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0.65KB ,
资源ID:14163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163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公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公式.docx

1、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公式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公式数学表达式: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n值不应少 于20-30个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1n;标准偏差的 使用方法 六个计算标准偏差的公式1标准偏差的理论计算公 式设对真值为X的某量进行一组等精度测量,其测得值为11、12、In。令测得值1与该量真值X之差为真差占o,则有 o 1 = li - X。2 二 12 Xo n = In - X我们定义标准偏差(也称标准差)o为(1)由于真值X都是不可知的,因此真差。占也就无法求得,故 式只有理论意义而无实用价值。标准偏差。的常用估计一剩余误差(也叫残差)Vi来代替真 差。

2、,即设一组等精度测量值为11、12、In通过数学推导可得真差。与剩余误差V的关系为将上式代入式(1)有(2)式(2)就是著名的贝塞尔公式(Bessel) o它用于有限次测量次数时标准偏差的计算。由于当时,可见 贝塞尔公式与。的定义式(1)是完全一致的。应该指出,在n有限时,用贝塞尔公式所得到的是标准偏差。的一个估计值。它不是总体标准偏差。因此,我们称式(2) 为标准偏差。的常用估计。为了强调这一点,我们将。的估计 值用“S 表示。于是,将式(2)改写为(2)在求S时,为免去求算术平均值的麻烦,经数学推导(过程从 略)有于是,式(2)可写为(2”)按式(2”)求S时,只需求出各测得值的平方和和各

3、测得值之 和的平方艺,即可。标准偏差o的无偏估计数理统计中定义S2为样本方差数学上已经证明S2是总体方差。2的无偏估计。即在大量重 复试验中,S2围绕。2散布,它们之间没有系统误差。而式(2)在 n有限时,S并不是总体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也就是说S和。 之间存在系统误差。概率统计告诉我们,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正 态总体,总体标准偏差o的无偏估计值为(3)令则即S1和S仅相差一个系数K。,K。是与样本个数测量次数有 关的一个系数,K。值见表。计算Ko时用到r (n +1)二 n r (n)r (1)=1由表1知,当n30时,。因此,当n30时,式(3)和式(2) 之间的差异可略而不计。在n=30

4、50时,最宜用贝塞尔公式求标 准偏差。当M10时,由于K。值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宜用式(3), 求标准偏差。这时再用贝塞尔公式显然是不妥的。标准偏差的最大似然估计将。的定义式(1)中的真值X用算术平均值代替且当n有限 时就得到(4)式(4)适用于n50时的情况,当n50时,n和(门-1)对计算结 果的影响就很小了。2、5标准偏差o的极差估计由于以上几个标准偏差的计算公 式计算量较大,不宜现场采用,而极差估计的方法则有运算简便, 计算量小宜于现场采用的特点。极差用IT表示。所谓极差就是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n个 样本测得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若对某量作次等精度测量测得11、,且它们服从正态分布

5、,则R = lmax - lmin概率统计告诉我们用极差来估计总体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为(5)S3称为标准偏差。的无偏极差估计,d2为与样本个数n(测 得值个数)有关的无偏极差系数,其值见表2由表2知,当nW15时,因此,标准偏差o更粗略的估计 值为(5)还可以看出,当200WnW1000时,因而又有)显然,不需查表利用式(5)和(5防了即可对标准偏差值作出快 速估计,用以对用贝塞尔公式及其他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应指出,式(5)的准确度比用其他公式的准确度要低,但当 5WnW15时,式(5)不仅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还颇为准确。 当n10时,由于舍去数据信息较多,因此误差较大,为了提高准

6、确度,这时应将测得值分成四个或五个一组,先求出各组的极差R1、,再由各组极差求出极差平均值。极差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的关系为需指出,此时d2大小要用每组的数据个数n而不是用数据总 数N(二nK)去查表2。再则,分组时一定要按测得值的先后顺序排 列,不能打乱或颠倒。标准偏差o的平均误差估计平均误差的定义为误差理论给出(A)可以证明与的关系为(证明从略)于是(B)由式(A)和式(B)得从而有式(6)就是佩特斯(C、A、F、Peters、1856)公式。用该公式估计6值,由于 right Vright不需平方,故计算较为简便。但该式的准确度不 如贝塞尔公式。该式使用条件与贝塞尔公式相似。标准偏差的应

7、 用实例1对标称值Rq = 0、160 y m 的一块粗糙 度样块进行检定,顺次测得以下15个数据:1、45,1、65,1、60.1、 67,1、 52,1、 46,1、 72,1、 69,1、 77,1、 64,4、 56,1、50.1、 64,1、74和1、63 um,试求该样块Rn的平均值和标准偏 差并判断其合格否。解:1)先求平均值2)再求标准偏差S若用无偏极差估计公式式(5)计算,首先将测得的,15个数据 按原顺序分为三组,每组五个,见表3。表3组号1_11_5R11、481、651、 601、 671、520、 1921、 461、721、691、771、640、 3131、561

8、、 501、 641、 741、630、24因每组为5个数据,按n二5由表2查得故若按常用估计即贝塞尔公式式(2),则若按无偏估计公式即式(3)计算,因n=15,由表1查得K6=、018,则若按最大似然估计公式即式(4)计算,则=0、09296( p m )若按平均误差估计公式即式(6),则现在用式(5)对以上计算进行校核可见以上算得的S、S1、 S2、 S3和S4没有粗大误差。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0、092960、09620、09790、10170、 1062即 S2 S SI S4 S3可见,最大似然估计值最小,常用估计值S稍大,无偏估计 值S1又大,平均误差估计值S4再大,极差估计值S3最

9、大。纵观 这几个值,它们相当接近,最大差值仅为0、01324 nmo从理论上 讲,用无偏估计值和常用估计比较合适,在本例中,它们仅相差 0、0017 ymo可以相信,随着的增大,S、S1、 S2、 S3和S4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小。就本例而言,无偏极差估计值S3和无偏估计值S1仅相差0、 0083 um,这说明无偏极差估计是既可以保证一定准确度计算又简 便的一种好方法。JJG102-89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规定Ra的平均值对其标 称值的偏离不应超过+12%17%,标准偏差应在标称值的4%12% 之间。已得本样块二产,产均在规定范围之内,故该样块合格。标准偏差与标准差的区别标准差(Standard

10、Deviation)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 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表示。因 此,标准差也是一种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 差未必相同O例如,A、B两组各有6位学生参加同一次语文测验,A组的分数为95、85、75、65、55、45, B组的分数为73、72、71、69、68、67O这两组的平均数都是70,但A组的标准差为17、08分,B组的标准差为2、16分,说明A组学生之间的 差距要比B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得多。标准偏差(Std Dev, Standard Deviation)mean-square err

11、or )亦称标准误差,其定义为,i = l,2, 3, -no在有限测量次数中,均方根误差常用下式表示:,式 中,n为测量次数;di为一组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如果误差 统计分布是正态分布,那么随机误差落在土 o以内的概率为 68%。 2、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标准差 也被称为标准偏差,或者实验标准差。均方根值也称作为效值, 它的计算方法是先平方、再平均、然后开方。比如幅度为100V而 占空比为0、5的方波信号,如果按平均值计算,它的电压只有 50V,而按均方根值计算则有70、71Vo这是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有一组10

12、0伏的电池 组,每次供电10分钟之后停10分钟,也就是说占空比为一半。 如果这组电池带动的是10Q电阻,供电的10分钟产生10A的电 流和1000W的功率,停电时电流和功率为零。那么在20分钟的一 个周期内其平均功率为500W,这相当于70、71V的直流电向10Q电阻供电所产生的功率。而50V直 流电压向10Q电阻供电只能产生的250W的功率。对于电机与变 压器而言,只要均方根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即使在一定时间内 过载,也不会烧坏。PMTS1、0抽油机电能图测试仪对电流、电压 与功率的测试计算都是按有效值进行的,不会因为电流电压波形 畸变而测不准。这一点对于测试变频器拖动的电机特别有用。均 方

13、根误差为了说明样本的离散程度。对于N1 Nm,设N=(N1+、+Nm)/m;则均方根误差记作:bbs、 itgoalZZZ、 F6F!M n+t8Q5i、 Y-mt=sqrt(N 2- N2)+、+(N2-Nm2)/(m(m-l);比如两组样本:第一组 有以下三个样本:3, 4, 5第二组有一下三个样本:2, 4, 6这两 组的平均值都是4,但是第一组的三个数值相对更靠近平均值,也 就是离散程度小,均方差就是表示这个的。同样,方差、标准差(方差开根,因为单位不统一)都是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几种典 型平均值的求法(1)算术平均值这种平均值最常用。设X1、 X2、 、x n为各次的测量值,n代表

14、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 值为(2)均方根平均值(3)几何平均值(4)对数平均值(5)加权平均值相对标准方差的计算公式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 程度绝对误差:测量值(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 差称为绝对误差,用6表示。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 称为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表示。绝对误差可正可负,可以表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但不能反 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反映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果 中所占的比例,衡量相对误差更有意义。例:用刻度0、5c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cm,该尺 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lcm;用刻度lm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 到0、1m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

15、、lmmo例:分析天平称量误差为0、lmg,减重法需称2次,可能的 最大误差为0、加g,为使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称量 多少样品?答:称量样品量应不小于0、2go真值(u ):真值是客观存 在的,但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故真值只能逼近而不可测知,实 际工作中,往往用“标准值”代替“真值”。标准值:采用多种 可靠的分析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分析人员经过反复多次测定 得出的结果平均值。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 度。各次测定结果越接近,精密度越高,用偏差衡量精密度。偏 差:单次测量值与样本平均值之差:平均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标

16、准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的平方和平 均值再开方,比平均偏差更灵敏的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在统计 学上更有意义。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例: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37、 45,37、 20,37、 50,37、 30,37、25 (%),计算测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 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符合要求,表 示所测结果不可靠,失去衡量准确度的前提。2) 精密度高不能保证准确度高。换言之,准确的实验一定是精密的,精密的实验不一定是准 确的。重复性试验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同一批样品进行多 次测定(平行试验至少5次以上,即n>;5),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一般要求低于5%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