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88KB ,
资源ID:141287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128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docx

1、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与朱元思书一、课文分析 文章第一段总写作者所见景色特点。设置了观赏景色的大的背景和大的环境“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交代了观赏的角度和方式“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点明了观赏的地点和范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概括了观赏到的景物的总体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则分别从“水”、“山”两个方面对作者所欣赏到的景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这一部分是分说。第二段作者描写富春江的异水,突出了两个特点:清、急。作者先对江水进行了正面描写,直截了当地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接着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水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再次突出水清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得

2、十分出色。为了突出江水的湍急,作者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了离弦的箭、飞奔的骏马这两个形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对江水湍急的认识。第三段作者描写了富春江两岸的奇山,仍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直接描写了山的态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突出山高峻的特点。接下来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描写了山中的动物和植物。听觉角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突出了山中富有朝气、各种声响和谐悦耳;视觉角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突出山林的清幽静谧的特点。作者还通过游人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两岸高山宁静清幽、

3、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还含蓄的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避世退隐。可以说,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与感受表现了自我的人生志趣,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他描摹景物不求全面,而只突出一两点,这样可以更合理地分配笔力,也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也值得借鉴。这一课的古汉语语言现象比较多,也比较典型,我们可以分类整理。(一)词类活用现象: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二)通假现象:蝉则千转不穷(通“啭”,婉转发生),窥谷忘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奇山异水,天下

4、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古汉语词语,同学们都可以分类进行整理,这样更加便于我们记忆。背诵和默写这篇课文的前提是要读熟读懂课文,再次把握好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思路。本文多使用四六句,而且大多是对偶句,根据这一特点,同学们还可以采用“填空法”背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能力训练检测(一)给下列斜体字注音水皆缥碧 急湍甚箭 泠泠作响 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二)按原文字形填空风烟()净 直视无() 急湍甚( )负势()上互相轩() 嘤嘤成() ()飞()天 经纶()窥谷忘() 横柯上()(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语意思。猛浪若奔_ 嘤嘤成韵_2第二段加红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3第三段加红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附参考答案:一、pio tun lngln

6、g zhun yun ln二、俱 碍 箭 竞 邈 韵 鸢 戾 世务 反 蔽三、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静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四、1飞奔的马 和谐动听的声音2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流湍急的特点。3淡泊名利、避世归隐五柳先生能力提升题一、自主练习给斜体字注音。性嗜酒而家贫( ) 造饮辄尽( ) 曾不吝情去留( )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 )( )( )( ) 颇示己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衔觞赋诗( ) 无怀氏之民欤( )解释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不汲汲于富贵 汲

7、汲: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衔觞赋诗 衔觞: 亦不详其姓字。 详 : 亲旧知其如此。 旧: 或置酒而招之。或:_ 置:_颇示己志。 颇:_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填空。陶潜, 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 ,号 ,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黔娄

8、之妻有言:“ , 。”其言 乎? ,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性格: 生活: 志趣: 二、阅读延伸(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

9、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造饮辄尽( )衔觞赋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五柳先生能力提升题答案:一、自主练习略处,地方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朋友,伴侣 口触酒杯,指饮酒 详细地知道旧交,旧友。备办,置办很冷清 B(是用第三人称

10、叙说的) B 东晋 诗人 渊明 五柳先生 陶渊明集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兹若人之俦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6见译文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二、阅读延伸(一)往,到 酒杯 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安贫乐道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马 说 一、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 柳 二、解释斜体的词语在文中的意

11、思。(1)世有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2)然后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3)祗辱有奴隶人之手( 只是)( 辱没 )(4)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喂牲口用的食器)(5)不以千里称也 (凭,凭借) (著称)(6)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吃没)(7) 食马者(通“饲”,喂)(8) 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 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 )(等同,一样)(10)或尽粟一石 (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通“才”,才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鸣叫)(

12、通晓)(14)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子 )(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识别,了解)三、从文中找出三个通假子并释义。1食马者(“食”通“饲”,喂) 2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四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人才 ;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2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4第二段说明了什

13、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5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7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8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9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0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1本文中“伯乐”“

14、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1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13分别概括123的层次: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14“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15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

15、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16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17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18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

16、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常识1作者明朝著名文学家宋濂二、语音三、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2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四、古今异义词(见河南中考)五、词类活用(见河南中考)六、一词多义(见河南中考)七、重点词语解释(结合课下注释)八、朗读节奏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卒/获有所闻3手指/不可屈伸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九、理解性默写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17、,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十、重点语句翻译1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_*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8、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5

19、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十二、开放性试

20、题1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2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3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

21、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词曲五首练习 一、填表 项目酬乐天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修辞对偶、比喻、借代名句借代戟对偶颔、颈联、比喻颔联、汗青借代干戈对偶人有月有、比喻天上宫阙、人间、反问有问号的句子对偶兴亡、比喻第一句表达的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

22、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和对亲人的良好祝愿。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二、诗句的理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4. 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3、?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7. 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9. 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2. “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二、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5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25、民族气节。6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7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11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12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

26、的良好祝愿。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苏轼,_代杰出的_家,号_。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琼楼玉宇:_弄清影:_3.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它的含义是_,在词中

27、,这句词是对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4.翻译词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5.这首词的上阙写_,下阙写_。6.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7.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8.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答案:1.宋 文学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2.美玉做成的楼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子由 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4.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5.词人“欢饮”时的想象 “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6.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7.天、年、寒、间、眠、圆、全、娟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