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35.25KB ,
资源ID:13975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975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docx

1、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LT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 (1)计量数据抄读:通过RS-485 串口采集现场各个多功能电能计量表实现。 (2)负荷控制:通过接入现场具备自动控制条件的主要生产负荷开关或总控开关的控制节点实现。 (3)开关状态信号采集:通过接入现场受控制的开关状态输出节点实现。 (4)计量门开关信号采集:通过接入无源信号回路计量门行程开关实现。 (5)交流采样功能:通过接入测量回路的三相电压与电流实现。 (6)远方通信功能: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实现,现场网络信号不够强的情况下,应考虑外引天线。 (7)终端与相关设备的连接参见 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2、。2 安装准备 (1)对现场环境进行勘查之后,建立用户档案,做好用户一次主接线图及二次原理图分析。 (2)与有关部门或用户商定落实具体安装工作所需的停电时间,确定开工时间。 (3)注意安全措施,做好施工“三措”(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并得到各区县供电局安全员的签字确认。 (4)确定终端、天线安装位置;确定控制线、信号线、电源线等具体走线。 (5)准备现场所需装置及附件、各种材料、工具等。 (6)安排好人员和车辆。 (7)工作负责人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对补装或改造终端用户,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做好停电通知。3 安装工具、设备及材料3.1 必备工具 (1)斜口钳、尖嘴钳。 (2)

3、绝缘安全工具。 (3)大号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 (4)小号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 (5)掌机,用于终端参数设置。3.2 备用工具 (1)万用表:如果需要接控制线和遥信线,在检查线路时会用到万用表。 (2)手枪钻、记号笔:如果需要安装计量门行程开关,则还需要使用手枪钻、记号笔等工具。 (3)胶钳、墙纸刀、螺丝刀、扳手、钢锯、电烙铁、手锤、便携式接地线、验电笔等。3.3 安装设备及材料 (1)主要设备:专变采集终端。 (2)电压采用四芯电缆,电缆芯线截面积不小于41.5mm2。交流采样回路采用KVVP 62.5mm2电缆。 (3)遥信与遥控回路采用KVVP41.5 mm2电缆或KVVP2

4、1.5 mm2电缆。 (4)RS-485通信线:选用红黑双色屏蔽双绞线,不小于20.5 mm2。 (5)计量门行程开关信号线:可选用软护套线,不小于20.5 mm2。 (6)告警电缆采用KVVP 20.75 mm2电缆。 (7)门接点安装材料:微动开关、螺钉、门接点滑板、门接点固定块、弹垫、螺母、平垫片、双芯护套线等。 (8)设备固定辅材:螺丝、螺钉、弹垫、平垫片、螺母若干,用以固定终端、电能表等。 (9)其他辅材:线针线耳、尼龙线扣、标识套管、粘胶带等。3.4 安装工艺要求 (1)布线讲究“横平竖直”,电缆两端必须悬挂电缆标示牌。 (2)接线两端必须使用线号机打印线号,具体编号如下:遥信YX

5、511+、YX512+遥控YK51+、YK52+电源DY+、DY-电表1#RS485+、1#RS485-、2#RS485+交流采样电流A相DLA+、电压A相DYA、告警GJ+。 (3)电缆或二次线要用尼龙扎带进行捆扎固定,对无法捆扎固定的电缆要穿管进行固定。4 安装注意事项4.1 安全技术措施 (1)本规范所涉及的安全技术措施按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以下技术标准执行: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确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项目,了解客户高、低压设备运行情况,了解工作范围和可能涉及到的客户设备和回路,了解有

6、无需要客户配合的工作。 (3)工作实施前,由用户电力管理人员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办理相关工作票,并由其按工作票内容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实施许可手续后,许可施工人员进行终端安装工作。如用户不具备电力设备管理能力,可书面委托第三方具备电气承装资质的单位办理工作票,并由其委派专业人员担任电气运行人员进行用户侧电气设备的停送电及安全措施制作工作,工作票许可人需由该用户法人或法人授权委托人担任。(4)无论高低压设备带电与否,安装维护人员均不得单独进行工作,必须实施监护人制度,该监护人(工作负责人)由分县局用电检查人员担任。工作前监护人应向工作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分或其他注意

7、事项,监护人员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安全认真监护。4.2 终端安装位置 终端安装位置以确保检修与施工安全、方便、布线及整体布局合理为原则。 (1)具备配电室的用户首选位置为计量柜,当计量柜安装位置与接线端子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选择满足安装要求的地点进行安装,若不能满足柜内安装条件,可以将设备固定在墙壁上,但必须配备带接线端子盒的专用箱柜,以满足安装要求。 (2)无配电室的用户,一般为高供低计用户,可将终端安装在计量箱内,若计量箱不具备安装条件,应另配备专用箱柜安装终端。终端表箱如果安装在电杆上,其固定高度不低于2米,且不超过变压器安装高度,尽量和台区总表表箱安装在一起。 (3)终端必须挂在网络信

8、号强度较好的地方。 (4)对于需要室外布线的终端,必须考虑采取适当的防雷保护措施。4.3 终端安装要求 (1)接入所有计费电表,实现所有计费电表的数据采集,终端与电表通过RS-485 口接入,用户处计量电表无RS-485口时,应更换为符合要求的带RS-485口多功能电能表。 (2)高压用户、高供高计用户的遥信、遥控、交流采样都要接入。 (3)高供低计用户安装计量门行程开关。 (4)考虑终端接线端子密度太大,不便于维护,原则上在终端安装位置附近安装遥信、遥控、交流采样、电源接线端子,以便于后期维护。 (5)终端接地:对于终端有接地的端子,终端接地端子接表箱或计量柜的接地端子,表箱和计量柜的接地端

9、应与接地网可靠牢固连接,不得以水管、暖气管道等作为地极,不能与避雷装置共线。 (6)告警输出:告警输出直接接入用户告警回路。5终端安装5.1 终端安装流程 安装流程:1、相关部门提前8天将要安装专变终端的用电客户的名单以书面形式通知运维管理部门。2、运维管理部门收到安装通知后,进行现场勘察,确定安装方案,相关部门书面通知配合单位,配合单位提前7天通知用电客户停电等配合工作,结果反馈至运维管理部门,进行安装准备。3、运维管理部门确定安装人员,安装前一天,签发安装工作票,安装人员领取专变终端,准备安装工具、材料等。4、工作负责人根据许可的工作票内容对工作现场进行危险点辨识,向工作办人员交待安全注意

10、事项,存在的危险点。5、现场终端安装固定,终端接电压、电流、通讯线、遥控、遥信、门接点、报警信号线等,并保证各部分可靠连接,防止电压回路短路、电流回路开路。6、安装工作终结后,核对终端参数、电表地址,设置电表参数,检查电表数据、无线信号等其他信号。进行主站、电表通信对调,如果终端无线信号值低于12、加装增益天线,若信号仍低于12,则需要网络运营商改善信号或者更换终端安装位置。7、进行远方终端跳合闸测试(主站下发跳闸命令,现场用户开关正确动作,主站下发允许合闸命令后,现场可以合上用户开关,则遥控功能正常。然后,主站下发保电投入命令,将终端设置为“保电”状态,再次试验遥控不成功,则“保电投入”功能

11、正常,主站下发“保电解除”命令后,遥控正确动作,完成“保电”功能测试。),远方试验跳闸成功后,主站将终端设置为“保电”状态。8、填写终端现场安装记录单。9、打扫整理工作现场。10、终结工作票。11、主站根据现场返回单据建档维护。5.2 终端固定终端通常采用垂直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见图1。其上部有挂钩螺钉孔,可用M4挂钩螺钉固定。终端下部有两个安装孔,用M410或M412普通螺钉固定在接线板上。图1 专变采集终端型侧视/后视尺寸示意图5.3 终端电压电流终端交流电压选择顺序原则为:进线(测量)PT、操作(测量)PT、双绕组计量PT的测量绕组、所用屏、照明电源、低压母线、交流采样电压。但应综合考虑安

12、全性、方便性、便于设备维护检查。 终端电源要通过额定电流为10A的三相断路器。 终端交流采样接入原则如下: (1)终端交流采样回路不得接入电能计量二次回路中,只能接入计量柜的非电能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测量绕组二次回路中。 (2)若计量柜无适用的非电能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绕组时,终端的电压、电流回路可接入测量回路。 (3)若客户进线柜无电压、电流互感器,且计量柜没有仪表(测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仪表(测量)用二次绕组时,应将计量用互感器更换为双绕组的互感器,该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为电压互感器不低于0.5级,电流互感器不低于0.5S级。 接入回路原理图见图2和图3: 三相三线终端接线(适用于高压

13、计量):图2 三相三线终端接线原理图 三相四线终端接线(适用于低压计量):图3 三相四线终端接线原理图 接线端子的定义以实际终端盖板上接线图为准。接线要求: 1)电压、电流回路A、B、C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色线,零线应采用淡蓝色(或黑色)线,接地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线。 2)所有电流回路串联、电压回路并联连接;电流、电压线应连接可靠、接触良好;电流回路严禁开路,电压回路严禁短路。5.4 终端RS-485 终端和表计的RS-485接口分为A、B两个端子(或+、-端子),红线接RS-485A(或+端子)、黑线接RS-485B(或-端子),不同的表计,RS-485接线略有差异。 单个表计接线方式

14、:利用RS-485线,将电表的A端与终端的A端相联;电表的B端与终端的B端相联。表计和终端的RS-485A、B端子排列,以其端钮盖上的接线图为准。 多个表计接线方式:如果一个终端需要接多个表计,则把RS-485的A端串联,B端串联。见图4所示:图4 多个表计RS-485接线图 RS-485线应控制在200米内,屏蔽线采用单端接地的方法,提高抗干扰能力,RS-485线若引出计量柜,则应加硬塑套管保护,RS-485线若需在室外布线时,应在两端安装防雷保护装置。 接线完毕,在调试之前应检查整个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可借鉴以下两种方法: (1)接线颜色区分:接线时规定RS-485接口的A端(极)接红色,R

15、S-485接口的B端(极)接黑色。(2)测量电压法:用万用表测量终端RS-485口的A与B之间的电压,正常范围应在1.04.5V之间,如果测得的电压为0或接近于0,甚至为负值,说明在该回路中有的表计RS-485的A、B端接线有接反或短路的可能,需要逐个表计进行检查。(3)更换RS-485接口:若整个回路接线正确、表地址正确,电表抄表为无效数据,应对应更换终端和电表的RS-485接口。5.5 终端天线 (1) 终端天线必须要放置在无线网络信号强度较好的地方,要求信号强度能满足通讯。 (2)密封的金属柜对网络无线信号会产生屏蔽。若终端安装于完全密封的金属装置内(如箱式变压器柜内),则必须打孔引出外

16、置天线。若终端安装在不完全密封的金属装置内,在保证网络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可以不引出外置天线。 (3)在无线信号弱的地下室,终端需要安装外置天线到室外或者直接将终端安装在室外。 (4)网络信号值低于12的地方,需要网络运行商改善网络状况。 (5)外置天线应安放在合适的位置,除考虑信号的强弱外,还必须保证天线安装在不易被破坏的地方,并注意防雷。5.6 终端遥信 对用户进线开关及主要用电负荷出线间隔开关位置进行接入,遥信与遥控的接入位置必须一一对应。 高压用户:遥信接入点为用户开关的辅助接点或用户开关跳、合闸位置继电器(TWJ、HWJ)的无源接点,空接点原则上接常开接点,若无常开接点,可接常闭接点。

17、 低压用户:遥信接入点为用户低压开关辅助接点。 遥信接入测试:正常情况下,遥信线接入后,终端的开关状态指示应和实际情况一致,如果相反,则说明常开常闭接反。如果不论断路器分闸合闸,终端指示均无变化,则说明接线错误。 注:遥信输入的两端不论断路器分闸还是合闸,绝对不应存在电压。如果错误的接入终端,会导致终端遥信输入回路损坏。5.7 终端门接点 终端具有计量装置门打开、关闭报警功能,需要外接门接点行程开关。如果要监视多个计量箱(门),要将各行程开关串联(计量门闭合开关闭合:常闭型终端门接点状态为常闭)或并联(计量门闭合后开关打开:常开型终端门接点状态为常开)连接到终端的计量门检测输入端口。门接点信号

18、线(不分正负)采用0.5 mm2的护套线,接入终端门接点功能端子。举例(图5):1. 行程开关 2. 滑板 3. 固定板 4. 计量柜图5 门接点行程开关举例图5.8 终端遥控 对可间断供电用户主要负荷进行控制,对实施购电控的用户进行控制接入。 具备通过高压控制开关控制的用户:遥控接入点为用户开关KK把手第6与第7号端子,用户失压脱扣装置跳闸回路。 具备通过低压控制开关控制的用户:遥控跳闸接点接入用户低压开关跳闸回路,或其他可以实施控制的回路。 遥控接入轮次由用电检查人员确定。 所接入的开关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分闸机构)或具有改造成自动控制功能的条件。终端一定要安装在遥控开关的进线侧,确保开关

19、动作后不会造成终端断电。若将终端安装在开关的出线侧,则开关动作后终端也停电了,即使手动合上开关,由于终端的分闸信号并没有解除,开关还会继续分闸。用户的备用发电设备与网供电源不能共用一个开关,如果共用一个开关则不能安装。 遥控接入的操作步骤: (1)确定现场断路器是否可控。符合接入条件的断路器,应带有分闸机构。分闸机构一般由分闸线圈、电源、分闸按钮等组成。按下分闸按钮,分闸线圈带电的为分励线圈、分闸线圈断电的为失压线圈。对于带分励线圈的断路器,应将终端并联到分闸回路。对于带失压线圈的断路器,应将终端串联到分闸回路。 图6和图7为现场常用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图6:分闸按钮为常开分励线圈的控制线接法

20、 图7:分闸按钮为常闭失压线圈的控制线接法 图6显示的是带分励线圈的断路器的接线方式,现场接线应将终端的常开接点并联到分闸回路;图7显示的是带失压线圈的断路器的接线方式,现场接线应将终端的常闭接点串联到分闸回路。 (2)线圈类型的确定。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分闸按钮两端(即上图A、B两点)的电压,可以判断线圈的类型。带分励线圈的A、B两端存在电压(线圈的工作电压有100V、220V、380V等,在测量前应查看断路器铭牌,确认其工作电压,以便使用合适的量程),带失压线圈的A、B两端没有电压。 (3)接线必须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先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的控制接点,确定断路器类型(带分励线圈或失压线圈)。如断路器

21、采用分励线圈,应采用常开图6接法;如断路器采用失压线圈,应采用常闭图7接法。终端的控制节点只能接入断路器分闸机构回路,严禁直接接入一次回路控制实际负载,否则会造成终端损坏,严重时会导致终端爆炸,危及人身安全。(4)分闸试验。进行远方拉闸试验,通知主站人员进行拉闸操作,若分闸成功,通知主站操作人员解除拉闸,将终端设置为“保电”状态。涉及分闸试验操作必须非常谨慎,试验前应断开断路器负荷侧的隔离开关(客户设备空载运行),避免试验时用户的设备频繁送、停电。试验时,现场人员远离试验开关(防止设备事故危及人员安全),如果终端的继电器输出端子有输出,但开关不动作,则说明接线错误或者开关有问题。如果接入终端后

22、发现无法正常合闸,则很可能是继电器的常开、常闭接点接反了。6 终端上电、通讯检查 在终端上电前,必须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等。检查无误后给终端上电,终端上电后:运行灯亮、终端界面菜单显示正常,则说明终端工作正常。 通过终端界面菜单查看交采测量点的电压、电流,检查终端电压电流是否接线正确。如果电压逆相序则检查电压回路接线。如果电流反向则检查对应的电流回路接线。 通过终端界面菜单查看终端的主通道IP地址和端口号、备通道IP地址和端口号与主站要求的IP地址和端口号相同。如果与主站要求的不同,则需要通过掌机或按键对终端通信参数重新设置。终端和主站联机成功,抄收终端参数正确,终端安装完成。7电表参数设置 通过

23、掌机或主站设置电表参数到终端。测量点参数设置成功后,终端会与电能表通讯,可观察电表RS-485通讯状态或通过终端界面显示查看电能表的电量数据,并检查电压、电流、电量值是否正常,终端所抄数据与表计数据是否一致;若终端不能正确与电能表通讯,则需要检查RS-485接线是否正确,电能表通讯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等。如果接线和参数都没有问题,则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电能表通讯有问题或终端通讯有问题等,要做相应的更换处理。 终端安装完毕,应正确填写终端现场安装记录单。8附 件附件一:终端现场安装记录单户 号户 名地 址变压器容量联系人及电话自备电源情况计量方式控制开关数负荷分类情况I类 II类 III类 IV类终端型号终端编号生产厂家终端地址通讯方式SIM卡编号天线类型当地场强线路描述应抄电表数生产厂家及型号资产号通讯地址额定电压PT变比PT型号CT变比CT型号表1 表8设备安装位置负荷控制方案1) 负荷分配情况2)控制开关与负荷对应情况轮次可控负荷(kW)占总负荷(%)脱扣方式开关型号开关生产厂家负荷用途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终端调试信息终端上线数据抄收是否正常是 否安装负控开关是 否是否安装门接点是 否遥信安装情况是 否施工部门验收部门验收人员 验收时间注:背面画一次接线图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