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39KB ,
资源ID:1333215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3321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李逵负荆》教案2.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李逵负荆》教案2.docx

1、李逵负荆教案2李逵负荆教案2李逵负荆教案李逵负荆教学目标、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2、阅读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3、通过阅读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教学时:2

2、时教学过程预习作业、阅读世纪金榜中水浒传的有关内容。2、完成后练习第三题。3、外阅读水浒传。第一时教学要点、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2、阅读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二、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作者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2、内容和主题思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3、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3、小说结构特点(单线纵向进行)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故事单纯但不单调,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其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可以独立成为短篇或中篇小说或者将某个人物的几篇故事串联起

4、来,可以成为人物有声有色的“传记”。4、故事梗概(世纪金榜第7页)、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世纪金榜第9页)三、理清思路开端惊闻宋江,霸强刘女。李逵、燕青回山寨路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上山要与宋江决裂。发展大闹山寨,负荆请罪。李逵大闹山寨,发誓要杀宋江,并立军令状,以人头为质去找刘太公对证。结果是假松江所为,李逵负荆请罪。高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李逵与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结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一)崇尚正义、嫉恶如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1)“俺哥

5、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的出。”参考: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

6、他。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

7、做晚杀了你。”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

8、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语言描写(1)“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2、动作描写(1)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参考:当听到宋大哥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

9、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体会那种迫切的心理。(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3)“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参考:“跳”这个动作表现出李逵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心理,更能看出是他的直性子才会如此频繁出现这样的动作。(四)小结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我们认识了李逵个性鲜明特点: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粗蛮鲁莽、不分是非;敢作敢为、率性憨直。五、布置作业、完成金榜练习。2、阅读所发的资料。板书设计李逵负荆一、水浒传内容和主题思

10、想二、理清思路开端惊闻宋江,霸强刘女。发展大闹山寨,负荆请罪。高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结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三、李逵性格特征伸张正义、嫉恶如仇。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第二时教学要点、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一、导入二、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一)学生阅读所发的资料,勾画出相关描写的语段或语句。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四十七回

11、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二)水浒传中李逵之形象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义”和“蛮”,表现出“纯义至蛮”的特点。所谓“纯义”是说李逵的心里只有“义”,至少是一切以“义”当先,他的“义”是纯粹的,并无一己之利。所谓“至蛮”,是指李逵粗豪鲁莽到了无以富加的程度。李逵外号“黑旋风”,他的粗豪鲁莽夹杂着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句为证:“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第三十八回)、性格之“纯义”(1)重义气。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

12、顾性命的程度。如:劫法场救朋友。他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最前头。(第四十回)(2)崇尚正义、嫉恶如仇。这是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如:他听说宋江抢了民女时,就大骂宋江“畜生”。他的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无私的。(第七十三回)再如:听说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两银子做本钱。(第四十三回)(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是他“义”的集中表现在李逵眼里,梁山聚义不仅是结义兄弟同甘共苦的义举,也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义举。所以凡是与梁山聚义相违的事情,他就坚决反对。他是最积极提倡聚义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如:当宋江被迫与官军对抗时,他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

13、!”(第四十一回)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第四十一回)。再如:当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来找李逵,对他说到“朝廷赐酒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第一百二十回)李逵的“义”是纯粹的,但他的“义”又“纯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如他将宋江视为义的化身,对之崇拜得无以富加。他平时因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无奈接受招安和无怨无恨地认可宋江的药酒便是典型的例子。“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第一百二十回)2、性格之“至蛮”(1)粗蛮鲁莽李逵的一言一行常常带有粗鲁之气。本是个善良之人,对下层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鲁,

14、坏脾气也经常撒在一些下层人身上。如:“原来这寿张县贴着梁山泊最近,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今日亲身到来,如何不怕!”(第七十四回)再如:在酒楼因误会了酒保欺负自己,便“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第三十八回)有时候李逵的这种粗鲁野蛮到了不讲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状态。如:滥打滥杀,切法场时杀得性起,“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连晁盖都叫不住。(第四十回)再如:三打祝家庄时,“他杀的顺手,提着双斧直入已经投降的扈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却回来献纳。”(第五十回)(2)李逵形象中的细心、

15、机智、天真、风雅等特点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从而使他的粗心鲁莽的性格更为凸显。“细心”小说中并不多见。如:“李逵道:他这一去,必然报人来捉我,却是脱不得身,不如及早走罢。我大哥从来不曾见这大银,我且留下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放在床上。大哥归来见了,必然不赶来。”(第四十三回)“机智”就更是少见。书中基本没有关于他的施展计谋的内容,相反倒是有些他对机智反感的描写。如:他看不起细作(间谍)工作。打祝家庄时,宋江要派细作,他笑道:“量这个鸟庄,何须哥哥费力,只兄弟自带三二百个孩儿杀将去,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何须要人先去打听。”宋江喝道:“你这厮休胡说!且一壁厢去,叫你便来。”李逵走开去了,自说道:“打死

16、几个苍蝇,也何须大惊小怪。”(第四十七回)“天真”也所剩无几。如:在寿张县乔坐衙,算是他最表现出“天真”的个性了。但是在断案中,他竟说:“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了他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枷号在衙门前示众。”(第七十四回)3、小结梁山好汉没有粗鲁野蛮超过李逵的人。其实他性格的“至蛮”是与“纯义”紧密相连的,相互映衬的。一方面,重义者必直爽,直爽者多性急,性急者多粗鲁,粗鲁者多野蛮。一方面,粗鲁者必性急,性急者多直爽,直爽这多重义。所以义越纯,蛮性就越烈。这就是水浒传中李逵丰富的性格特点。三、比较研究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相同点:粗鲁、豪爽、讲义气。2、不同点:鲁智深的“粗”是性

17、急,但粗中有细,有谋略;而李逵的“粗”是蛮,有勇无谋,甚至不讲道理。四、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水浒传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对既真实又带有强烈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小说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每个人的面目都很清晰,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正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这里的人物大都是草莽英雄,他们又多带有传奇色彩,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冈打虎,石秀跳楼救人,花荣箭无虚发等等。但作者在写

18、这些时,又将传奇行为置于真实的基础之上,不给人以虚假之感。比如写武松打虎,先写他因醉酒而壮着胆子上冈,又写他得知有虎后碍着面子硬着头皮上山,再写他发现老虎后慌乱中打折哨棒而不得不徒手搏虎,最后写他打死老虎后用尽力气而又遇两虎时失声惊叫等等,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2、人物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水浒传将许多人物统合在“忠”与“义”的矛盾统一体中,同时又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增加了性格的立体感,使人物更富于个性化。比如宋江本是郓城县押司,家庭富足,受父亲的封建传统思想熏陶极深,因此他虽然仗义疏财,结识不少江湖好汉,但并不主张造反。他的性格中既有忠孝的成分,又有对江湖义气的追求。在上梁山前,他为了江

19、湖义气,私自将官府缉捕生辰纲要犯的消息通报给晁盖等人;在杀死阎婆惜后,又因为要尽孝于父亲,便到处躲藏不愿落草为寇。但他最终还是受到造反者的“牵连”,处在激烈的思想矛盾之中,直到报效朝廷无望,无路可走才上了梁山。上山后,他一面用义来投合李逵、武松等江湖好汉的野性,一面又用忠来满足朝廷降将的心理平衡,从而使他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领袖人物。但是他又始终不能与封建正统思想决裂,一旦有了适宜的气候,又念念不忘朝廷招安,如此等等,都充分显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除了宋江,整部小说中,林冲的性格发展变化可以说是描写得最为突出的。3、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个性突出。金圣叹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

20、一样说话。”这句评语点明白话对于语言个性化的重要性。五、讨论水浒传的小说主题。、“忠义”说2、“农民起义”说小说在客观上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尽管领导这支义军的主要领袖并不出身于农民,且在思想上打着“忠义”的烙印,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有些领袖出身于“庄稼田户”和其他下层劳动人民,他们有一种“兀自要和大宋皇帝作个对头”的气概和“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梁山义军的基本队伍是一大批庄客佃户、农民渔夫。他们在官逼民反,组织武装队伍,提出政治口号,开展军事斗争,以与封建的国家机器相对抗。这就清楚地规定了梁山义军的基本性质是农民起义。小说作者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沿着“乱

21、自上作”“造反有理”的思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难能可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3、“市民的意识与追求”说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之所以喜爱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它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歌颂了真诚。水浒中的不少英雄都是“力”和“勇”的象征。他们空手打虎,倒拔杨柳,杀贪官污吏,拒千军万马,一往无前,“敢于大弄”。他们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神机妙算,出奇制胜。特别是当这种勇力和智谋表现在为百姓抱不平、申正义时,更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共

22、鸣。鲁智深的“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说“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都由于建筑在保护弱者的基础上而更加激动人心。小说中的李逵、阮小七、鲁智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保存了一颗“绝假纯真”的“童心”,与那些被封建理学扭曲了人性的“假道学”“大头巾”的虚伪做作、心胸狭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水浒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带有一定的市民意识,与后来涌动的个性思潮息息相通。至于小说反对钱财的积聚与贪求,强调“疏财”以成“义士”;追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向往兄弟间“交情浑似股肱,义气真同骨肉”,都或多或少地

23、带有一些市民的思想和感情,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江湖豪侠的气息。六、布置作业、完成金榜练习。2、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四大粗人”形象: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岳飞传中的牛皋。他们都是“粗”人,但每个人的“粗”又是各不相同。请大家试着做些简单的探讨。3、预习新。板书设计一、李逵之形象、性格之“纯义”(1)重义气(2)伸张正义、嫉恶如仇(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2、性格之“至蛮”(1)粗鲁野蛮(2)有勇无谋(3)二、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2、人物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3、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个性突出。三、水浒传的小说主题。、“忠义”说2、“农民起义”说3、“市民的意识与追求”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