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9.16KB ,
资源ID:137158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158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

1、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C.“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D.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故答案

2、为:D【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 在癸丑,暮春之初”。B.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C.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D.酒杯

3、,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

4、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三十而立”出自论语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5、)。多用于书面。B.古人礼貌地称呼别人的女儿一般用“令爱”“令嫒”,称呼别人的儿子则用“令郎”。C.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D.红楼梦中的潇湘馆是小说中荣国府里大观园院落之一,薛宝钗的住所。【答案】 D 【解析】【分析】“莅临”“令爱”“令嫒”“令郎”都是古语词,到今天仍在使用。“驿路”“驿道”也是古语词,是在古代社会的专有名词。红楼梦、薛宝钗、潇湘馆则是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故答案为:D【点评】 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

6、我们要注意积累和记忆。5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答案】 A 【解析】【分析】A.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基本能力。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

7、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B.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D.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答案】 B 【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

8、、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7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惊蛰、清明、夏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B.古代把“梅、兰、竹、菊”誉称为花中四君子,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C.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中的人物,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D.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左传是他根据鲁史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答案】 A 【解析】【分析】A. 春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

9、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要以书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8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冰心、泰戈尔、普希金都是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分别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颂。B.范进中举变色龙都运用了讽刺笔法,揭露虚伪,鞭挞丑恶。C.“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纪念的是屈原、范仲淹、文天祥。D.古诗文中,伛偻、垂髫代指老人,提携、黄发代指小孩,烽火、烽烟、干戈代指战争。【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有误, 伛偻、黄发代指老人,提携、垂髫代指小孩。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

10、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9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B.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C.“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这个句子是单句。D.“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答案】 D 【解析】【分析】“我要感谢

11、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10“朔气传金柝”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下列图示属于“金柝”的一项是( ) A.B.C.D.【答案】 A 【解析】【分析】A是“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 B是豆: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C鼎

12、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D樽zn,指古代的盛酒器具。形状有点像今天的痰盂,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图片和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图片诗四种古代食用盛具,仔细分析图片,判断名称和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

13、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1)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_月。( ) A.四B.五C.六D.七(2)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 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3)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 A.彦和B.子建C.元亮D.德施【答案】 (1)A(2)B(3)C 【解析】【分析】(1)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已表示,所指的月份是阴历。(2)山海经是中国

14、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3)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故答案为:(1)A(2)B(3)C【点评】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

15、、陆游等。B.“谦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中,表示谦虚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C.故乡孔乙己刻画了闰土和孔乙己四体不勤、麻木潦倒的形象。D.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是丹麦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答案】 B 【解析】【分析】A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代表诗人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陆游”宋朝人。 B正确。 C故乡中刻画的闰土不是“四体不勤、麻木潦倒”的形象。 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白雪公主是德国童话作家格林兄弟的作品。两篇童话都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据此,答案为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在识记的基础上,对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1

16、3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给下面二十四节气歌横线选择正确的节气名。( ) 二十四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_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_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_岁底庆团圆。A.大暑 清明 大寒 冬至B.清明 大暑 冬至 大寒C.清明 大暑

17、大寒 冬至D.清明 盛夏 冬至 大寒【答案】 B 【解析】【分析】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根据“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和“冬雪雪冬小大寒”可以确定选项应该为B。 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此题要建立在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的基础上,并且明确的知道每个节气的名称。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等。B.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C.戏剧是综合的舞台艺术。按

18、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D.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表述错误。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第一个节气是“立夏”。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基本的文化常识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15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银花火树开元夜 避恶遍插茱萸枝几处笙歌留朗月 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

19、宵节上联: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3)上联: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答案】 (1)(2)(3)(4) 【解析】【分析】(1)对联要求:字数相等,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2)写对联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

20、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3)对联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对照的关系是相反或相对,本题是中秋节相关内容的对联。“几处”对“万家”,“笙歌”对“箫管”,“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4)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和节日习俗。对联上下句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民间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故答案为:;。【点评】(1)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和节日习俗。答题时应注意,根据元宵节放烟花焰火的习俗和“开元夜”,确定

21、上联是“银花火树开元夜”。(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和节日习俗。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龙舟”、“角粽”、“投江祭诗魂”“屈原”等词语,确定下联“角粽投江祭诗魂”。(3)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和节日习俗。答题时应注意,中秋节有赏月的习俗,确定上联是“几处笙歌留朗月”。(4)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和节日习俗。答题时应注意,中秋节有饮菊花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可以确定下联为“避恶遍插茱萸枝”。16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B.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C.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D.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

22、面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答案】 (1)D(2)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仔细观察书法作品,可以确定其为行楷。它的特点是行笔轻盈,点画灵动,字体匀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柔美不足”的分析是错误的,从“黄”“空”“江”等字可以看出字体的柔美。(2)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鹤”“碧”“惟”的结构要安排合理。故答案为:(1

23、)D;(2)略【点评】(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欣赏书法作品,一般先观其气势和神采如何,然后欣赏章法与结构,最后是意境。(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书写汉字要做到规范、工整和美观。书写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避免写错别字。17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2)【文学中的“酒”】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

24、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3)【生活中的“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答案】 (1)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2)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3)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25、?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可以从“酒”汉字书法的线条表现力的角度,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举故

26、事名称。答案不唯一。(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故答案为:(1)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2)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3)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点评】(1)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

27、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甲骨文、篆书、隶书的“酒”字,都表示是一个象形字,左边是水,右边的“酉”字代表盛酒的容器。从书法中的“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2)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相关诗句很多,岑

28、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唐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借问酒家何处有 唐 杜牧清明;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自古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多半好酒,演绎千古传奇。王羲之醉酒兰亭序名世,张旭酒后狂草惊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陶渊明的菊花和酒。(3)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说清楚饮酒开车的危害,从安全和守法的角度劝说,不能偏离“酒后不能开车”这一劝说主题。18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 (1)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

29、相应的不同的称呼,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襁褓未满周岁的孩子B.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C.及笄女子18岁成年D.花甲六十周岁(2)选出对传统文化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B.“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八百里”原指牛。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两篇课文都是来自于这部史书。D.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答案】 (1)C(2)C 【解析】【分析】(1)C对于年龄有相应的称呼错误。“及笄”是古代女子满15岁。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2)C对传统文化知识表述错误。曹刿论战选自左转。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故答案为:C;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