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1.36MB ,
资源ID:1341644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4164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化学火灾.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化学火灾.docx

1、道化学火灾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1 目 的美国道化学公司自1964年开发“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一版)以来,历经29年,不断修改完善;在1993年推出了第七版,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行分析评价,可以说更趋完善、更趋成熟。其目的是:(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3)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2 评价计算程

2、序评价计算程序如下: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风险分析计算程序如图1所示。图1 风险分析计算程序3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及补偿系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及补偿系数见表1、表2、表3及表4。表1 火灾、爆炸指数(FEI)表4 DOW方法计算说明41 选择工艺单元确定评价单元:进行危险指数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单元,单元是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与其他部分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用防火墙。定义:工艺单元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生产单元包括化学工艺、机械加工、仓库、包装线等在内的整个生产设施。恰当工艺单元在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时,只评价从预防损失角度考虑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

3、数有下列6个。一般,参数值越大,则该工艺单元就越需要评价。(1)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2)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3)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4)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5)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6)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选择恰当工艺单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一般,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或0454m3,评价结果才有意义。(2)当设备串联布置且相互间未有效隔离,要仔细考虑如

4、何划分单元。(3)要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如开车、正常生产、停车、装料、卸料、填加触媒等)及操作时间,对F&EI有影响的异常状况,判别选择一个操作阶段还是几个阶段来确定重大危险。(4)在决定哪些设备具有最大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时,可以请教设备、工艺、安全等方面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42 物质系数的确定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F、N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通常,NF和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物质发生燃烧和反应的危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如在闪点之上的

5、可燃液体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就比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易燃液体大得多,反应的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所以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数要修正,其内容见物质系数修正表。附表中提供了大量的化学物质系数,它能用于大多数场合。附表中未列出的物质,其NF、NR可以根据NFPA325M或NFPA49加以确定,并依照温度修正后,由表97确定其物质系数。对于可燃性粉尘而言,确定其物质系数时用粉尘危险分级值(Sc)而不是NF。1)表外的物质系数在求取附表、NFPA49和NFPA325中未列出的物质、混合物或化合物的物质系数时,必须确定其可燃性等级(NF)或可燃性粉尘等级(St),必须首先确定有表5左栏中的参数,液体和气

6、体的NF由闪点求得,粉尘或尘雾的St值由粉尘爆炸试验确定。可燃固体的NF值则依其性质不同在表5左栏中分类标示。表5 物质系数取值表物质、混合物或化合物的反应性等级NR根据其在环境温度条件下的不稳定性(或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按NFPA704确定。NR=0:在燃烧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的物质,通常包括以下物质: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300500时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测量显示温升的物质;用DSC试验时,在温度500时不显示温升的物质。NR=1:稳定,但在加温加压条件下成为不稳定的物质,一般包括如下物质:接触空气、受光照射或受潮时发生变化或分解的物质;在150300时显示温升的物质。NR=2:在加

7、温加压条件下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用DSC做试验,在温度150时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需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须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加温加热时对热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加温加热时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NR=4:在常温常压下易于引爆分解或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注意:反应性包括自身反应性(不稳定性)和与水反应性。物质的NR指标由差热分析仪(DTA)或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分析其温升的最低峰值温度来判断,按表6分类:几个附加限制条件是:(1)若该物质为氧化剂,则NR再加1(但不超过4);(2)对冲击敏感性

8、物质,NR为3或4;(3)如得出的NR值与物质的特性不相符,则应补做化学品反应性试验。一旦求出并确定NF、NR,就可以用表5确定物质系数。2)混合物工艺单元内混合物物质应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最危险物质”原则来确定。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如氢气和氯气在人工条件下混合、反应,反应持续而快速,生成物为非燃烧性、稳定的产物,则其物质系数应根据初始混合状态来确定。混合溶剂或含有反应性物质溶剂的物质系数,可通过反应性化学试验数据求得;若无法取得时,则应取组分中最大的MF作为混合物MF的近似值(最大组分浓度5)。对由可燃粉尘和易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其物质系数必须用反应性化学品试验数据来

9、确定。3)烟雾易燃或可燃液体的微粒悬浮于空气中能形成易燃的混合物,它具有易燃气体空气混合物的一些特性。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雾滴在远远低于其闪点的温度下,能像易燃蒸汽空气混合物那样具有爆炸性。因此,防止烟雾爆炸的最佳有效防护措施是避免烟雾的形成,特别是不要在封闭的工艺单元内使可燃液体形成烟雾。如果会形成烟雾,则需将物质系数提高1级,并请教有关专家。4)物质系数的温度修正如果物质闪点小于60或反应活性温度低于60,则该物质系数不需要修正;若工艺单元温度超过60,则对MF应作修正,见表7。4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包括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对每项系

10、数都要恰当地进行评价。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中各项系数时,应选择物质在工艺单元中所处的最危险的状态,可以考虑的操作状态有:开车、连续操作和停车。计算F&EI时,一次只评价一种危险,如果MF是按照工艺单元中的易燃液体来确定的,就不要选择与可燃性粉尘有关的系数,即使粉尘可能存在于过程中的另一段时间内。合理的计算方法为:先用易燃液体的物质系数进行评价,然后再用可燃性粉尘的物质系数评价,只有导致最高的F&EI和实际的可能的最大财产损失的计算结果才需要报告。一个重要的例外是混合物,如果某种混杂在一起的混合物被视作最高危险物质的代表,则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时,可燃性粉尘和易燃蒸气的系数都要考虑。一般

11、工艺危险性一般工艺危险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共有6项。根据实际情况,并不是每项系数都采用,各项系数的具体取值参见以下方面:1)放热化学反应若所分析的工艺单元有化学反应过程,则选取此项危险系数,所评价物质的反应性危险已经为物质系数所包括:(1)轻微放热反应的危险系数为03,包括加氢、水合、异构化、磺化、中和等反应。(2)中等放热反应系数为05,包括:烷基化引入烷基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酯化有机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加成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和无机酸的反应,无机酸为强酸时系数增加到075;氧化物质在氧中燃烧生成CO2,H2O的反应,或者在控制条件下物质与氧反应不生成CO2,H2O的反应,对于燃

12、烧过程及使用氯酸盐、硝酸、次氯酸、次氯酸盐类强氧化剂时,系数增加到100;聚合将分子连接成链状物或其他大分子的反应;缩合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分子的化合物,并放出H2O和HCl的反应。(3)剧烈反应指旦反应失控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如卤化反应,取100。(4)特别剧烈的反应,系数取125,指相当危险的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反应器中所发生的任何吸热反应,系数均取025。(1)煅烧加热物质除去结合水或易挥发性物质的过程,系数取为040。(2)电解用电流离解离子的过程,系统为020。(3)热解或裂化在高温、高压和触媒作用下,将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当用电加热或高温气体间

13、解加热时,系数为020;直接火加热时,系数为04。3)物料处理与输送本项目用于评价工艺单元在处理、输送和贮存物料时潜在的火灾危险性。(1)所有类易燃或液化石油气类的物料在连接或未连接的管线上装卸时的系数为05。(2)采用人工加料,且空气可随时加料进入离心机、间歇式反应器、间歇式混料器设备内,并且能引起燃烧或发生反应的危险,不论是否采用惰性气体置换,系数均取05。(3)可燃性物质存放于库房或露天时的系数为:对NF=3或NF=4的易燃液体或气体,系数取085,包括桶装、罐装、可移动挠性容器和气溶胶罐装;对表97中所列NF=3的可燃固体,系数取05;对表中所列NF=2的可燃性固体,系数取04;对闭杯

14、闪点大于378并低于60的可燃性液体,系数取025。若上述物质存放于货架上且未安设洒水装置时,系数要加020,此处考虑的范围不适合于一般贮存容器。4)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处理易燃液体和气体的场所为敞开式,有良好的通风,以便能迅速排除泄漏的气体和蒸气,减少了潜在的爆炸危险。粉尘捕集器和过滤器也应放置在敞开区域并远离其他设备。封闭区域定义为有顶且三面或多面有墙壁的区域,或无顶但四周有墙封闭的区域。封闭单元内即使专门设计有机械通风,其效果也不如敞开式结构,但如果机械通风系统能收集所有的气体并排出去的话,则系数可以降低。系数选取原则如下:(1)粉尘过滤器或捕集器安置在封闭区域内时,系数取050。(2)在

15、封闭区域内,在闪点以上处理易燃液体时,系数取03;如果处理易燃液体量4540kg,系数取045。(3)在封闭区域内,在沸点以上处理液化石油气或任何易燃液体量时,系数取06;若易燃液体的量大于4540k8,则系数取090。(4)若已安装了合理的通风装置时,(1)、(3)两项系数减50。5)通道生产装置周围必须有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最低要求”是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设有通道,选取封闭区域内主要工艺单元的危险系数时要格外注意。至少有一条通道必须是通向公路的,火灾时消防道路可以看做是第二条通道,设有监控水枪并处于待用状态。整个操作区面积大于92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035;整个库区面积大于23

16、1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035。面积小于上述数值时,要分析它对通道的要求。如果通道不符合要求,影响消防时,系数取020。6)排放和泄漏控制此项内容是针对大量易燃、可燃液体溢出危及周围设备的情况,不合理的排放设计已成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该项系数仅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60或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为了评价排放和泄漏控制是否合理,必须估算易燃、可燃物总量以及消防水能否在事故时得到及时排放。(1)F&EI计算表中排放量按以下原则确定:对工艺和贮存设备,取单元中最大储罐的贮量加上第二大储罐10的贮量;采用30min的消防水量。将上述、两项之和填入F&EI计算表中一般工艺危险的F&EI

17、。(2)系数选取的原则:设有堤坝防止泄漏液流入其他区域,但堤坝内所有设备露天放置时,系数取05;单元周围为一可排放泄漏液的平坦地,一旦失火,会引起火灾,系数为05;单元的三面有堤坝,能将泄漏液引至蓄液池的地沟,并满足以下条件,不取系数:蓄液池或地沟的地面斜度不得小于下列数值:土质地面为2,硬质地面为1;蓄液池或地沟的最外缘与设备的之间的距离至少小于15m,如果没有防火墙,可以减少其距离;蓄液池的贮液能力至少等于(1)中与之和。如蓄液池或地沟处设有公用工程管线或管线的距离不符合要求,系数取05。简而言之,有良好的排放设施才可以不取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性特殊工艺危险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

18、特定的工艺条件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特殊工艺危险有下列12项。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能够扰乱人们机体的正常反应,因而降低了人们在事故中制定对策和减轻伤害的能力。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2NH,对于混合物,取其中最高的NH值。NH是美国消防协会在NFPA704中定义的物质毒性系数,其值在NFPA 325 M或NFPA49中已列出。附表中给出了许多物质的NH值;对于新物质,可请工业卫生专家帮助确定。NFPA704对物质的NH分类为:NH0 火灾时除一般可燃物的危险外,短期接触没有其他危险的物质;NH1 短期接触可引起刺激,致人轻微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使用适当的空气净化呼吸器的物质;NH2 高

19、浓度或短期接触可致人暂时失去能力或残留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使用单独供给空气的呼吸器的物质;NH3 短期接触可致人严重的暂时或残留伤害的物质,包括要求全身防护的物质;NH4 短暂接触也能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物质。注:上述毒性系数NH值只是用来表示人体受害的程度,它可导致额外损失。该值不能用于职业卫生和环境的评价。2)负压操作本项内容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当空气与湿度敏感性物质或氧敏感性物质接触时可能引起危险,在易燃混合物中引入空气也会导致危险。该系数只用于绝对压力小于500mmHg(66661Pa)的情况。系数为050。如果采用了本项系数,就不要再采用下面“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

20、”和“释放压力”中的系数,以免重复。大多数汽提操作,一些压缩过程和少许蒸馏操作都属于本项内容。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3)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本条款将讨论以下有关情况:(1)NF=3或NF=4的易燃液体贮罐,在贮罐泵出物料或者突然冷却时可能吸入空气,系数取050。打开放气阀或在负压操作中未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时,系数为050。贮有可燃液体,其温度在闭杯闪点以上且无惰性气体保护时,系数也为050。如果使用了惰性化的密闭蒸汽回收系统,且能保证其气密性则不用选取系数。(2)只有当仪表或装置失灵时,工艺设备或贮罐才处于燃烧范围内或

21、其附近,系数为030。任何靠惰性气体吹扫,使其处于燃烧范围之外的操作,系数为030,该系数也适用于装载可燃物的船舶和槽车。若已按“负压操作”选取系数,此处不再选取。(3)由于惰性气体吹扫系统不实用或者未采取惰性气体吹扫,使操作总是处于燃烧范围内或其附近时,系数为080。4)粉尘爆炸粉尘最大压力上升速度和最大压力值主要受其粒径大小的影响。通常,粉尘越细,危险性越大。这是由于细尘具有很高的压力上升速度和极大压力伴生。本项系数将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所有粉尘都有一定的粒径分布范围。为了确定系数,采用10粒径,即在这个粒径处有90粗粒子,其余10为细粒子。根据表8确定合

22、理的系数。除非粉尘爆炸试验已经证明没有粉尘爆炸危险,否则都要考虑粉尘系数。5)释放压力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时,由于高压可能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因此要采用危险系数。是否采用系数,取决于单元中的某些导致易燃物料泄漏的构件是否会发生故障。例如:己烷液体通过65cm2的小孔泄漏,当压力为517kPa(表压)时,泄漏量为272kgmin;压力为2069kPa(表压)时,泄漏量为上述的25倍即680kgmin。用释放压力系数确定不同压力下的特殊泄漏危险潜能,释放压力还影响扩散特性。由于高压使泄漏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随着操作压力提高,设备的设计和保养就变得更为重要。系统操作压力在20685kPa(表压)以上时

23、,超出标准规范的范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非直接火加热压力容器规范中第八章第一节)。对于这样的系统,在法兰设计中必须采用透镜垫圈、圆锥密封或类似的密封结构。参见图2,根据操作压力确定初始危险系数值。下列方程适用于压力为06895kPa(表压)时危险系数Y的确定。(译者注:直接引用原文公式,故公式中的压力即X值的单位应为“磅英寸2”)。Y=016109+161503(X1000)142879(X1000)2+05172(X1000)3图2 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危险系数图表9可确定压力为06895kPa(表压)的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系数(也包括图2在内)。用图2中的曲线能直接确定闪点低于60的易燃可

24、燃液体的系数。对其他物质可先由曲线查出初始系数值,再用下列方法加以修正:(1)焦油、沥青、重润滑油和柏油等高粘性物质,用初始系数乘以07作为危险系数。(2)单独使用压缩气体或利用气体使易燃液体压力增至103kPa(表压)以上时,用初始系数值乘以12作为危险系数。(3)液化的易燃气体(包括所有在其沸点以上贮存的易燃物料),用初始系数值乘以13作为危险系数。确定实际压力系数时,首先由图2查出操作压力系数,然后求出释放装置设定压力系数,用操作压力系数除以设定压力系数得出实际压力系数调整系数,再用该调整系数乘以操作压力系数求得实际压力系数。这样,就对那些具有较高设定压力和设计压力的情况给予了补偿。注意

25、调节释放压力使之接近于容器设计压力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对于使用易挥发溶剂,特别是气态的反应,可以通过调节反应中释放的温度并根据反应物质及有关动力学数据,用计算机模拟来确定是否需要释放压力;但是在一些反应系统中并不需要释放压力。在一些特定场合,增加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以降低释放的可能性是有利的,在有些场合也许能达到容器的最大允许压力。6)低温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如经过认真评价,确认在正常操作和异常情况下均不会低于转变温度,则不用系数。测定转变温度的一般方法是对加工单元中设备所用的金属小样进行标准摆锤式冲击试验,然后进行设计,使操作温度高于转变温

26、度。正确设计应避免采用低温工艺条件。系数给定原则为:(1)采用碳钢结构的工艺装置,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转变温度时,系数取030。如果没有转变温度数据,则可假定转变温度为10。(2)装置为碳钢以外的其他材质,操作温度等于或低于转变温度时,系数取020。切记,如果材质适于最低可能的操作温度,则不用给系数。7)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易燃和不稳定物质数量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危险性的关系。分为3种类型,用各自的系数曲线分别评价。对每个单元而言,只能选取一个系数,依据是已确定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的物质。(1)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该系数主要考虑可能泄漏并引起火灾危险的物质数量,或因暴露在

27、火中可能导致化学反应事故的物质数量。它应用于任何工艺操作,包括用泵向贮罐送料的操作。该系数适用于下列已确定作为单元物质系数代表的物质: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60的可燃液体;易燃气体;液化易燃气;闭杯闪点大于60的可燃液体,且操作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化学活性物质,不论其可燃性大小(NR=2,3或4)。确定该项系数时,首先要估算工艺中的物质数量(kg)。这里所说的物质数量是在10min内从单元中或相连的管道中可能泄漏出来的可燃物的量。在判断可能有多少物质泄漏时要借助于一般常识。经验表明,取下列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可能泄漏量是合理的:a工艺单元中的物料量;b相连单元中的最大物料量。紧急情况时,通过遥控关闭阀

28、门,使相连单元与之隔离的情况不在考虑之列。在正确估计工艺中物质数量之前,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最大可能的泄漏量?”当你熟悉了工艺后,做出判断的结果与上述估算有较大差异时,只要确信你的结果可靠,就应当采用它。记住:凭借你对工艺的熟悉和良好的判断,总能使你得到更为符合实际的估算值。但要注意:如果泄漏物具有不稳定性(化学反应性)时,泄漏量一般以工艺单元内的物料量为准。例:加料槽、缓冲罐和回流罐是与单元相连的一类设备,它们可能装有比评价单元更多的物料。可是,如果这些容器都配备遥控切断阀,则不能把它们看做是“与工艺单元相连的设备”。在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的特殊工艺危险的“G”栏中的有关空格中填写易燃或不

29、稳定物质的合适数量。使用图3时,将求出的工艺过程中的可燃或不稳定物料总量乘以燃烧热Hc(Jkg),得到总热量(J)。燃烧热Hc可以从附表或化学反应试验数据中查得。对于NR2或NR值更大的不稳定物质,其Hc值可取6倍于分解热或燃烧热中的较大值。分解热也可从化学反应试验数据中查得。在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的特殊工艺危险“G”栏有关空格处填入燃烧热Hc(Jkg)值。由图3工艺单元能量值查得所对应的危险系数。总能量值与曲线的相交点代表系数值。该曲线中总能量值X与系数Y的曲线方程为:(译者注:从原文直接引用公式,故计算时式中的能量即X数值的单位应为英热单位109。本节以下各公式与此注相同。)lgY=017179+042988(lgX)037244(lgX)2+017712(lgX)30029984(lgX)4图3 工艺中的液体和气体的危险系数(2)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操作场所之外贮存的易燃和可燃液体、气体或液化气的危险系数比“工艺中的”要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