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7.92KB ,
资源ID:1339278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3927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同仁县城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同仁县城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同仁县城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同仁县城滨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同仁县交通建设局建设地址:黄南州同仁县城建设规模:总长度3221.2(其中:滨河东路长度1567.2,滨河西长度1654.0)建设投资:4807.94万元1.2编制依据1、同仁县交通建设局关于编制“同仁县城滨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2、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二000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隆务镇总体规划(19992020年);3、同仁县水务局、同仁县抗旱服务队提交得同仁县城镇及乡村防洪工程规划书4、青海九0六工程地质勘察设计院二00六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滨河路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仅供可研阶段使用)5、青海省第二测绘院二000六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城隆务镇滨河路带状地形图;6、与城市道路、室外排水设计有关的规范;7、提交的其它与工程有关的资料。1.3研究范围根据同仁县隆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同仁县城的特点,在全面了解项目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条件的分析,重点研究同仁县城宾河东、西路道路工程的建设,确定本次工程建设的范围、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1.4主要结论1.4.1项目建设必要性同仁县城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州府、同仁县及隆务镇政府所在地,是全州和全县的政治、经济、

3、文化中心,是州域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城镇。同仁县在下一步进行经济建设主要是依靠旅游业的带动,所以城市景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处于城区内的宾河东、西路尚未形成,影响了黄南州同仁县的可持续发展,故本工程的建设为同仁县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加快同仁县的城市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4.2交通量预测同仁县城滨河东、西路是城市支路。其将来的交通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车辆的保有量增加而增长的交通量,二是道路贯通使其沿线的土地升值,房地产的开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发展交通量。道路建成后,起到主、次干道、支路的作用,在其交通流量中,主要以发展交通量为主。依靠交通量的增长率预

4、测分析,支路的将来交通量如下表:将来交通量(趋势型)单位:辆/昼夜(综合交通)年份20102020()(支路)3506801.4.3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新建的滨河东、西路北起汽车站(铁吾桥南侧),南至加毛桥桥头,为城市南北走向的支路,路线总长度3221.2.其中:滨河东路长度1567.2,滨河西路长度1654.0,为新建工程,行车速度为20km/h,为一块板断面形式,路幅宽度为16,路幅标准横断面如下:4.0(人行道)+8.0(车行道)+4.0(人行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照明、绿化工程等。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滨河西路滨河东路1道路等级支路支路2长度(本次拟建)1

5、6541567.23计算行车速度K/h20204红线宽度16165机动车道宽度886路幅布置型式一块板一块板7行车道数量(双向)228最大纵坡%1.6191.4299最小纵坡%0.80.74510标准轴载BZZ-100BZZ-10011路面类型沥青混泥土沥青混泥土12排水设计重现期年1113路灯照明LX551.4.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根据可研方案,工程固定资产投资4807.94万元。其中,滨河西路2192.84万元,滨河东路2615.1万元,同仁县滨河东、西路道路工程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项目名称红线宽度()建设长度()工程费用其它费用预备费总额滨河西路161654.21297.19733.2

6、1162.432162.84滨河东路1615671854.78566.61193.712615.1合计3221.73131.971299.82356.144807.94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4807.94万元。根据建设单位初步筹措意向,其中申请专项资金予以补助4500万元,由地方财政自行解决307.94万元。1.4.5工程实施进度安排1、前期安排:2007年1月底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作,2007年3月底完成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工作。2007年4月完成工程招标工作。2、施工阶段本项目于2007年4月开始施工,2008年8月底建成。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地理条件2.1.1地理位置黄南

7、州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西接贵德县,南连泽库县,北与循化县、尖扎县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138-10227。北纬3501-3547之间,境内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51公里,总面积3275.3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多民族聚居县,总人口约8万人,隶属于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县行政区域划分为一个镇(即隆务镇),以农为主的七个乡,以牧为主的三个乡,半农半牧的二个乡.同仁县城距省会西宁为中心辐射范围中的次一级中心城市,其影响范围包括黄南、海东、海南以及果洛的部分地区,还有甘肃省南部部分地区。从与西宁的交通联系上看,目前主要依靠隆务河岸东侧的西

8、宁同仁公路,另外,团结路向东北延伸10K左右,也可以接入去西宁的公路。2.7.2地形地貌同仁县城地处西倾山廲,山峦重叠,变化多端。高耸的夏琼山和多阿米德合隆山由南向北延伸,形成东西山区。隆务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由县境南部流入境内,纵贯全县南北,同仁县城地势北低南高,隆务峡海拔2160沿河谷逐级上升,至夏琼山海拔4767,相对高差2607,构成一个天然阶梯。县城可用于城镇建设或相对集中的城镇用地极为稀缺,主要在河西沿河谷走向发展,老城区一级阶地(平均海拔2475),新城区在二级阶地(平均海拔2490),本次建设道路分布于一级阶地上。2.1.3气候条件同仁县为高原气候区,属凉温冷温半干旱气候区,

9、寒冷干燥,日照充足,温度垂直变化明显,日温差及年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并有冷暖季干湿季之分,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2,蒸水量为1478.8,年际降水量变幅较大,最大545.5,最小324.0,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70-80%,其中以7、8两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5%,年最大降雨强度24.9/h,年一日最大降雨量46.8,年十分钟最大降雨量13.4,年平均气温5.2,夏季平均气温17.65,极端最高气温34.3,冬季平均气温7.1,极端最高气温-19.8,多年平均相对温度56%,日照时数为2579.1-2634.9小时,全年无霜期63-172天。2.2社会经济条

10、件同仁县以第一产业为主,农、牧、林业的比重较大,规划中在建的工业区将以“同仁铝业“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发展具有地区特色,低污染的工业看,比如粮油加工、毛纺、肉类加工、汽车修理等。同时以旅游、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蓄势待发,这对拥有丰富人文、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名城同仁来讲,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发展方向。同仁县城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隆务寺和隆务上街为代表的老城区和以“热贡艺术”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和发扬,旅游业被确立为今后城市的主导产业.这些有形的与无形的资产将在同仁的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成为独特的发展优势.2.3历史沿革同仁有久远的人类发展历史,

11、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在此休养生息,目前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但直到明万历年间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格鲁派僧侣山木仁青主持建成隆务寺后,在其附近逐渐形成集市。1890年,六世夏日仓活佛建立了加科日(即汉族城),解决寺院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见,藏传佛教在同仁的城市发展中起到的原动力的作用。同时藏传佛教在同仁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仁县总体规划用地21.3K,2005年全县总人口约8.12万人,其中县城人口将达到55000人。2.4镇区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城镇基础设施差,道路等级低同仁县城隆务镇基础设施差,除两条主要南北向街道外,无正规的城市

12、道路,镇区次级道路铺装率低,给排水设施部完善,无系统的防洪设施。2、地形的限制同仁县城所在的地形属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冈峦起伏,坡度大。因此,城镇建设用地受到很大限制,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3、城镇功能分区部明确城镇建设随道路发展,居住、商业、行政办公、工业用地交错混杂,不利于城镇的有机发展及各种功能的发挥。4、城镇人口集中,影响城镇进一步发展同仁县全县总人口8.12万人,其中县城人口2.6人。受地形限制,商业、行政办公、工业用地、学校、医疗卫生等交错混杂,城镇功能分区不明确。严重影响城镇的进一步发展。2.5项目建设必要性1、城镇建设的需要同仁县城发展历史悠久,其基础设施水平建设以具一定规模。

13、但作为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作用的要求。随着1993年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仁县在青海省及至西北地区的地位逐渐上升,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开始,同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更快的新时期。由于县城的基础设施薄弱,削弱了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影响了获取更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县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同仁具有历史传统的影响力,其影响力范围可及我省海东及甘肃的甘南部分地区,并对青海的海南州、

14、果洛州,四川西北部的地区有一定影响。同仁县镇区道路状况较差,标准较低,严重影响了与对外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区域内总体运输条件,完善网结构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小城镇发展的需要从同仁县城规模看(按城镇人口衡量),城镇常住人口已经占到县城总人口数的30%,受地形限制,城镇功能分区交错混乱,城镇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本项目的建设将道路沿线两侧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同仁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目标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4、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同仁县地势险峻,群山环抱,城镇依托隆务河两岸而建,为塑造县城景观特色具备良好的条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改善沿线居民

15、群众的生活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建成后的同仁县城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镇格局,构成了一幅典型的高原城市风光景色。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仅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而且能够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了城乡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及建设必要性3.1城镇对外交通同仁县城的对外交通有两个方向的交通构成,北至平安、西宁方向,南至河南、择库方向。东西也有两个出口,均为至县内个别乡的交通,交通量少,道路条件差,对城市发展影响

16、不大。由西宁方向通往河南、择库的交通是城市的主要过境交通,目前已建的阳光大道为过境路。3.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城区已经形成网格式道路系统,规划继续延续这一格局,由主干道、次干道、之路组成城镇内部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设施的道路网络。3.3交通量预测3.3.1预测方法本工程将来交通量的预测,不仅是确定各条道路的建设规模和实施计划的需要,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本项目将预测目标年度定在2010年和2020年。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为同仁县城内道路沿线企业带来方便和发展,乃至于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创造条件,使地区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也必然对城市带来新的社会、经济及交通体系上的变化。因此,“滨河东、西路

17、”的将来交通量采用考虑随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方法预测。预测道路的将来趋势型交通量,可通过建立同仁县城历年支路的交通量与同仁县趋势型国内生产总值、同仁县机动车拥有量和时间序列的回归方程,以及同仁县城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的趋势型交通量预测值。3.3.2趋势型交通量预测1)同仁县城趋势型经济发展预测从现有资料来看,交通量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预测将来交通趋势交通量,需了解同仁县城的未来趋势型经济发展情况。趋势型经济发展预测以同仁县城的总体规划为基础,利用部分经济资料来推算。2001年,同仁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乐4.57亿元,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95亿元,2003年

18、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4亿元,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98亿元,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06亿元,年递增6。根据同仁县战略目标,假定2005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按10计算,则2010年同仁县国内生产总值达约9.75亿元。假定201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按8计算,则2020年同仁县城国内生产总值达约21.05亿元。同仁县城将来趋势型国内生产总值见下表年份(年)20052010202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069.7521.052)同仁县城未来人口2005年县人口约为8万人;根据同仁县城总体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10.5万人左右,2010

19、2020年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放慢。未来人口见下表。同仁县未来人口预测年份20052020人口(万人)8.1310.53)同仁县城机动车拥有量预测根据同仁县车辆管理所的统计,1994年同仁地区拥有机动车320辆。到2006年末,拥有机动车量为4150辆,年平均增长率为19.8左右。经分析,同仁县城机动车拥有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很好的相关性。根据上述资料,通过分别建立机动车拥有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方程,来预测同仁县城机动车拥有量。同仁县城机动车拥有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方程如下:Y2124.500GDP0.627813式中:Y同仁县城机动车拥有量,(辆年); GDP同仁县城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年)

20、同仁县城将来机动车拥有量,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值加权平均来确定,结果见下表。同仁县机动车拥有量年份20102020Yf(GDP)516083604)趋势型将来交通量预测现在同仁县城支路的2000年和2005年的交通量观测资料,见下表。同仁县城城市支路平均交通量观测资料(综合交通)年份(年)20102005交通量(辆昼夜)(支路100150同仁县城交通量与同仁县国民生产总值有关,经预测同仁县城支路将来各年份的趋势型交通量见下表。将来交通量(趋势型)单位:辆昼夜(综合交通)年份20102020Nf(GDP)(支路)3506803.3.3各种换算系数1)车种比例根据同仁县城城市车辆调查资料,同仁县城目

21、前现状的车种比例见下表。同仁县城2003年交通车种比例车种小型车中大型车摩托车拖拉机车中比例()11.310.448.230.3根据以往统计资料,车种比例与经济发展规模有一定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小型车的增长速度将大于中、大型车。为此,假定同仁县城将来交通量车种比例见下表。将来车种比例 单位 车种年度小型车中大型车摩托车拖拉机2010223523202020253523172)高峰小时系数从大量的观测资料知,高峰小时系数与道路的功能和饱和度有关,当道路接近饱和度时,高峰小时系数就小(即高峰时间将拉长),反之则大(即高峰时间将拉短)。当本次工程实施后,随着通行能力的提高,其高峰小时系数将

22、较现状为大。现假定将来高峰小时系数为:2010年为7.5,2020年为7。3)混合交通换算成当量小汽车的系数据上述将来车种比例,可能不同年份混合交通换算成当量小汽车的系数:2010年为1.25,2020年为1.23。4)双向不均匀系数交通量不均匀系数采用0.53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4.1道路等级根据同仁县隆务镇总体规划,滨河东、西路为隆务镇内南北向城市支路级。4.2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91);(3)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施规范(JGJ5088);(4)城市道路绿化与设计规范(CJJ7597);(5)室外

23、排水设计规范(GBJ87);(6)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9)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1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4.3建设规模及内容北起汽车站(铁吾桥南侧),沿隆务河东西岸高漫滩及级阶地前缘布置,南至加毛桥桥头,为城市东西走向的支路级,规划红线宽度16m,路线3221.2m。其中:滨河东路长度1567.2m,滨河西路长度1654.0m。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及相配套的排水、照明、交通设施、绿化等附属工程。本工程为新建工程。4.4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车速根据将来交通

24、量的预测分析,结合县城交通规划和道路在本地区道路网中的功能和地位,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3790),按城市支路级标准修建,确定设计车速为20kmh。2)荷载标准标准轴载:BZZ100型标准车3)车行道路宽度一条车道宽度为3.5m。4)抗震设防标准按地震裂度七度设防。5)规范要求的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41主要线型标准 表4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滨河东、西路1设计车速Km/H20 2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0.34不设超高平曲线最小半径M705设超高平曲线半径M205竖曲线最小半径M1506)照明平均照度 EA5勒克斯照度均匀度EminEa0.37)雨水设计重现期雨水重现期T1年。第五章建设条件5.1自然条

25、件同仁县地处西倾山北丽,地形起伏连绵。同仁县城位于隆务河、级阶地上,地势起伏明显,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24702540m,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422mm,蒸发量1478.8m,年降水主要集中59月,其中以7、8月最多,年平均气温5.2,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19.8。干季长、雨季短,益于工程建设。5.2工程地貌、地质条件本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根据青海九0六工程地质勘察设计院二00六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滨河路工程地势勘察报告(仅供可研阶段使用),其研究成果摘录如下:5.2.1场地地形地貌及岩土特征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滨河路沿隆务河东西岸高漫滩及阶级地前缘展布,地形起

26、伏较大,东岸地面标高2471.512493.53m。两岸局部均有陡坎,陡坎高约310m。现隆务河西岸多处有简易浆砌石护堤,东岸仅铁吾小学有简易浆砌石护堤。2、场地地层结构与岩土特征由上而下依次为填筑土、砾类土、砂类土、砂岩、其岩性特征描述如下:1 填筑土:杂色、土黄色稍微湿湿,松散、以碎石、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组成,厚1.02.0m。场地均有分布。2 砾类土:青灰、灰白色,湿饱水,稍密,成份为石英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及其它变质岩组成,220mm的占20-25%,大于20mm的占6071,泥岩含量的占20,粉粘土含量小于3,其余为各类为砂类。磨圆度中等,多呈次圆状,分选性差,局部分布有中细砂透镜

27、体及薄层。埋深1.52m,揭露厚度0.51.6m。3 砂类土(细土):黄灰色,湿饱和,松散,颗粒较均匀。其中粉粘粒含量约占5,砾砂含量约占15,以石英为主,层厚1.3米。4 砂岩:棕红色,坚硬。细粒结构、锤击易碎,最大揭露厚度。5.2.2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滨河西路地下水埋深0.83.5m,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经地下径流,最终排泄于隆务河。洪水季节收隆务河的侧向补给,沿河岸处水位受河水影响较大。地下水变幅约为0.5m-1.5m。滨河东路在探井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2、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

28、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4、场地土的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不具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弱腐蚀性。5、场地地震效应同仁地区基本烈度为度,类场地,拟建的道路均属抗震一般地段,无不良地质现象。6、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新建道路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岩隆务河两侧修建,地基土分布连续、较稳定。隆务河对该道路有一定的冲刷作用,需修建抗冲刷挡墙。场地未发现活动断裂通过,适宜修建该道路。5.2.3结论与建议1、拟建道路工程场地地形地貌条件简单,未发现活动断裂通过,适宜进行该道路工程。2、路基土类型为填筑土、砂

29、类土。路基土干湿类型为干燥中湿,局部过湿,局部过湿,土基回弹模量E012.7-61.8Mpa。3、地下水水位埋深0.83.4m,地下水对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不具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弱腐蚀性。4、同仁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场地类别为类。5、同仁县城最大冻深1.47m。6、局部有较微液化现象,建议清除。7、建议道路设计路面标高抬高,以路堤形式通过低洼地段,设计路面高程宜大于防洪设计洪水位高程。8、按防洪设计标准设置防冲刷工程措施。5.3隆务河水文条件隆务河系黄河一级支流,青海省黄南州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其发源于黄南州择库县境内河茂县加苍恰央山区,源头海拔4020m,流经同仁。尖扎两县汇入黄河。全长156.7公里,择库县境内84.4Km,尖扎县境内25.7 Km,隆务河比降1.5,隆务河流域总面积4959 Km2属山区河流。隆务河流域径流来源主要为降水和冰雪消融补给,干流自上而下设有同仁水文站和河口水文站。各站均有四十余年的水文实测资料可利用。根据同仁站和河口站实测水文资料,经水文分析计算,同仁站多年平均流量1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15X104m3隆务河流域同仁站不同保证率的年径流量流域 站名 多年平均径流量 CVCSCV不同保证率的设计年径流量1025507590隆务河同仁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