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操作反应【答案】C5、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A、选择性B、显著性C、投射性D、两极性6、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是流与“源”的关系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D、是有机的统一体7、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高等教育机构是()。A、希波克拉底医学校B、柏拉图的学园C、吕克昂D、君士坦丁堡大学【答案】B8、学校定位的核心是()。A、办学特色定位B、办学目标定位C、办学原则定位D、办学类型定位9、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大众化和普及化B、民主化和终身化C、国际化和全球化D、上述三种趋势10、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2、()。A、创新精神B、艰苦奋斗的精神C、团结协作精神D、革命传统精神11、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A、中心综合法B、完整教学法C、分科教学法D、整个教学法12、改革开放之初,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法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邓小平强调党的()。A、政治建设B、组织建设C、制度建设D、纪律建设13、()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A、集体B、自身C、事业D、老师1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15、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
3、炼法16、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17、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A、学术性B、分散性C、二元性D、复杂性18、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是()。A、都是由国家颁布实施的B、都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C、都对个人行为有限制、约束的规范性功能D、一旦违反,都会受到相应的制裁19、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是()。20、下列各种方法中不属于直观形象法的是()。A、观察法B、讲解法C、示范法D、范例法21、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集体性B、关系性C、精神性D、无限性2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教师获得博士学位B、全面提高教师自
4、身素质C、最大程度加长学生自学时间D、抛弃书本,注重实践2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观前提是()。A、人性是可以改变的B、教师具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C、学校为教师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D、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对各种道德冲突24、教育法规的实施在内容上不包括()。A、教育执法B、教育司法C、教育守法D、教育立法25、市场经济肯定个人的合理利益,这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集体主义()。A、是矛盾的B、是对立的C、并不矛盾D、互相矛盾26、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扩大家庭D、不完整的核心家庭27、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A、教书育人B、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C、
5、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D、以上都是28、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A、简述语意技术B、倾听技术C、提问技术D、澄清技术2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0、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A、学校文化B、民族文化C、企业文化D、制度文化3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目的是()。A、为人民服务B、在全社会
6、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C、爱社会主义D、爱人民33、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A、课堂约定B、课堂行为准则C、课堂纪律D、课堂行为34、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A、公平公正B、和谐幸福C、民主法治D、核心价值观35、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意义更大。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36、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A、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B、教学职能的延伸C、科研职能的延伸D、创收的借口37、高校学生比学校学生多享有的一项权利是()。A、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B、
7、申诉权C、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D、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权38、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A、创造B、学习C、生殖D、思考39、在教育司法实践中,如某一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同时触犯多种形式的教育法律规范,则可追究行为人责任种类是()。A、教育民事责任B、教育行政责任C、教育刑事责任D、教育民事责任、教育行政责任或教育刑事责任40、“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41、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A、澄清技术B、具体化技术D、面质技术42、
8、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A、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提升B、坚持素质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C、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知识为重,坚持全面发展D、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4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上进心B、知识水平C、敬业D、利益44、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道德教育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吉布斯C、柯尔伯格D、皮亚杰45、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
9、,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投射作用B、否定作用C、升华作用D、补偿作用46、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47、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48、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49、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0、外表并不吸引人的
10、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1、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2、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3、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4、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5、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
11、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6、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7、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8、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59、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0、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1、外表并
12、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2、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3、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4、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5、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6、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7、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8、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69、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70、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