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58.31KB ,
资源ID:1392216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9221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上学期统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上学期统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高二上学期统考历史试题含答案高中模块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卷两部分,第卷做在答题卡上,第卷做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共2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统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图一 图二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2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2、B. 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C. 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 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3.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反映的是A儒家的忠孝思想 B道家的辩证法思想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君臣名分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 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 A B C D5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

3、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守仁7朱熹从鹅湖参加学术辩论凯旋时,途经武夷山分水关,赋诗一首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意思指朱、陆二人在理学上各有“地势”,并且呈“西东”鼎立。流有万千,其源为一,基础都是儒学,都沿袭着孔孟的认识论和封建伦理道德观,所以说“合处同”,也就是说他们相同的主张是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

4、物,心即是理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8亭林文集指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在此,顾炎武明确提出了 A治学的目的是要寻求治理国家拯救社会的根本方法B为学著述的重要意义在于事必躬亲之C“亡国”与“亡天下”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D人格不立,便讲一切学问都成废话9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10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的根源在于

5、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11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

6、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A. 指南针与印刷术 B. 造纸术与火药C. 火药与指南针 D. 印刷术与造纸术13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可得出雨果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 B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14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7、,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A B C D15“诗言志 ,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16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

8、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17“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这说的是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C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D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1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C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19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

9、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A B C D20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康有为曾国藩C康有为孙中山曾国藩

10、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21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22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

11、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231998年,政论家马立诚、凌志军在其合著的交锋结束语中总结到: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思想束缚,下列各项中的会议分别正确对应冲破这三个崇拜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24社会主

12、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25.“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稼先是

13、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26.(20分)2014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阅读下列材料:孔 林 孔 庙 孔 府 康熙帝手书的“万世师表”牌匾材料一 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14、,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4分)(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

15、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8分)(3)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4)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27.(14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在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也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胡波在同光时期郑观应民本思想初探中,认为郑观应不仅自觉地运用儒家民本思想去解读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学说,而且有意地借用民本思想的话语来为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民主政制在中国的推行,保驾护航,指出议院、立宪、君民一体,是西方各国富强之本,主张在中国设议

16、院、行立宪、伸民权、实行君民共主。材料二 康有为对欧美各国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应“于宪政中,君民共治,君民交益,即君主立宪,”且“旧制行之数千年,实人心国命所寄,纪纲法度虽有积弊,只可去其太甚,以渐行之。如尽去之,人心国命无所寄,则荡然不乱耳。”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挥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绝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郑观应的思想观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政治主张的因素。(6分)(3)请用19世纪

17、末以前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的哪些思想体现出西方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媾通”?(4分)28.(16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图

18、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什么重要主张?(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高中模块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BDCAA

19、 610 DCACC 1115 DBDAA1620 DBCDD 2125 BCBDA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26. (20分)(1)历史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

20、的正统思想。(8分)(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6分)(4)学生可选择儒家思想的精华举例说明,如“仁”“德”“和”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7.(14分)(1)郑观应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2分)但他用民本思想解释民主制度,混淆了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区别。(2分)(2)主张:在渐进中建立君主立宪制度(2分,未体现出渐进性得1分)。因素:中国长期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中国当时的社会阻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功实践;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和政治学说传入中国。(4分,任答两

21、点即可)(3)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维新派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28.(16分)(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1分)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分)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分)(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1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3)改革开放。(1分)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