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77.27KB ,
资源ID:1405146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0514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中考一模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中考一模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1、语文中考一模试题附答案解析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4题 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走进大美金乡,(登上/攀上)金山,站在高处遥遥远眺,只见远处的建筑物ln c zh b(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辆(穿梭/川梭),行人往来不断。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明,一幢幢高楼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都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我们陶醉在这美景中,感受这方土地所yng y( )的和谐与温暖。(1)根据拼音写出括号里的词语。(2分)_ _(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2分)A登上 川梭 B攀上 穿梭 C登上 穿梭 D攀上 川梭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1)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_,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4)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表现诗人旷达、豪迈胸襟的两句诗是:_,_。3小明的爸爸最近想换一个手机,爸爸想买进口品牌的手机,可小明觉得应该买国产的。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劝说爸爸呢?(3分)4请介绍漫画(见下图)的

3、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共6分)第二部分(520题 5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56题。(5分)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雨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5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2分)6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齐谐者,志怪者也(_) (2)去以六月息者也(_) (3)教然后知困(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怒而飞,

5、其翼若垂天之云。(2)故曰:教学相长也。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3分)10乙文多用对偶句,这样的表达有什么效果?试举一例加以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学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放弃和获得结伴而行,相辅相成。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而又不断获得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放弃了团聚,便有了千里之行;我们放弃了侥幸,便有了事业成功;我们放弃了安逸,便有了精彩的人生;在这里,放弃了已经超越了丢掉的含义,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艺术。放弃,是一种理智。生活中”鱼和熊

6、掌”兼得的好事,毕竟很难遇上,而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的事情却经常需要我们决断。此时,知其两者兼得不可能,而不再去作无谓的努力,是一种理智;在两者的取舍上,分清孰轻孰重,作出正确的选择,也是一种理智;在选择后不再瞻前顾后,徘徊观望,而是全力以赴去把选择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使它成为自己人生精彩的一笔,更是一种理智。放弃,是一种胆识。人,大都有一种惰性,一旦熟悉了一种环境,进入了一种状态,获得了一种满足,就习惯在这种轨道日复一日的运转下去,即使有了更适宜的运行轨道,他也会犹豫再三,难以决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放弃现实的,去争取未来的;放弃熟悉的,去开拓陌生的;放弃稳妥的,去承担风险的;这里的放弃,

7、实际上正是为了人类潜能的拓展、开辟创新的起点、增加生命的内涵。而面对这种放弃,又确实需要一种胆识,一股勇气,一份远见。放弃,是一种境界。据接生的护士讲,人生下来时,两只小手攥得紧紧的,好像要把得到的一切都牢牢抓在手里。其实抓在手里的,就未必是真正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真正值得付出的。可是,要让人放弃,又很不容易。须知,人生如同登山,只有登上那高高的山巅,才能领略风光的绮丽和无限,才能感受人生的美好和壮观。可是,负重是很难高攀的。只有丢掉各种负担的羁绊,放弃各种物欲和杂念,才能解放精神,一身轻松,满面春风地上路,向着高远的目标攀登。此时,放弃得越多,则行之越远,人生越灿烂。为了高品质的人生,我们需

8、要学会放弃!(选文有改动)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2文章从哪三方面论述了”放弃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艺术”?(3分)13第段画线句子阐述了三种”理智”,这三种情况可以调换位置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5分)卖板栗的父子梁艳飞如往常一样,晚饭后七点半,我来到河堤上散步。我又见到了他。他在我居住的小区旁的河堤上卖板栗。播音器里重复播放着”板栗,野生板栗,不要钱啊,不要钱。”说是不要钱,当然不是放兜里拿走,而是试试味。连续几年来,他都在这个地方卖板栗,从不间断。最初记住他,在三年前,源于他的孩子。小男孩坐在贩卖板栗的三轮车前座上,两岁多,正自顾自玩耍。为

9、了孩子的安全,前座已被他用木条围成四方形,坐在其间,下不来,也掉不了。孩子太小,玩耍过后,想要父亲陪伴。见父亲许久不理睬自己,便在那里左转右跳,嗷嗷大哭。可他不想丢了生意,开始一边忙一边大声训斥,想借助声音的分贝大,让孩子乖乖听话、安静地坐下。这时,孩子越发感到委屈,哭声更加响亮,眼泪、鼻涕、污垢,在脸上乱成一团。哭声再响,也扭转不了局面,父亲依然继续他的忙碌,为顾客耐心挑选栗子,语气和善,一脸笑意,与刚刚训斥孩子的口气截然相反。这一刻,赚钱重要。男人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体形结实、皮肤偏黑,明显是在太阳下劳作时间过长形成的。他与顾客交流的声音大,责骂孩子的声音更大,每次见到他,我都会留意那个

10、孩子。有一天,我忍不住上前问他,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他说,走了。走了。他没有多说,只有这两个字。之后,我见到他们多是在河堤上。他与他,一大一小,相互陪伴,彼此慰藉。在夜色下费力地讨要生活。有时,看到孩子哭泣的脸,我总会多买一些板栗,希望他能早点卖完,好早一点带着孩子回家。一日傍晚,我见到他们,孩子没有坐在车上,而是在他周围转圈玩游戏。细细一看,孩子腰间捆有一根长长的绳,另一头捆在车架上。为防孩子走失,又不影响生意,他只能将孩子像小狗一样捆在身边。孩子没有同伴,一个人玩,周边灯光昏暗,蚊虫乱飞,近处是父亲的叫卖声、来往不息的人群、嘈杂刺耳的车鸣。远处是若隐若现的村庄和暗黑无边的夜色。摊前人来人往

11、,板栗越来越少,男人忙手中的营生,眼光时不时落在孩子身上。再过一段时日,河堤上只有他,撞上我四处找寻的眼光,他说,孩子送去了幼儿园,读书去了,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他补充了一句,幼儿园全托,钱有点多。脸上依旧溢着笑。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隐藏在浩瀚的夜色里,我无法断定他们幸福与否,只希望,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孩子身在学校,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河提上,只留父亲一人能继续卖板栗。炒板栗很香,远远地就能闻见。但愿他们的生活,没有黑夜,只有清香。(摘编自2020年5月散文选刊)14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篇

12、散文具体讲述了作者四次买板栗的经历。B这篇散文以男人的家庭变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C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卖板栗父子的同情与祝福。D这篇散文结尾直接点明了”地摊经济”的紧荣。15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16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17这篇散文第段”彼此陪伴,彼此慰藉”与第段”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前后照应,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3分)18这篇散文三处加点的地方都提到”钱”。分别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五、根据你对文学

13、名著的阅读,回答1920题。(8分)1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共4分)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1)选段出自哪部名著中的哪个故事情节?(2)选文涉及哪几个主要人物?2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共4分)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

14、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第三部分(21题 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50分)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请以” 从未走远”为题,

15、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章要表达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4题 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走进大美金乡,(登上/攀上)金山,站在高处遥遥远眺,只见远处的建筑物ln c zh b(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辆(穿梭/川梭),行人往来不断。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明,一幢幢高楼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都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我们陶醉在这美景中,感受这方土地所yng y( )的和谐与温暖。(1)根据拼音写出括号里

16、的词语。(2分)_ _(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登上 川梭 B攀上 穿梭 C登上 穿梭 D攀上 川梭答案(1)鳞次栉比 洋溢 (2)C解析(1)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平时日常积累,读准拼音,结合词意书写汉字。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洋溢:一指充满,广泛传播;二指充分流露、显示;三指水充溢流动的样子。(2)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结合词意和具体语境分析。”攀”一般指用手;”登”一般指用脚;登上”山顶”; 攀上”高峰”,结合语境”站在高处遥遥远眺”分析,”登上”符合语境;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

17、来往频繁。指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相互通过的现象。”川梭”书写错误。故选C。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1)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_,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4)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表现诗人旷达、豪迈胸襟的两句诗是:_,_。答案月有阴晴圆缺 正莺儿啼 蜡炬成灰泪始干 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雨欲来风满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

18、、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莺、炬、畔。3小明的爸爸最近想换一个手机,爸爸想买进口品牌的手机,可小明觉得应该买国产的。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劝说爸爸呢?(3分)答案示例:爸爸,现在不比以前了,我们中国国产的手机质量并不比进口的差,而且价格便宜,再说购买中国品牌支持国货,也是爱国之举,你说对吗爸爸?解析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拟写时,先是称呼,然后围绕着”国产手机价格实惠,质量也非常好,功能齐全,支持国货”等方面来表述理由。最后以”您说对吗?”收尾,语气委婉,便于对方接受。4请介绍漫画(见下图)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

19、合理,70字左右)。(共6分)答案画面内容示例:画面的主体由三个人组成,医生、老人、老人的儿子。一位老人患了”孤独症”,表情痛苦;医生手拿处方,处方上写着”当归每周两次”的字样;老人的儿子则左手扶着额头,表情愧疚。寓意:只有孝老敬亲,才能家庭和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漫画的构图,读懂漫画中的要素,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如”当归每周两次”。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

20、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画面由医生、老人、老人的儿子这三个人组成。老人患了”孤独症”,医生手上处方写着”当归每周两次”的字样,用以告诫儿子。寄寓着”只有孝老敬亲,才能家庭和美”的道理。第二部分(520题 5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56题。(5分)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雨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5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2分)6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3分)答案51)夏季。雨、青草、池塘、蛙。2)春季。

21、花、雨、蜂蝶。6约客主要通过交待时间”过夜半”和描写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突出一个”等”字;雨晴则主要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和”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描写,突出一个”惜”字。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象是:黄梅时节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描写的景物有:雨、青草、池塘、蛙,通过”黄梅时节”“蛙”可以判断季节是夏季。2)诗歌大意是: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蜂蝶追捉春色,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描写的景物有:花、雨、蜂蝶,通过”花间菱”等景物可以判断季节是春季。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约

22、客中提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意思是说:”等候朋友如约来下棋已过半夜,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枰上。”从夜已过半,表明朋友还没有来;”闲”字用得很妙,表明当时是自己一个人,也证明朋友没有来,突出了诗人在等待朋友来。雨晴中提到:”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意思是说:”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花的惋惜,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

23、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齐谐者,志怪者也(_) (2)去以六月息者也(_) (3)教然后知困(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怒而飞,其翼若

24、垂天之云。(2)故曰:教学相长也。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3分)10乙文多用对偶句,这样的表达有什么效果?试举一例加以分析。(4分)答案7(1)记载 (2)气息,这里指风 (3)困惑 8(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2)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9示例: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鲲鹏之志 九万里风鹏正举10”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举例略。(意对即可)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词语。(1)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2)去以

25、六月息者也: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3)教然后知困: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困惑。8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1)怒:奋起。若:好像。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2)故:所以。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9本题考查成语或诗句积累。示例:成语:鹏抟九天、鹏抟鹍运、万里鹏程、鹏游蝶梦、鹏霄万里、鹏程万里、凤翥鹏翔、鹏路翱翔、鹏鴳齐致、万里鹏翼、鹏抟鹢退;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李白;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天台晓望 李白。10本题考查对偶句的作用。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

26、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多使用对偶句,例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层层递进,文气贯通,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参考译文乙: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

27、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学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放弃和获得结伴而行,相辅相成。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而又不断获得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放弃了团聚,便有了千里之行;我们放弃了侥幸,便有了事业成功;我们放弃了安逸,便有了精彩的人生;在这里,放弃了已经超越了丢掉的含义,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艺术。放弃,是一种理智。生活中

28、”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毕竟很难遇上,而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的事情却经常需要我们决断。此时,知其两者兼得不可能,而不再去作无谓的努力,是一种理智;在两者的取舍上,分清孰轻孰重,作出正确的选择,也是一种理智;在选择后不再瞻前顾后,徘徊观望,而是全力以赴去把选择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使它成为自己人生精彩的一笔,更是一种理智。放弃,是一种胆识。人,大都有一种惰性,一旦熟悉了一种环境,进入了一种状态,获得了一种满足,就习惯在这种轨道日复一日的运转下去,即使有了更适宜的运行轨道,他也会犹豫再三,难以决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放弃现实的,去争取未来的;放弃熟悉的,去开拓陌生的;放弃稳妥的,去承担风险的;这里

29、的放弃,实际上正是为了人类潜能的拓展、开辟创新的起点、增加生命的内涵。而面对这种放弃,又确实需要一种胆识,一股勇气,一份远见。放弃,是一种境界。据接生的护士讲,人生下来时,两只小手攥得紧紧的,好像要把得到的一切都牢牢抓在手里。其实抓在手里的,就未必是真正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真正值得付出的。可是,要让人放弃,又很不容易。须知,人生如同登山,只有登上那高高的山巅,才能领略风光的绮丽和无限,才能感受人生的美好和壮观。可是,负重是很难高攀的。只有丢掉各种负担的羁绊,放弃各种物欲和杂念,才能解放精神,一身轻松,满面春风地上路,向着高远的目标攀登。此时,放弃得越多,则行之越远,人生越灿烂。为了高品质的人生,我们需要学会放弃!(选文有改动)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2文章从哪三方面论述了”放弃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艺术”?(3分)13第段画线句子阐述了三种”理智”,这三种情况可以调换位置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案11为了高品质的人生,我们需要学会放弃12放弃,是一种理智;放弃,是一种胆识;放弃,是一种境界13不可以。这三种情况是按照决断,选择,全力以赴去做的逻辑顺序阐述的解析11考查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态度很明确。其次,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提炼中心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