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81KB ,
资源ID:13842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842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制冷机基础知识》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制冷机基础知识》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1.docx

1、制冷机基础知识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1第二章 制冷剂 载冷剂 冷冻机油目的:通过对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的了解;正确使用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第一节 制冷剂1,什么是制冷剂以及制冷剂的作用:制冷剂:就是在制冷系统中能够循环变化的物质,叫工质。制冷过程就是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相变时(蒸发或冷凝)吸收或释放热量来达到热量从低温部分转移到高温部分。 2,制冷剂的安全、环境特性毒性危害分类:分A、B两类。A类,无毒性或低毒性;B类,高毒性。燃烧性危害程度分类:分1、2、3类。分别为:不可燃、有燃烧性、有爆炸性。臭氧消耗潜能值ODP:表示制冷剂消耗大气臭氧分子潜能的程度。选用R11的值作为标

2、准值1.0。温室效应潜能值(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衡量制冷剂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值。选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潜能值为标准值1.0。例: 毒性危害和燃烧性危害程度分类 ODP GWPR11 A1 1.0 4600R12 A1 0.82 10600R744(CO2) A1 0 1R717(氨) B2 0 1R22 A1 0.034 1900R134a A1 0 16003,常用制冷剂1)氨(NH3 R717)标准沸点-33.4,凝固温度-77.7。有较好的热力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流动阻力小,比重小,传热性能好;价格便宜、易获得。毒性大,易燃易爆,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

3、食品易产生污染;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就会引起中毒;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可以燃烧;容积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以引起爆炸;氨在高温(260)时会分解出氢气(H2),遇空气及明火会产生强烈的爆炸;氨系统必须安装空气分离器,及时排放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氨极易溶于水,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氨系统中不会产生冰塞,可以不加干燥过滤器;但有水存在,极易腐蚀金属,并提高蒸发温度;纯氨不腐蚀钢、铁,但含水时会腐蚀锌、铜及铜合金(除磷青铜),因此在氨制冷机及系统中不允许使用铜及铜合金部件(包括压力表,氨压力表必须标有“氨”字样),只有个别起耐磨、

4、密封的部件才可以使用高锡磷青铜,如活塞机的小头衬套和轴封。氨与油不互溶,并且氨比油轻,油沉在氨液的下部,有利于从容器的底部放油;但在换热器表面会形成油膜,影响换热。油在管路内凝结,停机后会形成油封、再次开机时引起液击。在吸(排)气管路上尽量避免出现“U”形弯。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引起窒息,但有利于发现泄漏;氨与水结合显碱性,可用石蕊(变蓝)或酚酞(变红)试纸检漏,但不要用肥皂水检漏。氨的标准:GB 5361988 液体无水氨 JB/T 47502003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附录F:“钢制氨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对液氨的要求及其充装程序” 规定:液体氨除应符合GB 536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5、:a) 含氨量应大于99.995%;b) 含氨量应不小于99.6%,且其中含水量应不小于0.2%。)氟利昂氟利昂是碳氢化合物的卤(氟、氯、溴)代物的总称。不含氢的卤代烃称为氯氟化碳,简写成CFC;例如:R12。含氢的卤代烃称为氢氯氟化碳,简写成HCFC;例如:R22。不含氯的卤代烃称为氢氟化碳,简写成HFC;例如:R134a。R22标准沸点-40.8,凝固温度-160.0。有较好的热力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比重较氨大;无毒,无味,燃烧、爆炸的可能性小;绝热指数小,压缩终了温度低(与氨比较);对金属材料腐蚀小,但腐蚀镁及镁含量超过2% 的铝镁合金;对天然橡胶、树脂

6、、塑料等非金属材料有“膨润”作用。维修氟机时,如果需要更换密封垫或“O”形圈时,注意使用耐氟材料。分子量大,比重大,阻力损失大,传热性质差(与氨比较)。溶水性极差,易产生“冰塞”,系统中需要安装干燥过滤器;与水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酸性物质,出现“镀铜”现象,因此要求氟利昂中含水量极小(R22中要求含水量不大于0.0025%)遇明火或电弧光会分解出有毒的HCl、HF及光气;渗透性极强并且无味,极易泄漏又不易被发现;破坏臭氧层(ODP)及产生温室效应(GWP);价格较氨贵;与油部分溶解,并且因润滑油种类不同溶解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温度高溶解度大或者互溶,当温度降低时,溶油能力减小,会使油分离出来并且

7、分层,分离出来的油会浮在氟利昂上面,对于满液式蒸发器来说,会使回油困难并使蒸发温度提高。 有关标准:GB 737387 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R22)第二节 载冷剂(第二制冷剂)1,用载冷剂的优点载冷剂:又称冷媒,是被用来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传递给被冷却物体的媒介物质。直接冷却:蒸发器安装在用冷场所,直接冷却被冷却对象。如:冷风机、排管;间接冷却:通过冷媒来冷却被冷却对象的冷却方式。如:冷水机组、盐水机组;采用载冷剂系统的优点:1) 制冷剂系统集中在机房或很小范围内,便于密封和检漏;2) 制冷剂充注量大大减少;3) 在大型用冷系统中便于冷量的分配和控制;4) 便于安装,制冷系统和载冷剂系统相互独

8、立。2, 对载冷剂性质的要求(希望):载冷剂在蒸发器和用冷场所之间循环,通过显热传递热量。无毒,不可燃性,无刺激性气味;化学稳定性好,不分解,不氧化,不腐蚀设备,对人体无害;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呈液态,凝固点温度低于蒸发温度58(不结冰),沸点远高于使用温度(不挥发,减少损失);比重小,粘度小(减少泵功耗),传热性好,比热大(减少循环量及换热面积)。3, 常用载冷剂及其特点:1) 空气:比热小,只有在采用空气直接冷却时才使用,如小型的空调器。2) 水:比热大,无毒无害,但凝固点高(0),只用于0以上的冷水机组。3) 盐水(NaCl、CaCl2):在0以下的系统中,常使用NaCl、CaCl2按一定比

9、例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作为载冷剂。盐水的冰点是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一般要求盐水的冰点温度要低于使用温度1014。浓度过大,盐水比重增加,水泵耗功增大,盐耗增加。浓度超过共晶点的浓度,冰点的温度反而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此时析出的是晶体盐而不是结冰),NaCl水溶液的共晶温度分别为-21共晶浓度22.4%,CaCl2水溶液温度-55,浓度29.9%。浓度过低,接近冰点温度,蒸发器管路表面有结冰可能。盐水析冰、析盐曲线见图1-8:盐水具有腐蚀性,尤其与空气混合时极易腐蚀金属材料,应当尽量使盐水系统密封,减少与空气接触,并加入适量缓蚀(防腐)剂。防腐剂常用重铬酸钠(Na2Cr2O7)和氢氧化钠(N

10、aOH)、重量比为100:27混合,使溶液呈弱碱性(PH值为7.08.5)。盐水有较强的吸水性,使用过程中浓度会逐渐降低,应定期检查浓度(常用测比重法)。氯化钠水溶液质量浓度、起始凝固温度、密度与适用范围:质量浓度 起始凝固 密度 kg/m3 适用的盐水最低% 温度 (15) 出水温度范围 23.1 -21.2 1175 不低于-1121.2 -18.2 1160 不低于-818.8 -15.1 1140 不低于-516.2 -12.2 1120 不低于-2氯化钙水溶液质量浓度、起始凝固温度、密度与适用范围:质量浓度 起始凝固 密度 kg/m3 适用的盐水最低% 温度 (15) 出水温度范围

11、29.9 -55 1286 不低于-4529.4 -50.1 1280 不低于-4028.5 -43.5 1270 不低于-3425.7 -31.2 1240 不低于-2123.8 -25.7 1220 不低于-1620.9 -19.2 1190 不低于-9添加缓蚀剂:(大致)1立方米氯化钠水溶液添加重铬酸钠3.2kg、氢氧化钠0.86kg;1立方米氯化钙水溶液添加重铬酸钠1.6kg、氢氧化钠0.43kg。4) 甲醇、乙醇及其水溶液:纯的甲醇、乙醇冰点为-97、-117,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作载冷剂,粘度小;有挥发性和可燃性,使用时注意防火及减少消耗。5) 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及其水溶液:乙二

12、醇、丙二醇、丙三醇本身粘度很大,但配成溶液后粘度降低;共晶温度可达-60,挥发性较小;丙三醇(甘油)无毒,可以与食品直接接触;乙二醇、丙二醇基本无毒。第三节 冷冻机油1、冷冻机油:冷冻机油即制冷压缩机润滑油。与普通润滑油相比,凝固温度(倾点)比较低。在较低的温度下有较好的流动性,如曲轴箱、蒸发器中。因此,禁止使用动物油、植物油或标号相同的普通润滑油来代替冷冻机油使用。冷冻机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零部件的磨损和压缩机的寿命、性能。必须选择优质的冷冻机油。2、 冷冻机油在压缩机中的作用:1)润滑:减少压缩机的摩擦功、摩擦热及零件的磨损。2)冷却:带走摩擦热,使零件温度不至于过高。3)密封:在运动部件

13、之间形成油膜,阻止制冷剂泄漏。如:活塞环与汽缸表面;阴阳转子之间、转子与机体之间;轴封动静环表面之间。4)清洗:利用油的流动,带走摩擦表面的磨屑,防止零部件进一步磨损。5)消声(降噪):油膜可以缓冲零件之间的碰撞,减少噪音并阻碍声音的传递。6)动力:活塞及螺杆压缩机都采用冷冻机油作为动力来控制卸载机构的动作。3、 冷冻机油的选用条件、特性与影响:1)粘度适中:粘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摩擦功增大,排气温度升高。粘温性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油温超过60时,粘度急剧下降,因此压缩机的油温要求的使用范围为3060。2)凝固点(倾点)低:油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叫做倾点。国产冷冻油的倾点一般为-

14、40左右。如果蒸发温度低于凝固点温度,油就会凝结在蒸发器管路表面,影响换热,不利于回油。活塞压缩机的曲轴箱温度太低(如回液),会使油泵供不上油,造成压缩机损坏。3)闪点:油蒸汽与空气混合与明火接触后即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油温达到闪点时,重则有着火、爆炸的危险,轻则使油变质、炭化。4)水分:油与水混合,会引起油的乳化,粘度降低,润滑条件恶化,造成机械事故。必须控制油的含水量。5)机械杂质:系统中的杂质会随制冷剂的流动进入油路系统,会使油路及过滤器堵塞,造成供油故障,造成机械事故,同时也加剧零件磨损。6)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的互溶性:氨与冷冻机油基本互不相溶(略)。氟利昂与冷冻机油部分相溶,并且随

15、温度、压力变化而变化。油的温度越低以及氟利昂的压力越高,油溶解氟利昂的能力就越大。如果环境温度比较低并且停机时间比较长,冷冻机油中就会溶解大量的氟利昂,再次启动压缩机时,活塞压缩机的曲轴箱及螺杆压缩机的油分离器中溶解于油中的氟利昂就会迅速蒸发,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油泵的正常供油。同时,油与制冷剂混合时,会使油的粘度降低,减弱润滑油的作用,造成机械事故。因此,氟利昂压缩机必须装有油加热器,开机前将油温加热到25以上。7) 冷冻机油对热交换的影响油附着在换热器的表面,增加热阻,影响换热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及时排放系统设备中多余的冷冻油。在氨系统中,氨与油几乎互不相溶,并且油比氨重,沉积在氨的下面

16、,可以很方便地从设备的底部将油放出。放油必须使用集油器放油,严禁从带有压力的设备中直接向外放油。在氟利昂系统中:在冷凝器、贮液器等高温设备中,氟利昂与油互溶,对换热影响不大。在蒸发器等低温设备中,随着氟利昂的蒸发以及温度的降低,油会分离出来,附着在换热器表面,影响热交换。对于干式蒸发器,油会被流速较快的气体带回压缩机循环使用。对于满液式蒸发器,油会浮在氟利昂的上部(油比氟利昂轻),很难随气体回到压缩机,导致蒸发温度提高。4、 冷冻机油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冷冻机油。我国标准:GB/T 166301996冷冻机油。 按制冷机组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选用冷冻机油牌号。 充灌过程中防止混进水分和杂质。在油的循环使用过程中要对油进行冷却、过滤。定期更换(油的粘度如果下降15%需要更换新油)。初次使用的机器,要经常检查、清洗过滤器,并根据油的污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新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