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8.64KB ,
资源ID:1357591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5759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4015.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4015.docx

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4015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时限:40分钟)班级 姓名 等级我学到的科学知识一、填空(24分)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 。2、空气主要由( ) 、( ) 和少量的( ) 、( ) 等气体混合而成。3、空气受热时会( ) 流动,受冷时会( ) 流动。4、中国古代人利用( ) 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5、物体的( ) 叫温度。6、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 。7、( )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8、热在金属中是以( )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 )方式传递的。9

2、、糖受热会熔化成( )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体。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形态的( ) ,这种现象叫( )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 ) ,散热( ) 。1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 ) 形成的,这种现象叫( ) 。1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一、判断(12分)1、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4、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5、用醋和小苏打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

3、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二、选择(12分)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_(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2、

4、深色物体升温 ;浅色物体降温(1)快 (2)慢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_(1)变大 (2)变小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_(1)热水 (2)冷水5、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_(1)0 (2)0以上 (3)0以下我掌握的科学方法一、列举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5分)2、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至少三个例子)(4分)3、大自然中水的化身有哪些?(2分)二、简答1、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5分)2、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4分)3、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3分)4、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分)我的科学实践1

5、、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9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9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8分 )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限:40分钟)班级 姓名 等级我学到的科学知识(21分)1、敲击音钹,就会感到音钹在( ) ,随后( ) 停止,( ) 也消失了,由此可见声音是有物体( ) 引起的。2、声音在( ) 、( ) 、( ) 中都能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 。 的。3、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

6、小的一端听话,音量会( )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 ) 。例如汽车喇叭声、( )纺织机器的轰鸣声等。它和( ) 、( ) 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5、人与人之间的嗓音不一样,因为不同人声音( ) 不同,( ) 也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做( ) 。声音的高低叫( ) 。6、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7、校园里的美妙声音有( ) 、( ) 、( ) 等。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判断(4分)(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

7、(4)噪声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 )2、选择(5分)(1)说话声音大小是( )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 )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 )。A音量 B音调 C高 D强(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 )传入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 B空气 C坛子(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快。A气体 B水 C桌子3、简答 (4分)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4、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6分)5、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8、6分)( ) 听神经( ) 耳蜗( ) 外耳道( ) 耳廓( ) 鼓膜( ) 听小骨我掌握的科学方法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答案不唯一)(6分)2、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6分)3、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4分)(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4、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3分)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3分)我的科学实践1、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8分)实验名

9、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4、动手做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做一件小乐器,弹一段简单的乐曲。(8分)制作名称:制作材料:制作过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时限:40分钟)班级 姓名 等级我学到的科学知识一、填空(25分)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 ) 、( ) 、( ) 、( ) 和( ) 。2、( )

10、 是淀粉检测器。含淀粉的食物遇到它会 。3、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 ) 和( ) 两大类,( ) 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加工食品的外观和口味。4、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 ) 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 ) 方式使食物前进的。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 ) 、( ) 、( ) 三种指纹。6、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 。7、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 ) 被初步消化变成糖的缘故。8、( ) 和( ) 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 ) 或( )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 ) 设计了(“ ”)给生物分类,根据动物

11、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二、判断(8分)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 )5、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 )6、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7、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 )8、胃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 ( )三、选择(8分)1、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A.鱼 B.芹菜 C.馒头 D.香蕉 E.玉米2、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A.牙齿 B.胃 C.唾液3、遇淀粉变蓝的食物有A.苹果 B.花生 C.

12、蛋清 D.蛋黄 E.瘦肉4、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居中的是 。A.木板 B.棉质毛巾 C.金属把手 D.瓷砖 E.玻璃瓶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食物金字塔。(8分)油盐糖豆、奶类鱼、虾、肉、蛋类蔬菜、水果类粮食类对照食物金字塔,科学分析自己的饮食情况。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我的改进方法:2、记录塑料实验的排序结果。(3分)褶皱程度抗拉性能透明度食品保鲜膜食品塑料袋衣物塑料袋我掌握的科学方法1、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名称,并写出食物的“旅行”路线。(6分)( )( )( )( )( )( )( )( )( )( )( )( )2、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12分

13、)(1)牛奶 (2)土豆 (3)黄瓜 (4)豆腐 (5)玉米 (6)鱼(7)米饭 (8)海带 (9)鸡肉 (10)花生油(11)白菜(12)鸡蛋粮食类:鱼肉蛋奶豆类:脂肪类:蔬菜、水果类:3、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3分)4、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4分)5、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3分)我的科学实践1、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10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10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

14、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时限:40分钟)班级 姓名 等级我学到的科学知识一、填空。(20分)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2、1783年,法国人利用 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 ) ,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5、水蒸气遇_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_。6、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 和( )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8、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 )的热胀冷缩。9、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 ) ,要多吃( ) ,少食( ) 等。10、热总是从_处向_处传递11、造

15、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1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冷却时,体积会( ),这种现象叫( ) 。二、判断(8分)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我们就说空气就被污染了。(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3、云就是水蒸气。 ( )4、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5、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6、抽油烟机应该安在炉灶的上方。 ( )7、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 )8、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 )三、选择(13分)1、空气的性质 。(1)占据空间 (2)没有质量(3)有流动性 (4)能被压缩2、

16、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1)黑 (2)白3、_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1)传导(2)对流(3)辐射(4)散热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1)鱼 (2) 黄瓜(3)馒头5、蒸发的快慢与_ 有关。(1)蒸发面积的大小(2)空气的流动(3)温度6、绿色食品是指 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1)绿色 (2)无污染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 。(1)气冰 (2)液冰(3)干冰我研究科学的能力连线(6分)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小 声音就越强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

17、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 音高越高越短 音高越低我掌握的科学方法2、简答(14)(1)、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3分)(2)、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分)(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可以打得太足?(3分)(4)、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3分)我的科学实践1、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设计实验证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上升

18、。(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第一、二单元参考答案我学到的科学知识一、填空1、弹 大 2、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3、向上 向下 4、热空气上升 5、冷热程度 6、由快到慢 7、温度计 8、传导 对流 9、液 固 10、气体 水蒸气 蒸发 11、快 快 12、冷 凝结 13、辐射我研究科学的能力一、判断1、2、3、4、5、6、7、8、9、10、11、12二、选择1、(1)2、(1)(2)3、(1)4、(1)5、(3)我掌握的科学方法一、列举1、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

19、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2、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3、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化身。二、简答1、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2、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3、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

20、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4、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我的科学实践1、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第一种)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

21、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种)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种)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

22、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第三单元参考答案我学到的科学知识1、振动 振动 声音 振动2、固体 液体 气体 各个方向3、变大4、噪音 轮船的汽笛声 废水 废气5、强弱 高低音量 音调6、真空7、琴声 读书声 鸟叫声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2、3、4、2、(1)A B C (2)AC (3) C3、小球会振动。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

23、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4、(1)用手捂住耳朵。(2)戴上耳塞;(3)离开噪声区。5、(6)(5)(2) (1) (3)(4)我掌握的科学方法1、(1)揉、搓保鲜袋;(2)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3)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4)吹足气体系紧再挤破;(5)来回抖动保鲜袋。2、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制作过程:(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

24、,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3、(1)音调变高。(2)音调变高。(3)弹粗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橡皮筋时音调高。4、(答案不唯一)例如(1)减少噪音源;(2)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3)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5、(答案不唯一)例如(1)在瓶外使用吸声材料松松的包裹;(2)在里面装上满满的水使振动不能发生;(3)在里面装上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等。我的科学实践1、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实验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