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11.39KB ,
资源ID:1339879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3987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金华市宾王中学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金华市宾王中学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试题.docx

1、浙江省金华市宾王中学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试题【全国校级联考】浙江省金华市宾王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A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yn_红。(邓稼先)B黄河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zhng_。(黄河颂)C往常他坐在蹬三轮车的座上,或抱着冰伛(_)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老王)D新台阶砌(_)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台阶)二、句子默写2背诵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2)出师未捷身先死,_。(杜甫蜀相)(3

2、)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中国古诗词大会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今天“飞花令”的关键词是“花”,正如_,_(唐代张旭桃花溪);又如_,_(唐代杜甫春望);还如_,_(唐代韩愈晚春)。三、文言文阅读3解释下列加点词(1)即更刮目相待( ) (2)赏赐百千强 ( )(3)尔安敢轻吾射( ) (4)凭君传语报平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肃遂拜蒙母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B但微颔之 唯闻女叹息C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D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二)(甲)陈谏议教子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

3、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注)诘仆:质问仆人。贾人:商人。(乙)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注)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湓(p

4、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梁元帝:梁武帝第七子。学士:官名.揜:同“掩”,遮蔽,掩盖。婚宦:此指成年。5解释加点的词蹄啮伤人多矣 而偿其直 年逾四十 少不如意6翻译 戒仆养之终老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7对上面两篇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B(甲)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C(乙)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个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作正反对比,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D(甲)“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8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四

5、、选择题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选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民歌主要展现了木兰征战沙场英勇善战的故事。C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小说围绕江姐,许云峰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D创业史的思想主题是如何将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组织为集体,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作为生活主人的尊严。至今读来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五、名著阅读10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

6、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读下面语段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 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 (2) 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一个与“他”相关的请节。(要求各用一句话概括

7、)六、现代文阅读(一)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11“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 1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13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二) 教子孙道荣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仰头看着保安,

9、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谢叔叔。”年轻的保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

10、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当领导,或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轻妈妈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像刚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

11、,已经多么幸福。我们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介绍了情况后,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奖他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孩子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同事又趁热打铁地教育儿子:“看到了吧

12、,回去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和那个叔叔一个下场。”一车人错愕不已。也许我的这位同事,与我在小区所遇到的那位母亲一样,急迫地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课的背后,是多么让人悲凉和痛心的现实啊。我不能确定,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到底埋下的是怎样一颗种子。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写的两件事。15在小区里见到的一幕,使“我”对那位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用两个词语概括出这种变化. 。16联系具体语境,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7生活中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有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教育的内容,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请说说教子中的母亲和链接材料中奶奶的教育特点。(材料)我们便争执了起来

13、,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贾平凹月迹)母亲: ; 奶奶: 。七、诗歌鉴赏(一)山中王 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登楼韦应物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注)韦应物: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守:担任太守。 红树:只是满树红叶。18“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9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20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

14、相近的一项是( )A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八、作文21书面表达下面是杭州“申奇公司的废旧衣物回收循环再用项目流程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旧衣物回收的整个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100120字) 2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萧红笔下,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大先生鲁迅也有极生活化、有人情味的时候;乐府民歌里,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也有女儿情长的时候;杨绛眼中,自身可怜凄苦的老王也有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时候;李森祥笔下,一生

15、低眉顺眼老实巴交的父亲也有为了台阶把胸挺高的时候人哪,都会有让人不易觉察的那些“时候”,可也正是这些“时候”,会让我们发现不一样的人。请以“他(她)也有 的时候”为题。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1 殷 障 y q【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殷”是多音字;“屏障”不能写成“屏嶂”。2(1)芳草萋萋鹦鹉洲 (2)长使英雄泪满襟(3)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感时花溅泪,恨别

16、鸟惊心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鹦鹉”“襟”“清溪”“溅”“榆荚”“惟解”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

17、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3(1)重新 (2)有余 (3)轻视 (4)请求,烦劳【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更,重新;轻,轻视。4C【解析】试题分析:A项的“遂”和“因”解释为:于是;B项的“但”和“唯”解释为:只

18、;C项的“益”分别解释为:好处/更加;D项的“于”解释为:在。故选C。5(1)用蹄子踢伤 (2)通“值”价钱 (3)超过 (4)少年时6(1)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7B8孟母三迁;伤仲永【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伤的意思。“直”通假字。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

19、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戒,告诫;誉,赞扬。【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章主旨的把握,注意首先要理解文意,把握主要内容,结合选项分析

20、正误。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不能坑害别人。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正确;B。本文主要表现陈谏议的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不是主要表现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的;C。正确;D。正确。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注意是关于“教子”的故事。要求正反面各一个。正面例子: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国藩家书等,反面的例子:伤仲永等。9B【解析】试题分析:A项正确;B项不正确;应改为:这首民歌主要展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胜利归来的故事。C项正确;D项正确。10(

21、1)骆驼祥子(2)答案示例:祥子在烈日下拉车。补写情节: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 祥子的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祥子卖车安葬虎妞【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1)本题依据文本中的提示信息可知人物是“祥子”。(2)根据自己对原著故事情节的把握,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即可,注意要求,用一句话概括。11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12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13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

22、的,最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 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解析】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文章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可从其前后句子中寻找,找到相关内容或摘引原句或概括其意。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也叫落雷。结合句意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四本书来的不容易,自己迫切想得到的并且

23、是想不到的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阿长给我买的,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所以是最心爱的宝书。14小区里,一位母亲教育儿子做保安是没出息的。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慰问扶贫结队户时,同事教育儿子不好好学习也会成为困难户。15钦佩 惊愕(或错愕)16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同事的儿子真诚、友爱、富有同情心的品质(以及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所受到的感染)。17母亲:不尊重普通劳动者,教育方式不当。奶奶:了解童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解析】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

24、信息。小区里,一位母亲教育儿子做保安是没出息的。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慰问扶贫结队户时,同事教育儿子不好好学习也会成为困难户。【点睛】概括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

25、根据上下文可以找到:钦佩 惊愕(或错愕)。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赏析。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同事的儿子真诚、友爱、富有同情心的品质(以及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所受到的感染)。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难点较大。需要熟知两文内容,并且能归纳文章主旨,明确写作方法,才能知道异同点。拿来对比的文章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从人物的

26、语言行为中可以看出母亲:不尊重普通劳动者,教育方式不当。奶奶:了解童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 18万里念将归19“流岁暗蹉跎”指时光白白流逝,诗人登楼远眺,感慨时光虚度,为下文抒发厌弃官场,向往自然的情怀作铺垫。20B【解析】18试题分析: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抓住题中的答点“直接抒情”,梳理诗歌内容,找到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语句。【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试题分析: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从词句的意思入手,思考诗句表

27、现的情境、情感等。结构方面,主要思考与前或后句的关系。【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试题分析:本题是“透视情感”题。首先根据诗歌的内容理解“秋山红树”表现的是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再分析各选项,A中借“红叶”表现宫女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一句通过黄叶的翻飞飘零,慨叹自己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愁,C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叶,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表现的江南水乡的人情风俗的喜爱和向往。B不同于其它,所以应选B。【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社区居民,将废旧衣物投入“大熊猫六“申奇”公司派人收集

28、、整理、记录,送仓库分类、清洗、消毒,将好的捐助贫困地区或需救济地区,剩下的加工改造,制成家居生活用品回馈社区,最后由社区统一使用。废旧衣物再利用,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行动吧!【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片,把图片上的废旧衣物回收循环再用的项目流程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一定要注意图片中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内容介绍了废旧衣物回收的整个过程。提出希望的语言最好有一定的感召力和感染力。22她也有伤心的时候伤心,是一种人生的调味剂、没有它,人生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伤心,是一种彩虹前的风雨,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伤心是一种有着苦和酸的糖。那一次,她很伤心。小时候,爷

29、爷老爱重男轻女,对堂弟一直很好。比如有一次,她和堂弟都得了个好分数回家。她考了100分,堂弟考了96分,爷爷见了,却只奖励堂弟,把她抛到了一边。就是这样,堂弟被爷爷宠惯了,每次都仗着爷爷欺负她。那一次那一次,她与堂弟玩起了捉迷藏,她们规定:被捉到了就得罚打四下手心,而那个捉到别人的人则可以向爷爷拿四颗糖果。游戏开始了,因为她比堂弟大,所以她每次都能捉到堂弟。到了第三次,当她把堂弟从他藏身的地方捉出来的时候,堂弟开始耍赖了。堂弟看着她满口袋的糖果,坐在地上,赖皮地对她说:“姐姐,你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糖果了,这一次,你就让我赢一回吧。”她听了,坚决不同意堂弟的条件。堂弟见了,就站起来,踢了她一脚,然

30、后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哭。堂弟马上又坐回了地板,“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爷爷在大老远就听到了哭声,于是连忙闻声赶来,他一见坐在地上“哇哇”直哭的堂弟,马上就扬起了巴掌,“啪”的一下就给她的脸上留下了一个手掌印。一种钻心的疼痛在脸上蔓延开,她摸着火辣辣的脸,伤心的泪水在眼中凝聚,终于,她忍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没想到,爷爷仍然不管她,反而跑去安慰堂弟,还给了堂弟几十颗糖果。她看了,哭得更欢了,半晌,她才停止了哭泣。但是,她心中如被人用棉花塞住了一样难受,也如喝下了一杯苦水,这应该就是伤心的滋味吧。这一次伤心的经历,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爷爷现在也开始疼爱她了,但是,那一次的伤心将永留在她心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他(她)也有 的时候”。关键人物“他(她)”,首先,要根据自己对“他(她)”的了解,补全题目。究竟有时候“他(她)”能干什么。伤心,高兴;奉献,索取;坚强,懦弱等。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立意行文。注意材料要新,不能落入俗套。【点睛】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