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63.80KB ,
资源ID:1419098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1909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克与千克的认识》解读稿68935.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克与千克的认识》解读稿68935.docx

1、克与千克的认识解读稿68935克与千克的认识解读稿一、 教学目标的设置(一) 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依据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借鉴教学用书)、教学内容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质量概念的感性认识。依据一: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标准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从中寻找出与克与千克的认识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

2、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下面我对以上两句话进行分解。首先来分解的是知识名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包括克和千克的认识、克和千克的应用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要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就先来研究其中的“克和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克和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又包括认识克、认识千克、认识常见的秤等知识点。“换算”可以分解为:克与千克的换算、千克与克的换算。“感受”可以分解为: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简单问题”可以分解为:填合适的单位名称、称一些实物的质量、比较质量的大小、质量的计算等。下面

3、来分解认知行为动词。这里的认知行为动词是“认识”,“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替换动词有: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但根据这里的“克和千克认识”,我把“认识”分解为说出、读出、举例、回忆、识别、选择等。依据二:教师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用书中呈现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从中寻找出与克与

4、千克的认识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目标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上面已经分解过,现在分解一下目标2中的相关词语,“计算”主要是让学生会用秤称物体的的质量并能够读出是多少克或者多少千克,能够根据已知的物体质量计算几个这样物体的质量,或者根据几个物体的质量计算一个物体的质量。依据三:教材中克与千克的认识内容克与千克的认识这节课是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质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比较抽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5、,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相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较重的质量;再通过背一背、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然后让学生运用对质量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质量大小的比较和简单的质量计算。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通过背一背、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应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依据四:学情分析: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

6、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二)教学目标的陈述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质量概念的感性认识”的分析,结合叙写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原则,我制定并叙写出克和千克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在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做单位。2、会用恰当的质量单位描述具体物体的质量。3、通过老师介绍,学生知道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较轻物品的质量。4、通过一

7、些生活中的体验,能说出常见的秤以及称物体的方法,会正确读出质量。5、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6、让学生经历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过程,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二、 评价设计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就要根据目标来设计适合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针对这节课设计的评价方案: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95%。2.通过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来检测目标3、5、6,达标率98%。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4,达标率90%。附:评价样题设计(一)、填空。(1)称一般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称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2)1个2分钱

8、币大约重1克,1000个2分钱币约重( )(3)1袋精盐重500克,( )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36( ) 150( )(三)、看图填数:(4)称人的体重一般用“克”作单位。( )三、教学流程预设结合我们教研组研究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我确定本节课的五个教学环节是:情景激趣,谈话导入;操作体验,探究新知;实际应用,加深理解;全课总结,课外实践;达标测试、反馈问题。(一)、情景激趣,谈话导入1、设置情景:(1)课件出示课本85页上半部分的主体图。小兰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购物,阿姨告诉小兰:“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这包饼干的质量是110克。”又指着那边的

9、豆油说:“那桶豆油的质量是5千克。”(2)这时聪聪飞过来告诉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2、谈话揭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克和千克。(板书课题)(2)谈话:小朋友们,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要和国际接轨,而国际上规定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国际上规定的克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板书:g kg)看看你所带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告诉你同桌。咱们看看哪位小朋友做得最好。(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作铺垫。)(达成教学目标1)(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探究1克。(1)掂一掂请拿出你准备的一角硬币放

10、在手中掂一掂,你有什么想说的?对于说的学生要及时表扬。(2)猜一猜:在我们生活周围,比较轻的物品有许多,看这几种物品。(课件出示图形):一根圆珠笔芯、一把小刀、一个乒乓球、一个三角板、一粒药片、一个小铁钉等。这些物品都藏在你们面前的盒子里,听老师的要求,请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在手中感觉一下,再猜一猜哪种物品的质量是1克呢?快快行动吧!学生先动手做,然后说。(3)认认天平。大家猜得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证明谁猜得对呢?下面我们可以用天平称它们的质量。那我们先一起来认真的听听有关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的介绍,好吗?(课件视频介绍)(4)称一称。请学生利用面前的的天平称一称小组里刚才说的物品的质量。小组

11、活动。(5)说一说。说一说哪两样物品的质量是1克。(教师用课件闪烁正确的答案)。(6)小结:天平是用来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的,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就用克做它们的质量单位。(达成教学目标3)2、感受10克、100克。我们知道1克的质量了,那么10个1克是多少?(板书10克)100个1克是多少?(100克)让学生把所带的10克、100克的物品让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掂。说出感觉。(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克。)3、领悟1千克。(1)10个100克是多少?(1000克)当重1000克时,可以写成1千克,它们的质量

12、是相等的。1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公斤,不过市面用于是公斤,书面用语是千克。(2)拿出学生准备的盐,想一想几袋盐是1千克?同桌两人合作,把这1千克的盐放在手中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说出感觉。(3)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4)比较1千克和1克的重量。学生拿出1角硬币。把这1千克和1克的物品分别放在两只手中,有什么想说的?克是一个比千克要小得多的单位,千克是比克重的单位。(5)猜一猜:先让学生猜一猜放在我手里的铅球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是1克?1千克?还是几千克?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掂一掂,称一称,猜一猜等实践活动,

13、让学生充分认识千克,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为学生今后学习克和千克的进率做以铺垫。)(至此达成教学目标5)4、认识秤。(1)让学生知道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2)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哪些秤。同时教师课件出示秤的图片:磅秤、电子秤、台秤、盘秤、弹簧秤。(3)生说哪种秤,教师就课件视频介绍哪种秤的使用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视频介绍各种秤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这些工具,知道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准确的读出某种工具上显示的数据,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至此达成教学目标4).(三)、实际应用,加深理解下面验证一下你学得如何,让我们一起到知识乐园里畅

14、游一番吧。即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第2题、第4题。(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完新知后,更重要的是巩固新知,加强学生运用新知,这里的习题设计主要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四)、全课总结,课外实践。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同时让学生课下调查下面物品的质量。(即练习十八第3题)(设计意图:在这里首先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做以回顾,再让他们课下调查一些物品的质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此时达成教学目标6)(五)、达标测试、反馈问题1、填空。(1)称一般的物品的重量,常用( )作单位,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 )作单位。(2)1个2分钱币大约重1克,1000个2分钱币约重( )(3)1袋精盐重500克,( )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36( ) 150( )(三)、看图填数:(达成教学目标2、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