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81KB ,
资源ID:1334813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3481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4电气化与防爆实施国标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电气化与防爆实施国标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1、4电气化与防爆实施 国标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grounding connection 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50169-2006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67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R GX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

2、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69-2006,自2006年11月1日实施。其中,第3.1.1、3.1.3(1、3)、3.1.4、3.2.4、3.2.5、3.2.9、3.3.1、3.3.3、3.3.4、3.3.5、3.3.11、3.3.12、3.3.13、3.3.14、3.3.15、3.3.16、3.3.19、3.4.1、3.4.2、3.4.3、3.4.8、3.5.1、3.5.2、3.5.3、3.5.5、3.6.1、3.6.2、3.7.10、3.7.11、3.8.3、3.3.8、3.3.9、3.3.10、3.3.11、3.9.1、3.9.4、3.10.2、3.10.3、3.11.3条

3、(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同时废止。 规范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 言白色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一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的基础上修订的。rqc 本规范共分4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电气装置的接地;工程交接验收。rrqc与原规范相比较,本规范增加了如下内容:1.术语和定义; 2.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3.调度楼、通信站和微波

4、站二次系统的接地; 4.电力电缆终端金属护层的接地; 5.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6.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白色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白色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目 次1.总则 . ( 1) 2.术语和定义 . . ( 2) 3.电气装置的接地 .( 4) rrqcr3 .1 一般规定 .( 4)rrqcr3.2? 接地装置的选择 .( 5)rrqcr3.3? 接地装置的敷设 .( 9)rrqcr3.4? 接地体(线)的连接 .(12)rrqcr3.5? 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 .(14)rrqc

5、r3.6? 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 .(15)rrqcr3.7?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16)rrqcr3.8? 调度楼、通信站和微波站二次系统的接地 .(17)rrqcr3.9? 电力电缆终端金属护层的接地? . .(19)rrqcr3.10?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19)rrqcr3.11?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20)rrq4. 工程交接验收 .(22)rrq本规范用词说明 .(23)rrq1 总则1.0.1 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6、。1.0.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施要求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1.0.4 接地装置施工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1.0.5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1.0.6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和验收记录。1.0.7 各种电气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1.0.8 接地装置验收测试应在土建完工后尽快安排进行;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7、的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由设计确定采取相应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9 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和定义2.0.1 接地体(极)grounding 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2.0.2 自然接地体 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可利用作为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体。2.0.3 接地线 grounding conductor

8、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截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2.0.4 接地装置 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2.0.5 接地 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电气装置、设施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2.0.6 接地电阻 ground resistance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注:本规范中接地电阻系指工频接地电阻。2.0.7 工频接地电阻 power frequency round

9、 esistance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接地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2.0.8 零线 null line与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连接的中性线或直流回路中的接地中性线,称为零线。2.0.9 保护接零(保护接地) protective ground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气设备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2.0.10 集中接地装置 concentrated grounding connection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如在避雷针附近装设的垂直接地体。2.0.11 大型接地装置 large-scale ground

10、ing connection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的接地装置,装机容量在200MW以上的火电厂和水电厂的接地装置,或者等效平面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接地装置。 2.0.12 安全接地 safe grounding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2.0.13 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泻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2.0.14 热焊剂(放热焊接) exothermic welding 热剂焊(放热焊接)也称之火泥熔接,它是利用金属氧化物与铝粉的化学反应热作为热源,通过

11、化学反应还原出来的高温熔融金属,直接或间接加热工件,达到熔接的目的。3 电气装置的接地3.1一般规定 3.1.1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的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 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7、装有

12、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10、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11、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它裸露的金属部分; 12、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15、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3.1.2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 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40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

13、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它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2、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3、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4、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5、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6、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7、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3.1.3 需要接地的直流

14、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2、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3、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4、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3.1.4 接地线不应做其它用途。 3.2 接地装置的选择 3.2.1 各种接地装置应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

15、自然接地体,可以利用的自然接地体如下: 1、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 2、金属井管; 3、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4、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 3.2.2 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接地: 1、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 2、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 3、配线的钢管。 3.2.3 发电厂、变电站等大型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体,即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人工接地网,并设置将自然接地体和人

16、工接地体分开的测量井,以便于接地装置的测试。对于310kv的变电站和配电所,当采用建筑物的基础做接地体且接地电阻又能满足规定值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 3.2.4 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应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2、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 3、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3.2.5 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

17、当加大截面,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 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作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3.2.6 接地装置的人工接地体,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一般不小于表3.2.6-1和表3.2.6-2所列规格。 表3.2.6-1 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种类、规格及单位 地上 地下 室内 室外 交流电流回路 直流电流回路 圆钢直径(mm) 681012扁钢 截面(mm2) 603100410041006厚度(mm) 角钢厚度(mm) 钢管管壁厚度(mm) 22.52.52.543

18、.564.5注: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 mm2,引出线应热镀锌。 表3.2.6-2 铜接地体的最小规格种类、规格及单位 地上 地下 铜棒直径(mm)46铜排截面(mm2)1030铜管管壁厚度(mm)23注:裸铜绞线一般不作为小型接地装置的接地体用,当作为接地网的接地体时,截面应满足设计要求。 3.2.7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表3.2.7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接地线的最小截面(mm2) 名 称 铜明敷的裸导体4绝缘导体1.5电缆的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保护外壳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1 3.2.8 不要求敷设专用接地引下线

19、的电气设备,它的接地线可利用金属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穿线的钢管等。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3.2.9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3.2.10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值很难达到要求时,可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接地电阻: 1、在变电站附近有较低电阻率的土壤时,可敷设引外接地网或向外延伸接地体; 2、当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深埋接地极; 3、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压力灌注降阻剂等以改善土壤传导性能; 4

20、、敷设水下接地网。当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引外接地装置时,应采用不少于2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接; 5、采用新型接地装置,如电解离子接地极; 6、采用多层接地措施。 3.2.11 在永冻土地区除可采用本规范第3.2.10条的措施外,还可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接地电阻: 1、将接地装置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地带的水池或水坑中; 2、敷设深钻式接地极,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它深埋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极,还应敷设深度约0.5mm的伸长接地极; 3、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 4、在接地极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 3.2.12 在深孔(井)技术应用中,敷设深井电极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掌

21、握有关的地质结构资料和地下土壤电阻率的分布,以使深孔(井)接地能在所处位置上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要考虑深孔(井)接地极之间的屏蔽效应,以发挥深孔(井)接地作用; 2、在坚硬岩石地区,可考虑深孔爆破,让降阻剂在孔底呈立体树枝状分布,以降低接地电阻; 3、深井电极应打入地下低阻地层12m; 4、深井电极所用的角钢,其搭接长度应为角钢单边宽度的4倍;钢管搭接宜加螺纹套拧紧后两边口再加焊; 5、深井电极应通过圆钢(与水平电极同规格)就近焊接到水平网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3.2.13 降阻剂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选用长效防腐物理型降阻剂; 3

22、、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通过国家相应机构对降阻剂的检验测试,并有合格证件; 4、降阻剂的使用,应该因地制宜的用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深井灌注、小面积接地网、射线接地极或接地网外沿; 5、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 3.2.14 接地装置的防腐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当采用阴极保护方式防腐时,必须经测试合格。3.3 接地装置的敷设 3.3.1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

23、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3.3.2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3.3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它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接处100mm内做防腐处理。 3.3.4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3.3.5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

24、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3.3.6 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室外接地回填宜有100300高度的防沉层。在山区石质地段或电阻率较高的土质区段应在土沟中至少先回填100mm厚的净土垫层,再敷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分层夯实加填。 3.3.7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碍设备检修和运行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