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124.83KB ,
资源ID:1409056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0905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第一部分专题1第2讲.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第一部分专题1第2讲.docx

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第一部分专题1第2讲第2讲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1政治制度:中央机构的三省体制开始形成;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2社会经济(1)农业:翻车;均田制;耕耙耱技术。(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3文化成就(1)思想:佛教、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凡。二、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1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相权被

2、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2)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并完善,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3)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2社会经济(1)农业:唐朝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丝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3文化成就(1)思想:佛、道盛行,三教合一。(2)科技: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3)文学诗歌: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

3、易等为杰出代表。出现唐传奇。(4)艺术绘画:进入繁盛阶段,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书法: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等。三、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1政治制度(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2)元朝的政治制度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2社会经济(1)我国

4、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2)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五大瓷窑和景德镇,出现青花瓷器。(3)商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坊市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3思想文化(1)思想: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致知”。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理学在宋元是官方哲学。(2)科技: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3)艺术绘画: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戏曲: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

5、代戏曲的成熟。(4)文学:宋词、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元时期出现话本。四、选修内容1(选修一)北魏孝文帝改革2(选修一)王安石变法3(选修四)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时段特征概览阶段特征表现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宋元(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宋元时

6、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宋元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考向一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认识1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

7、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2演变(1)“三省六部”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2)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对三省六部制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实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等,其实质是强化了皇权。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

8、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中华通史材料二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

9、制的比较。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和课本相关知识回答。答案(1)同:分工明确;相互制衡。异:唐朝的三省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立足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考向二客观公正地看待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1就地位而言,古代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2就作用而言,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3就选拔标准和方式

10、而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财产、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形式趋向公开、公平、客观。4就选拔程序而言,汉代主要是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隋唐以后主要是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从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充分反映出封建政府将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实质。虽然科举制的弊端(忽略品行,考试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显而易见,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它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

11、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请回答:这两种看法是否相互矛盾?谈谈你的看法。解题思路科举制实施的前期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应该肯定。到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应否定。答案并不矛盾。这两种看法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了新型人才的成长。考向三宋元时期中国封建文明成熟的时代特色1政治:中国由

12、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地。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宋词和元曲的繁荣。4对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后,始是纯

13、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钱穆理学与艺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认识。解题思路宋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型时期,从宋代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分析。答案宋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1)政治方面:科举取士进一步扩大,以科举制为基础或途径,平民兴起,底层不断上升。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2)经济方面:

14、城市经济繁荣。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3)文化方面:精英的宫廷文化让位于通俗的娱乐文化。(4)思想方面:由唐至宋,学术思想由禅学到理学即新儒学。考向四对宋明理学的理解1形成:宋明理学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新儒学体系,具有思辨化、理论化的特点,标志着儒学发展的成熟,心学是宋代理学的继承和发展。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相同点: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望。(2)不同点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程朱理

15、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认识“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致良知”以求理的方法。哲学范畴不同。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3评价(1)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2)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和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

16、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上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二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王守仁王阳明全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

17、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解题思路(1)特点根据材料可以归纳,影响注意题意要求从积极角度来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直接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以概括。答案(1)特点:哲学化(思辨性);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内容:致良知。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通史排查真题对点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1(2013江苏高考)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

18、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辨别选项B、C:与史实不符;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史实依据三省六部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实施。答案A2(2013山东高考)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材料信息由品级较低的官员行使宰相职权,分割了

19、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B知识点二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3(2014海南高考)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知识定位科举制理解材料“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答案C4(2014福建高考)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

20、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理解材料第(1)问根据材料“隋创”“迄于明清”“修正”“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等信息归纳科举制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回答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根据材料三信息“贫苦子弟埋首窗下”“纨绔子弟,亦知

21、苦读”“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回答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才素质、统治基础、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知识点三宋元政治制度5(2014北京高考)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审题关键“加强中央集权”“宋初”辨别选项A项文臣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C两项属于分割相权

22、,加强君主专制;D项不符合“宋初”。答案A6(2014山东高考)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知识定位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调动知识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更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答案B知识点四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7(2014重庆高考)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

23、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知识定位经济重心南移史实依据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答案B8(2014山东高考)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辨别选项A项出现在鸦片战争后;B项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进步的表现;C项材料显示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D项材料未提及租佃关系。答案C9(2014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24、,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定位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辨别选项A:“私为券以便贸易”。B:交子产生后才出现商业纠纷。C、D两项材料未体现。答案A知识点五宋明理学10(2014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调动知识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答案

25、D11(2013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辨别选项A: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B:在西汉时已深入人心;C: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D:兴起于宋明时期。答案C知识点六唐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学12(2014江苏高考)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26、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知识定位四大发明辨别选项A:唐朝已出现雕版印刷书籍;B:材料没有提到活字印刷;C:“剧增”“大量”“遍及全国”体现出广泛应用;D:“书坊遍及全国各地”体现出不仅限用于官方。答案C13(2014大纲全国高考)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 B岑参C王维 D李白知识定位唐诗调动知识陶渊明、王维同属田园诗人。答案C模块排查1政治模块题组1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

27、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中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辨别选项A、B两项属于“史实”的范畴;C项属于“史论”的范畴;D项属于“史识”的范畴。答案D2文献通考说:“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

28、,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这反映出()A宰相行政权力加强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权力机构职责明确辨别选项A、B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联系不大,可排除。答案C3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材料信息“行省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

29、富”。辨别选项A:行省受中央的节制;C:材料未体现分权与制衡;D: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答案B4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与此“制度”相吻合的表述为()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理解材料“此制度”指科举制。辨别选项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答案D模块排查2经济模块题组5围绕下面两幅图片的讨论,学习小组得出的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图一图二A图一:图中的犁可据实际需要控制耕土的深浅B图一:此耕作方式随井田制的出

30、现而出现C图二:图片素材源于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D图二:这种犁结构完备可改变牵引点的高低调动知识曲辕犁出现于唐代。主要依据图一犁辕是直的,属于耦犁;图二是曲辕犁。辨别选项图一中犁不可调节耕土的深浅,A项错;图一反映的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项错;图二曲辕犁出现于唐代,C项错;D项符合曲辕犁的特点。答案D6唐代宗大历二年“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用”;明代永乐元年“命宝源局铸农器”。从上述史实中可以确认的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A支持了民生 B具有垄断性C为皇室服务 D技艺水平高材料信息“散给百姓,以溉水田”、“铸农器”。答案A7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