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3.74KB ,
资源ID:13850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850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 姓名: 课时:1(新课、实验课)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掌握组成细胞的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并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掌握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及检测过程、探讨食物主要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含量等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性并认同生命的物质性。通过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合作、动手、探究的能力,并且初步形成对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肪的了解。本节内容是

2、第二章组成细胞分子的概述,起到了很好的启下承接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第二章知识的了解,并更好的学习有机物与无机物。二、学情分析1高一的学生预习能力不强,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应做好自主学习案具体自学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并自学,达到较好的自学要求。2高一的学生已经在初中掌握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但是关于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原理,需要课前预习以及课上自学才能及时完成课上的学习任务。3刚入高中的学生对于独立思考的能力较为欠缺,在分析检测蛋白质与还原糖的异同方面需要教师在课上实验操作前后给予必要的提醒与指导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4. 由于高一学生归纳总

3、结的能力不足,课上许多知识的总结以及分析,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图表、提出问题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来认识生物非生物之间统一性与差异性、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微量元素。(2)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3)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4)简述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二)能力目标(1)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检测不同食物中的成分以及含量,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三)情感目标(1)强化学生合

4、作学习以及探究问题的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激发对于学习生物学的兴趣。(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及非生物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五、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一、图片展示引出课题二、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三、组成细胞的元素四、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六、回顾学习目

5、标七、课堂练习展示:1、明确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2、明确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含量3、能够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图片: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我们的校园静止不动。解说:运动场上,同学们奋力拼搏,与此同时运动场校园却是静止不动,生物与非生物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生物有生命特征?组成他们的元素和化合物有什么特殊的?导入:引入新课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展示: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观察并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就自己提出的问题与小组同学交流。总结: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及不同生物之间在元素种类上具有统一性

6、,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自学:完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展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提问:鲜重中细胞中哪几种元素含量较多?鲜重与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有多到少排序?其中干重中最多的是哪种化学元素?总结:主要元素(C、H、O、N、P、S);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的元素(C)。人体细胞鲜重中氧含量最多(水含量最多),干重中碳含量最多(有机物含量多)。讲解: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的原因:干重中C的含量最多,C构成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本章节的其他几节深入学习)。展示:司马光砸缸图联系微量元素的方便记忆法微量元

7、素:Fe、Mn、B、Zn、Mo、Cu(铁猛碰新木桶)展示:大脖子病以及贫血症图片:提问:微量元素是否就是量微、作用大?分析病因?过渡:构成细胞的元素在生物细胞中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完成自主学习案中的相关内容总结: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类:1、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2、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提问: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何区别? 2、水和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吗?3、哪些植物器官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总结: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 2、蛋白质是组成生物

8、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3、苹果、梨富含糖类,花生、核桃富含脂肪;大豆富含蛋白质等过渡:我们是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出的答案,如何能够证明,这需要实验来检验。自学:完成自主学习案的表格,完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试剂、方法、现象。回答:表格内容补充并讲解 :1、还原糖的检测:斐林试剂的成分:NaOH、CuSO4等量混匀,产生蓝色沉淀Cu(OH)2,还原糖+Cu(OH)2CuO2(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若是蓝色沉淀Cu(OH)2完全形成,则反应很难进行,所以要现配现用。2 蛋白质的鉴定:双缩脲试剂成分是NaOH(1ml)、CuSO

9、4(4滴),NaOH提供碱性的反应环境,蛋白质+Cu2+紫色络合物;3脂肪的鉴定:两种方法。一种是检测样液中的脂肪,一种是利用显微镜检测组织切片,制作切片染色去浮色制片镜检。 实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7种(梨汁、雪碧、马铃薯、米粉、蛋清、花生均浆、牛奶)大家常见的食品材料,每一小组负责一种材料的检测,先预测再通过实验检测材料中是否含有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并确定含量的多少,将结果填写于实验活动卡中 。 总结:(1)还原糖的种类: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而蔗糖不是还原糖。(2)通过观察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食品中各种有机物的含量不同,所以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合

10、理膳食,不偏食不挑食。(3)(表格)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何区别?对二者进行比较。展示:学习目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小结展示:习题观看观察、倾听、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学生自学学生观察、总结。学生看资料听讲解。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分析并回答学生倾听同学的回答、教师的补充、纠正并整理学案。学生看书、自学、填自主学习案学生回答填写内容,并与教师一起思考解决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组实验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思考并解答了解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自己切身的体会,展开深入的思考锻炼学生分析图表、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锻炼自学能力

11、掌握细胞中的主要元素、基本元素和最基本元素。理解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加强记忆。理解微量元素作用大掌握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碰撞,打开思路。学会倾听、并并补充自己的知识。为实验顺利进行,做好知识准备。学生学习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并梳理注意问题。小组分工合作、探究、配合,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合作能力。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将联系。将学习目标再现,切实体现目标的达成情况巩固学习内容七 板书设计: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 细胞中的元素 三 检测糖类、蛋白质、 基本元素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蛋白质

12、+ 双缩脲试剂紫色 主要 元素 淀粉 + 碘液 -蓝色 微量元素: 脂肪 + 苏丹三橘红色二 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机物:蛋白质、脂质、核酸、糖类无机物:水、无机盐 八 巩固练习:1、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的红豆杉,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2、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 ()。 ANa、K、O、 S BB、Mo、Fe、Zn、Cu CN、H、O、P、C DFe、Ca、Cu、Mg、C3、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

13、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九 作业设计:1 完成本节的习题案中相关内容(9个选择,2个答题)2 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材,检测其中有机物的有无以及含量十、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对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含量等内容以自学和图表分析为主,本着能自学的内容不重复,能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不教师包办的理念完成了上述内容的教学。对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

14、的检测则以动手实验为主,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中小组合作探究的理念,提升合作、探究、动手、分析等多方面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的自学效果很好,能准确的识记,并能做出适当的比较总结。但是对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关于双缩脲试剂A、B液加量不同,如果B过量会怎么样?),完成的效果不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设计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的思考。综合来看,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相关的教学内容完成较好。但是课上具体巩固的时间较短,需要课后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当堂学习效果评测1、自学评测:(教师提问)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

15、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使用试剂颜色反应检测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用的试剂、颜色反应、检测方法;2、动手实验结果评测:(含有用“+”,无用“-”, 含量多用“+”表示)(黑板写出)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梨汁雪碧蛋清牛奶花生匀浆马铃薯汁米粉3、当堂联系的评测:(当堂做完并给出答案)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的红豆杉,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 ()。ANa、K、O、 S BB、

16、Mo、Fe、Zn、Cu CN、H、O、P、C DFe、Ca、Cu、Mg、C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分析4、自学评测: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使用试剂颜色反应检测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用的试剂、颜色反应、检测方

17、法;结果分析:通过课堂巡视与提问,绝大多数同学可以自主完成并且掌握。不需要教师干预完成效果很好。出现的问题主要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如果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于步骤中药品的使用没有思考。此处应该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学生思考。5、动手实验结果评测:(含有用“+”,无用“-”, 含量多用“+”表示)(黑板写出)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梨汁雪碧蛋清牛奶花生匀浆马铃薯汁米粉结果分析:各小组同学在动手实验中能做到较好的配合与正确的进行实验操作。问题出现在:如果本组检测与预测不符时,有些同学怀疑自己动手实验的结果。教师在此处应该先要强调实验步骤的准确进行,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有可能是出现错误,也极有可能是我们

18、固有的知识有误,应该大胆提出质疑,并重复实验。6、当堂联系的评测:(当堂做完并给出答案)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的红豆杉,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 ()。ANa、K、O、 S BB、Mo、Fe、Zn、Cu CN、H、O、P、C DFe、Ca、Cu、Mg、C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

19、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结果分析:前两道题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出在第三题上,此处要引导学生注意还原糖的检测仅仅局限在还原糖,对于其他的糖是否是还原糖,需要仔细审题,多关注实验材料的选择问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材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掌握组成细胞的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并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掌握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0、的检测原理及检测过程、探讨食物主要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含量等内容。本节内容设计了两种课型的融合,新授课与探究实验课的融合,共一课时。由于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浅和少,所以在处理时,我将基础的元素以及化合物等知识设计成主要以自学为主,教师辅以引导与总结;而实验部分则除自学外,还有对于实验步骤的详细说明,希望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重视与思考。由于实验时间有限,脂肪检测中的两种方法在本节课中只要求学生使用了一种。另外一种需要观察组织切片的方法,将在下次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中进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立如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主要元素

21、、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微量元素。(2)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3)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4)简述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二)能力目标 (1)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检测不同食物的成分以及含量,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三)情感目标(1)强化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探究问题的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激发对于学习生物学的兴趣。(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及非生物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

2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性并认同生命的物质性。通过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合作、动手、探究的能力,并且初步形成对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肪的了解。本节内容是第二章组成细胞分子的概述,起到了很好的启下承接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第二章知识的了解,并更好的学习有机物与无机物。当堂学习效果评测7、自学评测:(教师提问)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使用试剂颜色反应检测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用的试剂、颜色

23、反应、检测方法;8、动手实验结果评测:(含有用“+”,无用“-”, 含量多用“+”表示)(黑板写出)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梨汁雪碧蛋清牛奶花生匀浆马铃薯汁米粉9、当堂联系的评测:(当堂做完并给出答案)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的红豆杉,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 ()。ANa、K、O、 S BB、Mo、Fe、Zn、Cu CN、H、O、P、C DFe、Ca、Cu、Mg、C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

24、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对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含量等内容以自学和图表分析为主,本着能自学的内容不重复,能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不教师包办的理念完成了上述内容的教学。对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则以动手实验为主,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中小组合作探究的理念,提升合作、探究、动手、分析等多

25、方面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的自学效果很好,能准确的识记,并能做出适当的比较总结。但是对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关于双缩脲试剂A、B液加量不同,如果B过量会怎么样?),完成的效果不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设计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的思考。综合来看,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相关的教学内容完成较好。但是课上具体巩固的时间较短,需要课后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对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含量等内容以自学和图表分析为主,本着能自学的内容不重复,能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不教师包办的理念完成了上述内容的教学。对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则以动手实验为主,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中小组合作探究的理念,提升合作、探究、动手、分析等多方面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的自学效果很好,能准确的识记,并能做出适当的比较总结。但是对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关于双缩脲试剂A、B液加量不同,如果B过量会怎么样?),完成的效果不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设计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的思考。综合来看,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相关的教学内容完成较好。但是课上具体巩固的时间较短,需要课后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