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34.48KB ,
资源ID:1349786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4978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美术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美术备课.docx

1、三年级美术备课集体备课薄(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班 级: 学 科: 执教人: 学 校: 龙阳镇教育委员会监制第1课魔幻的颜色 教案主备人:耿静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

2、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二、发展阶段1、认识三原色:a. 出示定义。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

3、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d. 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

4、、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e. 得出定义。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3、做游戏: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

5、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三、课堂练习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2、作业要求: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平涂着色。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4、讲评作业。四、看录像结束教学1、看课本第P1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

6、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2、看录像。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五、收拾与整理六、课后拓展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教后记: 第2课 万 花 筒 教案主备人:耿静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

7、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2、发展阶段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

8、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3、收拾与整理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教后记: 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案主备人:高中兰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

9、”或“小”。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3、构图是否完整。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二、发展阶段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

10、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后记: 第4课 前前后后 教案主备人:邵妍妍 年 月 日教学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

11、后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二、发展阶段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2、教师小结: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学生分组讨论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

12、较合理?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四、收拾与整理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五、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讲评:五、教学拓展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教后记: 第5课 天然的斑纹教案主备人:邵妍妍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13、 表现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重难点: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课前准备: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一)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学生认识肌理)1、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2、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3、教师可以示范:树

14、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二)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三)想一想,说一说:怎么来拓印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四)学一学,试一试。二、发展阶段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2、以上拓印的方

15、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3、作业展示:评评自己的作业, 评评他人的作业。三、收拾与整理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四、课后拓展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

16、想不到的效果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三、学生练习制作,教师辅导四、作品展示评比 教后记:第6课 校园里的花教案主备人:刘丽丽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

17、教学调整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写生工具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引导阶段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

18、(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分组讨论2、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盆栽,分别摆在教室的几个地方,请学生观察:(1)、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2)、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3)、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走进观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内写生。)三、发展阶段1、教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植物的形状。(边示范边讲解)2、教师小结: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

19、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五、收拾与整理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课堂教学1、检查作业情况,指导点评。2、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三、教学拓展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教后记:第7课最受尊敬的人

20、 教案主备人 :刘丽丽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 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3.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 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2. 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3. 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范画,一些名人的图像;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21、引导阶段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学生思考回答。2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如:五官的特点,着装的特点等。3、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4、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5、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二、 发展阶段1、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2、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

22、作品。3、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4、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三、收拾与整理(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课堂教学1、检查作业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三、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四、课后拓展1. 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2. 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教后记:第8课今天我值日 教案主备人:季海霞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3、,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2、在画的过程中,如何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课前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 学生讨论回答。(2)、教师小结: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2、发展阶段(1)、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2

24、)、教师在学生描述时,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3)、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等等。 (4)、 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四、收拾与整理(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课堂教学1、复习知识点 2、检查作业3、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三、教学拓展1、欣赏同

25、龄人的绘画作品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四、展示交流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教后记:第9课 有趣的鞋 教案主备人:季海霞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

26、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教学重难点: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猜谜语引出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2、发展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

27、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1)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四、教学拓展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

28、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5、推销自己做的鞋子。教后记:第10课 团手包工 教案主备人:刘敏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

29、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1. 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2. 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3. 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5. 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的分析。6. 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 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

30、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2. 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3. 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教师用课件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并引导学生欣赏。2、在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二、 发展阶段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组纸立体作品。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游戏:比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