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62.47KB ,
资源ID:1388033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8803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新人教.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新人教.docx

1、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新人教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子目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

2、抗倭。两部分内容反映出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战争冲突。这表明明朝在努力发展对外友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积极组织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讲述: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我国的“航海日”。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定为我国的“航海日”?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探究新知(授新课)1郑和下西洋郑和是一个什

3、么样的人?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西洋是指哪些地方?教师讲述: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请同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乃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将士卒二万七千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清夏燮明通鉴卷十动动手: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到达范围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当年随郑和船队远航的船员,你所乘坐的宝船可能会运载哪些货

4、物?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能帮郑和出谋划策解决这些难题吗?谈一谈你到达亚非某一国家或地区时的所见所闻及突出感受。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材料研读:教师展示多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人数27800人10001500人160人船数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17艘4艘(一说3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 (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吨分别有120吨、100吨和50吨表中

5、数据说明了什么?材料二郑和下西洋的纪念邮票提出问题:在郑和下西洋的纪念邮票上,为什么取名为“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和平的使者”“贸易与文化交流”“航海史上的壮举”?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学生填写郑和下西洋基本概况。学生各抒已见,展开合理的想象。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问题: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个人因素;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通力合作等。学生分析图表,得出结论:中国造船水

6、平高、航海技术高、国家实力雄厚等。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郑和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西洋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情景假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通过学生的讨论集思广益,突破本课难点。通过教师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民族自豪感。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一日本南北朝的战乱,到14世纪末以北朝的胜利告终,但到15世纪中叶又进入藩侯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封建藩侯为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并弥补战争经费的不足,都积极支持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进行抢掠。中国的一些奸商,

7、也与倭寇相勾结,合伙从事走私和劫掠。还有一些破产的滨海贫民,为饥寒所迫,也充当倭寇的胁从。当时明朝统治腐败,海防松弛,浙闽沿海卫所,“战船、哨船十存一二”, 士卒也只剩4/10,“倭剽掠辄得志,益无所忌,来者接踵”(明史朱纨传),为患达到了猖獗的程度。 什么叫“倭寇”?想一想,嘉庆年间倭寇为什么达到猖獗的程度? 材料二孤城被围凡四十五日,大小三十余战。其六门并被攻。被杀男女五百余人,被烧房屋二万余间,被发棺椁(挖坟盗棺)四十余县。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五六,棺椁三四,有不可胜计而周知者。 归有光昆山县倭寇始末想一想,倭寇对我国沿海造成哪些危害?(明朝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8、)2戚继光抗倭 材料研读:凯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少保年谱耆编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展示戚家军抗倭形势,让学生介绍戚继光抗倭事迹。动脑筋:戚继光抗倭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材料研读: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二哄儿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

9、相互勾结。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倭寇的残暴骚扰,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介绍戚继光与戚家军的抗倭事迹等。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戚继光抗倭的决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明确“民族英雄”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课堂总结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巩固练习1郑和下西洋能够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支持B造船技术高超 C航海技术提高D国力强盛2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

10、,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3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 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 )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4福建省的漳湾“戚公祠”、福安的 “戚公饼”,由来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收复台湾B抗击沙俄入侵C抗击倭寇D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参考答案:1D2C3D4C回答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考链接1(2015年广东卷)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B荷兰人抵达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葡萄

11、牙人到达 2(2015年盐城卷)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 “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 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帝参考答案:1C2A 回答问题。熟悉中考题目,巩固知识。课后作业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然而,自郑和七下西洋后,整个明朝的航海业戛然而止,广阔的大洋上再无中国远洋航队的只帆片影。与此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欧洲国家却开始了航海探险,开辟了新航路,并直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课后思考

12、问题,做作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下西洋1前提:国力强盛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3概况: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友好之行4意义:增进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倭患严重2概况:浙江台州大捷,福建、广东抗倭3性质:反侵略斗争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