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1 ,大小:1.32MB ,
资源ID:1354088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5408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用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用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docx

1、通用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复习打牢基础,基稳才能楼高反应热与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2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l1。(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两角度理解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H0

2、,放热反应H0,吸热反应从化学键角度理解:(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C与CO2反应、Ba(OH)28H2O和NH4Cl反应、C与H2O(g)反应。4反应热、活化能图示(1)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为逆反应的活化能,HE1E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任何化学反应都有热效应。(2)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对点练习1下列反

3、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电解水制氢 B铝热法制铁C焦炭和水反应制水煤气 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解析:选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其余均为吸热反应。2下列图示变化过程为吸热的是()解析:选A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为吸热反应;B中,N2和H2必须先吸收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再放出能量形成新化学键,由于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故B为放热反应;C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D中,锌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3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反应的HE5E2BXZ反应的H0C由图可知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D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解析:选D

4、H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由题图知XY反应的HE3E2,A项错误;XZ反应的HE1E20,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2X(g)=3Y(g)为吸热反应,只能说明3 mol Y(g)的能量一定比2 mol X(g)的能量高,但不能得出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C项错误;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4已知某反应A(g)B(g) 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H_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 mol气体A和1 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 mol气体C和1 mol气体

5、D具有的总能量_(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则E1和E2的变化是:E1_,E2_,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吸热E1E2一定低(2)减小减小不变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概念: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例如:H2(g)O2(g)=H2O(l)H285.8 kJmol1,表示在25 和1.01105 Pa下,1 mol H2和0.5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2热化学方程

6、式的书写方法(1)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2)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改变n倍,反应热也改变n倍。(3)可逆反应的H表示完全反应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如N2(g)3H2(g) 2NH3(g)H92.4 kJmol1,表示在101 kPa、25 时,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92.4 kJ的热量。(4)反应逆向进行时,其焓变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5)与普通方程式的区别:一般不标注“”、“”以及反应条件等。(6)同素异形体之间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除了注明状态

7、外,还要注明名称。 对点练习1根据下列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 kJmol1B图(2)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 kJmol1C由图可知正逆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相同D两个图像表示的含义不同解析:选B图(1)表示CO(g)H2O(g)=CO2(g)H2(g)H41 kJmol1,A正确;图(2)表示CO2(g)H2(g)=CO(g)H2O(g)H41 kJmol1,B错误;由图知C正确;两个图像的反应物、生成物正好相反,D正确。2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

8、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燃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金属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eO2=BeOH564.3 kJmol1BBe(s)O2(g)=BeO(s)H564.3 kJmol1CBe(s)O2(g)=BeO(s)H564.3 kJmol1DBe(s)O2(g)=BeO(g)H564.3 kJmol1解析:选C1 kg Be的物质的量为mol,又因为1 kg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1 mol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564.3 kJ,Be与氧气反应生成BeO,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e(s)O2(g)=BeO(

9、s)H564.3 kJmol1。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0.3 mol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三氧化二硼和液体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H2(g)O2(g)=H2O(l)H285.8 kJmol1(2)B2H6(g)3O2(g)=B2O3(s)3H2O(l)H2 165 kJmol1燃烧热和中和热能源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H及其单位H0,单位均为kJmol1不同点反应物的

10、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一定为1_mol不一定为1 mol生成物的量不确定生成水为 1_mol反应热的含义101 kPa 时,1_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_mol_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表示方法燃烧热为Ha kJmol1(a0)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或H57.3_kJmol12中和热的测定(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2)计算公式:HkJmol1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3)注意事项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因为弱酸或

11、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数值偏小。3能源(1)浓H2SO4稀释时放热,浓H2SO4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2)当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热时,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必须是1 mol,当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 mol。 对点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酸跟强碱的反应热一定是中和热B1 mol C完全燃烧放热383.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2=CO2H383.3 kJmol1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

12、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解析:选D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生成1 mol液态水和可溶性盐放出的热量,题中没有指明具体反应条件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故A项、C项错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故B项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中H57.3 kJmol1,故D项正确。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表示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2SO2(g)O2(g) 2SO3(g)H196 kJmol1(反应热)B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燃烧热)CNaOH(aq)H

13、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解析:选A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且标注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故A项正确;燃烧热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选项中生成的气态水不是稳定氧化物,故B项错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故C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未标注,故D项错误。基础过关练 1反应ABC(H0)XC(H0知,X的能量高于(AB)的能量,A、C不符合题意;由XCH0知,X的能量高于C的

14、能量,D不符合题意。2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常温下:S(s,单斜)O2(g)=SO2(g)H297.16 kJmol1S(s,正交)O2(g)=SO2(g)H296.83 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g)O2(g)=SO2(g)H297.16 kJmol1B单斜硫转变为正交硫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C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选B根据正交硫与单斜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单斜硫的能量高。气态硫变为固体,需要放出热量,则气态硫含有的能量高于硫粉的能量,故S(g)O2(g)=SO2(g)H297.16 kJmol1,A正

15、确;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正确;由于单斜硫的能量高于正交硫的能量,所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B错误。3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92 kJmol1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 kJ解析:选D根据图示可知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

16、物的能量,也就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正确;a曲线是未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正确;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92 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92 kJmol1,C正确;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D错误。4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 mol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436 kJ;ClCl247 kJ;HCl434 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17、AH(g)Cl(g)=HCl(g)H434 kJmol1B2HCl(g)=H2(g)Cl2(g)的反应热H0CH2(g)Cl2(g)=2HCl(g)H185 kJD相同条件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相等解析:选AH(g)Cl(g)=HCl(g)H434 kJmol1,故A项正确;2HCl(g)=H2(g)Cl2(g)H(4342436247)kJmol1185 kJmol1,故B项错误;H2(g)Cl2(g)=2HCl(g)H185 kJmol1,故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H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项错误。5化学反应A2(g)B2(g)=2AB(

18、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yx)kJmol1B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能量,y kJ是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C2 mol AB(g)的总键能低于1 mol A2(g)和1 mol B2(g)的总键能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可放出x kJ的能量解析:选BA2(g)B2(g)=2AB(g)是放热反应,H(xy)kJmol1,故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能量,y kJ是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项正确;A2(g)B2(g)=2AB(g)是放热反应,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0,故2 mol AB(g)的

19、总键能高于1 mol A2(g)和1 mol B2(g)的总键能,故C项错误;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故D项错误。6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图像,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 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

20、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需要加热,使反应物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焓变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即HE2E1。(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反应的焓变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由已知反应得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241.8 kJmol1409.0 kJmol1。(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

21、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答案:(1)放热需要E2E1(2)409.0 kJmol1(3)使用了催化剂高考研究把握考情,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考 纲 要 求高 频 考 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焓变(H)与反应热的含义。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22、写与正误判断5年3考2.反应热的计算与大小比较5年5考考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高考这样考1(2014海南高考)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O2(g)H485 kJmol1BH2O(g)=H2(g)O2(g)H485 kJmol1C2H2(g)O2(g)=2H2O(g)H485 kJmol1D2H2(g)O2(g)=2H2O(g)H485 kJmol1解析:选D1 mol H2O(g)分解产生1 mo

23、l H2和mol O2的能量变化是2463 kJmol1436 kJmol1495 kJmol1242.5 kJmol1,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H2O(g)=H2(g)O2(g)H242.5 kJmol1,A、B错误;2 mol H2O分解产生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变化则是485 kJ,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g)H485 kJmol1,C错误,D正确。2(2017全国卷节选)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

24、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和系统()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解析:系统()和系统()都是吸热反应,从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系统()制备1 mol H2需要消耗20 kJ能量,而系统()制备1 mol H2需要消耗286 kJ能量,故系统()消耗的能量较少。答案:H2O(l)=H2(g)O2(g)H286 kJmol1H2S(g)=H2(g)S(s)H20 kJmol1系统()3(2017天津高考节选)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

25、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该还原性气体为CO,易水解生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为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2CO(g),结合题意知H285.6 kJmol1。答案:2Cl2(g)TiO2(s)2C(s)=TiCl4(l)2CO(g)H85.6 kJmol14(2017北京高考节选)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化合物SiCl4TiCl4AlCl3FeCl3MgCl2沸点/58136181(升华)3161 412熔点/6

26、925193304714在TiCl4中的溶解性互溶微溶难溶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已知:TiO2(s)2Cl2(g)=TiCl4(g)O2(g)H1175.4 kJmol12C(s)O2(g)=2CO(g)H2220.9 kJmol1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答案:TiO2(s)2Cl2(g)2C(s)=TiCl4(g)2CO(g)H45.5 kJmol15(2016天津高考)Si与Cl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 mol Si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 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 和58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