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5 ,大小:135.36KB ,
资源ID:13278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78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鄂教版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鄂教版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

1、鄂教版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0 蝉教学目的: 1、会写8个字,会认7 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蝉脱壳的过程。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5、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会写8个生字,认识7个字。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二、初读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检查生字。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三、精读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注意字音。“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

3、量,可采取归类学习。3、全班交流。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 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重点词句,特别是动作的词语。2、同桌讨论交流蝉脱壳的方式。3、全班交流。(1)蝉是怎样脱壳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相机引

4、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如:描写蝉脱壳的动作的词语“腾起、翻、倒挂、打开、伸直、翻、钩住、蜕”。(2)理解课文是如何将“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奇怪的体操。”写具体的。(3)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三、精读课文5-10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5-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描写出了雄蝉喜爱演奏的特点?勾画重点词句。2、同桌讨论交流雄蝉喜爱演奏的特点。3、全班交流。(1)蝉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2)抓住蝉喜爱演奏,视觉灵敏,听觉特殊这几个特点,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语理解。(3)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

5、读指导。四、联系实际1、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演奏的场景。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10 蝉脱壳奇怪的体操唱歌天才的乐师视觉非常灵敏听觉十分特殊11 看松鼠做巢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 1、会写10个字,会认5 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可爱、执着,“我”的善爱之心、执着之情。4、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机灵可爱的松鼠执着地寻找落叶筑巢的情景。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

6、键词句理解。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会写10个生字,认识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1、松鼠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11课看松鼠做巢,看看文中机灵的松鼠执着地寻找落叶筑巢的情景。2、读课题,针对课题质疑。二、初读: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检查生字。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三、精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边读边思考:松鼠是怎样表演的?用笔

7、勾画有关词句。2、同桌相互交流。3、全班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课件,了解松鼠表演的几种不同方式。4、学生自由读这一段。(1)指名读,教师相机评议指导朗读。(2)齐读。四、学习生字1、本课生字中,注意巢,鼠,湿,饶均为翘舌音。2、字形结构上巢、鼠、费、伞为上下结构的字,附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紧凑。指导书写时注意归类学习,不要平均使用力量。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松鼠是怎样表演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是怎样做巢的。二

8、、精读课文3-9自然段。学习3-9自然段。1.学生默读。思考:我给了松鼠哪些帮助,结果如何?(抓住我的做法及松鼠做巢两条线索学习)勾画重点词句批注写感受。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3.全班交流。“我”提供的帮助:帮松鼠找来了干树叶;提供人造棉;找来大床单。松鼠:1.它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仍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2、它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着的,还是树叶。3.想不到一切白费心机!它竟绕到别的树下叼来树叶。理解划线词语在句中表达的意思。感受我对松鼠的关爱,以及松鼠的执着。三、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文主要写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经过。作者通过

9、认真的观察,再用笔墨记录了他观察的经过,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只可爱执着的松鼠形象。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吧!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3.全班交流,相机点评指导:(1)抓住动物的特点。(2)表达自己喜爱之情。4.作业: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板书: 11 看松鼠做巢 “我”干树叶人造棉大床单松鼠竟然仍旧还是想不到竟12 天鹅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会写12个字,会认3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4、学习运用想象的方式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

10、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2.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

11、到熟练。检查生字。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勾画有关词句,了解小天鹅当时飞行的情景。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相机引导品味词句抓住“飞得最慢、支持不住、拼命鼓动、下降、收拢翅膀、摇摇摆摆、飘荡”等词、指名读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指导4.出示:“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再现句子描写的情景。5.小结四、学习生字1.本课生字中,“翅、

12、触”是翘舌音,“膀、拢”是后鼻音。2.翅字注意支字旁的捺画要舒展,以便能托住里面的“羽”。“啦”字注意中间的提首旁窄长。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3、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2、上节课讲到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以及它为什么会掉队,那它最后脱险了没有呢?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2.指名读句子。理解句子:“直到那群天鹅消失了,这只小天鹅才闭上了眼睛。”为什么等那群天鹅消失了,小

13、天鹅才闭上了眼睛?理解小天鹅在认真观察那群天鹅飞行的方向。3.指导朗读。4.小结。三、总结拓展1.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天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3.教师总结全文。本文主要描写了一只年幼的天鹅,在与同伴飞行途中,由于体力不支而掉队,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小天鹅经过一夜的休息调整,重新恢复了体力,它又顽强的追寻同伴的足迹。赞扬了小天鹅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不畏困难,一往无前。四、作业:以“小天鹅,我想对你说”为题写话。板书12 天鹅1 及时观察掉队2 冷静机智追赶队伍3 不畏困难 16 伯牙断琴学习目标1、会写8个字,认识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

14、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道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 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你们想到了什么?2 在武汉市汉阳区的古琴台就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伯牙鼓琴遇知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伯牙断琴。二、整体感知1、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简单字词认读,反馈。3、相互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理清课文层次。课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伯牙练就高超琴艺;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三、学习课文伯牙的高超琴艺是怎样练成的?1、自读1-3自然段,思考;伯牙已学琴三年,为什么还要继续向老师求教?这说明了什么?

15、2、学生交流自读心得。3、学习重点句子,强化“伯牙学琴功夫深”。(1)这里就像仙境一样,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情不自禁弹起琴来。注意“陶醉”“浑然”“情不自禁”等词语,说明伯牙弹琴很投入,达到浑然忘我,情景交融的境界。(2)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山崩地裂。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通过这些排比句,你从中又体会出什么?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加深体会。5、伯牙练成高超技艺,是多么不容易,现在他最关心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出示句子:伯牙放下琴,你全都能体会。”为什么伯牙很激动,而不是很感动呢?从这里又说明了什么?教师点拨:伯牙不是担心自己是否弹得好,更关心别人是否听得懂,遇到知音钟子期

16、使他既惊喜有感动。四、教师小结这部分内容。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伯牙琴艺高超的句子。二、学习课文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1、自由朗读课文,钟子期是一个有什么特点的人?学生读后反馈。2、从哪里可见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3、品读句子,体会重点词句。分别朗读描写“高山”“流水”“下雨的情景”这三部分内容。通过“立刻”“兴奋”“赞赏”等词语体会出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指读排比句“时而”,伯牙对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4、钟子期去世了,为什么伯牙断琴?你是怎样看待伯牙断琴的?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三、创设情景,以读悟情1、有感情朗读课文,创设情景复述课文。2、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什么?读给旁边

17、的同学听一听,相互交流。3、教师小结:知音难求,有了知音更要珍惜。板书设计: 16 伯牙断琴伯牙琴艺高超钟子期善于听琴知音难求,有了知音更要珍惜作业设计:1 完成书面词句练习。2 写一段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话,谈谈对“知音”的理解。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必须做到言之有据。教具准备爱因斯坦画像。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879.3.14195

18、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公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板书:17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2(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会认的:陷 裹 踱 模 授 缸二会字:斯 硬 窝 阿 纳 束 耸 顾 置 饼(2)读准字音。(3)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4)字形分析重点:

19、蓄(中间部分是“玄”字);裹(“衣”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加“果”字,表音);噢(右上方里面是个“米”字)。(5)“嘛、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2理清文章层次。(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第一次:第13自然段;第二次:第4、5自然段;第三次:第6自然段)(2)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3)填空练习。第一段是( )自然段,写_。第二段是( )自然段,写_。第三段是( )自然段,写_。第四段是( )自然段,写_。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3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完成课后

20、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读拼音,写词语。x( )胡子 gu( )被子 png( )乱2课文分为哪几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1指名朗读第一段。(1)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2)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3)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样子:老人留着短而硬的小胡子,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衣着: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穿着一双拖鞋)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着重抓住头发“蓬乱”、衣服“又肥又长”、脚下穿着“拖鞋”)(4)什么叫“纳闷”?(因

21、为疑惑而发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5)分角色即兴表演这一段的情景。(由三名同学分别饰)(6)小结: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2阅读第二段。(1) 过渡:上面一段写的是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巧遇上了。(2) 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请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仍: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3)体会“一边一边,(“一面一面,”在运用时的规律。(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

22、个动作同时进行)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4)分角色读第二段,大家从这一段文章里读懂了什么?(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5)小结: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3理解第三段。(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2)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工作室内:怎样乱?4以上三段,分别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几次交往?说说这几次交往的

23、具体情况。5最后一段概写两人的交往。三、作业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 第三课时一、听写蓬乱纳闷踱步冷不丁衣衫不整蓄着温柔穿戴手把手一塌糊涂结合听写情况,指导正确书写。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1书面准备发言提纲。2组织讨论。小结:爱因斯坦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是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学研究上。三、研究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用小黑板(或用幻灯片)揭示下列句子:(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2)穿衣服还不会呢

24、,怎么谈得上伟大?(3)这还不简单!L提问:这些都是反问句,能换一个说法吗?学生回答后小结:(1)上述三句可分别改为:这个连衣服也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这很简单!(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一般做法是:原句意思是肯定的,要改成否定;原句字面意思是否定的,要改成肯定。学生如果对“肯定”、“否定”的意思不理解,可以先举例讲讲“肯定”表示承认正面的;“否定”表示否认反面的。四、研究写对话的形式1小黑板揭示下面的内容,提问:这两段话都是写人物对话,形式上有什么不同?(1)他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还不简单

25、!”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2)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2讨论后小结:这两段话都是写人物对话的。在形式上的不同点是:(1)把两个人说的话连着写;(2)各个人说的话独立成自然段。五、作业指导1出示下面的句子,重点研究(2),用“只好”造句。(1)他仍是衣冠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2)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读句子,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口头造句。2书面作业。(1)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2)把课文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