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0.10KB ,
资源ID:1366218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6621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全用电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docx

1、安全用电基本知识用电安全基本知识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 1、人身触电的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1) 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

2、属化等现象。 (2)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2. 常见的触电形式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 (1) 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极触电, 如图1.所示。图1.1-1(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图1.1-1(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 (

3、a) 中性点直接接地 (b)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图1.1-1 单相触电(2) 双极触电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 以及在高压系统中,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造成电弧放电时,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 如图1.1-所示。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 图1.1-2 双极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所谓跨步电压,就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之间的电压。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极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在

4、走近短路地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叫跨步电压。 当架空线路的一根带电导线断落在地上时,落地点与带电导线的电势相同,电流就会从导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于是地面上以导线落地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电势分布区域,离落地点越远,电流越分散,地面电势也越低。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 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人受到跨步电压时,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较安全。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完全可能流

5、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秒钟,这种触电就会致命。 跨步电压(4) 剩余电荷触电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 带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 设备带有剩余电荷, 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 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 检修前、 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 3、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1) 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

6、分为下列三种: 感觉电流: 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 。 摆脱电流: 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mA) 。 致命电流: 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 (2) 电流的类型的影响 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 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3)电流作用时间的影响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

7、%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 漏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s。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30 mA,动作时间0.1s,故小于30 mA.s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 (4) 电流经过人体路径的影响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 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 (5) 人体电阻的影响 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一般为100 K左右,而一旦潮湿可降到1K 。人体不同,对电

8、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 4、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 (1) 缺乏用电常识,触及带电的导线。 (2) 违反操作规程,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3)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4) 高压线路落地,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5) 检修中,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接线错误,造成触电事故。 (6) 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 5、预防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 1 )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使用和维护以及专用保护装置的配置等环节中,要严格遵守国家

9、规定的标准和法规。 ( 2 )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特殊工作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 3 )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运行管理规程、维护检修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 4) 在供电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检修项目、检修时间、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参与检修人员组织,检修的主要内容,检修所用的零配件、工具,检修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并严格执行下列安全规定: 严格执行“停电工作票制度”、“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谁停电,谁送电制度”,杜绝随

10、意停送电和约时停送电现象。切断电源,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 验电、放点。 装设临时接地线。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5)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6)此外, 对电气设备还应采取下列一些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 安装自动断电装置。 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装置。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消除事故隐患。6、接地保护为降低因绝缘破坏而遭到电击的危险,电气设备常采用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等不同的安全措施。 (

11、1)按功能分,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是指电气设备为保证其正常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接地是指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体接触设备外露部分而触电的一种接地形式。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设备外露部分(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必须与大地进行可靠电气连接,即保护接地。 (2)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埋入地下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和电气设备接地螺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3)电气设备的接地范围 根据安全规程规定,下列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或接零。 1)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

12、、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如手电钻、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 2) 交流、直流电力电缆的接线盒,终端头的金属外壳, 电线、电缆的金属外皮,控制电缆的金属外皮,穿线的钢管;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互感器二次绕组的一个端子及铁心。 3) 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安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 4)高压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钢筋混凝土杆,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的铁杆、钢筋混凝土杆,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5) 避雷针、 避雷器、 避雷线等。 7、人身触电的急救 (1) 解脱电源 人在触电后可能由于失去知觉或超过

13、人的摆脱电流而不能自己脱离电源, 此时抢救人员不要惊慌, 要在保护自己不被触电的情况下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电源的方法: 1) 如果接触电器触电,应立即断开近处的电源,可就近拔掉插头,断开开关或打开保险盒。 2) 如果碰到破损的电线而触电,附近又找不到开关,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挑开的电线要放置好,不要使人再触到。 3) 如一时不能实行上述方法,触电者又趴在电器上,可隔着干燥的衣物将触电者拉开。 4)在脱离电源过程中,如触电者在高处,要防止脱离电源后跌伤而造成二次受伤。 5)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抢救者要防止自身触电。 (2)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医

14、疗救护。如:就地实施人工呼吸,拨打120救护电话等。(3)人工急救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使触电才仰卧,松开其衣领、裤带,清理口腔内异物,使头部后仰。 救护者一手捏紧触电者鼻孔,另一只手掰开触电者口腔。 救护者作深吸气后,紧贴触电者往嘴里吹气。 松开触电者鼻、嘴,让其自行呼气约3 s。 此过程做到至触电者能自主呼吸为止。胸外心脏挤压法 同人工呼吸 两手相叠,手掌根部置触电者胸骨的下1/3部位。 靠体重下压,使其下3 cm左右。 迅速放开,让其胸廓自行弹起。 重复进行,直至触电者的心跳、呼吸恢复。4、电气火灾的扑救常识电气火灾原因(1)过载:由于长时间过载,使电气设备过热,以至产生火灾。(2)安装

15、不合理,维护不及时,使用不当等造成设备短路或导线断裂,产生电弧而引起火灾。(3)不按电气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电压线附近或易爆物品附近从事带电弧火花的操作等。扑救方法(1)当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只有确实无法断开电源时,才允许带电来火。在带电灭火时,可用以下一些特殊的办法: 用干燥的黄沙灭火,用于带油的电气火灾。 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如二氧化碳灭火剂、四氯化碳灭火剂、1211灭火剂和干粉灭火剂等。 注意灭火机的机体、喷嘴及人体都要与带电体保持一距离,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有条件的还要穿绝缘服等。 用喷雾水枪灭火,因喷雾水枪喷出的是不导电的雾状水流,但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或直流水枪灭火。(2)当电源切断以后,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与一般的火灾扑求相同。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