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7.29KB ,
资源ID:1420295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202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洱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洱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ocx

1、普洱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54.22006 普洱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第2部分:小粒种咖啡栽培技术规程 20060415发布 20060601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3/T 154.22006前 言咖啡是我市热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我市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为了规范我市咖啡产业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市场营销行为,提升咖啡产业标准化水平,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普洱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本部分规定了小粒种咖啡园园地选择、规划、开垦、种子、种苗、种植、土壤管理、咖啡树管理的技术方法。本部分在技术内容上尽量采用现代咖啡科技的最新研

2、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作为小粒种咖啡栽培的技术依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本部分将不断被修订。本部分为推荐性标准。本部分由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云南普洱北归咖啡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光华、李忠恒、夏兵、邓家录、邓剑平6DB53/T 154.22006小粒种咖啡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小粒种咖啡园园地选择、规划、开垦、种子、种苗、种植、土壤管理、咖啡树管理的技术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小粒种咖啡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3、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80071999 咖啡及其制品 朮语GB/T 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 428419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817219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 50232002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坏境条件NY/T 3581999 咖啡 种子NY/T 3591999 咖啡 种苗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

4、用准则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3 园地选择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823,10年活动积温6800,最低月平均气温11.5,极端最低气温0,基本无霜;年平均降水量10001800,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干燥度1.5;降水量1000,花期与幼果期干旱地区,应选择具有水源灌溉的土地。静风坏境,年平均风速1.5m/S。3.2 地貌条件宜选择海拔700m1300m的低山、丘陵、平缓台地;不选冷空气排泄不畅且易于沉积的低地、低台地、冷湖地、狭谷、沟箐和冰雹带。冬季气温较高(月均温13,极端最低温1)地区可选用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冬季气温较低(月均温13,极端最低温1)地区宜

5、选阳坡;冬季以强平流型为主降温区宜选背风坡,选用坡度25度以下地段;辐射型低温区选用中、上坡位;平流型低温区宜选中、下坡位。3.3 土壤条件宜选赤红壤、砖红壤;PH值5.56.5;土层厚度0.8 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壤土或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以上。3.4 环境条件 园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023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坏境条件的规定。4 园地规划4.1 道路规划4.1.1 园地主干道脱皮加工厂(场部)至居民点、咖啡园主要道路,路基宽一般3m4m,路面宽3m,纵坡8%,弯道半径15m。4.1.2 园地人行道按管理岗位、灌溉需要,因地制宜设置园中步行道路,山丘坡

6、地梯地间设置“之”字路,路面宽1m左右。4.2 排灌系统规划7DB53/T 154.220064.2.1 园地排灌渠系布局 斗渠一般沿较小的分水岭或等高线布置,农渠一般垂直于等高线或等高梯地布设,毛渠为园地直接灌溉渠道,其间距与梯地带距相同,沿种植带布局;排水沟沿山坡凹箐布置。4.2.2 园地灌溉类型缓坡地、平台地,水源充裕的采用沟渠引水沟灌;水源欠丰的采用滴灌系统;水源缺乏或不稳定地区,在园内适当位置建造若干水窖、水肥池,以便喷肥、打药用水。4.3 防护林规划4.3.1 在山脊、山顶、沟箐、风口等地段和常风较大地区,要保留或营造防护林带;强风暴危害区,必须设置防护林网络。4.3.2 水土流失

7、严重地段设置水土保持林。水源林应严加保护,禁止砍伐与垦殖。4.3.3 防护林宜选适应性强、速生、非咖啡病虫害寄主的树种。4.4 加工厂及居民点规划4.4.1 加工厂应根据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需要而定。在建设连片咖啡园时,加工厂及基地管理中心(场部)尽可能建在园地中心,500亩以上咖啡园应考虑建加工厂、水池、晒场、仓库,配置电动果实脱皮机、运输工具等。4.4.2 居民点根据园地管理需要,居民点应分片集中建设,各点应尽可能建在所管园地的中心。5 园地开垦5.1 清园雨季结束后至次年2月,清除园内高草灌丛,以利开沟筑台。保留防护林、水源林,选留园中速生、抗性强、适应性广、非咖啡病虫害寄主的散生独立树作

8、荫蔽树。5.2 修筑水平梯地5度以下平缓园地采用“十字”定标;5度以上坡地修筑等高梯地,梯地面宽1.8m2.0m,梯地内倾35度。5.3挖定植沟、留表土5.3.1 挖沟时间及规格定植沟口宽60,深50,底宽40。开沟作业应于雨季前结束。5.3.2 回表土、施基肥一般每株施农家肥510,P2O51836g。于雨季来临前,将有机肥、磷肥与表土拌匀回填定植沟内,回填后沟面应高于台面15以上。8DB53/T 154.220065.4 种植密度5.4.1 依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地貌条件合理密植。5.4.2 平地或5度以下缓坡地,一般株行距0.82m,亩植416株。5.4.3 525度坡地,一般株距0.81m

9、,亩植333463株。5.4.4 山头及梁子地段应适当密植。6 种植6.1 种子6.1.1 种子质量指标6.1.1.1 品种纯度 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6.1.1.2 种子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6.1.1.3 种子含水量 按规定程序把种子样品烘干所失去的重量,用失去的重量占供检样品原始重的百分率表示。6.1.1.4 种子完整度 完好无损的种子占供检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6.1.1.5 种子饱满度 种子饱满程度,用始温45水浸18h后完全下沉种子数占供检样品种子数百分率表示。6.1.1.6 种子

10、保存期 种子用常规方法保存的天数。种子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 咖啡种子质量指标项 目指 标品种纯度, %, 95种子发芽率, %, 95种子含水量, % 1315种子完整度, % 100种子饱满度, %, 95种子保存期, d, 1006.1.2 制种技术6.1.2.1 种子必须采成熟鲜果由人工直接脱皮洗净。6.1.2.2 种子只能通过自然通风晾干,不能曝晒。6.1.3 种子质量检验6.1.3.1 检验方法与规则 按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实施。6.1.3.2 检验证书 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6.1.3.3 标签标签用150克的牛皮纸为材,标签孔用金属包边;标签正面印所有

11、项目,反面为空白;用不褪色记号笔填写标签内容。见附录B(规范性附录)。 6.1.4 贮存、包装和运输6.1.4.1 贮存咖啡种子必须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而且要定期检查通风设施以及种子是否发霉。6.1.4.2 包装 咖啡种子必须用透气的麻袋、布袋包装,内外要附有种子标签。 9DB53/T 154.220066.1.4.3 运输做好防晒、防雨、防丢失、防损坏等工作,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接收保管,尽快播种。6.2 种苗6.2.1 育苗技术 6.2.1.1 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开阔,光照适度,静风,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定植园地的平地或缓坡地。6.2.1.2 沙床催芽6.2.1.2.1 催芽时间

12、依据当地果实盛熟期和用苗时期而定。当年育苗当年定植,在121月催芽为宜。6.2.1.2.2 播种量小粒种咖啡种子每公斤34004000粒,每平方米沙床播种0.50.7公斤种子为宜。6.2.1.2.3 催芽床规格长10m或视地形而定,宽1m,高12,床间距40。筑墒床,铺10厚的干净中粒河沙。6.2.1.2.4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洁冷水浸24小时,或始温4045的热水浸18小时。浸种时可加溶液浓度为0.3%的硼砂。6.2.1.2.5 消毒种子浸泡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并对砂床和盖草用1%硫酸铜进行喷撒消毒。6.2.1.2.6 播种6.2.1.2.6.1 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播于沙床

13、,压平后盖细沙,厚度以不见种子为限,再盖厚约3的草,并用喷桶淋透水后盖上薄膜。以后12天淋水1次,以保持砂床湿润为度。6.2.1.2.6.2 搭荫棚幼苗有10%左右出沙面时,揭除盖草,拱起薄膜,搭高1.82.0m、荫蔽度为80%的大荫棚。6.2.1.3 营养袋育苗6.2.1.3.1 营养袋规格当年育苗当年定植(见附录C),采用1520塑料袋;预留补换植苗木,可采用2530的塑料袋。6.2.1.3.2 营养土配制疏松肥土、腐熟有机肥、磷肥,按70:27:3的比例混匀。6.2.1.3.3 搭荫棚棚高1.82.0m,棚顶采用遮阴网、毛草或非咖啡病虫害寄主的杂草,可分区或整个苗圃连片搭成。6.2.1.

14、3.4 移苗6.2.1.3.4.1 移苗时期当幼苗子叶种壳脱落至子叶平展皆可移苗。于睛天的早、晚和阴天进行。6.2.1.3.4.2 起苗将砂床淋透水后再行起苗,并用潮砂进行保湿,及时栽苗。6.2.1.3.4.3 移苗方法在栽苗的1天前将营养袋中的土壤淋透。将幼苗主根切去五分之一,栽于袋中央,深至根茎交界处,切忌弯根,然后将土轻轻回填压实,切莫掉根,并淋足定根水。6.2.1.3.5 苗圃管理6.2.1.3.5.1 补苗苗移栽后15天内及时补齐缺株,要求达到苗全、苗齐。6.2.1.3.5.2 淋水移后每天一次或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6.2.1.3.5.3 除草、松土、排水幼苗长出一对真叶后可进行浅松

15、土,松土深度23,松土次数据台面土壤板结情况而定。注意苗圃排水工作。10 DB53/T 154.220066.2.1.3.5.4 施肥幼苗长出1对真叶后施水肥,用1:5腐熟人粪尿兑清水或绿肥沤成的肥水,或1%浓度的尿素水喷施。以后每个月追肥一次。出圃前施35克/株复合肥,并打一次药。6.2.1.3.5.5 调节荫蔽度幼苗初期荫棚荫蔽度为80%,2对真叶期荫蔽度60%,至3对真叶期荫蔽度40%。到4对真叶时,在阴天或小雨天全部揭开荫棚。6.2.2 种苗质量指标6.2.2.1 品种纯度 种苗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该种苗数占供检种苗数的百分率表示。6.2.2.2 根6.2.2.2.1 主

16、根弯曲度 主根弯曲程度或偏离垂直方向的倾斜度。6.2.2.2.2 主根长度 根茎交界处至主根先端的距离。6.2.2.2.3 侧根数量 主根上长出的侧根数。6.2.2.2.4 侧根分布 侧根在主根周围伸长情况。6.2.2.3 茎6.2.2.3.1 茎干节数 从地面第一对叶着生节至顶端生长点的总节数。6.2.2.3.2 茎粗度 指地表以上5处的茎干直径。6.2.2.3.3 茎倾斜度 茎干生长偏离垂直方向的倾斜度。6.2.2.4 叶6.2.2.4.1 真叶对数 继子叶后种苗在分枝前长出的叶片对数。6.2.2.4.2 非正常叶 受人为、机械、自然灾害、动物或病虫危害的叶片。6.2.2.5 根皮与茎皮

17、指根、茎的表面皮层。6.2.2.6 种苗高度 根茎交界处至茎顶端的距离。种苗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2 小粒种咖啡种苗的质量指标项 目指 标品种纯度,%100根 主根弯曲度直立,不弯曲,不卷曲; 主根长度,cm10 侧根数量,条20 侧根分布均匀、舒展,且布满根毛茎 节数,节4 粗度,cm0.3 倾斜度直立,不弯曲,不卷曲叶 真叶对数,对4 非正常叶,%10 根皮与茎皮无干缩皱皮,无损伤 种苗高度,206.2.3 检验方法与规则6.2.3.1检测方法6.2.3.1.1 同一批苗统一检验。6.2.3.1.2 测量粗度用游标卡尺 ;测量长度用钢卷尺;计算茎干节数和叶片对数从第一对真叶着生节数起

18、;测量根与茎的倾斜度用量角器。6.2.3.1.3 检验结果记入附录D中。 6.2.3.2 检验规则 6.2.3.2.1 检验种苗限在苗圃中进行。 11DB53/T 154.220066.2.3.2.2 种苗出圃前生产单位应对一般病虫害加以控制,以防蔓延。凡有检疫对象和应控制的病虫害须严格封锁,不得外运。6.2.3.2.3 种苗出圃要附有种苗标签。6.2.3.3 检测记录与证书6.2.3.3.1 检测记录表 见附录D(规范性附录)。6.2.3.3.2 证书 见附录E(规范性附录)。 6.2.3.4 标签标签用150克的牛皮纸为材,标签孔用金属包边;标签正面印所有项目,反面为空白;用蓝色圆珠笔或不

19、褪色记号笔填写标签内容。见附录F(规范性附录)。6.2.4 炼苗、包装、运输6.2.4.1 炼苗咖啡苗在出圃定植前半个月要拆开全部荫棚,在自然条件下炼苗。6.2.4.2 包装用塑料箱或竹箩装。6.2.4.3 运输苗木运输要及时,注意防晒、防雨、防损伤、防丢失等,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交接,尽快定植或假植。6.3 定植技术要求6.3.1 定植时间最迟在立秋前定植结束,越早越好。于晴天的早、晚和阴天进行定植。6.3.2 定植方法6.3.2.1 用合格苗定植,并分大中小三类苗分片定植,以便分类管理。6.3.2.2 袋苗定植须切掉袋底23公分,并拆除塑料袋。6.3.2.3 开塘定植,定植时苗要定正,主根不

20、弯曲,侧根自然舒展,分层回土压实,埋土高度与原苗茎基部位同,并略高于地面。6.3.2.4 定植后应浇透定根水,并覆盖根圈,插荫枝。6.3.3 及时补换植定植后发现缺苗死苗要及时补植。当年保苗率应达98%以上。6.3.4 建立园地档案建立小区档案,记录种植面积、品种、株数、定植时间、管理措施、管理人员、产量、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等。7 咖啡园土壤管理7.1 园地中耕除草7.1.1 幼龄咖啡园每年耕锄45次,结合压青、施肥进行,雨季末中耕一次,深度为1015。7.1.2 投产咖啡园7.1.2.1 根据园地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情况确定各年中耕除草次数,以不发生危害为度。7.1.2.2 每年五月份进行1次深

21、翻改土工作,翻土深2530公分,不伤及主根及主干。深翻改土结合平整台面进行。7.2 水分管理7.2.1 覆盖7.2.1.1 死覆盖宜用稻草、甘蔗叶、玉米杆等植物桔杆或塑料薄膜覆盖根圈或种植带,覆盖物须离茎基10,覆盖厚度为5,覆盖后压土;定植后12年内或老树更干当年,雨季结束后的10月下旬结合中耕进行。7.2.1.2 活覆盖梯地外缘点播花生、黄豆、小饭豆,保护带种猪屎豆、三毛豆、白花灰叶豆及光叶紫花苕等植物,并加强对活覆盖物的管理,以免影响咖啡生长。12DB53/T 154.220067.2.2 灌溉7.2.2.1 灌水期开花期、幼果期、雨季中较长的间隙性干旱期需灌水。7.2.2.2 灌溉方法

22、有沟灌、浇灌、喷灌或滴灌等。7.2.2.3 灌溉水质应符合NY 5023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坏境条件中的灌溉水质量要求。7.2.2.4 灌溉指标当园地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需灌水,灌水量以渗透土层深度2030为宜。7.2.3 台面内倾 保持咖啡园台面内倾35度,既有利于咖啡园地保水保肥保土,又有利于排涝。7.3 土壤培肥7.3.1 绿肥压青结合每年5月份的深翻改土,用园外和保护带上的绿肥结合农家肥加磷肥进行压青施肥。压青材料必须是非咖啡病虫害寄主,磷肥、农家肥必须符合标准要求。7.3.2 间、套种固氮树种在台面和保护带上间套种小饭豆、猪屎豆、黄豆、花生及光叶紫花苕等固氮树种,增加土壤有机

23、质及氮肥。7.3.3 保护和培养有益于土壤疏松肥沃的有益生物培肥土壤。7.3.4 土壤施肥7.3.4.1 施肥原则7.3.4.1.1 采用平衡施肥和营养诊断施肥方法。7.3.4.1.2 幼龄树以氮、磷肥为主;投产树以氮、钾为主,适当配施磷和其他微量元素。 7.3.4.1.3 按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中生产A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7.3.4.2 施肥时间、方法及施用量7.3.4.2.1 定植当年幼树植后1个月施第一次肥,用清粪水或沤制的水肥浇施,每次每株12千克距离1015厘米处环状沟施后盖土。或施尿素20克/株次。以后每半月至1个月施1次,于10月中下旬施当年的最后

24、1次肥,每株施N9.20克、P2O59.00克、K2O5.00克、油枯50克,并覆盖。7.3.4.2.2 植后第二年幼树年施肥34次:2月:每株施N11.50克、P2O510.80克、K2O5.00克,能否施下视当年的气温和水湿条件而定; 5月:每株施N13.80克、P2O512.60克、K2O7.50克;7月:每株施N16.10克、K2O7.50克;9月或10月:每株施N18.40克、P2O518.00克、K2O10.00克、油枯70克,环状沟施后盖土。7.3.4.2.3 试产树年施肥4次:2月(攻花肥),每株施N20.70克、P2O59.00克、K2O15.00克、油枯80克;5月(保果肥

25、),每株施N23.00克、P2O59.00克、K2O20.00克;7月(壮果肥),每株施N23.00克、K2O25.00克;9月(催熟养树肥),每株施N23.00克、P2O59.00克、K2O25.00克。7.3.4.2.4 投产树年施肥时间、次数与试产树相同,所需元素及用量应根据测叶测土和测产来进行调整。分析证明:单株产干豆0.5kg,将从土壤中吸收N35g、P2O57g克、K2O38g。8 咖啡树管理8.1 单干整型去顶控高8.1.1 去顶目的 去顶控高,促一分枝粗壮生长作骨架,二、三分枝为主要结果枝为目的。8.1.2 去顶方法第一次在株高120厘米左右进行,第二次在株高180厘米左右去顶

26、,最终株高控制在2米左右。每次去顶剪去主干顶端12节嫩梢,待其抽出直生枝后选留粗壮的一条作主干的延续,其余修除。第二次留直生枝的方位与第一次相反。属矮杆型品种不用摘顶控高。13DB53/T 154.220068.1.3 去顶时间立春后进行。8.2 修枝抹芽8.2.1 修枝病虫枝、纤弱枝、徒长枝、直生枝要及时修除,枯枝、下垂枝、衷老枝待果实采收结束半月后再行修除。8.2.2 去腋芽每年气温回升后萌生大量腋芽长成分枝,一般每条一分枝上离主干10厘米外均衡保留35条水平错生的二分枝,每条二分枝上保留23条水平错生的三分枝,其余及时修除,使枝条分布均匀,横可以看到邻株、竖可以看到地面,利于通风透光。8

27、.3 枯枝树改造8.3.1 改造方法和时间 于3月前进行。对主干和分枝大部分枯死的树,在离地20厘米高处切干;对中部枯枝重、上下部仍有结果能力的树,只剪除枯枝,从下部培养直生枝作新主干;对中部以上枯枝枯梢的树,在最下一对枯枝的节下切去主干,保留下层枝作当年结果枝,并在切口下第二层完好枝条的节下选留直生枝作新主干。8.3.2 辅助措施8.3.2.1 切口呈马蹄形,斜面向东北(西南高、东北低)并涂石蜡。8.3.2.2 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选留直生枝,培养新树型,使之迅速恢复结实能力。8.4 老咖啡园更新8.4.1 更新标准年亩产干豆低于40千克,植株保存率不到60%,无切干复壮能力的老咖啡园需进行更

28、新。8.4.2 更新措施8.4.2.1 重新整理台面,挖沟定植,全面消毒杀菌;8.4.2.2 将老树根全部清除。8.5 霜冻咖啡树处理8.5.1 霜冻咖啡树症状表现霜冻灾害使得咖啡树组织细胞间间隙水结冰,体细胞破裂。首先叶片表现出缺水症状、继而叶片枯黄、自叶柄处脱落。无叶的枝、干受害部份失去汁液,韧皮部失绿变黑,木质部干腐。受灾1个多月后主干上的症状才会明显,切干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重复处理。8.5.2 霜冻咖啡树处理办法8.5.2.1 待症状明确后进行修剪和锯杆,在受害部位下端切去健壮主干23厘米;8.5.2.2 锯干切口呈45度角,斜面向东北(西南高、东北低),且用石蜡+松香(石蜡的1/

29、4)熔化后涂切口,以堵塞导管防止水分蒸发和切口不受病源侵染;8.5.2.3 对切干咖啡园进行深翻改土,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旱工作;8.5.2.4 对轻微受害树则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尿素,以恢复树势和提高咖啡树的抗寒能力;8.5.2.5 在冻害来临前,除喷施钾肥以外,还应进行薰烟、覆盖、根部堆土等措施进行防寒。8.6 咖啡树叶面施肥8.6.1 生长辅助类叶面肥高美施、氨基酸、海藻肥等。8.6.2 微量元素肥料含有铜、铁、锌、镁、硼、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8.7 咖啡树病虫害防治8.7.1 咖啡树主要病虫害8.7.1.1 主要病害咖啡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镰刀菌病、幼苗立枯病、枝梢回枯病、叶锈病等。 14DB53/T 154.220068.7.1.2 主要虫害 有咖啡旋皮天牛、咖啡灭字虎天牛、咖啡蚧壳虫类、咖啡根结线虫、咖啡木蠹蛾、大头蟋蟀、地老虎等。8.7.2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落实“见害虫就捉、见病枝就剪除”的原则,以改善咖啡园生态坏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8.7.3 防治方法8.7.3.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