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231.97KB ,
资源ID:1340074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4007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锁片的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锁片的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设计.docx

1、锁片的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设计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题 目: 锁片的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设计专业年级: 刮开 学生姓名: 刮开 学 号: 刮开 指导教师: 刮开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完成时间: 1949 年 10 月 1 日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学生姓名:刮开 学号:刮开学 院:刮开 专业:刮开任务起止时间: 刮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锁片的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设计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职称: 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评阅教师签名: 评阅教师职称: 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设计的评语:答辩委员会评定,该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2、: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职称: 年 月 日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刮开 学号:刮开学 院:刮开 专业:刮开任务起止时间:刮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锁片的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工作内容:1、确定设计题目及查阅相关文献。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3、落料冲孔模具设计及落料冲孔工艺分析4、落料冲孔模具结构设计5、冲压力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6、撰写设计论文资料:1.任海东、苏君.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2.刘建超、张宝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刘家平.机械制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4.

3、孙金颖.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保证.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8.5.侯维芝、杨金风.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年 月 日系主任意见:签名:年 月 日锁片的冲压模具设计摘要 本论文为一锁片的落料冲孔冷冲压模具设计,首先介绍了冲压的背景、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该课题的主要意义,然后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 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 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

4、编制。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 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目录摘要 第1章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21.3 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21.4 模具 CAD/CAE/CAM 技术 21.5 课题的主要意义 3第2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2.1 结构与尺寸 42.2 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42.3 材料 4第3章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53.1 分析工

5、艺方案 5第4章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64.1 模具类型 64.2 卸料与出件方式 64.3 定位方式 64.4 模具的工作过程 6第5章 工艺设计计算 75.1 排样设计与计算 75.2 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85.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9第6章 设计选用零部件,绘制总装图 116.1 凹模设计 116.2 凸模设计 116.2.1 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116.2.2 凸模长度计算 126.2.3 凸模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126.2.4 凸模材料和技术条件 126.3 凸凹模设计 136.3.1 凸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136.3.2 技术要求 136.3.3 校核凸凹

6、模的强度 136.3.4 凸凹模尺寸的确定 136.4 定位零件 136.5 卸料与出件装置 136.6 模架及其它零件的选用 156.6.1 模柄 156.6.2 模座 156.6.3 垫板 15第7章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177.1 总装工艺 177.2 加工要求 177.3 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 187.3.1 垫板的加工工艺 187.3.2 凸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187.3.3 冲孔凸模的加工工艺 187.3.4 卸料板加工工艺 187.3.5 落料凹模加工工艺 187.3.6 凸凹模的加工工艺 187.3.7 凸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19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

7、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绪论课题背景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 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 能得出冲压件。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

8、技术方 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 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 “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 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 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 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

9、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 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 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 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 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 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 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 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

10、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 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 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 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复合-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 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 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

11、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 (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 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 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冲压技术的进步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冲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

12、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冲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模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的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发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很大。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快等变化特点。为适应市场变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逐渐与高新技术挂钩。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 点,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模具 CAD/CA

13、E/CAM 技术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 国外飞机、 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 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技术进入到 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 步的特征。 模具 CAD/CAE/CAM 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 是一项高科技、 高效益的系统工程。 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 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 产品性能、 模具结构、 成形工艺、 数控加

14、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 。 模具 CAD/CAE/CAM 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 CAD/CAE/CAM 在近 20 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 来,模具 CAD/CAE/CAM 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课题的主要意义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 国外飞机、 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 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技术进入到 综合应用计算机进

15、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 步的特征。 模具 CAD/CAE/CAM 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 是一项高科技、 高效益的系统工程。 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 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 产品性能、 模具结构、 成形工艺、 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 。 模具 CAD/CAE/CAM 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 CAD/CAE/CAM 在近 20 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 来,模具 CAD/CAE/CAM 技术发展速度更

16、快,应用范围更广。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大家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该课题针对汽车上的零部件锁片。在对锁片的工艺分析上,提出了采用落料冲孔模的冲压方案,使该零件一次成形。通过本课题,既巩固了大学知识,也为以后的创新道路做好了铺垫。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结构与尺寸该零件结构总体来看比较简单,但是形状比较复杂。 零件的中间位置有三个直径为7的孔,这三个孔是由硬钢材料被自由凸模冲圆而来,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7.2,可知该工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该工件的孔径为:71.3t=1.34=5.2。 由于该冲裁件的冲孔边缘与工件的外形的边缘不平行,故最小孔边距不应小于材料厚度 t,该工件的空边

17、距(7.345)t=4, (7.386)t=4 适宜于冲裁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该零件采用经济精度,属于一般精度的工件,零件内、 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 IT8 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教材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7.4得,各尺寸公差分别为: 零件外形:, , ,,, , 零件内形: 孔心距: 13.8920.20 , 27.7840.20, 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零件图样要求。材料08F,属于碳素结构钢,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 1 可知抗剪强度=260MPa,断后伸长率=32。材料厚度为4mm,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高的弹性,其冲裁加工性能好。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

18、的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零件图:图2.1零件图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分析工艺方案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a)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b)采用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c)用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a)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 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了提高生 产效率,主要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采用复合冲裁时,冲出的零件精度 和平直度好,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通过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和排样方案可以 达到较好的零件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该

19、零件采用复合冲裁工艺方案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类型根据该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复合冲裁模。复合模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存在 有双重作用的结构零件凸凹模,凸凹模装在下模称为倒装式复合模。采用倒 装式复合模省去了顶出装置, 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 因此采用倒装式复合冲裁模。卸料与出件方式该模具采用的是弹性卸料的方式卸料,弹性卸料装配依靠橡皮的弹力来卸料,卸料力不 大,但冲压时可兼起压料作用,可以保证冲裁件表面的平面度。为了方便操作, 提高零件生产率,冲件和废料采用由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定位方式该模具采用定位销定位。由于零件外形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工人手动定位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选择在卸

20、料板上放一个定位销,这样工人操作起来快速方便,而且更加节省材料,可以避免人工定位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模具的工作过程该模具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工人把模具固定在压力机上,调整好上下模的高度,然后开始工作。把4mm厚度的08F钢板放入模具呢,钢板前端顶在定位销上,开启压力机使上下模合并完成冲裁,冲孔废料由凸凹摸上的圆形漏料孔直接排出,钢板由卸料板通过卸料橡胶的弹性形变托起,成形零件通过上模的打料装置打出,由此完成一次冲压过程。然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完成工作任务。工艺设计计算排样设计与计算零件外形比较复杂,轮廓尺寸为6057.533。考虑操作方便并为了保证零件精度,采用直排有废料排样。查冲压模具设计

21、与制造表 2.5.2得,工件的搭边值 a=3.5,沿边的搭边值 a1=3.0。 级进模送料步距为 S=35.865mm 该模具有侧压装置,所以有测压装置时条料宽度与导料板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图2.5.4 ,查教材可知公式如下:查表 2.5.3 得: 由零件图近似算得一个零件的面积为1610.5 ,一个进距内的坏料面积 BS=63.13335.865=2210因此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 3 选用板料规格为 71020004。 采用横裁时,剪切条料尺寸为 63.133。一块板可裁的条料为 35.865,每间条可冲零件个数 22 个零件。则一块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采用纵

22、裁时,剪切条料尺寸为 65。一块板可裁的条料为 11,每条可冲零件个数 62 个零件,则一块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根据以上分析,横裁时比纵裁时的板材的材料利用率高,因此采用横裁。排样图如下:图5.1排样图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冲裁力:根据零件图可算得一个零件外周边长度:内周边长度之和: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 1 可知: MPa;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3 可知:,。冲裁力:落料力:冲孔力:卸料力:推件力: 根据材料厚度取凹模刃口直壁高度 h=12,故:总冲压力:应选取的压力机公称压力:50t. 因此可初选压力机型号为 J47-50。 当模具结构及尺寸确定之后,可对压力机的闭合高度

23、,模具安装尺寸进行校 核,从而最终确定压力机的规格。 确定压力中心:画出凹模刃口,建立如图5.2所示的坐标系: 图5.2坐标系由图可知,该形状关于 X 轴上下不对称,关于 Y 轴左右也不对称,选压力中心为坐标原点(0,0) 。 该图形的几何中心为(2.51,-2.18)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由于模具间隙较大,固凸、凹模采用配作加工为宜,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 着间隙, 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度。 落料件的尺寸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 而冲孔件的尺寸接近于凸模刃口尺寸。固计算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时,应按落料与冲孔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由此,在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I)落料时

24、以凹模尺寸为基准,即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考虑到凹模刃口尺寸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增大,固落料件的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较小尺寸,而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则按凹模基本尺寸减最小初始间隙;(II)冲孔时以凸模尺寸为基准,即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考虑到凸模尺寸 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减小, 固冲孔件的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而冲孔凹模的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基本尺寸加最小初始间隙; (III)凸模与凹模的制造公差,根据工件的要求而定,一般取比工件精度高 23 级的精度,考虑到凹模比凸模的加工稍难,凹模比凸模低一级。 a): 落料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情况分类计算: i)凹模磨损后增大的尺寸,按

25、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公式: DA=(Dmax-X);计算,取 A=/4,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 : : : : : : : ii)凹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公式:CA=(Cmin+X)0.5A: 计算,取A=/4 ,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13.8920.20: 27.7840.20: 冲裁间隙影响冲裁件质量, 在正常冲裁情况下,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并不大, 但间隙对卸力、推件力的影响却较大。间隙是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间隙的 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摩擦的大小, 在满足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 间隙一般取偏大值, 这样可以降低冲裁力和提高模具寿命。查冷冲压工艺及

26、模具设计表 2.3.3 可知:相应凸模按凹模实际尺寸配作,保证最小合理间隙为 0.640mm 冲孔凸模刃口尺寸。冲孔凸模为圆形,可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公式计算,取,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 设计选用零部件,绘制总装图凹模设计凹模的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凹模采用圆形板状结构和通过用螺钉、销钉固定在冲头固定板上, 其螺钉与销钉与凹模孔壁间距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模具强度和寿命,其值可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 3-23。 凹模刃口的结构形式:因冲件的批量较大,考虑凹模有磨损和保证冲件的质量, 凹模刃口采用直刃壁结构, 刃壁高度取 6mm, 漏料部分沿刃口轮廓单边扩大 0.5 mm 凹模轮廓尺

27、寸的确定: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 3-24,得:K=0.28;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 3-25, 凹模厚度 H=ks=35() B=160mm L=s1+2s2 =160() 根据算得的凹模轮廓尺寸,选取 L BH=16016035() 凹模材料和技术要求:凹模的材料选用 Cr12。工件部分淬硬至 HRC5258。 外轮廓棱角要倒钝。 如图6.1 所示: 图6.1凹模凸模设计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冲孔部分的凸模刃口尺寸为圆形,为了便于凸模和固定板的加工,将冲孔凸模设计成台阶式。 为了保证强度、 刚度及便于加工与装配, 圆形凸模常做成圆滑过渡的阶梯形, 小端圆柱部分,是具有锋利刃口的工

28、作部分,中间圆柱部分是安装部分,它与固定板按 H7/m6 配合,尾部台肩是为了保证卸料时凸模不致被拉出,圆形凸模采用台肩式固定。凸模长度计算凸模的长度是依据模具结构而定的。凸模长度按公式 L=h1+h2 计算, 式中 L-凸模长度,mm; h1-凸模固定板厚度,mm; h2-凹模厚度,mm ; L=24mm+35mm =59mm凸模的强度与刚度校核一般情况下,凸模强度与刚度足够,由于凸模的截面尺寸较为积适中,估计强度足够,只需对刚度进行校核。 对冲孔凸模进行刚度校核: 凸模的最大自由长度不超过下式:有导向的凸模:对于圆形凸模:则=30mm由此可知: 冲孔部分凸模工作长度不能超过 30mm, 根

29、据冲孔标准中的凸模长度系列,选取凸模的长度:59凸模材料和技术条件凸模材料采用合金钢Cr12,凸模工作端(即刃口)淬硬至 HRC 56 58,凸模尾端淬火后,硬度为 HRC 4348 为宜。 如图 6.2 所示: 图6.2凸模凸凹模设计凸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凸凹模与凸凹模固定板的采用 H7/m6 配合。技术要求1.上下面无毛刺,平行度为0.02.2.材料为Cr12,热处理56-58HRC.校核凸凹模的强度冲孔边缘与工件外开边缘不平行时,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不应小于材料厚度 t=4mm,而实际最小壁厚大于4mm,故符合强度要求。凸凹模尺寸的确定凸凹模的外刃口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单边缩小0.3mm

30、定位零件定位零件的作用是使坯料或工序件在模具上相对凸、凹模有正确的位置。 选用固定挡料销一个。挡料销的作用是挡住条料搭边或冲件轮廓以限定条料送进的距离,固定挡料销固定在位于下模的卸料板上,材料 45 号钢,硬度为 4348HRC如图 6.3所示: 图6.3定位销卸料与出件装置出件方式是采用凸模直接顶出的下出料方式。 由于卸料采用弹性卸料的方式,弹性卸料装置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性元件组成。卸料板:弹性卸料板的平面尺寸等于或稍大于凹模板的尺寸,厚度取凹模厚度的 0.60.8 倍, 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 3-32 选 取,t1mm 时,单边间隙为 0.15mm。 为了便于可靠卸料,在模具开启状态时,卸料板工作平面应高出凸模刃口尺寸端面 0.30.5,卸料板的尺寸规格为:160mmX160mmX15mm,材料为:45#钢。 如图 6.4 所示: 图6.4卸料板卸料装置: 由于橡皮允许承受的负荷较大, 安装调整方便, 因此选用橡皮作为弹性元件, 卸料橡皮的选择原则: 为了保证卸料正常工作,应使橡皮工作时的弹力大于或等于卸料力 FXY=APFX=10.19KN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