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6.41KB ,
资源ID:1399649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9964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docx

1、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附件 22016 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2016年 5 月一、竞赛组织机构 1(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1(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2(三)竞赛试题组 2(四)竞赛裁判组 3(五)竞赛监审组 3(六)竞赛后勤组 4(七)竞赛宣传组 4二、竞赛安排 5(一)竞赛地点 5(二)竞赛日程安排 5(三)代表队及参赛选手 5(四)参赛须知 5三、竞赛内容与评分标准 6(一)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 6(二)天气预报与服务 11(三)技术保障 11(四)观测数据综合处理 14四、竞赛工作人员

2、职责及工作纪律 14(一)赛场纪律 14(二)裁判长职责 15(三)裁判工作纪律 15(四)监考人员职责 16(五)评卷人员职责 16(六)计分人员职责 16(七) 监审职责 17五、竞赛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7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促进县 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水平的提高,推动 县级气象机构气象事业发展。特制定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 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如下。一、竞赛组织机构(一)竞赛组织委员会1人员组成主 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副主任:于新文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盛明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巡视

3、员委 员:袁芳综合观测司司长王劲松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预报与网络司司长顾建峰人事司司长胡鹏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宋云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曹晓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敬枫蓉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陈忠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竞赛处处长贾伟一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林业气象工作部部长刘季英2工作职责负责竞赛重大事项决策、竞赛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审定。(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1人员组成主任:综合观测司副司长成员:李昌兴综合观测司地面处裴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人工影响天气处孙锐预报与网络司预报处黄卓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业务处雷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务处汤志亚四川省气象局办公室汪辉综合观测司地面处

4、张帆2工作职责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综合观测司) ,负责协调、落实、 检查与竞赛相关各项目的执行情况;负责竞赛组委会的日常工作。(三)竞赛试题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组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局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营林局 中国民航局空管局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成员:由竞赛试题组组长确定具体人选。2工作职责 负责编制各项竞赛试题。 在竞赛过程中, 负责对竞赛试题及答案 进行技术解答,对试卷进行监管、保密;负责竞赛用设备的安装、调 试

5、、监管、布置、维护等。(四)竞赛裁判组1人员组成裁判长: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曹晓钟 成员:由竞赛裁判组组长确定具体人选。2工作职责 监考人员负责监督各考场竞赛纪律; 阅卷人员负责各项竞赛答题 的审阅、打分;记分人员负责将各项竞赛答题计分、记录、归总。(五)竞赛监审组1人员组成组长:张跃南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工会成员:郭彩丽中国气象局人事司2工作职责 负责监督裁判职责、监督考场秩序、监督违纪人员处理、监督竞 赛评卷计分; 负责竞赛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向组委会提出处理意 见。(六)竞赛后勤组1. 人员组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工作职责 负责安排住宿、饮食、布置赛场等后勤及会务事项;负责获奖证

6、 书的制作、管理;负责工作证、参赛资格证的制作、发放等;负责考 试用具的监管。(七)竞赛宣传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洪兰江 副组长: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成员: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林业气象部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朱长虹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刘为一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待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斌兵2工作职责 负责竞赛工作宣传。二、竞赛安排(一)竞赛地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二)竞赛日程安排 预计竞赛日期: 2016年 11月中旬,赛程 3天。(三)代表队及参赛选手1. 名额 各省(区、市)气象局均组队参加竞赛,行业内相关单 位可组队参加竞赛。各代表队领队 1 名、教

7、练 1 名、参赛选 手 3 名。2. 参赛选手确定 各省(区、市)气象局自行抽签确定参赛选手;行业内 相关单位推荐三名选手组队参赛。3. 参赛资格 已参加过三届竞赛或取得个人全能前三名的不得再参 加本届竞赛。(四)参赛须知1. 报到注意事项各参赛代表队应按时报到。报到时,领队、教练、参赛 队员应出示本人身份证,确认后发给工作证、参赛资格证。2. 机考注意事项本次竞赛所有科目均采用机考,由竞赛组织单位提供竞 赛环境,包括电脑、键盘、鼠标和竞赛系统。三、竞赛内容与评分标准竞赛内容包含四个竞赛科目: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 天气预报与服务、技术保障、观测数据综合处理,满分 400分。表1竞赛科目及分值

8、序号竞赛内容分数1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1502天气预报与服务503技术保障1004观测数据综合处理100总分-400(一)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1. 竞赛内容考查气象灾害防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为农服务“两 个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知识。天 气学基本概念及天气分析与预报的基本思路、多普勒天气雷 达和卫星气象应用基本知识、天气预报与气象灾害预警的业 务规范。综合观测基本知识、地面观测自动化相关知识及业 务改革业务规定、气象观测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数据质 量控制与气象资料应用。表2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试题范围序号竞赛内容比例说明1气象灾害防御知识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

9、害应急预案、灾情直报业务规范2预警信息发布知识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 33号文件3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9%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 (试行)、气 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 气发2013 45 号4气象灾害风险业务知识4%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全国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 险普查技术规范、山洪灾害实地调查指南、暴 雨洪涝火害致火临界(面)雨量技术指南 (1.1和1.2术语和定义)5人工影响天气知识5%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 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 4

10、4号)、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人人管理规定 (气发200356号)、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 全操作规范、咼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试行)6天气学基础11%天气学基本概念及预报基础理论,内容包括:不同 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天气图识别基础,气团、锋面、高空槽、切变线、辐合线等天气、次天气尺 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天气形势及要素预报; 暴雨(雪)、雷暴和强对流、热带气旋及其外围风 雨、局地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和预报思路。试题范围:1.朱乾根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四 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竞赛内容包括: 第一章第3节;第二章;第五章第1、2节;第7章第1、 2节;第九章第8节;2. 寿

11、绍文等.天气学分析(第二版)M.北京:气 象出版社,2010.竞赛内容包括:第1章,附录1、 2,天气图识别基础。7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基本知识9%掌握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业务应用,内容包括:新一 代天气雷达探测基本原理;雷达基本图像识别基 础;雷暴的分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雷暴和强对流 的环境背景;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灾害 性对流天气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回波特征和临近 预报方法。参考书目:俞小鼎等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 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竞赛内容包括: 第一、三章,第五章第 1、3节;第六章。8卫星气象应用基本知识2%掌握卫星图像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内容包 括:气象卫星

12、探测基本原理;各观测通道(主要是 红外和可见光)卫星图像的特征和典型应用;卫星 图像上的云与云系及其相关天气系统识别; 云图上的对流云识别。试题范围:陈渭民卫星气象学(第二版)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9.竞赛内容包括:第二早第三节, 第五章,第六章3-5节,第七章1-3节,第八章第 2节。9预报预警业务规范类5%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 定,热带气旋等级、冷空气等级、沙尘暴天气等级、 雾的预报等级、降水量等级等气象相关标准。试题范围: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气发2008476 号;2. 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气办发 2

13、01019 号;3.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 局令第16号;4. 热带气旋等级(GB/T19201-2006 );5. 冷空气等级(GB/T20484-2006 );6. 沙尘暴天气等级 (GB/T20480-2006 );7. 雾的预报等级 (GB/T27964-2011 );8. 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 )。10业务发展政策及规划3%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规划,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 革发展意见。试题范围:1.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2. 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

14、年)气发20161号;3. 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 意见气发201354号。11综合观测基本知识12%大气探测学和大气物理学等相关基础知识; 地面与高空气象观测基础理论知识; 观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维护基本知识等。试题范围:1.张霭琛现代气象观测M(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竞赛内容包括:第一 章至第八章。2. 盛裴轩,毛节泰,李建国,等.大气物理学(第二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竞赛内容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九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3.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 出版社,2003 。

15、4. WMO/CIMO. Guide Meteorological In strume ntsand Methods of Observati on (Sixth editio n).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 (第六版).竞赛内容包括:第1章至第10章。5. 中国气象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 M.北 京:气象出版社,2010.竞赛内容包括:第八、九、 十章6. 中国气象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竞赛内容包括:第四章 至第十八早。12自动化观测10%地面观测自动化相关的基础知识。试题范围:1.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台站地面 综合观测

16、业务软件(ISOS)用户操作手册M.北 京:气象出版社,2014。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新型自动气象站实 用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技术规定实用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13数据质量控制与气象资料应用7%数据质量控制相关内容,自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迁站资料对比分析等。试题范围: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 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29号);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118-2010 );3自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需综合应用地面气象 观测业务的相关规范、规定和实际台站业务情况。4

17、.关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站址迁移有关事宜 的通知气测函201189号附件1、25关于做好站址变动对比观测资料分析工作的通 知气测函201227号14气象资料统计相关规定3%1地面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试行) 气预函201558号;2.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102-200915气象探测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 ;3.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 气象观测专用技术装备 管理办法 的通知气发201398号;4. 中国气象局.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考核办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竞赛内容包括:第三早至第八章。5. 气象探测环

18、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16业务发展政策及规划5%1.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2016)(气测函201613 号);2. 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气发201354 号);3. 关于印发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 2020年)的通知(气发2013108号);4. 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 建设的意见(中气党发2015 1号)5.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综合观测标准化工作方案(2015-2017年)的函(气办函2015175号)6. 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 深化标准化 工作改革方案 的实施意见(气发201571号)7

19、. 观测司关于加强地面气象观测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气测函2015126号)2. 竞赛形式和评分标准机考,闭卷考试,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表3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竞赛试题类型及评分标准题型数量(个)每题分值(分)总分值(分)单项选择题1000.440多项选择题1000.880判断题1000.330-300-150注: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的不得分;(二) 天气预报与服务1. 竞赛内容综合运用云天观测资料,以及自动气象站、探空、雷 达、卫星等观测资料,结合指导预报产品完成辖区内的订正 预报,并撰写相关气象服务材料。2. 竞赛形式机考,闭卷考试,满分

20、 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 评分标准标准答案以裁判组的答案为准。(三) 技术保障1. 竞赛设备 赛前设计制作40套竞赛平台,包括:(1) DZZ4型20套和 DZZ5型20套,其中36套自动 站供竞赛使用,其余 4套备用;(2) DNQ1型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 40套,其中36套 供竞赛使用,其余4套备用;(3) 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 40套,其中36套 供竞赛使用,其余4套备用。观测要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 量、能见度。表4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设备配置清单设备名称 | 配置(DZZ4型) | 配置(DZZ5型)自动站机箱DZZ4DZZ5电源箱DZZ4-PD1DY

21、05采集单元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主采集器WUSH-BHHY3000温湿度分采WUSH-BTHHY1101传感器温度传感器WUSH-TW100HYA-T湿度传感器DHC2HYHMP155A气压传感器DYC1HYPTB210风向传感器ZQZ-TFEL15-2C风速传感器ZQZ-TFEL15-1C雨量传感器SL3-1SL3-1能见度传感器DNQ1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DPZ1安装附件光纤通信盒、风横臂、温湿度支架、风横臂支架、电池、线扣、电缆若干、光纤尾纤工具箱名称型号备注万用表优利德UT39C优利德UT39C指南针地质罗盘仪地质罗盘仪水平尺、扳手、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内六角扳手2. 竞赛

22、形式(1) 现场闭卷机考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满分 100分。(2) 竞赛参加选手共105人,分为三组,每组 35人同时进行竞赛,每人1套设备,每组竞赛时间30分钟,两组竞 赛之间15分钟为设备调校准备时间,竞赛结束后,选手不 得再接触竞赛设备。(3) 裁判对选手的操作过程进行现场裁决并计时,同 时使用摄像头对选手操作过程全程录像,竞赛现场设巡考人 员。(4) 所有参赛选手需提前 30分钟进入候考区。3. 竞赛内容技术保障科目考试内容具体包括:观测设备的拆解与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等。(1)观测设备拆装 选手使用给定的设备,完成拆装与检查。包括:传感器 接线、传感器与防雷板连接、防雷板与采集器连接、

23、综合集 成硬件控制器的连接、供电系统接线等。要求正确完成观测设备拆装,操作规范,各类接线检查 准确,完成安装后操作台整洁美观。(2)观测设备调试选手使用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完成观测设备现场调试。包括:传感器相关参数读取和设置、采集器 相关参数读取和设置、能见度传感器的应用与维护、综合集 成硬件控制器设置与维护等。要求正确完成观测设备调试、测试软件相关读取和配置 等操作,能够正常读取观测数据。( 3)观测设备故障诊断选手使用提供的工具对预先设置的自动气象站一种或 几种故障进行故障诊断。要求正确使用工具, 判断故障具体位置, 分析故障原因, 更换相应备件后排除故障。4. 评分标准

24、根据考生提交试卷和现场操作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 以竞赛裁判手册为准。分数相同时,操作完成时间短的排名在前,但不影响个人全能排名和团体排名。(四)观测数据综合处理1. 竞赛内容 主要考查选手使用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 ISOS)处理观测数据的能力。2. 竞赛形式 机考,闭卷考试,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3. 评分标准 标准答案以裁判组的答案为准。四、竞赛工作人员职责及工作纪律(一)赛场纪律1. 参赛队员必须听从指挥,服从裁判。2. 应至少提前 15 分钟进入赛场并对号入座。入场时须 佩戴参赛资格证,否则不得入场。除规定的比赛用具外,手 机、提包、书籍等与竞赛无关的其它物品一

25、律不得带入赛场。 迟到 30 分钟以上者禁止入场,取消本场竞赛资格。3. 入场后,应认真听取监考人员宣布的有关注意事项。4. 应保持赛场安静,不得在赛场内吸烟。如竞赛系统运 行异常,应举手示意,但与题意有关的内容监考人员不予解 答。5. 答题期间不准左顾右盼、交头接耳、传递纸条、抄袭 他人答案或故意让他人抄袭。一般不得离开赛场。确需中途 外出时应举手示意,经监考人员批准后方可离开,并由监考 人员随行监督。6. 每项竞赛结束前 30 分钟和 5 分钟时,监考人员各提 示一次。7. 参赛队员违反赛场纪律时,情节轻微的,第一次提出 警告,第二次取消本场竞赛资格,该项成绩按零分处理;情 节严重的,取消

26、本场竞赛资格,该项成绩按零分处理;情节 特别严重的,取消竞赛队员资格。(二)裁判长职责1. 在竞赛组委会的领导下,负责竞赛裁判的组织和指导 工作。2. 组织竞赛实施的各小组按时完成各自工作。3. 负责制定竞赛工作流程、职责和纪律,并监督执行情 况。4. 负责竞赛试卷的监管。5. 负责裁决竞赛中出现的技术争议。6. 竞赛结束时,向组委会报告比赛成绩。(三)裁判工作纪律1. 裁判人员在竞赛裁判工作中, 要作风正派, 实事求是, 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得徇私舞弊。2. 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保守竞赛秘密,不得泄漏竞赛试 题和评卷、计分情况。3. 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不得擅离职守。4

27、. 服从领导听指挥。遇有不同意见,共同协商,并服从 裁判长的裁决。(四)监考人员职责1. 监考人员应提前 30 分钟到达赛场,检查赛场布置、 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2. 参赛队员入场时,检查参赛队员资格证,收缴禁止带 入赛场的物品,查验参赛队员座次。3. 监督赛场纪律, 作好监考记录, 竞赛结束后交裁判长。 发现违纪现象时,按照赛场纪律进行处理。若有严重违纪或 其它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报告裁判长。4. 竞赛结束前 30 分钟、 5 分钟时,各提示一次。5. 宣布比赛结束,组织选手离场。(五)评卷人员职责1. 在裁判长、评卷小组组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评分规 定和标准答案做好评分工作。2. 评分时

28、,两人一组,设初评和复评。遇有问题应及时 报告评卷小组组长和裁判长,并服从裁判长的裁决。(六)计分人员职责1. 在裁判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竞赛规则做好计分工 作。2. 遇有问题应及时报告裁判长,并服从裁判长的裁决。3. 计分时,两人一组,设初算和复算。4. 所有试卷分数核对无误后,由评卷小组现场对单项得 分前 10 名的试卷,进行终评、计分。5. 终评、计分结束后,统计个人成绩,并将成绩表交裁 判长。(七) 监审职责1. 监督裁判员履行工作职责情况。2. 监督裁判员遵守裁判纪律情况。3. 监督赛场纪律执行情况。4. 监督违纪人员的处理。5. 对竞赛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组委会提出处理意 见。

29、五、竞赛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竞赛设个人单项、个人全能、团体奖、团体单项奖和团 体最快进步奖。“个人单项”的评奖依据为参赛选手的个人单项成绩。“个人全能”的评奖依据为参赛选手的所有单项成绩相 加求和。“团体奖”的评奖依据为代表队的单项团体成绩为队内3 名参赛选手单项成绩相加求和。 “团体单项奖”的评奖依据为代表队内 3 名参赛选手单 项成绩相加求和。“团体最快进步奖”的评奖依据为与上届全国气象行业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能竞赛相比,团体成绩进步最快的代表 队。(一)个人全能 1个人全能设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10 名, 优秀奖 10 名。2一等奖为个人全能第一名,报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 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颁发奖章、奖牌和证书,并以适 当形式给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