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53.75KB ,
资源ID:1358615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586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儿科学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儿科学名词解释.docx

1、儿科学名词解释儿科学名词解释儿科学名解第一章绪论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 40周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 28天之前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称为围生期或 围产期。乳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幼儿期:自1岁到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期:自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 之前称为学龄期。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 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从 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 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但个体差异较大,也有种族差

2、异。第二章生长发育1 生长发育:指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 动态过程。2体重指务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的总盘3.身长(高):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4.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5.胸围 指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6.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11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多发于 618个月婴幼儿,5岁前会逐渐自然消失。12. 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称遗尿症 13 .儿童擦腿综合征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14.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为学龄儿童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 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3、冲动行为,常伴有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15.学习障碍,属特殊发育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 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 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常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 的丢失。脱水程度 脱水程度是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脱水性脱水性质是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累积体液损失量累积体液损失量一般指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等体 液的总损失量,即患病前与来诊时体重的差值。可通过前囟、眼 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指标进行估计。体液继续损失量体液继续损失量

4、是在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呕 吐、腹泻、胃肠引流、肠痿或胆道痿等原因造成机体不断丢失液 体,其总量即为继续丢失量,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损失量用组成成 分相似的液体进行补充。1 2含钠液1: 2含钠液指2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 水混合液,1/3张。2: 1含钠液2: I含钠液指2份生理盐水和1份1. 87%乳酸钠或 1. 4%碳酸氢钠,等张。ORS :是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 各种电解质浓度为 Na+90mmol / L,K 20mmo / L, Cl 80mmol /L,HCO 3 30mmol /L ;可用 NaCI 3.5g,NaHC032.5g,枸橼酸 钾1.

5、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 为 220retool / L(2 /3 张)。第五章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是指在每单位时间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人 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人和吸收利用食物, 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 特殊动力作用。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本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 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 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表现是生长着 的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矿化不全, 则表现为骨质软化

6、症初乳:初乳一般指产后57天内的乳汁,质略稠而带黄色,含 脂肪较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锌、白细胞、SlgA等免疫物质 及生长因子、牛磺酸等都比较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 分重要。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 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 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临床上分 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称为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的称为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消瘦一浮肿型。营养: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营养素: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平均需要量(EAR):某

7、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 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推荐摄入量(RNI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 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适宜摄入量(AI ):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 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食物热力作用(TEF):指由于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 BMR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体重低下:体征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 2SD以下为生长迟缓: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 消瘦: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 2SD为小儿单纯性肥胖: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

8、体的消耗,使体内脂 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 20%为第七章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胎龄: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 示。正常足月儿:正常足月儿是指岀生时胎龄满 37周w GA (胎龄) v42周、2500gW体重w 40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足月儿: 37ww GA (胎龄)42w早产儿:早产儿指胎龄v 37周的活产婴儿。过期产儿:过期产儿是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低岀生体重儿:指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不论是否足月或 过期。极低岀牛体重儿:指凡体重不足 1500g者称极低体重儿。超低

9、岀牛体重:指凡体重不足 1000g者正常体重儿:指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10百分位以下的新90百分位以上的婴1090百分位的婴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超过4000g的新生儿。 小于胎龄儿:指岀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 生儿。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 儿。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 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 2500g以下的婴儿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的婴儿。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贫血:指生后2周静脉血血红蛋白w 130g/L或毛细血管血红蛋白w 145g/L为中性温度又称

10、话中温度: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 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进入量少、胎脂 脱落、胎粪排出等使体重下降,约 1周末降至最低点,10天左右 恢复到出生体重。新牛儿窒息:指婴儿岀生后无版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 症、咼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 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缺氧初期,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 如缺氧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停止、心率减慢,即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 完全缺氧、脑血液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新牛

11、儿评分,是孩子岀生后立即检 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在孩子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 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 多发生于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临床表现 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病理以肺泡壁附 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指新牛儿岀生前后吸人羊水或胎粪、血液、 产母阴道分泌物、乳汁以及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是吸人内容的 不同和量的多少而异。持续胎儿循环: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 高,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

12、开 放,出现右向左分流。原始反射是指足月儿出牛时已具备的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 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在 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 并出现青紫。新生儿黄疸: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 57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P114)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岀生 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仃51(1 mol/L(1 3mg/dl)逐步上升到 86 卩 mol/L(5mg/dl)或 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 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 2041 mol/L (12mg/dl )早产儿不超

13、过 2551 mol/L (15mg/dl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黄疸过重,手足心发黄, 血清胆红素大于221微摩尔/升;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加重,血清 胆红素每日升高大于 85微摩尔/升等,黄胆持续过久,足月儿大 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Abcde复苏方案:A ( airway ):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B(breathing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 (circulation ):维持正常 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 D (drug ):药物治疗。E (evaluation ); 进行动态评价。 前三项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E贯 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之中。新生儿贫血:

14、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小于等于 130g/L或毛细 血红蛋白小于等于145g/L.新生儿溶血: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抗体进入新生儿的血 液循环并进而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的一类 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严重的出生时就有明显的水 肿、贫血。母乳性黄疽: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疽,23周达高峰,停母乳 3天后胆红素下降。新生儿黄疸(HDN ):指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湿肺:多见于足月刮宫产,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岀生后出现短暂 性气促,其症状很快消失,预后良好。第八章感染性疾病原发综合征:是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 巴管病变组成,为小儿原发

15、性肺结核的一种典型表现。Koplik斑:Koplik斑在疹发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 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眉圈,开始散布在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 上,量少,但在1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 部粘膜,于出疹后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具有早期诊断 意义。PED:结合菌纯蛋白衍生物。结核感染: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 PPD试验阳性和(或)血清PPD IgM抗体或IgG抗体阳性,而全身找不到结核病灶者。DOTS :原发型肺结核: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 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 状改

16、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m2y婴幼儿发病率高。腹泻时 即会比正常情况下排便增多, 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 甚至数十次。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 宝宝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小于 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 不影响生长发育。到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脱水:是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由于水的摄人量 不足和(或)损失量过多所致,除失水外,还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 质的丢失。脱水程度: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损失量,即患病前与就诊时体重 的差值

17、。轻度脱水:指失水量为体重的3%5% (3050mL /kg)。临床表 现为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和 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口唇黏膜略干,尿量稍减少。中度脱水:指失水量为体重的 5%10% (50100mL/kg)。临床 表现有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 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 显减少。重度脱水:指失水量为体重的10% (100mL /kg)以上。临床表现 为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 或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凹陷,眼闭不合,贱人眼凝 视,哭时无泪,口唇黏膜极干燥。出现休克

18、症状。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低渗性脱水:指电解质的丢失量比例大于水分丢失量,即脱水加 低钠血症,血清钠130mmol/L。高渗性脱水:指水分的丢失比例大于电解质丢失,即脱水加高钠 血症,血清钠130mmol/L。累积损失量: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等的总损失量。微生态疗法:是补充各种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 重建人体天然屏障以拮抗或抵御外界病原的侵犯,促进疾病治愈。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 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四、重症肺炎除呼吸系

19、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CHD ):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 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右向左分流:某些原因致使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使血液经 常从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症:器质性肺动脉高压时,当右心室收缩压超过左 心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 发绀。多用以指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显者咼压伴有右至左 分流的病人。差异性发绀:PDA (动脉导管未闭),当肺动脉压力高过主动脉压 力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 主动脉,患儿出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

20、常法洛四联征 由四种畸形组成: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狭窄,主 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蹲踞现象:一种特殊的强迫体位,多见于先心法洛四联症的患儿。 表现为患儿行走或游戏时候,出现双腿屈曲、蹲下片刻的特殊体 位,后又恢复正常行走,蹲踞反复出现。Roger病:小型室缺,缺损直径小于5mm或缺损面积0.5cm2/m2 体表面积的室缺,缺损小,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少,血流动力 学变化不大,可无症状。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组病因不明,临表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 染,以血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 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肾病综合征: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

21、增加,导致 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有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蛋白尿:每天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 150mg/d或尿蛋白/肌酐比率 200mg/d问答题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贫血:是指外周中血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生理性贫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上升等因素,红 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下降,至生后 2-3个月,红细胞数降至3.0X10人12儿 左右,血红蛋白降至 100g/L出现轻度缺铁性贫血(IDA)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 为特点的贫血症营养性

22、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 B12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 包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 B12和叶酸治疗有效骨髓外造血: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 需要增加时,肝脾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造血状态, 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幼稚中性 粒细胞血清铁(SI)血浆中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此结合的铁即为 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的百分比称 为转铁蛋白饱和度。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婴儿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

23、 产生素素,由此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严重病变,并需排除引起这种 异常病理生理状态的非感染因素。第十六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 脊液化脓性改变为特征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 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 阳性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炎症刺激神经垂体导致ADH过度分 泌,引起低钠血症和血浆低渗透压,均可加剧脑水肿,导致惊厥 和意识障碍或直接因低钠血症引起惊厥中毒I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与体液和组织液相互作 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生理状 态或死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