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4.40KB ,
资源ID:1378499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849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兰亭集序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兰亭集序练习题.docx

1、兰亭集序练习题兰亭集序练习题兰亭集序随堂练习一基础检测(25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3、。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二阅读欣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25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

4、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请作出判断(10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

5、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 夫人之本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情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代不同,世

6、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 7第二段段末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中的话分条回答。(5分) 8用课文原句概括第2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事是怎样联系的。(5分) 9最后一段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20分)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

7、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8、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看待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9、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5分)( )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意甚悦,固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5分)(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止一吊,遂不重诣 A B C D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

10、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三、写作训练(30分) 14仿照课文二、三段的写法写一段文字,先写

11、景,然后由此生发某种感慨,300字即可。 答案: 1、D思想情趣。 2、A 。B、C两项中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一”是副词,相当于“很”。 3、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4、D“由”通“犹”。 5、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6正确; 错,“一生死”是“把生死等同”的意思;错,“虽”,译为“虽然”较适宜。 7(1)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8第一问:“死生亦大矣”。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

12、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9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10、B“目”应为“认为、品评”。 11、DA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B组中的“固”均为副词“一定”;C组中的“相”均为副词,偏指第二人称;D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12、C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13、D“王述在会稽任职进,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第五课 兰亭集序一、语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癸丑( ) 会稽( ) 修禊( )激湍( )流觞( ) 行骸

13、( ) 趣舍( )骋怀( ) 彭殇( ) 嗟悼( )2.请写出下列各句中“信”字的意义。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言必信,行必果 大丈夫能屈能信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 修竹:高高的竹子。 B.惠风和畅: 惠风:和风。C.快然自足 快然:高兴的样子。 D.虽世殊事异 世殊:世事悬殊。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今义: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 今义: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古义: 今义: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义: 今义: 5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群

14、贤毕至 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6翻译下列句子。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 译文: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译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7填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被后人尊称为“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 ”。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

15、顶峰。正因为此,兰亭雅集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二、课堂点击8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答: 9“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答: 三、选段在线阅读兰亭集序第一段,完成文后1117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0.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16、引以为流觞曲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A 用作为流觞的弯曲之水。 众多贤士到齐后,其他少长者也全聚集了过来。B 把它作为流动酒的环渠。 众多贤人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在一起。C 引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 众贤才都聚在这里,年长年少的都集在一起。D 把清流激湍作为流动酒杯的环形渠水。 众贤才到了以后,年长年少的才全聚集过来。 11.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本段描写兰亭景物抓住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B 本段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C 本段写天气好,人心乐,盛会难得,段尾突出一个“乐”字。D 本段叙事写景后落在“

17、乐”字上,是为后文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痛”字,联系古今事,引出了“悲”字作铺垫。12.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兰亭集会周围环境的语句是 (2)作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13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四、延伸拓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於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

18、,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朗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

19、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注 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小吏,侍高祖 侍:侍奉 B子孙有过失,不谯让 谯让:呵责 C虽齐鲁诸儒质行 质行:质疑

20、(他的)行为 D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尊礼:尊敬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人臣尊宠乃集其门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虽他皆如是 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6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恭谨无与比”的一组是 ( ) 号奋为万石君。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 上时赐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乃谢罢庆。 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A B C D 五、欣赏顿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文满清末

21、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邹君海滨

22、,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靰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六、探究性学习1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

23、,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第二单元第五课 兰亭集序一、语言积累1gu kui x tun shng hi q chng shng ji2.副词,确实,的确。 形容词,真实。 动词,讲信用。 同“伸”,伸展。 副词,随意。 3D。时代不同,时代发生了变化。4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品类:古义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怀抱: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所以:古义以此用来;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5贤,形容词作名词,贤士。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老的人。觞,名词作动词,喝酒。游、骋,使动用法,使放纵、

24、使开阔。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视、听,动词作名词,眼睛、耳朵。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6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又千差万别,性情的安静和急躁不同。等到对于向往的东西已经厌倦,情绪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 何况寿命的长短,完全听从造化安排,终归要走到尽头。 总是面对着他们的那些文章而感叹悲伤,而我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7书法 书圣 王右军 兰亭集序二、课堂点击8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

25、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9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三、选段在线10.C。注意“以为”“流觞”“曲水”“毕”“咸”等词的意义。11.D。不应是铺垫。12.(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26、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登高,在亭上集会);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3侧重叙述活动的情景。四、延伸拓展14C。15C。16B。 参考译文: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

27、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

28、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

29、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六、探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文,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古人对时间、生命的一般认识,启发学生对生命终极目标、生命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列举人生有限、时不我待的文句,越多越好,理解时可以结合文句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对消极的生命观做出正确的分析。兰亭集序作业导航1理解本文淡雅的格调和深沉的思考。2积累“信、修、因、极、类、俯仰”等六个词语。3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一、基础部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曹操三父子、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