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62.03KB ,
资源ID:137591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591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11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11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docx

1、专题11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 专题十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复习目标导航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需要从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一要求同样反映在历年的高考命题中。从2005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中国古代经济史仍是命题者关注的焦点。如全国文综卷就考查了与古代水利成就有关的“芍陂”“隋朝的古运河”和“筒车”等内容,与秦朝兴亡有关的经济原因以及反映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内容等。北京和天津卷考查了古代的税收制度、农具和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内容。上海、江苏和广东卷则考查了

2、江南经济的发展、中原劳动人民南迁以及各个时期的税收制度等内容。在日常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我们应重点关注:从命题的趋势来看,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江南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发展(如东西部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赋税制度改革的得失、人口政策和土地开发方面的经济教训将有可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考点知识整合识记路径农业1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商周木、石、骨、蚌和少量青铜农具;春秋 战国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两汉直辕犁;魏晋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 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2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商周“五谷”;隋唐时江淮地区大面积种

3、植水稻, 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明清时棉花推广,玉米、甘薯被引进3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经济的积累:春秋战国牛耕技术;齐民要 术相并记载;隋唐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农政全书相关记载,精 耕细作4水利工程建设: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秦朝灵渠;隋朝大 运河;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等识记路径手工业1纺织业:西周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刺绣;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 片,纤维相当细密;三国时期呈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隋唐纺织 业产地分布广,分工细、品多,有不少新产品,技术水平高,且融入 了外来的风格;明清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明中期纺织业 中出现手工业工场2陶瓷业:商周

4、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魏晋南北朝白瓷的产生,为我 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隋唐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明 清江南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3冶铁业: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炼钠技术、 灌钢法;隋唐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明朝中后期广东 佛山治铁业的发展4其他待业:造船业:隋唐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制造使 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明朝郑和下西洋的 先进舰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造纸业:东汉“蔡侯纸”;唐 朝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明清双色套印技术得以推广,并出现 了多种颜色的彩色印刷品。酿酒:春秋战国用曲造酒。煮盐:春 秋战国时山西的

5、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5著作:考工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商业1商品流通市场(如战国中原市场、唐朝城市中的柜坊、夜市)、产品。 :货币:唐高祖行“开元通宝钱”、北宋纸币“交子”2城市:唐朝的长安、洛阳,“扬一益二”;北宋的东京;明清的北京、 南京和苏州等城市3交通和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港口、交换的物品复习重点经济现象1北民南迁与经济重心南移:原因、过程、表现、认识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标志、概况、发展缓慢的原因、认 识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含义与评价闭在锁国政策:含义与认识赋税制度夏商周三代贡赋制度、春秋后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秦汉的

6、编户齐民、北魏的租调制、隋至唐中期的租庸调制、唐后期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朝后期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和清朝雍正的“摊丁入亩”等复习目标导航联系与比较中学教材对经济史的叙述是按朝代分述的,内容相对分散,复习时应注意从纵向的角度进行归类,理由线索。如手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成就,冶铁业中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春秋战国),百炼钠技术(魏晋南北朝);陶瓷业中的青瓷、唐三彩等。有些内容可以结合地图来掌握,如学习唐朝手工业发展史就可结合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来复习。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这三种经济成分中,农业是基础。农业不仅是人们生活

7、资料的最基本源泉,也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手工业的原料、产品市场以及流通领域的商品,大都依赖于农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因此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农、工、商之间的相互联系。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也很密切,如农业的发展对封建政治的作用表现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农业的发展与军事也有联系,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就有赖于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最突出的事例是明朝中后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在文化领域反封建成为文学的主题之一。比较是历史学习最常用的方法,

8、通过比较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有利于更深入地学习。小的方面如翻车与筒车的比较;大的方面如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和黄宗羲“工商皆本”思想的比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等。规律方法总结1现有教材对农业发展的表述,一般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品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2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一般从如下方面去概括:(1)工具的革新,种类的增加。(2)部门多、分工细。(3)手工技术的不断提高。(4)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对隋唐手

9、工业、明清手工业情况的叙述就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的。3分析某一王朝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往往着眼于下列要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关。(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唐代创制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历史上江南的开发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

10、果。4古代赋股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可进行如下总结:(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发展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秦汉的编户齐民唐朝的两税法),封建国家的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由严格到放松直到废除人头税(秦汉的编户齐民唐朝的两税法清朝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2)赋税、徭役分别征收到赋税、徭役合一(明朝的“一条鞭法”颁布之前的所有赋役制度都是分别征收,颁布之后都是赋税、徭役合一征收),赋役制度化繁为简。(3)由征收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向征收货币地租转化(明朝的“一条鞭法”计亩征银)。如下图所示:5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瓣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

11、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与宵的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生产之初的进步性。6古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2)农

12、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热点问题关注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保护耕地、粮食安全、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问题;治理黄河与淮河、南水北调、三峡工程及移民问题;西部大开发、欧亚大陆桥问题;退耕还林、退田还草、退耕还湖、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等。当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古已有之,如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人口

13、政策和垦荒等方面就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今人汲取。文科综合题的命题多以某一话题为载体,而这些话题较为注重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相联系(如人口、资源、能源、重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保护等);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如我国能源利用、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和谐社会等)。因此文科综合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现实,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训练新题快递一、单项选择题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战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的经济教训也很值得借鉴。据此回答12题。1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 灰。百姓犬入禁苑中而

14、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 料说明古人很早就懂得 ( ) A保护自然环境 B封闭山林猎场 C严惩猎杀家犬 D禁止进山伐木2隋唐时期,下列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有破坏性影响的是 ( ) A兴建和修复水利工程 B扩大桑林的种植面积 C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D两年三熟制的广泛推广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实现社会财富分配,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35题。3公元前594年,我国古代税收制度发生了一次质的变化,这次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金属工具的推广使用 B新的阶级力量的产生 C崭新社会制度的确立 D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4北朝时期,政府为加强对土地和人口

15、的控制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 A征收租调 B颁行均田令 C两次灭佛 D健全户籍5隋唐时期将北魏的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B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 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江南的持续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的一大变化。据此回答68题。6南朝时期,促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和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水利工程的兴建和良田的开垦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 D南朝的统治中心都位于江南地区7下列描述中,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是 (

16、) A“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B“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 C“天下之盛,扬为首” D“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8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 ) A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912题。9战国时期,秦国农业生产在七国这中发展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 ) A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修建了顾国渠和都江堰10春秋战时期推动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 A芍陂 B郑国渠 C都江堰

17、 D灵渠11“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 ) A芍陂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12隋朝所修的大运河,位于江淮之间的一段是 (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广通渠 D邗沟 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据此回答1317题。1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相互交换的商品主要 ( ) A青铜器皿 B陶器和农业产品 C铁制农具 D不同地方的土特产14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 ) A负责市场税收 B核准市场物价 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15下列有关我国

18、古代货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鞅变法时秦国使用的货币为半两钱 B 唐朝开元年间“废五铁钱,行开元通宝钱” C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城市里的邸店 D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明朝16关于唐朝城市固定交易场所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市中政府设有官员管理物价、税收 B市中唐铺可以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C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日中为市 D市中的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17关于明清商业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国内市场扩大 B长途贩运发展 C商品经济局限于大城市 D南京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古代的手工业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1821题。18要了解战国时

19、期的手工业工艺水平,应查找的史料是 ( ) A齐民要术 B考工记 C天工开物 D墨子19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创新不包括 ( )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金银错技术 C用曲造酒技术 D百炼钢技术20唐朝的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代表性的产地分别是 ( ) A越窑、邢窑 B越窑、定窑 C汝窑、邢窑 D汝窑、定窑21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新的手工业技术有 ( )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使用新式“纱绸机” 制造管形火器的技术 双色套印技术 A B C D22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你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20、D冶铸业出现了金银错技术二、非选择题23我们的先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隋唐的江南地区流行“圩田”(指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火田”(即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等土地开发方式。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应当如何评价当时“圩田”“火田”的发展? (2)据统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

21、(3)古代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24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丝麻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

22、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3)简要概括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小农经济的主要措施。 (4)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为什么在封建制度下小农阶层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25赋税制度改革是中国古代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和清朝

23、进行了哪两次著名的税制改革? (2)唐朝和清朝的税制改革在征税标准和作用上有何相似之处? (3)唐朝和清朝的税制改革有什么相似的弊端? (4)你认为一次成功的税制改革应该具备哪些因素?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间,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

24、工固圣王之所以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 (2)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建设社会主义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农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25、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材料三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绥之以德,岂非上策乎?”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方略?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治国方略在唐太宗执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和执政实践形成了怎样的结果。参考答案与点拨 1.A 2.C 3.D 4.B 5.D 6.A 7.C 8.A 9.D 10.A 11.C 12.D 13.D 14.D 15.A 16.B 17.C 18.B 19.D 20.A2,4,6 21.B 22.D点拨:第1题,根据材料提供的有关严禁“

26、滥砍滥伐滥杀”的信息去判断。第2题,“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可以增加土地面积,关注更多的人口,但无疑也会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第3题,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其起因是由于私田的增多,私田主人控制私田收入不向国君交纳,诸侯国财政困难,被迫改变税收办法。所以根本原因还应从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方面去考虑。很多学生容易选A,金属工具的推广使用是私田大量增多的根本原因。第4题,根据北魏均田的性质、内容去综合思考。第5题,根据唐朝租庸调制中“庸”的内容及作用去作判断。第7题,A说的是唐朝的长安,B说的是唐朝的洛阳,D说的是明清时期的江南。第9题,选项A、B、C是其

27、他诸侯国共有的,而重视水利的兴修并取得突出成就则是秦国所独有。第10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选项提供的这几大水利工程所处的地域、位置。第11题,根据材料提供的关键词“湘漓”去判断这一工程,“湘漓接,通汉壮”应指灵渠。第12题,熟悉隋朝大运河图,明确隋朝开通的四段大运河及沟通的水系。第15题,采取排除法,B项错误,因为唐朝“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是在唐高祖时,不是在开元年间。C项错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城市里的柜坊,不是邸店。D项错误,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不是在明朝。第16题,市中店铺可以任意扩大铺面、摊位是在宋代。第19题,百炼钢技术创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第20题,主要考查对唐朝青

28、瓷和白瓷产地的准确识记能力。第21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是北宋时代的手工业技术。23(1)原因:隋唐的统一,人口增长;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土地兼并剧烈,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评价: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主南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生产方式落后,围湖造田影响的治理和疏通,向山要田易致水土流失等,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利: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品的需求,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有利于稳定社会政局。弊:破坏了生态平衡,给后人带来严重影响;降低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并没有根本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 (3)启示:经济开发,

29、应运用先进的生产力,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人口增长率与土地承受力之间的关系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4(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 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3)奖励农耕,减轻剥削和压迫,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抑制土地兼并等。 (4)农民生产辛劳困苦,承担繁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备受水旱之灾,遭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以至卖田宅、鬻子孙。原因:由于封建王朝无法避免自身的腐败和衰落,

30、每一个封建王朝统治后期都会加重剥削,放任土地兼并,再加上水旱灾害,小农经济必然大量破产。25(1)唐朝的两税法;清朝的摊丁入亩。 (2)人头税减少直至取消,富人多交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3)地方政府和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农民负担没有减轻。 (4)减轻农民负担;税收从繁到简;改革坚决彻底;地方政府贯彻落实。26(1)重农抑商(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趋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农工商皆本。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是历史的进步。 (3)在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27(1)以民为本(以农为本);以德才选拔作用人和;正确、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 (2)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完善科举制;名相、名将辈出(答具体人物亦可)。妥善安置东突厥降众(或答在东突厥设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管理);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等。 (3)出现贞观之治(或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