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61.72KB ,
资源ID:1403547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0354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1、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解析版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一、单选题:共24题 1廿二史札记宋史记载:“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曾任宰执及现任三少使相者,荫三人;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材料反映的恩荫制度源于A.世官制 B.三公九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恩荫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恩荫制度是中国古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根源于先秦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三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

2、 2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的大意是: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因此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制度是宗法制,C项说法正确;A、D两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B项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 3商周时期的“

3、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通过血缘组织管理,郡县制下地方通过官僚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向领土国家转变,因此D项说法正确;郡县制下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逐渐转变,封建等级制度日益衰落,A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变革,B项错误;分封制下已经实现部落联盟向封邦建

4、国的转变,故C项错误。 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议制度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唐朝三省制的实行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两者都利于集思广益,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不适合于唐朝的三省制,它存在互相诘难、效率低下的弊端,可以排除;B项说法错

5、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材料未体现出;C项说法错在限制了皇权,可以排除。 5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令姚崇并无执行权,强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是越权,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错在“门下省”,材料没有

6、涉及门下省失权;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C项错误;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是因为中书令姚崇越权,并非是藩镇割据,D项说法错误。 6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材料“限于少数私家”“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的局限性,该做法得以改变是在科举制实施以后,因此C项说法正确;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A、B两项说法可以排除;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实施

7、,D项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 7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上层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由此可见行省A.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 B.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C.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 D.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有利于维护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在“形成割据之势”;B项说法错在“导致蒙汉分裂”;D项说法与材料“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不符。 8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惠帝将都察院

8、改为御史府后说,御史“专纠贪残,举循良,匡政务教化为职”。嘉靖皇帝曾对左都御史说“御史的职责在于勉励贤善,抑制邪恶”。这说明明朝统治者要求御史尽到A.奸邪屏迹,善人汇进 B.宁鸣而死,不默而生C.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D.廉洁自律,匡扶正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作为专门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由材料御史“专纠贪残,举循良,匡政务教化为职”“勉励贤善,抑制邪恶”等信息可知统治者要求御史尽到监察腐败、惩恶扬善的职责,故A项正确;“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强调的是要求御史敢于直言进谏,舍生忘死,B项错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

9、调的是个人品德修养,C项错误;“廉洁自律,匡扶正义”的信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排除。 9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军机处。根据题干材料“寄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可知是皇帝的上谕直接让军机处办理,不让其他人知道,说明皇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选B项。

10、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10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 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 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材料“秉公议定则例”“颁发晓示”“按例交纳”表明中国由闭关锁国开始被迫接受近代贸易规则,因此C项正确;A项错在“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材料未体现出;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资本输出,之前是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D项错在“完

11、全卷入”,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11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来因失业回到家乡,仍作烧炭工人。杨秀清此时的失业,与某一城市的开港有关。这一城市应是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天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

12、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A项说法正确;B项不是造成杨秀清的“失业”的直接原因;C、D两个城市的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可以排除。 12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材料“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图表反映中日双方的数字差别很大,说明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C符合题意。 13毛泽东说:“关门主义为

13、渊驱鱼,为丛驱雀(渊指敌人,鱼指群众),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材料反映出中共A.宣扬敌后抗战 B.主张全民族的抗争 C.坚持持久抗战 D.建议国共联合抗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那里,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B项说法符合题意;“宣扬敌后抗战”、“坚持持久抗战”以及“建议国共联合抗争”均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C、D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 14荀子:“君者,民

14、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民贵君轻【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题干的大意是: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则河流清澈,源头污浊则河流污浊,所以如果拥有社稷而不能爱人民,不能有利于人民,却要求人民把君主当作亲人一样敬爱,是不可能的。可见荀子主张仁政,故A项正确。材料未出现任何“法”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君民共治”,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15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

15、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该故事反映A.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 B.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C.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埋儿奉母”可知为了供养母亲而埋掉自己的儿子,反映了人们在人伦方面的偏激行为,这是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的反映,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在“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说法材料无从体现,可以排除。 16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

16、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A.反对封建礼教 B.反对盲从孔子 C.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儒学经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批判思潮。根据材料信息“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可以看出李贽支持自由恋爱,反对封建礼教,A项符合题意。 17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

17、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源的海国图志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它的编写有利于打破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偏见和自视为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陈腐观念,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在“民主思想”,B项说法错在“近代民族工业”,C项说法错在“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且均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18与维新派关系极为密切的帝党官僚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上命臣索康有为所进书,令再写一份

18、递进。臣对:与康不往来。上问:何也?对以:此人居心叵测。曰:前此何以不说?对: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由此可见A.官僚集团反对维新变法 B.官僚集团争夺变法主导权C.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D.维新派与帝党的改革根本目的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根据材料“此人居心叵测”“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可以判断出维新派与帝党的改革根本目的不同,原因在于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帝党则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在“反对”,材料信息未体现出;B项说法材料无从体现;C项错在“群众基础”,材料体现不出。 19近代学者林纾有言:“知腊丁(拉丁文)之

19、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 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革命。拉丁文,欧洲的古语,马班韩柳,中国古文运动的代表,题干的含义是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故选C。选项A、B、D与题干的主旨不符,均排除。 20“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贯彻“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

20、略 D.实现“十二五”规划【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C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发生在19491956年,B项提出是在1956年,D项说法的起止时间是2011至2015年,均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可以排除。 21“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向色彩的奥秘进军”B.“艺术是一种诉说真理的谎言”C.“光是画中的主角”D.“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答案】B【解析】本题考

21、查现代主义美术流派。材料“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反映的是立体画派。立体派是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毕加索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B项说法是他的名言,因此B项说法正确;A、C两项是印象派的言论,D项是现实主义的言论,均可以排除。 2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22、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材料“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说明了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只是能够做法律允许做的事情,体现的是法律与自由的内在联系,因此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他人关系,A项说法可以排除;材料强调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与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无关,B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自由对民主的影响,D项说法错误。 23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的时候,他的老师焦里告诉他,物理学家今后的工作只不过是提高测定的精度而已。当时,这种说法很流行。后来普朗克取得的科学成就证明了这种说法的A.局限性 B.欺骗性 C.前瞻性 D.准确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量子

23、论。“提高测定的精度”属于宏观世界。由此可见,焦里认为今后物理学发展仍会在宏观世界,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研究的是微观世界,这是对物理学的发展,故A项正确;从宏观到微观是物理学的发展,不属于欺骗性,故B项错误;焦里没有认识到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故C、D两项错误。 24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写道:“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啊!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与其理念最接近的作家是A.拜伦 B.巴尔扎克 C.托尔斯泰 D.鲁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根据材料“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流派的特点,

24、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拜伦正是此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因此A项说法正确;B、C两项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D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均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 二、综合题:共5题 25考诸历史,政府机构的演变是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

25、,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2)据材料二,指出清代前、后期中央机构两类不同性质的改革,评价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中央机构的变化。归纳影响中央机构演变的主要因素。【答案】(1)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方式:(另设机构)转移

26、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2)类别:清代前期强化封建集权的改革;后期是仿效西方制度的改革。评价:体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具有半殖民地的色彩;也是晚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及向学习西方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因素:本国历史传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转变(时代变迁);外部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第(1)问,根据材料“(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其职

27、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可以从增设新机构和各个机构互相牵制两个角度来分析总结。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理藩院”“军机处”可以得出清代前期是强化封建集权的改革,根据材料二1859年后设“总税务司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得出后期是仿效西方制度的改革。解答第二小问的关键是“晚清时期(18401912年)”,可以从近代社会的沉沦和近代化等角度回答,结合所学总结出一方面体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具有半殖民地的色

28、彩,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第三小问可以从国内外角度和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三个方面来总结即可。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材料二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

29、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

30、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答案】(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以天朝上国自居。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2)屈辱的服从地位。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4)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

31、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由“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由“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可知,清廷官员的“天朝上国”心态;第三小问由“1834年”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国力强盛。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辛丑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西方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角度作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由“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中国抗战的意义作答即可。第(4)问,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国际关系、对世界的贡献等角度作答。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策略对戊戌变法的结局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