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1 ,大小:142.23KB ,
资源ID:1341031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4103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1、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五 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1、窃读记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教具准备课前搜集读书名言;制

2、作由重点词句组成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读书交流,从交流中我感觉到读书真的很重要。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板书课题)二、一品读书滋味,丰富阅读体验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2谈一谈,通过第一遍读文章,你读懂了什么味?三、二品读书滋味,体会音乐美1接读课文。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书给我们带来的声音美、音乐美,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滋味。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

3、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朗读,评价后进一步练读。四、三品读书滋味,感悟读书乐趣是啊,读书有千百种滋味。让我们回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书的书店,一起来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划出说明窃读滋味的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我们此时此刻无法亲身体会到窃读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好,就能让我们如临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动。再去仔细的读读课文吧,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结合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急匆匆地赶”,“跨进

4、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急切地寻找”,“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心里却高兴地喊”,“依依不舍”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心里非常的高兴,特别想读书正好读到了书的高兴滋味。“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要想读

5、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五、四品读书滋味,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现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了吗?看来,读书还真得要细读,遇到像这样的好书(指课本)得细细地去品读,才能读出书中的更多味道。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各自说说自己读后的新滋味。六、我的收获通过读窃读记,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窃读记,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窃读的滋味。二、读懂作者这篇文章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滋味产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窃读又累又饿,可

6、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窃读”算“偷”吗?(引导学生谈出更深的认识:作者酷爱读书。)三、写阅读记录卡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写在读记录卡上。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3全班汇报交流: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1)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如:刚进书店

7、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大些!再大些!”高兴却又装着不高兴的复杂表情。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一种惧怕。激发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感受。(2)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如: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

8、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读书的满足与快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对书的酷爱。4练习朗读。四、补充材料,倡导个性阅读分发材料:窃读记节选。1用心读文章,品味文章。动笔去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全班交流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引导学生能够简单用上学习课文时的方法。谈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滋味。)五、拓展延伸1谈读书经历。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2如果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是怎样?3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并做好记录。作业

9、设计: 1、 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2、 完成课后小练笔。板书设计 窃读记“窃”林海音“窃读”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详写两件事人物描写 得到帮助,读完好书感动、感激略写窃读方法 一个家境贫困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教学反思课题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具准备收集有关资料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

10、谈话引入,初读课文。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4检查自读情况。(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

11、于言表。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

12、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四)、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1与二人名字相关。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五)、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作业设计: 任选一、两项: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

13、填写阅读记录卡。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板书设计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闲书多看偏科三贯通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教学反思课题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

14、”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具准备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二、释题明意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把

15、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2作者认为一

16、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

17、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作业设计: 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1书法阁: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2留音库: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

18、的段落。3藏书殿: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1)假设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

19、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2)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3)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连续两个

20、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4)比喻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作者把书比喻为家。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

21、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拓展练习: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也是_。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

22、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补充积累: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5)列举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机教

23、学,不必面面俱到。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阅读链接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4背一背这首诗歌。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作业设计: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平静心态:抄写自

24、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板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朋友、家) 内容思考品读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产生共鸣教学反思课题4* 我的“长生果”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具准备投影仪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同

25、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走遍天下书为侣则提出要善于读书,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问:你有什么问题?(如:课文中我的“长生果”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把书比喻为我的“长生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2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3根据自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

26、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4四人小组交流检查读书情况。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看文艺书籍;看中外名著;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作者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2仔细阅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从中所悟出的道理?在你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

27、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作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理解了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把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而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将书喻为长生果,可见作者对书的钟爱。2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年时代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的?(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

28、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作者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作者在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3通读全文,体会读书的乐趣。五、品读语言,学习作者在运用语言上的特点1生动的比喻。让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恰当的词语。(积累运用: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六、联系实际,交流体会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把自己在读书中所得的

29、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板书设计 构思、落笔务求新颖读书 作文在创造、动真情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 习作一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教具准备收集有关资料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