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91.08KB ,
资源ID:1417511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1751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docx

1、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先秦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论语和老子)(春秋末年)第二阶段:对话体和寓言体(墨子孟子和庄子)(战国中期)第三阶段: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荀子、韩非子)(战国末期)一、论语1、论语常识记载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8日)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史记孔子世家)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2、论语的文学性(1)语

2、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侍坐和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2)孔子及其弟子群像的刻画论语只记录了孔子言行的一些片断,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3)语言:言近旨远、词约义丰、形象隽永、情感充沛先秦说理文主要的语言形态。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

3、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过犹不及;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自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补 充】一、论语与真实的孔子(一)材料: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tn。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二)案语:1、天子诸侯卿大

4、夫士平民僭越:鲁国季孙氏专权,阳货为季孙氏家臣,为虎作伥。【例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八人一排为佾)(论语八佾)【例2】“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2、 尴尬与化解【例1】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例2】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附史记孔子世家:月余,反乎卫,主蘧q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

5、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ch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qi玉石相碰声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例3】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化解:虚与委蛇假意

6、殷勤,敷衍应酬二、论语选读论语微子(作品选P144)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案】孔子下车,要与楚狂交谈,这是合于情、中于礼的做法,若非如此,不见孔子之“圣”;楚狂避开,而不与孔子交谈,这是只尽心而不邀名、“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做法,若非如此,不见楚狂之“狂”。孔子“中行,世上极少达到这个境界的,能有”狂者”相知,亦不可谓非幸事。附录三则庄子人间世(楚狂接舆歌)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

7、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yun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论语微子(作品选P145)长沮(j)、桀溺(n)耦u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8、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u)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案】长沮、桀溺:不是二人的真实姓名。沮:沮洳,润泽之处。桀,同杰,魁梧之意。溺:身浸水中。子路见一个长大的人和一个魁梧的人都在泥水中耕作,故以其形象名之。耦而耕:两人并耕。滔滔三句:今天下皆乱,诸侯无贤者,你将和谁去变异这乱世使它治平呢?滔滔:水弥漫的样子,喻世上的纷乱。而:同尔,你。谁:指当时诸侯。以:与。“谁以”二字倒用,犹与谁。易:变异。耰(yu):用土覆盖种子

9、。【古今点评】1夫二子者,问津且不告,岂复以姓名通于吾徒哉?特以下文各有问答,故为假设之名以别之。曰“沮”曰“溺”,惜其沉沦而不返也。桀之言“桀然”也;“长”与“桀”,指目其状也。以为二人之真姓名,则泥矣。 是(俞樾古书疑义举例)2记二人傲倪孤高如画。末记孔子一谈,深情至切。二人一讥孔子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语意妙极。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方存之论文章本原)3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康有为论语注)三、推荐: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

10、人民出版社,2007年。)李零:“孔子就是一条郁郁不得志的丧家狗,奔波一生而无所得,他是读书人的宿命的缩影,是所有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者的缩影;孔门就像大帮会,四大堂会,分设掌门人,还有十佳代表”原道主编陈明激烈批评。陈明发表了题为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的长文,对李零新著概括描述:“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学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陈明说,于丹把论语熬成一锅心灵鸡汤,反映的是她自己的理解能力;李零将孔子描述为丧家狗,则是把自己的心态和心量当成了孔子的精神和事业。四、 关于论语的推荐书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

11、文艺出版社五、知识分子心中的孔子叶匡政孔子是一个语文老师2008-09-08 香港文汇报 我从不敢对语文老师指手划脚,知道自己的这点文字底子是他们给的。文字底子或许早有了,但这文字的血脉,我却在30岁以后才慢慢找到。让我的文字有了血脉的,也是一个语文老师,他的名字叫孔子。 孔子首先是一个快乐的语文老师。论语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给他的语文教学定下了快乐的基调。他不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学究,而是个深谙快乐精神的人,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取瑟而歌”。他不仅把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把它视作一种生活理想。 孔子是个强调人道主义的语文老师。他崇尚的不是神道,不是君道,而是完全

12、的人道。他说的“仁”是人心的境界,两人为仁,仁者爱人。只有在充满仁爱的礼乐之世,才会君臣有义、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所以他教语文,教的是如何修身、如何为人。他把语文分为四科,德行为首,主张的是“尽性成德”,尽性就是追求自由,成德就是发展自身的人格。从他开始,语文课堂便成了中国人心灵的教堂,他使语文教学拥有了一种类似宗教的力量。在这座教堂里,信的不是上帝圣灵,而是人人皆可成尧舜。从此,语文不仅塑造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更成为每个人终身的必修课。 孔子是个懂得宽容哲学的语文老师。他的语文课,是让每个人都学会反躬自省,他小心翼翼地不为后人制定任何死板的规则。他说的“道”,就是个人自己的

13、主张,所以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他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他希望人们把求道、谋道、为道、行道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中心。他也梦想着他的语文教学,能给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一种大道,它包括了所有的德行、真诚、正义、慈爱和喜好。 孔子是个追求平等的语文老师。他来自平民,也把教育带给了平民。在他眼中,贫贱者与富贵者永远平等。他教学的方式不是强制,而是说服。他不在意对错误的惩罚,而强调对正确的奖励。他不尚空言,要求知行合一。他随时随地可以施教,没有后代老师那些可怕的清规戒律。孔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弟子们成为“君子”。“君子”不仅指一个饱学之士,还肩

14、负着一种使命: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冲击强权,以民众的名义和利益掌管国家。 孔子还是个强调文化传承的语文老师。孔子的梦想,是复兴周公之道,所以他述而不作。他编撰诗经、春秋,因为他相信,任何民族都不能抛弃传统而重新开始。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弟子们拥有一份自己民族的记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有渊源、有传承的文化共同体中。孔子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更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幸福、优雅的中国人。 正是这样一个语文老师,不仅成为我们文字的血脉,也为我们每个人构筑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所以,我们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二、老子1、老子常识老子主要是老子自撰,它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老子哲学

15、的理论基础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寻万物本源时,并未忘怀现实人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2、老子的文学性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老子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1)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2)文章犹如一组辞意洗炼的哲理诗,大量采用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犹如鱼龙曼衍,变化多端,像诗,也像歌谣,常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例:老子(第8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渊:沉静与:和别人相交相接(王安石:施而不

16、求报也)正:政也。为政善于完成良好的政绩。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薛蕙 注:行己不争,避高处下,“善地”也;藏心微妙,深不可测,“善渊”也;其施兼爱而无私,“善仁”也;其言有征而不爽,“善信”也;治国则清静自正,“善治”也。张松如 释:下面七句,都是水德的写状,又是实指上善之人,亦即通过水的形象来表现“圣人”乃是道的体现者。上德者的人格: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例:老子第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例:老子第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

17、若反。(承担全国的屈辱,祸难)(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第二阶段:对话体和寓言体(墨子孟子和庄子)(战国中期)一、对话体墨子孟子1、墨子导入:“墨子思想的普世性和当代性”国际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2011-10-31 光明日报 “墨子思想的普世性和当代性”国际会议近日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隆重召开。会议围绕着在中国思想史上冷落千年的伟大平民思想家墨子而展开。在中国先秦诸子之中,墨子可以提供最适宜开辟中西之间文化对话通道的思想资源,也可能是最富有现代建构潜能的思想资源。“天志”的超越宗教感、“兼爱”之道、“尚贤”的政治原则、“尚同”的社会理想、“强本节用”的经济规范、“非攻”的和平主义总之,抵制对超

18、越界的罔顾和遗忘,反对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倡导“兼相爱”与“交相利”的交往准则,等等。墨学的所有这些精神资源,皆可融入今天的现代性反思,为深受高度异化扭曲的现代性折磨的现代人提供运思灵感和范导原则。与会学者从精神史、经学史、政治哲学、宗教学、科学史等不同角度,对墨子思想的普世性和当代性展开深入探讨,期待以此迈出墨学研究的新步履。墨子中反映墨子的主要思想和代表其说理风格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这些篇目的标题都概括了论述的中心思想,也许是编辑者的加;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不再是三言两语的独白或对话。墨子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大量的“子墨子曰”

19、,表明这些仍是墨子后学对墨子讲学之辞的记录。但段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不再是语录的简单联缀,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2、孟子孟子也是语录体,篇题仍是撷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每篇也不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论述。但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辨文。二、寓言体庄子庄子许多篇章虽然围绕论题仍有不少对话,但许多篇章整篇不是问答式的对话结构,而是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并且在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在一起,就文体形式来说,别具一格,可算是抒情性说理文。第三阶段: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荀子、韩非子)(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

20、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荀、韩之文,往往是长篇大论,有一个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精密,注意谋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一、孟子和孟子一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7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该书反映了孔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是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此过程中,孟子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仁慈、热忱、执着、傲岸、刚正不阿、大胆泼辣、蔑视权贵的个性。(孟子攻乎异端,感情毕露,有明晰的说理

21、、逐层的批驳,层层进逼,气势凌人,也有偏激的言词、幽默的讽刺,甚至破口大骂,同样反映了孟子激越的情感和刚直的个性。)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義己之威仪(最佳的行为方式)孟子执著于虚妄的仁爱大师王纬明“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如是说。在比绝望更绝望

22、的虚妄境地,仍然乐观地相信希望永存的人无疑是一个生命意志极顽强的人,一个做事固执的令人敬畏的人,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理想主义者。生活于2300多年前的孟子无疑就是这类反抗人生虚妄的伟大者中的最伟大者。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已将温情的面纱撕破的时代,这一时代,“竞于力”、“争于利”,战乱不息阵痛不止。国君以称霸求富为乐事,人臣以助国君开疆裂土为能事,普通人把不顾礼义廉耻的求富攀贵作为吹嘘的资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环境中,无辜的百姓是最苦的,也是最不幸的。百姓盼能行仁政、能给他们以活路的君主就如同久旱的禾苗盼甘霖一样

23、。孟子,带着他仁政爱民的主张,带着他的浩然之气,执著地向我们走来,坚毅地向战国各诸侯王走去。在那个崇 “暴”尚“力”求“速”的社会,携着“仁政”“王道”的理想,孟子辗转于各诸侯王之间,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些做着“霸主梦”的王者放弃战争,实施这些理想,即使是“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的“无缘人”,孟老夫子虽憋了一肚子的气,仍照渡不误。孟子由齐而宋,由宋而滕,最后到魏,一路走来,一路叫卖推销着他的理想,他的“浸润式”的“施仁政”“得民心”进而“王天下”的“绿色理想”。在长达20余载周游列国的劝说生涯中,不同国度、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总会听到孟夫子铿锵之声:“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

24、能御之?”“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似乎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后能取得的效果很有信心。但我以“孟子式的固执”认为,孟子的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蓝图仅是他诱使诸侯王接受他“仁政”“王道”主张的诱果,是他整个劝、说计划的“末”,促使诸侯王放弃战争,施仁政,进而为民争得生之权利才是他整个劝、说活动的“本”,本末是不可倒置的。从这个层面讲,孟子是真正的具有“兼济天下”情怀的仁者,一个真正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主张的博爱之人。但在一个弱肉强食,生存还是毁灭尚需思考何者第一的时代,大谈温文尔雅,大论需长时间验证的空之又空的美好蓝图,这种行为本身就

25、带有不合时宜性,带有荒谬性,这种行为的倡导者注定只能是具有悲情色彩的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从这个层面,不能不说,孟子执著的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这种执著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虚妄色彩。但不管怎样,正是由于孟子身上这种可敬而又可怜、博大而又迂阔、深邃而又天真、永恒而又背时的行为才造就了孟子的伟大。孟子也以其高尚的人格,博爱的情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让后世人永远的记住了这位可敬的长者,后世人也在他们心中为其树了一座可与日月争辉的丰碑!1、人性善:恻隐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对人残忍狠心)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

26、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2、浩然正气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

27、“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慊 qin通“惬”,快意)(孟子公孙丑上)附录一:文天祥正气歌(并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

28、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附录二:文以气为主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这里说的“气”,与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有一定相通之处,都是强调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的“气”则是指艺术家、文学家所禀赋的气质、个性。曹丕强调这种个人禀赋是“不可力强而致”,也就是靠后天修养所不能达致的。他把文学家、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艺术家的表现风格联系起来,

29、以文“清”、“浊”论作家的表现风格。气之清浊,意近于文心雕龙体性所说的“气有刚柔”,“清”指的是秀逸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指的是凝重舒缓的阴柔之气。曹丕将作家的气质、禀性概括为这样两类,认为艺术创作是表现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气质、秉性又决定着他们不同的表现风格。韩潮苏海:谓唐韩愈和宋苏轼的文章如潮如海,气势磅礡,波澜壮阔。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韩海苏潮:“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然则今人称韩潮苏海,误矣。”杨毓煇郑观应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二、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孟子巧妙灵

30、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由墨子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墨子采用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其论辩中的逻辑思辨色彩,对先秦说理文的定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却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1、类比推理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引人入彀:gu弓箭射程所及的范围,喻圈套、牢笼。)【例】王之臣托其妻子章: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士师:司法官之长。士是士师的下属。士师不能管理好下属则罢免他。) “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2、二难推理孟子对二难推理的灵活运用和机智的反应,使其论辩更有左右逢源之妙。【例】齐桓晋文之事章3、比喻推理“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