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6 ,大小:138.11KB ,
资源ID:1354614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5461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 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 人教版.docx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 人教版 七 年 级 上册 语 文导学案 语文组:吴大品2011-9-11.在山的那边导学案【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3树立理想,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导学重点】 理解海及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导学难点】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朗读障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痴(ch)想 隐(yn)秘 铁(ti)青 凝(nng)成 诱(yu)惑 喧(xun)腾 一瞬(shn)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隐秘:隐藏,不对外表露。诱惑:吸引、招引。喧腾:喧

2、闹沸腾。一瞬间:一眨眼的时间,形容非常短暂。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本文作者不属于重要作家,故此环节也可以省略) 王家新,出生于1957年,湖北人,诗人。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3认真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诗中的“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象征重重艰难险阻,“海”象征理想境界。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导学

3、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憧憬。追求美好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共同的理想。诗人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作了诗歌在山的那边。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诗人心目中的“海”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从中寻求答案。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一)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见预习1。2.朗读指导:(1)多媒体播放MP3,学生听读。(2)朗读指导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生根据要求练习朗读。(4)指名朗读,评价。(5)全班齐读。 (二)整体感知:诗中的“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首诗分两节,前一节写“小时候”,后一节写“今天”。第一节诗写了童年时候我的向往和困惑,“山”和“海”就是现实中的“山”和“海”;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理想。小时候的认识是幼稚的。长大后

5、,对生活有所感悟了,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信念。读这首诗要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懂得“海”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是理想的天地,无数座山既是困难也是通向理想之路的阶梯。三、质疑探究、品味语言: 1全班齐读课文。2探究质疑,品味语言:(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讨论并归纳:“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

6、“隐秘”的。(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讨论并归纳:“铁青”不仅写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运用的是拟人手法。(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讨论并归纳:“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5)为什么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讨论并归纳:因为诗人领悟到妈妈所说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而是指理想和信念。(6)既然“海”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诗中的“山”是什么?讨论并归

7、纳: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比喻重重困难。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难,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需要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理想境界才能实现。(7)“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讨论并归纳:“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这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指实在的东西,所以说是飘来的。(8)为什么说一座座山顶会“诱惑”着我?讨论并归纳: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9)“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

8、么意思呢?讨论归纳: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10)“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讨论并归纳:因为“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惊喜,使人兴奋。四、归纳整理、拓展提高:1.教师总结:诗人借助群山和大海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与哲理,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究会实现。 2. 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

9、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板书:海: 比喻 理想境界山: 比喻 重重艰难险阻爬山: 比喻 艰苦奋斗【教学反思】2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3激励学生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培养学生勇敢精神。【导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导学难点】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训诫(ji) 陡峭(qio)嶙峋(ln)(xn)耸立(sng)啜泣(c

10、hu)着眼(zhu)头晕(yn)目眩(xun)迂回(y)纳罕(hn)小心翼翼(yy)2认真阅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3.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把问题写在下面。4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导学过程】一、导入: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讲述):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地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仍然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

11、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最终活活饿死。听到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能简要谈谈吗?(学生各抒己见)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二、 检查预习:1见预习1.2复述课文内容。投影复述要求: (1)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2)突出重点,尤其是脱险部分。(3)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3整体感知:请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三、重点研读:1有感情地朗读(16)(23)节。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A.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合理,语调抑扬。B把握好人物的心态和情态,语气恰当,感情真挚。2屏幕出示下列问题:(1)找出“我”爬下

12、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2)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3)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让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4)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学生朗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教师点拨。学生在体会动作、心理描写时,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加以总结。投影:爬下悬崖动作心理哭信心全无伸、探、踩有了信心又照着做信心大增移动、爬下、啜泣 巨大的成就感3读最后一段,体会文章的主旨。四、质疑探究:(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质疑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13、,师生间可互相质疑,讨论交流。投影思考题: (1)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2)如何评价杰利及其他四个孩子?五、拓展延伸:(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3)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3短文两篇导学案 【导学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4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导学重点】1、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

14、法。 2、联系生活,深人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导学难点】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课时】1 课时【预习导引】1.积累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收敛(lin ) 聒聒(gugu ) 宽恕( sh )(2)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每个词语抄三遍,要求做到工整、清晰、美观。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导学过程】一、 导入: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

15、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二、检查预习:1.见预习2. 简要介绍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

16、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3.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4.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

17、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讨沦、归纳:(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2)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

18、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三、质疑探究: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2.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4.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明确:1.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

19、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2.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3.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

20、思。4.相同之处:(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

21、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四、归纳整理,拓展提高:教师小结: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 4紫藤箩瀑布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写景的作用。【导学重点】以朗读训练为重

22、点,品味精美语言,感悟人生哲理。【导学难点】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2 给加点字注音。 迸溅( bng ) 忍俊不禁( jn ) 伫立( zh )挑逗( tio )仙露琼浆(qing ) 盘虬卧龙( qi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觉得精彩的句子写在下面。4.认真阅读课文,把你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寒冬的腊梅,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

23、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今天我们来学习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多媒体投影或由学生介绍) 宗璞,女作家,出生在二十年代,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野葫芦引是反映

24、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她的这些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 “文革”时期, 一大株紫藤萝被革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而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本文写作的时候,又正值宗璞惟一的弟弟不幸身患绝症。这残酷的事实让她心如刀割。 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

25、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它带走了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三、检查预习1见预习2。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屏幕出示问题):(1)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2)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讨论归纳:(1)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2)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

26、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3)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质疑探究(一)教师引导: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

27、可围绕这个话题,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 学生默读课文,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 (三)合作交流 :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3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4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讨论、明确: 1“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

28、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2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3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4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5积

29、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2.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这节课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同学们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

30、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讨论(多媒体出示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二)集体讨论。 归纳、明确:1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2略。3.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4.略。5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三、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