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1.54KB ,
资源ID:14040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040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千米和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目标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2.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含义以及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面彩旗课时安排共4课时:认识千米 1课时 认识吨 1课时练习三 2课时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1课时)课题认识千米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

2、目标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及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1、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 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比划出这些长度单位各 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 度)2.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2)旗杆的高度是300()。(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跑。 3. 今天我们来认识比米长得多的长

3、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出示 目标)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生成“千米”的概念 (1)出示书中的场景图,初步感知“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2)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 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踊跃回答,教 师适当点评) 2. 建构“1千米”的概念,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 呢?猜一猜。(2)想一想:100米的跑道有多长?(3)算一算:10个100米是多长? (4)问: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 10个1

4、00米)(5)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3、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 算一算,如果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00米,想一想几圈是1 千米?如果一圈是250米呢?400米呢? 2. 估一估:1米大约需要走几步?如果按这样估计100米大约需要走 几步?1千米呢? 3.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 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 找出1千米吗?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连一连。 (2)交流连的结果,学生参与评价。 2. “想

5、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3. “想想做做”第3题。(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4. “想想做做”第4题。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5. “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 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1千米=1000米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2课时)认识吨教科书第22-23页例2和想想做做1. 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建立某些物体

6、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 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过去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 今天我们来认识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出示 1. 生成“吨”的概念 (1)出示书中的场景图,初步感知“吨”这个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吨? 2. 建构“1吨”的概念,体验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究竟有多重?(4)

7、想一想:一袋100千克的大米有多重?(5)算一算:10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 (4)说明:1吨1000千克,1吨里面有10个100千克。 进一步体验“1吨”的概念。 1. 算一算,一个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10个这样的小学生的体重 大约有多重?40个小学生呢? 2. 说一说:你感觉1吨重吗? 3. 估一估:你感觉自己大约有多重?几个跟你体重相同的小朋友大 约重1吨?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加深对“1吨”的理解。(1)学生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6. “想想做做”第6题。(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8、1吨=1000千克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3课时)练习三(1)习题课教科书第24-25页第1-5题1巩固强化千米及吨的知识。2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千米及吨的基础知识1、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千米及吨的有关知识,究竟学得怎么样呢?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板书课题,出示目标)2、知识回顾,课前热身。 提问: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 少? 2.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 多少? 3.通常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 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练习三第1

9、题 认真审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练习三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练习三第3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获取图中信息。 (2)明确问题,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4. 练习三第4题 5. 练习三第5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2)互提问题,全班交流。四、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选择题 (1)每块砖重2千克,( )块砖重1吨。 A. 5 B.50 C.500 (2)3辆汽车同时运煤,2天共运120吨,平均每天( )吨。 A.40 B.60 C.20 (3)张老师2小时行32千米,估计张老师是( )的。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2. 果品公司上午

10、收购苹果25吨,运走9吨,剩下的用一辆载重4吨 的卡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克千克吨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4课时)练习三(2)教科书第25页第6-9题及“你知道吗?”1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增强对数学的兴趣。3.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口述目标)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练习三第6题 (1)引导学生获取题中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集体订

11、正。 2. 练习三第7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 练习三第8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4. 练习三第9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课本第25页思考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题中信息。 2. 明明家、学校、图书馆在一条直线上,从明明家到学校1900米, 从学校到图书馆720米。你能想出它们的位置有几种情况吗?请 你计算出每一种情形下,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讲解。四、知识补充,开阔视野。 课本第26页“你知道吗?习题讲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