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154.46KB ,
资源ID:1417666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1766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docx

1、湖南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建 议 书湖 南 省 林 业 厅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二 九年九月项目建议书编制人员名单湖南省林业厅:胡长清副厅长文振军总工程师罗振新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志勇计财处处长唐新民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一波计财处副处长张式楷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戴成栋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兰支远计财处副处长易书成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副调研员李益辉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副处级邓鹰鸿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科长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王福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任张慧高级工程师副主任管远保高级工程师科长王伟工程师黄胜工程师杨文

2、工程师审 核:胡利平陈光辉审 定: 赵克金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1 总论 . . 11.1项目名称 .11.2主管部门 .11.3承办单位 .11.4项目建设目标 .11.5项目建设范围 .11.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11.7建设期限及进度 .2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 .21.9项目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 . .31.10 项目的创新性和示范作用 .31.11项目逻辑框架 .5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62.1项目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7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 93.1自然地理条件 .93.2社会经济条

3、件 .103.3森林资源状况 .103.4项目所属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 .113.5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 .124 项目建设方案 . . 144.1项目布局 .144.2树种选择 .154.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 .154.4建设期限及进度 .175项目组织与管理 . .175.1项目管理机构 .175.2项目实施主体 .195.3项目管理 .196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贷款偿还责任 .206.1投资估算依据 .206.2投资估算范围 .206.3项目投资估算 .206.4资金筹措 .216.5贷款偿还责任 .217生态和社会效益及风险分析 .217.1生态效益 .217.2社会效益 .2

4、27.3风险分析 .23附表1、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土地资源调查表 . 252、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统计表 . 273、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营造林投资估算单价表 . 294、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投资估算表 . 301总论1.1 项目名称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1.2 主管部门湖南省林业厅1.3 承办单位湖南省林业厅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1.4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实施, 探索新的森林经营模式, 恢复因雨雪冰冻灾害损毁的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对灾害气候的忍耐性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减少水土流失,支持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

5、展,促进湖南生态建设。1.5 项目建设范围根据森林资源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程度及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建设范围拟定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共 12 个市州的 30 个县(市、区)。1.6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在森林资源遭受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地区和水土流失地区,改变以往造林树种单一的模式,选择适应气候变化强、生态功能好的树种,更新造林 16000 公顷。具体规模为:针阔混交林 8000 公顷,乡土阔叶树林 8000 公顷。1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在森林资源遭受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地区和水土流失地区,选择60000 公顷的

6、现有不稳定或质量低的林分进行恢复和培育,提高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能力,加强森林生态功能,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规模为:天然林培育 38000 公顷,人工林培育 22000 公顷。 项目管理与机构能力建设通过本项目实施,支持湖南集体林权土地使用权属改革政策的实施,扩大林权的保障权, 发展和加强成立林农协会和合作社,并提供融资和技术等服务。 对各级林业技术管理人员分批、 分层次开展培训,为各级项目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 科研与技术推广本项目开展新的森林经营模式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推广,“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研究与推广,优良乡土树种选育与推广。1.7 建设期限及进度项目建设

7、期为 6 年( 2010 年 2015 年),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造林安排在前 4 年实施;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分 6 年实施。1.8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78533.40 万元人民币,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投资 29558.40 万元 , 占项目建设总投资 37.64%;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投资 44175.00 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 56.25%;项目管理与机构能力建设及科研投资 4800.00 万元, 占项目建设总投资 6.11%。项目拟申请世界银行贷款 54400 万元人民币(按 1:6.8 平均汇率计算,折合 8000 万美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69.3%;国内配套资金24133

8、.40 万元人民币,占项目总投资的 30.7%。21.9 项目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 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新增约 1 个百分点,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加强;增强了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有效遏制了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本项目 7.60 万公顷森林的蓄水效益为 27998 万元;减少了水土流失, 减少了土壤中的有机养分流失, 本项目可以减少土壤侵蚀的效益为 2061 万元,保肥效益可达 1031 万元。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保护了现有森林碳贮存, 增加了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项目更新造林和改造培育森林新增碳储量为 260 万吨,增加碳储量的国际碳汇价为

9、8320 万元。 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将提供约 924 万个工日的用工, 可解决当地部分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门路; 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项目建设还将改善区域小气候,为粮食的稳产高产提供保障,间接促进农业的发展;项目实施后,可为当地林产工业企业提供大量优质木材、竹材、茶油、水果、干果等,丰富当地农林产品市场;通过项目建设,将带动林木种苗、林产加工、运输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1.10 项目的创新性和示范作用项目建设运用生态林业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先进的营造林技术,选择了适应性强的树种,实行多树种混交,

10、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了森林的多种功能, 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种、遗传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持续发展。3项目支持全省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改革, 扩大林权的保障性, 发展林农协会和合作社, 为农村专业合作社、 联户或独立承包经营者以及项目管理者提供管理、 技术等各方面的培训与服务, 加强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采用世界先进的营林理念、管理办法以及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套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严格的检查验收、规范的项目管理与报账机制的管理模式, 这些科学的管理模式对湖南其它工程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对全省营林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培训一大批林业高素质管理人才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41

11、.11 项目逻辑框架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逻辑框架目标层次 验证指标战略目标: 部门指标 :实现湖南森林资源的可 项目实施后,森林资源得持续发展 , 促进湖南生态 到恢复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 得到改善。验证证据 重要前提与风险部门 / 国家报告 : ( 从战略目标到最高目森林资源五年评 标 )估报告。 选择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的树种,建设近自然的复层森林结构。( 风险 ) 利益群体不愿意改变现有的方法和做法。项目建设目标:产出指标:项目报告:( 从建设目标到战略目通过项目实施, 探索新的更新造林 16000 公顷,培独立的森林认证标 )森林经营模式, 恢复因雨育改造 60000 公顷,森

12、林稽查单位公布的政府采纳项目中新的森雪冰冻灾害损毁的森林固碳效益提高 2 倍以上,核证报告;负责林经营方法和技术管理资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监 测 单 位 的 报 体系并推广应用到非示对灾害气候的忍耐性和个百分点,有效增强森林告;项目办进展范地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减少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报告。水土流失,支持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湖南生态建设。成果产出:产出指标:项目报告:( 从产出到建设目标 )(1)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更新造林:针阔混交林监测评估报告和开展以森林为依托的可8000 公顷,乡土阔叶树进展报告。持续经营活动,通过提8000

13、公顷。高林分质量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强森林(2)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天然林培育38000 公顷, 监测评估报告和生态功能,向非示范地人工林培育22000 公顷。 进展报告。区延伸和推广新的森林经营技术。有充足生产(3) 项目管理与机构能力支持湖南集体林权土地使林改总结报告,力的用地,同时不损害建设用权属改革政策的实施,培训总结报告。林农和依赖森林的社区为新的集体林地使用者们获得资源权。农民享有提供融资和技术等服务。适当的优惠政策,采用对各级林业技术管理人员商业性择伐。分批、分层次开展培训。活动开展“自下而上” 。(4) 科研与技术推广新的森林经营模式及对气科研与技术推广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推研

14、究报告广,“近自然林” 经营技术研究与推广,优良乡土树种选育与推广。5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湖南山地丘岗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80%,易蚀土壤占全省总面积一半以上。根据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 湖南省是中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40393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19.07%,全省年均土壤侵蚀总量 1.7 亿吨,相当于损失 5.3 万公顷耕地的表层肥沃土壤。 全省因表土流失而沦为石漠化地的面积近 4000 平方公里,因水土流失形成的低产田达 46.7 万公顷,年减产粮食达 140 万吨。全省每年投入水土流失治理的资金约 3000万元 ( 不含国家

15、投入的退耕还林资金 ) ,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 400 平方公里。按照这样的治理速度,对我省现有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需要约100年的时间。森林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恢复并发展森林资源,将加快全省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008 年初,湖南省遭受全省范围内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全省森林资源遭到严重损失, 森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森林资源受灾面积 4531203 公顷,受灾蓄积 173925712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的 35.28%和 43.19%。分析原因,主要是森林适应性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因此,恢复并发展湖南省因罕见雨雪冰灾天气而严重受损的森林资源,

16、 提高森林的适应性, 促进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势在必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 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湖南是农业大省, 林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如何破解“林区贫、林业弱、林农穷”的难题,关系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在这一新形势下, 项目通过支持帮助全省正在实施的集体林权改革,扩大林权的保障性,发展和加强成立林农协会和合作社,为农村专业合作社、联户或独立承包经营者以及项目管理者提供培6训、管理技术、生产技术等服务,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将大大提高项目区农户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和帮助。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

17、问题。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 年森林面积比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这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战略任务,为湖南省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界银行一直在协助中国的林业部门进行营造林工作, 多年来,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相继开展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 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 对于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资源, 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

18、森林资源质量,促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以及增加木材有效供给,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提高农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展森林资源, 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适应性,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保障湖南省的国土生态安全, 根据全省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特申请世界银行贷款“湖南省森林生态恢复和发展项目”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改善湖南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近年来,湖南省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减少,恶劣气候频繁发生,特别是 2008 年初遭受的全省范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全省森林资源遭到严重损失。 全省受灾范围大部分林分 ( 特别

19、是纯林 ) 严重腰折、翻蔸、断梢、冻死,爆裂 ( 竹林 ) 或劈裂 ( 经济林 ) 以及折枝,致使全省有林地变为疏林地或无林地、 经济林地变为无林地、 未成林造林7地变为无林地。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通过项目实施,对于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恢复和发展湖南严重受损的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湖南生态强省”战略是一项重要措施。 项目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 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 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

20、展战略的要求, 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党的十七大指出: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最大的碳贮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 1 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 吨二氧化碳,释放 1.62 吨氧气。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 2.48 万亿吨碳储量中有 1.15 万亿吨贮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因此,森林对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21、 本项目通过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能够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 , 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建立新的森林经营模式的需要在 2008 年雨雪冰冻灾害中,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极端恶劣天气的敏感程度有很大差异, 受灾程度很不一样。调查发现,纯林比混交林受灾严重,针叶树比阔叶树受灾严重,外来树种比乡土树种受灾严重, 单层林分比复层林分受灾严重, 过度利用比正常利用的受灾严重。这说明,过去在重视造林速度的同时,8对造林质量和森林结构还重视得不够;在重视森林经济功能的同时,对森林生态功能还重视得不够; 在重视外来树种的同时, 对乡土树种还重视得不

22、够。 也是说,过去发展林业还没有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关系、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做到尊重自然规律和林业发展规律, 还没有真正实现林业的科学发展。因此,通过项目实施,建立新的森林经营模式,增强森林的抗逆性已成为当务之急。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 自然地理条件湖南位于长江中上游、洞庭湖以南,东接江西,南连两广,西邻黔、渝 , 北与湖北接壤。地处东经 10847至 11415, 北纬 24 38至 3008之间。全省辖 13 个市、 1 个自治州、 122 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 21.18 万平方公里。湖南三面环山,湘东有幕阜山、罗霄山脉;湘南有南岭山

23、脉;湘西有武陵山、雪峰山脉;湘北为洞庭湖平原;湘中南为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地势呈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倾斜开口的马蹄形状,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汇入洞庭湖后经城陵矶注入长江。全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水充沛、干湿季明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18,降水量 12001500毫米,无霜期长达 260310天。境内土壤分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地带性土壤主要是红壤、黄壤、黄棕壤等,其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 25%,PH值为 4.5 6.0 。地带性土壤大致以武陵至雪峰山东麓一线划界, 此线以东红壤为主, 以西黄壤为主。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明显, 一般 600米以下为红壤, 6001300米为山地黄壤, 1300米以上为山地黄棕壤9和山地灌丛草甸土。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土层厚度不一,肥力中下, pH值6.5-7.5 之间。全省共有 7个土纲,13个土类, 29个亚类, 129个土属, 463个土种。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糸成分复杂。据统计,有高等植物 248科、1245属、4320种(包括 327个变种),分别占全国植物科、属、种总数的 70.3%、39.1%、14.7%;在1245属中,热带属 550 属,亚热带属 257属,温带属 339属,世界广布属 9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