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852.56KB ,
资源ID:1327897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2789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docx

1、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课题:中国农业 地图填充1.中国商品粮、棉基地中国四大牧区、三大林区(1)在上图中找出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淮平原 、太湖平原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2)在上图中标出商品棉基地:黄淮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江汉平原 、南疆盆地 。(3)在上图中标出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4)在上图中相应的字母出标出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2.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A、B、C、D所示区域的经济作物名称。A是,B是,C是,D是。(2)四种经济作

2、物中属糖料作物的是,属油料作物的是。(3)造成四种经济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社会经济)。(4)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流域是其主要的产区。(5)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省、吉林省、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从温度带看,甘蔗主要分布在带和带,花生主要分布在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带。3.中国绿洲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分布在上图中找出字母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灌溉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4.中国的农业类型及耕作制度在上图中找出字母代表的作物熟制类型: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问题探究1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

3、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2)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3)“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2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

4、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和等积温线的分布图。(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并说出理由。(2)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调动与应用一、选择题1当前,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兴

5、建开发区,进口粮食C加快城市化进程 D发展科技,保护耕地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23题。2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鲁、粤 B京、吉、苏C吉、苏、鲁 D粤、京、吉3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4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56题。

6、5、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6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比较“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回答78题。72004年与l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小,其主要原因有( ) 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自然灾害造成减产 单位面积 产量有所减少 农业结构的调整A B C D82004年与l990年比较,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其主要原因有( )发展畜牧业可保护耕地 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 效益高 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发展畜牧业可 促进草原更新A B C D

7、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虽然在增加,但也略有起伏,其根本原因是( )A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B位于季风气候区,旱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大C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市场需求量逐年下降D国家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粮食生产已处于次要地位10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开发耕地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沿海滩涂和鄂尔多斯高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

8、图回答11-12题。11.有关该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C.减轻农民的劳作负担 C.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1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3-14题。13.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

9、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14.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知识与总结一商品性生产基地选建的条件:(1)生产条件好; (2)农业经济基础好,有发展前景; (3)商品率高; (4)增产潜力大; (5)连片集中,交通便利; (6)市场需求量大。类型名称和分布特点九大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江淮地区增产潜力较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较高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海平

10、原、南疆夏季高温,光热充足的温带地区糖料作物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温带地区)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油料作物基地花生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的趋向。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主要农产品是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二林业功能:(1)环境效益:吸烟滞尘、减弱噪音、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台风侵袭。(2)经济效益:

11、提供木材、橡胶、水果、茶叶等森林的分布:(1)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2)西南林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分布在西南横断山区(3)东南林区: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分布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三牧业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西藏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青海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四大牧区的共同特征内蒙古、新疆两大牧区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青海和西藏两大牧区处于高寒地区四大牧区的降水量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四渔业影响水产分布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

12、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舟山渔场为什么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大陆架宽广,这些海区深度大多不超过200米,阳光可照射到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有众多河流注入近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鱼类提供了足够的饵料。有寒暖流交汇(台湾暖流、沿岸寒流),海水易上下搅动,使下层营养盐类泛到上层,增加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吸引了大批鱼群。寒暖流交汇为什么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即带来了冷水性的鱼,也带来了暖水性的鱼,鱼的种类多;寒暖流交汇海水易上下搅动,使下层营养盐类泛到上层,增加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吸引了大批鱼群。2分

13、析农业区位的方法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决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2)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效率、水平等。(3)技术条件:主要包括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4)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销售。参考答案地图填充1(1)ABCDEFGHL(2)MNEO(3)ABCD(4)FEG2.(1)甘蔗 甜菜 油菜花生 (2)甜

14、菜、甘蔗 油菜、花生 (3)自然 (4)油菜 长江 (5)黑龙江 内蒙古 (6) 热 亚热 暖温 中温3、EABDC4、BA问题探究1【答案】(1)“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4分)(2)“北大荒”:热量;“西大荒”:水源。(2分)(3)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联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广人稀,人均土地多。(3分)2【答案】(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A地降水量大。(2分)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2分);地处山地迎风坡(2分)(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

15、: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3分)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3分) (3)不合理。(2分) 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2分)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2分)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2分)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2分)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2分)3【答案】 (1)地势特点: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且总体西部地势高于东部。理由:由水系特点判断,大体以400mm等降水量线

16、为界,河流向两侧流动,因而中部为河流的分水岭,地势较高。同纬度西部的积温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势总体高于东部 (2)甲地:以畜牧业为主;理由:甲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气候较为干旱;积温低于2000C,热量条件差;位于高原且地势起伏较小,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乙地:以种植业为主。理由:乙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400mm以上,气候较为湿润;且积温也较高,在2000C以上,热量条件好;山麓地带的冲积平原,肥沃的黑土适合发展种植业。丙地:以林业为主。理由:位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积温在1500C以下,热量条件较差;降水量在400mm左右,气候比较湿润,适合发展林业调动与应用1D 2C 3D 4E 5C 6B 7A 8A 9B 10D 11.C 12.B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