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8.33KB ,
资源ID:1379615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961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息对抑制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息对抑制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docx

1、加息对抑制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加息对抑制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加息对抑制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 班级:材料成型 姓名: 学号: 摘 要:2011年通货趋势依然没有减轻,反而愈演越烈。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4月份 5.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1.5一直上涨至11月份5.1的高位,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全年涨幅为3.3。通货膨胀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自进入2011年以来,央行采取了3次加息措施控制通货膨胀进一步升温。关 键 词: 加息 通货膨胀 抑

2、制通货一、 我国通货膨胀现状及加息措施2011年通货趋势依然没有减轻,反而愈演越烈。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4月份 5.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1.5一直上涨至11月份5.1的高位,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全年涨幅为3.3。自进入2011年以来,央行采取了3次加息政策。加上2010年的两次加息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有5次加息。2011年7月7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2011年4月5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2011年2月8日

3、,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2010年12月25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2010年10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最近一次加息具体参见下表:项目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调整幅度1.存款活期存款0.50.502.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个月2.853.100.25半 年3.053.300.25一 年3.253.500.25两 年4.154.400.25三 年4.755.000.25五 年5.255.500.253.贷款半年5.856.100.25一年6.316.560.25一至三年6.406.900.25三至五年6.657.050.25五年以上

4、6.807.050.254.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下(含五年)4.254.450.20五年以上4.704.900.20二、 通货膨胀成因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流动性过剩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4月我国外汇占款余额为24万亿元,比上月增加了3017亿元,1至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14348亿元。巨额的外汇占款大大增加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二)成本上涨过快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无论是人工成本、土地价格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

5、,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2011年原材料、燃料等成本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此外,2011年劳动工资将会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都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从而推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三)输入型产品价格上涨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金属矿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达10%左右。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再加上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大宗商品存在供需缺口,都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三、 利息与膨胀关系M=PQ,M:社会总资本,P:商品价格,Q:商品数量;当Q不变时,M减小,P会相应该减小,从而达到降低价格的作用,从而抑制通

6、胀!人们都是逐利的,提高利息,(1)会使一部分人比较利息与自己投资收益,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借贷的成本增加,减少投资,从面减少了投放到社会中的货币M;(2)老百姓会减少消费,想多存点钱得到更多的收益,这个很好理解,这样也能减少市场中的货币M;这样就减少了货币M的供应,从而在Q不变的情况下,使P下降,达到价格下降的作用!四、加息原因及影响(1)通胀压力加大和负利率加剧是加息的直接原因,加息也顺应了市场利率变化趋势通胀压力加大和负利率加剧是加息的直接原因,受要素成本上升、农产品涨价、输入性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通胀压力还在不断增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季报认为,中东和

7、北非号称“世界油库”,这个地区政治局势动荡将对世界石油供应及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加上国际资本借机大肆炒作,使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加大了我国输入性通胀预期。随着物价上涨,“负利率”不断加剧,居民储蓄难以保值增值,可能纷纷流出银行体系,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加息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体现了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位置的决心。另一方面,央行此前调控多采用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资金数量的收紧已内生性地推动资金价格的上升。由于市场利率上扬,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一些银行为吸收存款甚至不惜采取赠送现金、礼品和服务优惠等手段,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加

8、息也是顺应市场利率变化趋势的需要,有利于消除利率管制条件下的资源错配和无序竞争现象。(2)经济较快增长为加息提供了前提基础,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为加息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较快增长为加息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我国经济已从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2010年增长10.3%,显著高于9%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虽然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全年经济仍将保持在9%以上。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为加息提供了有利条件。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加快复苏、贸易逆差收窄,以及新兴市场通胀上扬,国际资本呈现回流美国的趋势。这样可能会减少加息对热钱流入的吸引力。(3)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有投资者认为,从最近几

9、次加息看,虽然对短期市场的波动造成一定影响,但基本上没有改变市场的运行节奏,加息对于市场心理层面的影响已经相对减弱。从市场大方向来看,指数重心逐步上移,市场热点也正由小盘股和题材股向权重指标股过渡。而悲观者则认为,在3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前加息,说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如果未来通胀超预期,相应的调控力度也可能超出预期,这无疑将给股市带来很大压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持续的加息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在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初级制造业受到的压力已不容忽视。虽然最近的PMI指数有所反弹,但能否改变回落趋势还有待观察。目前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库存的大幅度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

10、的内在压力。因此,今后在加息工具的使用上,应该会考虑到这些因素,以避免过度调控。 (4)连续加息对楼市的影响将逐渐由量变到质变,楼市调控效果将更加明显央行再度加息后,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已经达到7.05%,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达4.9%。尽管从数据上看,房贷月供每月增加的数额不大,但连续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渐由量变到质变。虽然前几次加息对楼市的直接影响都不明显,但在当前楼市调控不断从严的情况下,加息对楼市需求的抑制将更加明显。当前一线城市首套房首付基本上都已达到三成,并且贷款利率多为基准利率。二套房严格执行六成首付,贷款利率最低为1.1倍。在购房首付成本增加的同时,加息又增

11、加了持有成本。同时,新一轮楼市调控时间还短,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加息将使购房者的购房热情进一步降低。加息与调控政策的叠加效应将更加明显。相比严格的限购措施,目前支持购房者依然入市的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及货币供应多,缺乏更好的投资渠道。第三轮调控更加严厉地打击了投资需求,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相比限购,加息将使得投资成本非常明显的上涨,对投资需求也将进一步抑制。由于持有成本在持续增加,已经购房的部分投资者有可能转售房源,二手房市场供应量将增加,议价空间将逐步加大。整个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将更加明显。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公积金贷款将更受购房者青睐。目前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与商业贷款差距达到了2.15%。同样贷款80万元20年,商贷月供为6106元,而公积金为5148元,20年还贷总差距达到了23万元,预计选择公积金购房的比例将明显增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