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4.92KB ,
资源ID:1429857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2985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乡愁的导入语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乡愁的导入语设计.docx

1、乡愁的导入语设计乡愁的导入语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学校:_编制时间:_年_月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

2、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

3、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乡愁的导入语设计 这是乡愁的导入语设计,是

4、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乡愁的导入语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激发学生“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

5、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 二、展示教学目标。(课件)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他所处的社会、时代,那么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所以,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作者。作者简介(课件) 三、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读乡愁(课件) 师: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得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你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忧郁深沉 师:通过听你觉得读时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忧郁深沉的感情

6、基调决定了我们的朗读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师:要读好一首诗,不光要注意感情基调,还要把握什么朗读技巧? 生纷纷:语速,节奏,轻重音 师:第一、二小节语速稍慢,读出回忆。第三小节沉郁,读出生离死别的伤痛与失落。第四小节音调稍稍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思念,荡气回肠。 另外,在朗读时,注意重音。比如在第一小节,那枚小小的邮票寄托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在读的时候要重读。现在老师示范读一下第一小节。 师:下面几小节请同学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小组来朗读其余几小节。 配乐朗读 师总结:同学们朗读的非常精彩,很投入、很感人,下面我们来听听名家的朗读。(课件) 四、师:通过朗读,我们心灵深处情感已经与

7、作者产生了共鸣,作者那淡淡的愁绪,我们仿佛也在慢慢体会,同学们让我们奏响第二乐章含英咀华品乡愁 师:我们知道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看不到,摸不着,但在余光中的乡愁里,他把乡愁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上,那么诗人运用了什么意象来表现乡愁?(课件)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生:诗人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不可捉摸的乡愁。 师:同学们回答很正确,作者抓住这四种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以什么顺序来组织全诗?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人生的四个阶段)(板书)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哪些具体的乡愁? 生1:小时候的我外出求学,与母亲分离,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

8、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 生2:长大后,为生活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生3: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但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开了。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生4: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又如悲歌吟唱,震撼读者的心肺。 明确: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两岸分离(板书) 师:同学们想像、表达都很好,诗的

9、第四小节,与前三小节已有所不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板书) 师:课文学到这时,我想同学们肯定有话想说,你最想对谁说一句话,说句什么话? 生:我想对同胞说同胞,你们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的 生:我想对余光中说余光中先生,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说出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心声。祝愿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板书) 五、师: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阔别六十八年后,余光中老先生终于回到了故乡。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

10、同学们”也许以后,为了追寻理想,你们也会离开故乡,甚至会远离自己的祖国,到那时候,你会对你的亲人、故乡、祖国说些什么么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乐章说乡愁(课件)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老师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愿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在这节课结束前,让我们的脉搏再次随着乡愁的韵律一起跳跃吧!(课件) 乡愁的导入语设计第2篇 知识储备点: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

11、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体验点: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是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著名学者余

12、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余光中,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一、研习新课: (一)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 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 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

13、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 (四)课堂互动。 (学生针对本课不懂的问题发问,由学生来回答,老师适当点拨。) (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 1、“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14、 (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 2、在乡愁一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等,请你也仿照这个句式说一、二句话 (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 (六)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课堂小结。 1、全班再次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们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发“乡愁”名作,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美边想出答案。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 2、以爱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乡愁的导入语设计第3篇 【教材分

15、析】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力作。乡愁以独特的想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教学设想】 课前引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由浅入深,重阅读,善启发,巧设高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在形式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

16、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经历吗?当时的感觉是如何的?能和大家谈谈吗?(请两个寄宿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言,教师适当启发) 对于思乡之情,离别之痛,早在古代就有不少诗作表达这种愁思了。你们能举出一些抒写“乡愁”的古诗句吗?(请两个学生举例) 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贺知章的回乡偶

17、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各自浓郁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余光中一起走进他的乡愁设计。 (二)作者简介 首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P100注释对诗人先作一定的了解。把注释画下来。生补充简介: 余光中,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由于政治原因,海峡将和大陆阻隔半个多世纪。余光中一首乡愁诗抒发了强烈浓厚的思乡之情,表达出大多数人民的心声。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乡愁配乐诗朗诵,在音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听完 后说说他读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播放录音使用语

18、文版配备的录音带) 2、通过听录音朗读,同学们一定也融入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了,下面请同 学们一起模仿录音朗读。 3、哪一个同学来说一说录音朗读读得好在哪里?(指导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三,划分诗歌的节奏。(板书:节奏)划完的同学可以 再小声地把这首诗多朗读几遍。(出示幻灯片) (2)除了要注意朗读节奏,还要注意什么?谁可以说一说? 重读(板书:重音) (3)谁知道要把诗歌读得好,还应该注意什么? 感情(板书:感情)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指导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明确:激愤、昂扬和略带哀伤。 5、全班同学一起来有感情郎读全诗。 (四

19、)研读诗歌,品味意象。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板书: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四个时间词语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 (板书: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3、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将思乡的愁思寄寓在“明月”当中。读了余光中的这首诗,你觉得诗人在这几个人生阶段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乡愁的?(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我们以第一节为例,具体感知意象的创设效果。读一读,想一想,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 (1)请一位同学示范读第一节 教师指导:朗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读,而将一首诗读出感情,离不开对诗歌的理解。如:“小小”二字必须重读才能凸现其

20、丰富的内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2)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学生朗读体会) 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诗人少年在外求学,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眷恋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蕴涵着诗人的乡愁。(板书:思念母亲)师:为什么选择邮票呢?如果把邮票改成信纸可以吗? 师:为什么诗人用小小来形容邮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畅所欲言。)师帮助理解释疑: 小小不仅用来形容邮票的大小,也用来形容情感的程度。这时的思乡之情是比较淡的,如轻烟似的,一缕,两缕。 (3)诵读第一节。 5、根据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分别说说“船票”、“坟墓”、“海峡”是如何表现乡愁的?(组织

21、形式:以前后桌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1)邮票是书信来往,而船票则是两地奔走的结果,凝结着诗人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比邮票有着更浓的乡愁;(板书:夫妻分离) (2)坟墓将母亲和“我”生死隔绝,愁思更是浓的化不开,(板书:母子死别)这些都是诗人的“家愁”。 (3)而海峡则把感情推向最高潮,由“家愁”上升到“国愁”。(板书:故乡之思家国之情)一湾浅浅海峡,将和大陆分隔多年,却割不断人民对祖国大陆绵绵的思念。(板书:游子与大陆分离) 6、请同学们跟着伴奏一起诵读全诗。 (五)课文小结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觉:小时

22、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模仿。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友谊是 母爱是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童年邮票家愁 (母子分离) 长大后青年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啊中年坟墓 (母子死别) 而现在老年海峡国愁 (游子与大陆分离) 乡愁

23、的导入语设计第4篇 一、走近乡愁(循环播放橄榄树的曲子) 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二、倾听乡愁(循环播放橄榄树的曲子) 1、首先我们一起熟悉本文的作者。(点击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大屏幕显示)虽然,诗人的后半生是在度过的。但他却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长期阻隔,诗人有家难回,思乡之情也愈来愈浓。乡愁就是

24、诗人思乡的代表作。现在,我们一起倾听乡愁。 2、多媒体播放乡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3、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我先为大家诵读一遍。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学生齐读后提示字的读音。(点击下一页) 注意:“这”和“那”都是多音字。在这

25、首诗中,我认为,读“zhi”“ni”在语气上更舒缓,更易读出诗的内在感情。(拼音“zhi”“ni”换颜色) 4、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三、品味乡愁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板书)。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愁绪呢?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

26、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返回画面,女同学读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返回画面,男同学读第二节)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

27、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请同学们结合画面,仿照前两节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三四节的内容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学生发言后,老师可做总结) 坟墓:(教师读第三节)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齐读第四节)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

28、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小结: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屏幕显示: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屏幕显示: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是生死别(屏幕显示:生死别),海峡虽浅,更使游子乡愁无尽(屏幕显示:故乡情)。看似平常、单纯的事物,蕴涵着饱满的诗情。这就是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板书:托物寄情)。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达的形象、具体。 5、让我们再一次

29、倾听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 6、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之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为大家背诵。(背诵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四、感悟乡愁 游子来说,家园的影子最让人牵绊,乡愁更是挥之不去,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几首相关的乡愁诗。 诗人舒兰的乡色酒 诗人非马的醉汉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重点欣赏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小结:我们欣赏的这四首诗,写法不同,但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即希望家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爱国诗人闻一多曾将澳门、香港、和其他四块与大陆隔离的土地并称为祖国母亲的“七子”,发出“母亲,我要回来!”的悲愤呐喊。让我们一起倾听熟悉的旋律七子之歌! 结束语:七子之歌唱出了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我们的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家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那时,浓浓的乡愁将化为相聚的喜悦,让我们翘首以待! 五:作业: 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搜集并整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