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3 ,大小:63.63KB ,
资源ID:1385908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859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歌鉴赏自己整理学生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歌鉴赏自己整理学生版.docx

1、诗歌鉴赏自己整理学生版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的态度。考查角度一:人物形象定义: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或诗人“我”的形象。诗歌中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解题指导: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时,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风格。2.抓住特征,准确定位。抓住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征,结合具体词句,定位人物形象。解题步骤:形象-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典题】(2013年河南郑州三模) 生查子 独游西岩 (难*)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2、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答:【即学即练】竹轩诗兴 (中*)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3、答:考察角度二:景物形象定义: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诗歌往往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解题指导:1描绘图景,具体形象。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氛围,准确真切。理解景物修饰语的情感色彩及情感色调,确定诗歌中画面的意境特点。如:悲凉,萧条,壮丽等。要特别注意积累专业术语。3分析情感,深入明确。在确定诗歌意境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思想情感,两者是相契合的。如色彩色调是鲜活明丽、昂扬向上的,诗人的情感就是高昂乐观,恬淡闲适的;相反,色彩色调是阴暗凄冷低沉的,诗人的情感则是低沉伤感愁

4、苦的。答题时切忌空洞,要具体。答题步骤:描摹图景-概括景象(意境)特点-剖析情感【典题】金谷园(中*)杜牧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注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唐时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坠楼人:石祟爱妾绿珠,美而艳,大将军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请结合本诗的前两句分析景情关系。(6分) 答:【即学即练】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难*)与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中)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今朝郡斋冷

5、,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释】: (1)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2)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3)“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 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诗中“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5分)答: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6、(5分)答:考察角度三 事物形象定义:物象,即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的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解题指导:通过分析事物形象,探求象征体和本体的联系,进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1把握事物的形神特点。咏物诗中要写出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还要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古人对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不即不离”,即不滞于物,曲尽其妙。2联系诗人经历及社会环境,揣摩诗人的情志。虽很多诗人咏同一事物,但主题各异。如咏蝉解题步骤:提炼物象特征-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典题】(2013.江西高考)(易*)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

7、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5分)答:【即学即练】野菊 杨万里(易*)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

8、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5分) 答:附:古诗中常见的形象(一)人物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9、,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4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不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5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描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6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知识分子形象。7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

10、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8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达了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思想。(二)特殊物象1送别类(1)杨柳。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酒。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

11、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2思乡类(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穷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愁苦类(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煜虞美人中

12、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哭,以致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3、”,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抒怀类(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写出了梅香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以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

14、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文思画意。很多诗中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中的:“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草木繁盛

15、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5爱情类(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

16、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切思念以及爱情的纯洁。(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6战争类(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楼兰。代

17、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柳营。指军营。(5)请缨。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6)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7闲适类(1)五柳。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

18、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常用的意境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冷森幽僻,悲凉凄清,苍凉悲壮,阴冷,荒凉,冷落,衰败,萧瑟,萧条,孤寂;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闲适,恬静;绚丽,壮丽,壮美,秀美,朦胧,淡雅等。演练巩固提升1、(2014吉林省五校联考)一丛花令 张先(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一丛花令 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

19、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2)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2、(2013海南琼海模拟)点绛唇 王禹偁(难*)点绛唇 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答:(2).概括“征鸿”

20、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6分)答:3、雪晴晚望(难*)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雪晴晚望【注】贾 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1)题目为“雪晴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5分)答:(2)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答:4、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与减字木兰花 秦观(中*)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21、,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答:(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答: 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语言,是读懂诗歌的前提,鉴赏诗歌的语言,则又是诗歌解读的深化。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常见的鉴赏类型有字句鉴赏型(炼字题及炼句题)、诗眼鉴赏型、风格鉴赏型。考查角度一 炼字题炼字题,即是对“字”的鉴赏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

22、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解题步骤: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修辞等)意境或情感义(说明:并非每一题都包含四点以上,一般用两三点即可)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溪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分析“惜”字和“爱”字的妙处,可回答为:“惜”,爱惜;“恋”爱恋;诗人以“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和树阴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阴爱恋,富有情趣。【典题】(2013湖南高考)钓船归 贺铸(中*)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23、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表达效果。【即学即练】(2014山西四校联考)听筝 柳中庸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听筝 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考查角度二 炼句题炼句题,是对“句”的鉴赏,常包括意境解说、手法探究和情感表达等多种角度。解题指导: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叠词、修饰语的运用,还要注意语法现象。解题步骤:句意解说-技巧阐释(包括结构作用)-意境或情感分析【典题】(2012重庆卷)鹧鸪

24、天王寂(难*)鹧鸪天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亭皋:水边的平地。 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 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即学即练】初见嵩山 张耒(中*)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赖:依赖,凭借。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

25、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 考查角度三 诗眼鉴赏题定义:“诗眼”指的是诗词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字传神型和统摄全篇型。诗眼能使得作品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解题指导:寻找诗眼要注意以下特征,一统摄全篇的情调,二深化诗句的意境,三集中体现情感。如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解题步骤:1明确诗眼的价值。是“一字传神”还是统摄全篇。2一字传神型,具体解说字句,联系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歌标题、作者情感加以理解。3统摄全篇型,结合全诗,逐联逐句解说诗眼的

26、体现,注意诗句解说要紧扣诗眼。【典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中*)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注: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有人说,全诗“望”字统领全篇,你认为对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即学即练】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中*)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解: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落帆:卸帆。、人归句:意

27、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秦:今陕西一带。 全诗紧扣“夕”字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考察角度四 风格鉴赏题定义:语言风格,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鉴赏语言风格,即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解题指导:这类题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的语言特点。如清新质朴、简练生动等,但不能简单孤立的用这样的词语回答,一般用一两个词语点明语言特点,用相关语句分析这种特色,还可以指出在表现感情、主旨方面的作用。如金昌绪的春怨,语言清新自然,极其口语化。解题步骤:风格术语-举例说明-感情主旨作用【典

28、题】(2013湖北高考)临江仙 欧阳修(难*)临江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即学即练】微雨登城二首(其一)刘敞 与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苏轼(难*)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苏轼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

29、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 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总结:鉴赏诗歌语言谨防“言不及义,步骤缺失”错误。方法:1字句分析要具体。推究字句的妙用,不可孤立就字句论字句,要结合全诗内容和具体字句的意义展开分析,同时避免抛开字句空谈效果,内容空洞。2解答步骤要全面。审明题干,明确思路,注意解答的角度和步骤,避免顾此失彼,遗漏要点。如炼字题要兼顾的四个角度(本义、语境、情感、手法),具体题目未必做到面面俱到,但多角度分析是必要的。3基本术语要积累.如语言风格,须结合诗句运用专业术语加以解说。附: 语言风

30、格专业术语(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3、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