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6.73KB ,
资源ID:138847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884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王安石变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王安石变法.docx

1、二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分)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 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C. 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D. 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2.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 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2、 D. 以失败而告终3.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 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 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 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 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4.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的措施是()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保甲法 D. 农田水利法5.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

3、.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6. 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增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论者以为不可行。”由上述材料可知,“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改革中用人不当B. 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C. 改革涉及面太广D. 改革者优柔寡断7. 下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 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B. 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C. 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D. 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8.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

4、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募役法 D. 市易法9.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 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B. 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 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D. 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0.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

5、:A. 方田均税法 B. 免役法 C. 青苗法 D. 保甲法11.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B. 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 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D. 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2.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A. 负责市场税收 B. 核准市场物价C. 管理对外贸易 D. 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13. 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

6、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 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C. 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D. 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14. 苏辙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迓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辙所称的“新法”是指()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免役法 D. 均输法15. 北宋时期的一首诗中写道

7、:“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这主要是在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 农田水利法 B. 青苗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募役法16. “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王安石变法 D. 戊戌变法17. 北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变()A. “贫者以苦瘠之亩,苛数倍之输”B. “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C. “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D. “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8. 材料一、下列是

8、甘龙、杜挚对商鞅实行变法展开的一场争论。甘龙:“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杜挚:“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材料二、“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熙宁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数于安石争论”,“御史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材料三、宋仁宗( 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

9、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材料四、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都遭到当时一些人反对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最初都能推行的共同原因又是什么?结合这两次变法的教

10、训给我们有何启示?(2)材料三和四,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孝文帝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以夺富民之利 苏辙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材料二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

11、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

12、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苏辙、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认识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措施的相似点。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论证。 (3)材料四的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和军费开支

13、浩大”“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表明是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故B正确; 材料说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故A错误; CD比较片面,只是一个方面,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

14、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2.【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触动了显贵的利益,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三者都触动了显贵的利益。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

15、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和“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的信息可以看出王安石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故D项正确;A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题干中的做法只是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并没有剥夺三司的财权,故B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王安石变法 4.【答案】B【解析】联系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知,“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的措施是市易法,市易法(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

16、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5.【答案】C【解析】司马光的说法,既说明了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变味,同时也攻击了变法,问题的关键是用人不当导致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法令本身的问题,故C正确;A说法太过绝对,排除;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

17、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6.【答案】B【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中的“论者”认为范仲淹针对当时的冗官现象进行改革,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是变法失败的原因,故B正确;改革中用人不当和改革涉及面太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8、,故可排除A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仲淹并非优柔寡断之人,故可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解题的关键是“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增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论者以为不可行”。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兵力的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北宋政府为巩固统治而扩充军队。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19、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以上均与史实不符。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青苗法含义是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从题意可知“以钱贷民,使

20、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符合青苗法青苗法的评价 从目的上看,王安石主张推行青苗法最初的动机是“富民“、“强兵“希望通过青苗法的施行使得政府在不动摇官僚体制的情况下,避开冗官现象,通过“理财“,在财政上的“开源“来解决现实中“积贫“困境,并同时改善民户生活,使其避免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最后通过使国、民都富裕后,达到“强兵“的目的 从客观效果看,青苗法一方面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对其“富国“、“强兵“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但另一方面由于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官吏个人意愿及目的、地区差异、腐败、制度缺陷等等因素的影响

21、,总体上民户深受其害,并未能够实现王安石最初“富民“的目的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司马光、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持相反的意见,近代梁启超给王安石变法高度肯定,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故选A。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这种观点不妥,客观与否首先与立场紧密相连,故不选B。C.题干中司马光、蔡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评价,都是从自身立场来评价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故不选C。D.历史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并非只是变法,故不选D。故选A。1

2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旨在考查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可知是反对青苗法,该法规定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改善了北宋“积贫”的现象,但是该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故C项正确;A项错误,涉及到对土地的丈量和赋税的征收,不符合材料;B项不符合材料,是可以纳钱代役;D项不符合材料,属于对地方的管理。故选C。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知识点,旨在

23、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题涉及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分析、认知,把握到题干材料主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题干中司马光、蔡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评价,都是从自身立场来评价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错误。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这种观点不妥,客观与否首先与立场紧密相连,故B错误。C.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司马光、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持相反的意见,近代梁启超给王安石变法高度肯定,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故C正确。D.历史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并非只是变法,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略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

24、背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解答】A.材料说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故排除A。B.材料“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和“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表明是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故B正确。CD.两项内容都只是一个方面,比较片面,故排除CD。故选B。14.【答案】C【解析】根据“诸役人常苦迓送”“官吏皆请雇钱”等信息,可判断苏辙所称的“新法”是指免役法,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

25、例外。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免役法使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可知,涉及的是农田水利方面的信息,这是农田水利法的内容,故A项正确青苗法涉及地主、高利贷盘剥,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方田均税法涉及的赋税方面的内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募役法涉及的徭役方面的内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需要掌握农田水利法的作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农田水利法的作用的把握,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

26、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C【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变法惠及了百姓,保证了劳役的稳定,农民可以用来维持地方治安,官吏更加廉洁;通过分析诗作,诗作中“均输”、“保兵”(保甲)这些信息点,提示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有效措施。 故选:C。本题以一首诗作为考查出发点,考查了对王安石变法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均输法、保甲法等变法内容的掌握。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保甲法等。17.【答案】A【解析】A项反映的是苦瘠的土地却承担较重的赋役,方田均税法根据不同的土地承担不同的赋役可以改变这一不合理的情况,故A项正确;B项反

27、映的是徭役过多,危害百姓,王安石通过免役法来解决,故B项错误;C项反映的是富商地主通过贷款兼并土地,王安石通过青苗法来解决,故C项错误;D项是宋代二府三司相互牵制的弊端,与方田均税法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18.【答案】(1)变法危及了他们的既得利益。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8、都有坚强的信念等。变法不可能一帆风顺;变法者要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要树立变法图强的意识;变法要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王安石:实行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北宋:保守势力强大,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

29、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变法危及了他们的既得利益。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推行的原因是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有坚强的信念等。第三小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示是变法不可能一帆风顺;变法者要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要树立变法图强的意识;变法要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可知问题是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措施实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王安石:实行富国之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