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0.58KB ,
资源ID:1394812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9481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人名言美句 作文素材积累.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人名言美句 作文素材积累.docx

1、古人名言美句 作文素材积累古人名言美句 作文素材积累忠篇一(一)热爱祖国1. 原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先秦)太公六韬译文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而是所有民众的国家。2. 原文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译文 祖国河山秀美如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寸土寸金。3.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译文国家的兴衰存亡,每个老百姓都是有责任的.4. 原文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怀书译文虽然我地位卑微,也始终不敢忘记为国分忧。5.原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转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家戍守四方,死于边境,并以马革裹尸为

2、荣耀。6. 原文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译文我一心向着朝廷收复失地,统一中华;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境界,也正是百姓翘首企盼的。7. 原文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译文君子即使远在他乡,也常思念父母祖先的故居之地。8.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当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瑀译文在大风来临之时,才能分辨出港进不折的草;在国家动荡之际,才能显示出忠诚勇敢的大臣。9. 原文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南宋)佚名名贤集译文在国家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10. 原文投死为国,以义灭身。(三国魏)曹操让县自名本

3、至今译文为了国家而不惜牺牲,为了正义而不顾生死。11.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明)夏完淳别云间译文即使自己死了,那不屈的魂魄也要返回故乡,将在空中注视后继者高举义旗,鼓舞他们从事地与外族侵略的大业。(2)尽忠职守12. 原文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先秦)礼记表记译文处在自己位上而不负起责任,社会就乱了。(三)诚实守信13.原文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译文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忠诚与信用才是宝。14. 原文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先秦)诗经小雅译文因为自身讲求诚心,所以对他人无所愧疚,对上天也是无所畏惧。15.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诚是自然规律

4、,追求诚是做人的选择。16. 原文不忠不信,何立于天地之间?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求忠义诚信,那么怎能在世上立足呢?17.原文凡出信,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说话办事,诚心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18.原文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先秦)礼记表记译文口头上给人以恩惠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怨恨和灾祸就会降临到他的身上。19.原文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唐)王梵志全唐诗补逸卷二译文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胜过金银财富。20. 原文梦中许人,觉且不背.(汉)贾谊新书匈奴译文(人的诚信程度应该达到折中境界:)即使睡梦中答应过别人,醒来后也不失信。21. 原文巧伪不

5、如拙诚。(北朝齐)颜氏家训名实篇译文机巧虚伪不如质朴真诚。22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春秋)论语学而译文言语动听,面目乖顺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23原文人之贵朴讷诚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译文为人最重要的是朴实忠厚,真诚实在。24原文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明)徐被稷耻言译文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25. 原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春秋)论语公治长译文起初我对待别人,相信他会说到做到的;现在我对待别人,还会相信他的,但是要看他的行动。26. 原文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

6、者也.译文孝敬父母是培养道德的开始,敬爱兄弟是培养道德的延伸,信用是道德培养的深度,忠诚是道德培养的表现.曾参恰恰是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27. 原文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译文诚信,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民众的依赖。28.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春秋)论语子路译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落实。29. 原文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译文对待别人以诚实的态度,即使原来关系疏远也会变得亲密起来;对待别人以虚伪的态度,及时原来关系密切也会变得疏远。30.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春秋)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

7、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求知态度。不怕别人不了解我,而要怕我不了解别人。孝篇二(一)孝敬父母1.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春秋)论语学而译文少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做事要兄弟和睦。2.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3.原文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其次要谨慎,守信用。4.原文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宋)林逋省心录译文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5. 原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清)增广贤文译文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

8、吴亚,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6.原文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译文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7. .原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先秦)孝经译文孝是天经地义的。8. .原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的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二)以及推人9.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轲孟子梁惠上译文孝顺自己的老人,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别人的身上;养育自己的孩子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孩子身上。10

9、原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先秦)孝经天子章译文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智篇三(一)重教好学1原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译文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能领会。2原文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先秦)礼记曲礼上译文见闻广博、学问深广而又知道礼让,力行正道而又不知懈怠,这种人可称得上君子。3原文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先秦)礼记儒行译文学问渊博而不知满足,脚踏实地而不知疲倦。4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先秦)礼记儒行译文广泛地学习,周详地询问,缜密地思考,清晰地思辩,

10、坚定地履行。5原文不偾不启,不悱不发。(春秋)论语述而译文不到学生急着要弄明白而不能之时,不去点拨他们;不到学生力图说清而做不到之时,不去启发他们。6原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译文如果不积累起每一小步,就到达不好遥远的目的地;如果不聚集起每一细流,就不能汇成汪洋大海。7原文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译文没有才能,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培养大才能。8原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译文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难以取得学业上的成功。9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11、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古人做学问不遗力余力,少年时下的功夫到了老年就有成果了。但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不透彻的,必须要亲身实践。10原文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译文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11原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战国)荀况荀子大略译文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专业人才。12原文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北朝齐)颜氏家训勉学译文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能。13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春秋)论语学而译文君子不刻意追求吃得饱、住得好,只是勤敏于事谨慎

12、于言,接近有学问道德的人提高自己,才是真正的好学。14原文农商工贾,厮役奴肃,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译文农夫工匠,行商坐贾,仆役下人,渔民屠户,牧人杂役,这些人中间都有前辈专家,可以作为学问品德上的榜样。15原文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南宋)朱熹语录译文做学问就像撑着逆水的船,连一篙也不能放松,不能骄傲不前,而要持之以恒。16原文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宋)晃说之晃氏客语译文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17原文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译文无论贵贱老少,只要

13、掌握了真理,就是老师了。18原文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译文学问会对人有所补益的,只要人还活着,学问就会用处无穷。19原文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先秦)周易乾文言译文用刻苦学习来集聚增长知识,用互相提问来明辩洞察真理。20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先秦)礼记中庸译文要么就不学,学起来有一点不会就绝不罢休;要么就不问,问起来有一点不明白也不罢休。21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先秦)礼记学记译文对玉不进行雕琢它就成不了美器,人不学习就不知道道理。22原文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北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译文智慧多的人才能遍知事物的基本规律

14、,仁爱深的人才能做到自尊自爱。23原文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明)黄宗羲明儒学案译文自古以来,圣人贤人的盛德大业,没有不是通过学习而成就事业的。24原文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译文把毡子都坐破了,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发愤读就该这样,持久不懈。(二)追求真理25原文仁莫大于爱人,知莫大于知人。(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译文仁爱,莫过于爱众人;智慧,莫过于了解人。26原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春秋)论语述而译文“仁”很遥远吗?如果我真想要得到它,它就会来的。27原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先秦)礼记表记译文仁爱的人享受仁义带来的快乐,智慧的人发

15、扬仁义,怕遭报应的人勉强履行仁义。28、原文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先秦)尚书太甲中译文能看得长远就是眼明,能听进善言就是是耳聪。29原文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宋)张九成横浦诗钞辛未问四尺即事译文看一匹马的优劣要看它的骨骼的好坏,要知道事物的真相,就要追本溯源。30原文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译文分出一时的强弱在于武力,决出长久的胜负需赖道理。31原文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先秦)礼记中庸译文智慧是用来修养自我身心的,如果做到了,也可以用来教化民众。(三)明辨是非32原文不能尽其心,则不能尽其力;不能尽其力,则不能成其功。(汉)班固汉书贾山传译文不能够尽竭虑

16、,就不能全力以赴;不能全力以赴,就不能成就事业。33原文谄谀苟免其身者,国之贼也;直言不避重诛者,国之福也。(北朝周)王明广上书宣帝请重兴佛法译文巴结奉承、苟且偷生的人,是国家的奸贼;敢于直言、不畏打击的人,才是国家福气。34原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秦)楚辞卜居译文尺比寸长,但是与更长的比就短了;寸比尺短,但是与更短的比就长了。35、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先秦)礼记中庸译文凡事只要提早准备就会获得成功,不提前准备就会遭到失败。36原文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译文懂得道理相对容易,困难的是按照道理去做;做事情相对容易,困难的是能坚持到底。37原文贵

17、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遗目者,古今之所患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译文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是常人的心理;相信耳闻的而忽略亲眼看见的,是古今人们的通病。38原文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译文灾祸往往由长期疏忽的小隐患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常常被平日宠幸的小人所困。39原文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战国)吕氏春秋侍君译文想要毁掉一个人,必定先让他承受重压;要想让他重重摔倒,必定先要把他高高捧起。40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战国)吕氏春秋义赏译文排干水池里的水去捕鱼,怎能捕捞不到呢?但是第二年水池里就没有鱼了。41原文居安思危;思

18、则有备,有备无患。(先秦)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处在平安之时要考虑到危险来临时的情况;这么想了就会有准备,有准备就没有祸患。42原文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北宋)苏洵上文丞相书译文君子在事情的起始阶段就小心谨慎,所以没有后来的忧虑。43原文君子之去小人,惟能尽去,乃无后患。(北宋)苏洵上皇帝书译文君子一定要去除小人,只有全部去除干净,将来才没有祸患。44原文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汉)刘向战国策赵二译文粗野人快乐的事,会导致智慧人的悲哀;愚昧人笑的事,会招致贤达人的伤痛。45原文亲极反疏。(清)曹雪芹红楼梦译文亲密过了头就开始渐渐疏远。46原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春秋)论语卫灵公译

19、文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不久就会有担忧之事。47原文始之易,终之难。(汉)刘向战国策秦四译文事情都是开头容易,坚持到底则很困难。48原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译文即使有足够的智慧做事情,也不如顺应时势。49原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春秋)老子道德经译文世上困难的事,肯定要从容易的事上做起;世上伟大的事,肯定要从点滴做起。50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真实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51原文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刘向战国策秦五译文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这时切不可掉以轻心,需要付出更大努力。)52原文学贵知

20、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清)金缨格言联壁学问类译文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53原文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清)曾世霖论学问译文学问贵在专心一意,研究切磋贵在纯粹。54原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译文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刻苦,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55原文予其惩,而毖后患。(先秦)诗经周颂译文我要以过去受到过的伤害为惩戒,慎防日后出现的祸患。56原文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译文洗浴不定要到大江大海里,重要的是能洗耳恭听

21、掉污垢;马不一定要日行千里的良驹,重要的是善于奔跑。57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汉)班固汉书韩信传译文智慧的人思考得再缜密,也会偶尔有失误的时候,迟钝的人思考得多了,也会偶尔有想对的时候。(四)重视人才58原文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译文人不能不去接近老师。59原文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俞师说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谁还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弄不明白。60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先秦)礼记学记译文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

22、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61原文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译文向老师求教解答疑难,和朋友辩论辩析疑难,老师和学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62原文贤人之业,须贤之人达之;贤人之才,须贤人用之。(唐)陈子昂答制问事明必得贤科译文贤明人的事业,需要众多同样贤明的人才能完成;贤明人的才华,也需要同样贤明人的任用。勇篇四(1)自强不息(2)1原文不患不知,患在不行。(唐)张九龄敕处分十道朝集使译文不怕不知道道理,就怕知道了不去做。2原文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译文人要有所成就,

23、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想轻轻松松的,就不会有成就的。3原文大丈夫所守者,道;所侍者,时。(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译文大丈夫所固守的,是真理;所等待的,是机遇。4原文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岭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译文登山不因为遇到艰险就停步不前,就必然能登上高山峻岭。5原文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译文趁着现在还能做就要努力,时光是不等人。6原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春秋)屈原离骚译文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为了实现理想,我将向各方面学习、探索。7原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宋)岳飞满江红译文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8原文锲

24、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译文刻东西如果半途而废,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全石也可以雕刻成功。9原文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遇险即欲避,安得皆通达?(元)元好问临汾李氏任远堂二首译文人生在世,所走的道路必然艰险曲折。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唯恐避之不远,世上还有哪条路可以走得通呢?10原文仁义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春秋)论语泰伯译文以弘扬仁爱精神自身的责任,这种责任难道不重大吗?死了才停止事业。这种目标难道不远大吗?11原文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曹学佺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译文只要时间长,功夫到家,铁棍也能磨成绣花针。12原

25、文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唐)刘禹锡13译文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13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下14原文天虽高而听卑,人苟有志,无必从人愿身。唐宋传奇集流红记译文天虽然高不可攀,但假如人决心做某事件事情,它也会服从人的意志的。15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秦)易经乾传乾译文大自然运行从不懈怠停止,君子也应该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16原文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春秋)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译文细

26、密的工作不会做、粗重的活计又做不来的人,必定受苦;大事不会做、小事不去做的人,必定贫穷。17原文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筑造高台一定要凭借山丘才好,挖掘深池一定要凭借河泽才好。18原文转祸而为福,败而为功。(汉)刘向战国策燕一译文消转灾祸本身就是培植福分,扭转败局本身就是立功。19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春秋)论语子罕译文孔子在大河边上说:“那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条河,昼夜不息,滚滚向前。”20原文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对自暴自弃之人,不能与他们讲道理和共享。(二)修身立德21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先秦)礼记大学译文大学的主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让民众在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在于借助道德的力量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22原文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北宋)苏洵远虑译文即使很多人赞扬自己,自己也不会无原则地亲近他们;即使很多人毁谤自己,自己也不会无原则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