘至吕宋。吕宋国为清朝政府友好邻邦,接待了海舶上的人员衣食和居住。周崇仁便在那里为吕宋国老百姓医治疾病。当时正好遇到国王染上怪病,周崇仁以自己的医术治愈了国王

7、的病。国王于是更加敬重、款待船舶人员一行。过了不久,终于等来了来自中国的商船,周崇仁等人便搭乘商船归国,在经历了一次海难之后,以为得以大难重生。不料,商船遇到了礁石,船破进水。此时周崇仁正在船中酣睡,朦胧中听见船上的慌乱声,被惊醒,此时水已经没过他的胫骨,急忙登爬礁石逃生。一个巨浪迎面拍打礁石,周崇仁随浪卷入海中。周自感叹:我命休矣!这时候,见神人立于海面,舆车护卫整齐排列,旗帜高扬,气势盛大,旗帜上绣写着“江夏侯”三个大字。神呼舆卒从海中救起周崇仁,同舟落水的其他人员也被救起。周崇仁恍惚中见江夏侯旗帜冉冉入云而远去,感恩不已。回到宁波以后,就去他们家附近的佽飞庙还愿、叩首。要知道,佽飞庙里,

8、供奉的便是江夏侯黄晟。此事件一传出,宁波城里老百姓也更加信奉黄晟神灵保佑救苦救难。 黄晟,鄞人。生于唐宣宗己卯年八月初六(859),自幼勤奋好学,爱习武,相传,在三江口潜有一蛟龙,出没无常,掀风作浪,危害黎民百姓。年年端午前,百姓要用童男童女、家禽猪羊等投入江中,以乞平安。为解黎民之疾苦,黄晟手持长剑,奋身跃入三江口,在三江中与蛟龙搏斗三昼夜,血染江面。从此,三江口再无恶蛟之危害。有对联为证:“乘骥显鸿犹四海中星辉云烂;斩蛟传骏烈千秋下浪静波澄。”唐僖宗年间,明州大乱,盗贼蜂起,民不聊生,黄晟集结群豪,守护乡井。县令闻于郡守羊僎,授以鄞塘镇遏使,后又迁奉化都护防遏兼佽飞都副兵马使、左散骑常侍、

9、浙东道东南副指挥使。羊僎死后,钟季文占据明州。钟季文死后,众人拥戴黄晟摄守明州,并上表朝廷加授明州刺史。黄晟担任明州刺史十八年之久,建罗城、造浮桥,造福于民,功绩卓著,死后屡受历朝追封。在宋开宝八年(975)被朝廷追封为开府议同三司上柱国太子太傅江夏侯。淳佑八年(1248)继被追封忠济侯。 (三)罗清宗。宁波城区内咸塘街原本有一座海神庙。所供奉的海神姓罗,名清宗,好修黄白(炼丹术),羽化成仙。职统海中诸龙神,每每百姓求祈祷雨,他都必应允。海神庙原初在宁波城东渡门内,元至正间(13411368),迁至咸塘街,所迁址乃宋代“威果全捷营”基地。 四明谈助卷十四记载,古代曾经有洋商到庙内演剧,自言:路

10、上遇到暴风,船被打坏。黑夜中忽见有“罗府”神灯保护,免得遇难。于是询问明州城内“罗府”何在?百姓告诉他海神庙所在位置。这位洋商便去答愿。此类事不胜枚举。清康熙年间,甬上学人李邺嗣曾在海神庙题写一副对联:灌门定柱,巨壑安澜,统一千里水伯波侯,频占风雨;朱幄晨开,灵旗夜出,历三百年华樽素豆,重肃威仪。 (四)观音。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位于定海北门外的普慈寺,东晋时就已经出现了专供观音的小庵院。相传唐代慧锷大师带来的那尊观音像不一定是普陀山最早的观音像。古代,宁波(包括舟山群岛)渔民出海捕鱼,最惧怕的莫过于遇上海难,而能“令诸众生,大风不漂,水不能溺”的海上保护神观世音菩萨,自然会成为他们供奉的

11、对象。许多海商及入唐求学修行的外国船只,常到普陀山躲避风浪、烧香拜菩萨,祈祷航程平安。这些因素,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宋代,普陀山成为中国与高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交通枢纽,据统计,两宋时期高丽遣使达57次,宋使往高丽达30次,去高丽经商达5000余人。各国商舶停靠普陀山,除候风候潮,另一重要目的是,出航前都要登山做佛事,商贾们惧怕海难,船上供有神像,路过普陀忘不了祈祷观音。宋宝庆四明志说“寺以观音著灵,使高丽者必祷焉。” 相传,宋代王百娘,明州人,年少时丧父,嫁人没多久就守寡了。于是王百娘跟着她的舅舅舍人(掌管诏告或侍从的官员)陈安行出使,在一次海难中,成为唯一的生还者

12、。王百娘后来供奉观音神像,感念搭救之恩。据元盛熙明补陀洛迦山传记载:“海东诸夷,如三韩、日本、扶桑、占城、渤海,数百国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望山归命,即得消散”。 船上皆有观音神像,不断地祈祷神灵保佑航路安全。 (五)妈祖。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相传妈祖俗姓林,出生于宋朝福建省兴化军莆田县湄洲岛,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称林默娘。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农历),因救助海难于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农历)逝世。后人敬仰她,便在湄洲岛上建祠立庙纪念她,并相信她能在海上奔波

13、,扶危助困,济世救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给事中路允迪等乘定海(今镇海)打造的神舟,从明州(宁波)奉使高丽,途中突遇狂风巨浪。船翻人溺,在这危急时刻路允迪等求祷于妈祖,后得以济使顺归。回国后宋徽宗闻此事大悦,钦赐“顺济”庙额。从此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借助明州传播各地,妈祖则成为中华民族的航海保护神。后来历代朝廷也对她屡次褒封,并将妈祖祭典列入国家祀典。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信仰不断扩大,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全球有妈祖信众近2亿人,妈祖庙近5000座,遍布美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 (六)姜毛二神。据清代雍正象山县志载:“南市中二神,姜姓、毛姓,古传为

14、唐进士,弃官隐此,施药济人,卒而有灵,乃立庙祀焉。”民国象山县志记载,“至今渡海者,或遇风涛,号神望救,即浪静波平,获济无恙,里境有祭。”姜毛庙,俗称“姜殿庙”,位于现今象山丹城街道十字街西南,占地两亩,是县城内唯一幸存的具有清代早期风格的古庙。姜毛庙始建于元,明嘉靖二十八年扩修,初具规模。清嘉庆十八年大修,殿宇恢宏,现存大殿即是此期间重修的。清同治五年前部遭火焚,十三年重建到座楼、两厢楼及戏台。民国九年建后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度辟为戏院,后亦作丹城镇公所和小学。 (七)如意娘娘。相传,南宋时期,象山的渔山岛常有福建兴化人来捕鱼,也常有台州、黄岩人到岛上铲淡菜(岩生海产贝类)。有一天,有采贝

15、人坠崖身亡,随后其女从家中赶到,问旁人其父身在何处?当得知坠崖人落海处后,女子二话不说,纵身跃入海中殉葬。众人大惊之余,有人下海营救,但遍寻不着尸身,只在女子落海处拾得木板一块。当地人感念女子孝行,将浮木拾回后雕成少女塑像,在渔山岛建庙纪念,后被称为“如意娘娘庙”。“如意娘娘”成为宁波、台州、温州沿海一带典型的渔民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50多年前,国民党军队从舟山群岛退踞台湾时,将当时石浦镇渔山岛的男女老幼共487人集体迁居依山傍海、地理环境与宁波象山石浦极为相似的台湾台东县,建起小石浦村,又称富岗新村。当时,渔山岛人也“请”走了保佑他们的“如意娘娘”,在小石浦村建海神庙供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16、当年400多人的小石浦村现已发展成为1500余人的大村,但村民们依旧说着象山石浦方言,延续着石浦的乡风民俗。大陆象山石浦台湾台东小石浦两岸共同朝拜“如意娘娘”的习俗也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上述神化人物之外,在宁波,尤其是象山、奉化等地,还有诸多渔业神信仰,如杨甫老大。说的是定海岑港白老龙,化为一渔翁帮福建寡妇捕鱼夺丰收的故事。他是船神亦是渔师公。杨甫神有个很大的信仰圈,几乎覆盖整个江浙沿海,包括闽南。而对其来历,各地又说法不一。如在奉化渔村,把“杨甫”写作“洋夫”,说“洋夫”是渔民的始祖。此外,燕寓老相公、海囡、绢珠娘娘、渔师公、渔师娘娘等也是信仰体系的重要神化人物。二、

17、宁波信奉海神的主要情结和历史文脉分析 (一)通过海神信仰,重新认识和研究唐宋时期来往于中日韩的“明州商团”。 唐宋以前明州人对于海洋的征服能力和勇气,今后有待于对句章故城及句章港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笔者以为,明州人对于鲍盖、黄晟的信仰,充其量是对江神崇拜、水上遇难获助的延伸。唐代明州港有大商人李邻德、李延孝、张友信(一说张支信)、李达和李处人等往返于日本、韩国与宁波之间。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于这些商人进行了考证研究,基本上都不是明州人。其中,李延孝为渤海国(新罗)商人(?877)、李邻德、李达的籍贯为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后为婺州(永康)商人。张友信是否为唐人也值得商榷。这些人以往一直被认定为“

18、明州商团”,应该是错误的,只是他们的商贸行为是通过明州港实现罢了。他们对海神的信仰和依赖主要是观音。 (二)通过妈祖信仰,重新认知福建商帮对于明州港发展的重要影响。 北宋时期,明州的发展乃今日之深圳。明州成为国家重要的造船基地。众多考证表明,主要原因在于明州有着手工技艺较好的造船工匠。但是众多船只归属的主人却是福建商人。从事中日贸易商船中的水手也多是福建人。所以说,福建人商贸开发于宁波,如同近代宁波商人开发于上海。当时,众多福建船只来往于中日贸易,福建商人、包括福建渔民也多迁居于慈溪、镇海、舟山、象山等地。福建商帮在明州港的发展,将妈祖信仰带入了明州民间。这也是北宋宣和年间,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

19、认可,并且借助明州传播各地的原因。事实上,咸塘街“海神庙”神主“罗清宗”是不是福建海神主光济王庙“罗仙子”,有待研究考证。此外,“如意娘娘”以及宁波其他渔业神信仰的传说也皆与福建人有关。 (三)重新认知“甬东天后宫”庆安会馆建设对于宁波帮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宋绍熙二年(1191),福建船主沈法询在今宁波江厦街建立第一座妈祖庙。通过信奉妈祖,把福建船商联合起来,这是宁波港商业船帮集会场所最早出现的雏形。宁波(明州)自南宋以来,南北商号的逐渐形成,主要依赖于福建商人、浙江商人和安徽商人三部分。但是浙江商人中宁波人的份额与温州、台州以及湖州人从商一样,并不占据优势。这一观点,在明史经济研究今后

20、会日益清晰起来。所以,宁波城区内所建的天妃宫、天后宫,多属于福建、新安人的会馆场所。清道光六年(1826),宁波南号商帮在江东建南号会馆,取名“安澜”,意在“仰赖神佑,安定波澜”之义。此时,北号所拥有的商家和船只,在数量上虽不及南号多,但经营的规模和能力却十分可观。于是,慈溪籍、镇海籍和鄞县籍9家北号舶商不甘示弱,冯公一(冯云祥)、董大生(董秉愚)、费敦大、费复大(费纶金、费纶鋕、费辅泩)、盛惇记(盛炳澄)、童甡记(童祥隆)、葛大成、苏祥和、苏恒久(苏庆和)等,费缗钱十万有奇,于道光三十年(1850)始建,咸丰三年(1853)落成了北号会馆,取名“庆安”,寓“海不扬波庆兮安澜”之意。除船捐户捐

21、外,又集资一万六千九百千文,陆续置买房产三十一所,作为会馆公产,每年租息所入,以供祀事、修理、修膳等需,有余分存殷实钱庄,以备续增房产。会馆声势大大盖过福建会馆和南号会馆。此举气势的形成正是日后宁波帮开辟上海滩天地的前征。 (四)重新认知妈祖信仰对于宁波港历史地位的作用和影响。笔者研究中一个最强烈的质疑,就是为什么妈祖神救护海上遇难时,身穿朱衣。众多学者解释为妈祖原本是未出嫁女子,属于“女儿红”。此外,红色代表着生命,在海难发生时出现,意味着获救重生。宁波民间诸多海神传说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其他海神,如黄晟、姜毛二神也是身穿朱衣救助海难百姓的。 2002年,庆安会馆推出妈祖与中国红蜡像陈列和明

22、州与妈祖连环半景画陈列,给了笔者新的启示。自古海难多发生于暴雨风浪和船触暗礁。事实上,在海上航行除了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发生船沉人亡的惨剧之外,船员们能否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了航海的主要问题,船上的自然与人为的火灾是发生船毁人亡的最多海难。北宋宣和年间,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借助明州传播各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航海女神。其根本的意义在于植根于民众朴素的情感之中,更借助于女性与生俱来拥有母性温柔之伟大与和睦(和谐)相处之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和较高的文明进步价值,而由此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则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从这一点来说,明州对妈祖信仰传播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参考文献:1、四明谈助,(清)徐兆昺著,宁波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2、象山县志,陈汉章著,方志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3、从妈祖的早期文献看造神过程兼论妈祖与宁波的关系,俞信芳撰,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一期;4、宁波与妈祖信仰渊源关系辨析,董贻安撰,妈祖文化论文集,蔡长奎主编,香港凌天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