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56.04KB ,
资源ID:1430037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00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模板.docx

1、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模板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发明专利说明书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技术领域本创造属电力电子技术制造领域 ,特别涉及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背景技术锂电池具有无记忆效应、 比能量高、 循环使用次数高、 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是电动摩托车、轻型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应用领域的首选 电池类型。然而,由于生产工艺、 材质等的细微差异、 不同生产批次等原因单体电池的电气性能发生差异是必然结果。这些差异在多节电池串联的应用 场合不但会使串联电池组的容量变小 ,甚至还可

2、能造成严重的过充电、 过放电等安全隐患,严重失衡时可能会造成单体电池内部出现热点 ,这是非常危险的。其次,串联电池的失衡会大大缩短单次充电后的使用时间 ,以三节串联的失衡电池组为例,假定充电时A电池剩余80%容量,B电池剩余40%容量,C 电池剩余60%容量;当A电池充满100%时,B电池容量刚提升到 60%, C电池 容量为80%,此时停止充电将造成 B电池和C电池尚未充满电的现象;反之, 该串联电池组用于放电操作时 ,由于下限电压保护的钳制,当B电池放电至 0%容量时,A电池尚存有40%容量,C电池存有20%容量,出现电池 A和电池 尚未放完电现象,大大降低了串联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由此可

3、见 ,凡使用串联形式的锂动力电池(或任何其它类型电池)、以及大容量超级电容为动力 或辅助动力的场合,在电能的补充或电能释放过程中,对串联储能组件中的任 一单体储能器件实行独立均衡控制是极其必要的 ,也是纯电动力及混合动力 汽车应用领域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之一。对多节串联动力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实现合理的均衡充放电操作 , 关键 是设计出合理而又简便的解决由多节电池串联所带来的多参考电位的技术方 案。采用差分电路对各单体电池电位进行转移、 或采用光耦进行光电隔离 是当前广泛采用的实现多参考电位归一化的技术手段 , 这意味着在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比较电路、 光耦、 以及多路独立工作电源。其

4、次 当前大多数设计方案仅涉及到对多节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实行均衡监控 而未考虑均衡控制与充电能量供应环节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理想的多节串联锂动力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系统 , 应合并考虑均衡控制系 统、 充电能量供应系统、 应用场合等因素。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的实现 目标是 : 1.能量快速补充 , 2.安全高效 , 3.充放电操作过程中对各单体电池的损 伤最小 , 4.按各单体电池的实际物理容量得到恰如其分的能量补充和发挥。 为此 :1.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在对串联电池组的充电过程中 , 应具有识别串联 电池组中是否存在端电压等于或高于均衡放电电压设定值的单体电池 的能力 , 并在基本不干扰整体串

5、联电池组充电操作的前提下 , 对该单体 电池实施均衡放电。在充电电流和均衡放电电流不对称的情况下 , 例如 在大电流充电、 较小的均衡放电电流场合 , 即便设置了均衡放电电路 其均衡效果也只具象征性意义 ; 解决的途径是 : a. 设计大电流均衡放电 电路 , b. 在发生均衡放电操作的同时降低充电电流的幅值 , 使得被实施 均衡放电操作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上升速率被大大减低。事实上 , 只要 充电电流大于均衡放电电流 , 被实施均衡放电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仍将随充电进程而盘升 , 因此, 在对串联电池组充电时 , 合理的充放电系统须 对单体电池设定均衡放电电压和上限电压二个判断值 , 只要发生任

6、一单 体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了设定的均衡放电电压值 , 启动对该单体电池的均衡放电操作 ; 在均衡放电电流小于充电电流的情况下 , 当任一单体电池 的端电压达到了设定的上限电压值 , 即刻暂停充电操作 , 并保持对该单 体电池的均衡放电 , 直到该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回复到设定的均衡放电终 止电压值以下时 , 重新启动充电操作。2.串联电池组用于放电操作时 , 特别用于交通工具的场合 , 因串联电池组 中某一单体电池端电压降至下限电压而导致供电突然终止 , 是不合理的 放电监管方案 ; 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在向外负载提供能量时 , 在发生 任何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临近下限值之前 , 应及时给出即将终

7、止供电的持续提示 , 即设置下限预警电压判断 ; 当任何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下 降至下限电压值时 , 即刻终止放电操作 , 即下限电压判断。3.串联电池组对外负载放电操作时 , 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还应具有识别 最先达到下限电压值的具体单体电池的能力 ; 在充电操作时 , 除了对达 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单体电池执行均衡放电外 , 对未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电池继续执行充电操作 , 同时应记录各单体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达到 均衡放电电压值所经历的时间。充放电管理系统根据充电过程中各单 体电池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先后次序、 以及在放电过程中最先下降 到下限电压值的单体电池的信息 , 对各单体电池的电气性能做出

8、评估。 一般 , 充电过程中明显率先于其它单体电池达到均衡设定电压值、 放电过程中明显提前于其它单体电池下降到下限电压值的单体电池 , 具备了被替换的充分理由4.在对串联电池组执行充电操作时 ,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应具有根据串 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电气状况调节充电方式的能力。如果串联电池 组中所有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均介于下限电压和均衡放电设定电压值之间,充放电系统将工作在峰值限流充电的电流环控制模式。在该控制模 式下,只要发生任何单体电池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时 ,意味着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已基本接近均衡放电电压值 ,因此充电系统除了对达到均衡放电设定值的单体电池实行均衡放电操作外 ,充电

9、电流应发生递减;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达到均衡放电电压设定值的单体电池 的数量将增多,充电电流也应随之而发生持续的递减。当串联电池组中 所有单体电池都达到了均衡放电电压值 (或者曾发生过均衡放电操作),此时的最大充电电流将被限制在最终的、 经多次递减的较小的电流控制值,直至充电过程结束。5.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合理的充放电控制系统还应具有 CAN通信能力,经过CAN总线将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气参数 (包括当前端电压、当前充放电电流、 温度等)与其它设备实现信息交换;充放电系统还应具有强大的充电电流输出能力 ,尽可能快速地恢复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能量。在常规应用范围内 ,充放电系统所采用的技

10、术原则上对串联电池的节数具有足够宽的容限 ;另外,不论充放电系统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 或用电设备闲置期间,对与之连接的串联电池组的能量泄漏影响应足够小。创造内容本创造是为实现多节串联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一体化系统所涉及的内容 而提供的一种利用简单的电阻分压器实现多节串联电池组大电流均衡控制所 涉及到的多参考电位归一化、 充电电流及其充电模式随串联电池组各单体 电池端电压发生变化而动态调整、 具有完善的 CAN 交互通信能力、 具有评 估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物理性能的能力、 高效大功率的即插式电动汽 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为使用多节串联动力电池、 要求均衡充 电的场合 , 而提供的

11、一种具有完善的信息交互功能、 可靠的安全机制、 延长 电池使用寿命、 高功率输出的理想的一体化充放电管理系统。本创造提供 的串联电池组均衡充放电原理 , 原则上适用于各类串联动力电池、 多节串联 大容量超级电容的充放电管理 , 特别适用于以交流 220 工网电力为充电电 源、 以多节串联锂动力电池为动力或备用动力的中小型汽车。实现本创造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 充电方法 , 其特点是包括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 充电控制子系统、 放电驱动 子系统、 以及辅助供电子系统。所述的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用以完成工作 模式判别 ( 充电或放电操作 ) 、 串联电池组端电压及充放

12、电电流、 各单体电 池物理量的采样 ( 包括端电压、 温度等 ) 、 对采入样本的运算及判别、 CAN 数据通信、 以及为本创造的充电控制子系统和放电驱动子系统提供相关的 控制指令。所述的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入端与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 引出电极一一连接 , 而且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出控制信号连接 ; 其输出与充 电控制子系统的控制输入端和放电驱动子系统的选通输入端连接 ; 电池均衡 控制子系统的输出还经过其 CAN 收发器与外部 CAN 控制总线连接。所述的高功率、 充电反充电控制子系统在充电操作时为串联电池组提供高效率、 馈控制模式跟踪串联电池组及各单体电池的电气状态变化而变化的充电电源

13、 并为其它子系统提供相关的辅助控制信号。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入与交流工 网连接 , 其控制输入端与串联电池组端电压的取样输出、 充放电电流的取样 输出、 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出连接。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出包括二种 成分及流向 : 输出的正极性充电电源经过防反充二极管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 电位最高的单体电池的正极引出端连接 , 充电电源的负极与电池均衡控制子 系统的参考地连接 , 并经过电流取样电阻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低的单 体电池的负极引出端连接 ; 充电控制子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与电池均衡控制 子系统的输入端、 放电驱动子系统的选通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放电驱动子 系统用以对串联电池组中达到均衡放

14、电电压值的单个或多个单体电池执行大 电流均衡放电 , 其选通输入端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出、 充电控制子系 统的输出信号连接 , 并以多路输出的方式分别与串联电池组中的各单体电池 并联连接。所述的辅助供电子系统为各子系统提供稳定的直流工作电源 , 其 输入与交流工网的直流高压输出端连接、 其输出与其余各子系统的供电端 连接。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其中 : 所述的 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包括电阻分压选通单元、 微处理器单元。所述的电阻 分压选通单元以恰当的分压比 , 在各单体电池的正极引出端及电池均衡控制 子系统的参考地之间 , 用电阻分压器进行分压。定义 : 分

15、别与各单体电池正极 引出端连接的电阻为上分压电阻 , 分别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参考地连接的 电阻为下分压电阻 ; 因此 , 在各下分压电阻上得到的电压分压值具有相同的参 考点 ; 各下分压电阻上的分压值被模拟选通后 , 与微处理器单元的 A/D 采样输 入端顺序连接 , 如此便实现了多参考电位的归一化。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包 括微处理器、 4.096 伏基准源、 CAN 收发器、 启动电路、 晶振等构成。微 处理单元的 A/D 端口采样各单体电池下分压电阻上的电压、 充放电电流信 号、 各单体电池的温度、 串联电池组端电压、 以及充电控制子系统提供的 5( R) 伏基准源输出 , 其中断输入口还

16、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模式控制单元输 出的过压及过流信号连接。微处理器单元的输出信号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控 制输入端和放电驱动子系统的选通输入端连接 , 并以 CAN 协议规则与外部系 统实现信息交互。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所述的放电 驱动子系统包括放电选通单元、 放电驱动单元。所述的放电选通单元的译 码输入端与微处理器单元的输出连接 , 其输出端与放电驱动单元顺序连接。 放电选通单元用以选通、 锁定、 或解锁放电驱动单元的某路或多路放电驱 动电路 ; 放电驱动单元由多路放电驱动电路组成 , 用以对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 的单体电池实施大电流均衡放电。放电驱动单元的输入

17、除了与放电选通单元 的输出顺序连接外 , 还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输出的 5KHz 脉冲信号连接 , 放电驱动单元的输出与对应的单体电池一一并联连接。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所述的充电 控制子系统包括工网输入单元、 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 模式控制单 元。所述的工网输入单元与工频交流电网连接 , 用以对交流工网电源实行整 流及滤波 , 输出平直的高压直流电源 ; 该高压直流电源与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 单元、 辅助供电子系统的输入顺序连接。所述的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 的输入除了与工网输入单元的输出顺序连接外 , 其控制输入端与模式控制单元及微处

18、理器单元的输出连接 ; 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输出的充电电源的 正极经过防反充二极管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高的单体电池的正极引出 端连接 , 充电电源的负极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参考地连接 , 并经过电流取样电阻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低的单体电池的负极引出端连接。移相谐 振全桥变换器单元输出的 5KHz 脉冲信号与放电驱动子系统的放电驱动单元 的选通输入端连接 , 其+5( R) 伏基准源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微处理器单 元的 A/D 采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模式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与微处理单 元、 串联电池组端电压的分压取样信号、 充放电电流取样电阻上的电流取 样信号连接 , 其控制信号输

19、出分别与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相应控制信号 输入端、 微处理器单元的 1/O 端口、 中断口、 及 A/D 采样输入端连接。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所述的辅助 供电子系统包括 AC-DC 变换单元和 DC-DC 变换单元。所述的 AC-DC 变换 单元的输入端与工网输入单元的直流高压输出连接 , 其输出 1 与 DC-DC 变换 单元的输入连接 , 输出 2 为 15 伏稳定直流 , 15 伏稳定直流电源为移相谐振全 桥变换器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的 DC-DC 变换单元的输入端除了与 AC- DC 变换单元的输出顺序连接外 , 还经过防反充二极管与串联电池组的

20、正极连 接, DC-DC 变换单元输出的 -5伏为模式控制单元的数控增益集成电路、 系统 中所涉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提供负偏置电源 , +5 伏输出为电阻分压选通单 元、 模式控制单元、 微处理器单元、 选通输出单元、 放电驱动单元、 集 成温度传感器等提供工作电源。一种用于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其特点是 : 在串联电池组中 , 对各单体电池实行独立的、 相对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参考 地的电阻分压 , 实现串联电池组因均衡控制而导致的多参考电位的归一化。 采用微处理器对串联电池组的端电压、 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分压值、 充放电 电流、 过压及过流、 各单体电池的现场温度采样

21、及监控。采用微处理器对 系统的工作模式作出判断 , 并根据采样值为实现阶段递减式充电、 各单体电 池的均衡控制提供所要求的控制信号 , 以 CAN 协议方式与其它系统实现信息 交换、 提供各单体电池的电气性能评估信息。一种用于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其特点是 : 在 微处理器的辅助下 , 经过采用数字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改变电流反馈信号幅值 的方式 , 实现间接调整移相谐振控制器的限流起控点 , 从而达到充电电流阶段 递减控制的目的。本创造的充电控制子系统采用 UCC3895 移相谐振控制器 , 该芯片对输出电流的监控由出现在其电流取样输入端 CS 脚上的电流反馈信 号幅值

22、所决定 ; 当呈现在 UCC3895 的输出电流采样端 CS 脚上的反馈信号幅 值达到 2.0 伏 , 而且该反馈信号被引到 UCC3895 的斜波补偿端 RAMP 时,UCC3895 工作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例如 , 输出电流 IOUT 在采样电阻上产生 1 伏的反馈信号 , 数字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被编程为 2, 则输出电流被控 制在 IOUT; 如果数字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被编程为 4, 输出电流则将被控 制在Iout/2。本创造实施例所采用的 TCL6910-2型数字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具 有 3 位数字增益编码 , 能够实现 9 种输出电流值控制。一种用于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

23、其均衡充电方法 , 其特点是 : 采 用将高频脉冲信号和门控信号复合的方式 , 解决脉冲变压器传输长周期信号 的局限性。串联电池组中某单体电池达到了均衡放电电压 , 对之实施均衡放 电操作同样需要解决多参考点的问题 , 脉冲变压器能够实现参考电位的隔离 和输出电压幅度的匹配 , 可是 , 如果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对该单体电池实施均衡 放电操作 , 脉冲变压器将无法传递长周期驱动信号 ; 为了克服脉冲变压器无法 传递长周期放电驱动信号 , 本创造采用将 D 型触发器所保持的放电信号作为 门控信号 , 将移相谐振控制器 UCC3895 产生的 80KHz 连续脉冲经 16分频后 , 得到的 5KHz

24、脉冲作为选通信号 , 该选通信号和门控信号经逻辑”与”后形 成的复合信号驱动放电电路 , 从而解决了利用脉冲变压器传递长周期放电信 号的局限性。一种用于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 假定以 16 节 串联、 每节端电压 4.1 伏的锂串联电池组为例 , 首先对该 16 节串联电池组进 行编号 : 将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压最低的单体电池编号为 BT1, 依此向上编号 ,直到编号为 BT16 的单体电池 ( 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高的单体电池 ) 。充 电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接通联动开关通电后 , 微处理器对移相谐振控制器的禁止端发出 禁止信号 ( 低电平 ) , 微处理器的

25、A/D 采样输入端采样移相谐振控 制器的基准电源输出端是否有 5( R) 伏输出, 若存在+5( R) 伏, 说 明系统与交流工网连接而处于充电状态 , 反之则处于放电状态。断 开联动开关将完全截断电阻分压选通单元中各电阻分压器对电池 能量的泄流。2.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对编号从 BT1BT16单体电池的下分压电阻 上的电压分压值依次实施 10位A/D转换,以10位二进制数据类型分别读入微处理器内部数据存储器保存 ,记这些数据为数据组 艺Vn(n= 1,2,.16 )3 对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低的单体电池负极连接的电流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实施 A/D采样,并记为Vo。该数据反映了二种意义:1、

26、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低点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参考地 之间的电位差 , 2、 串联电池组充放电电流的取样值 ; 合并上述步 骤2.的 艺Vn ( n二1,2,.16 ),于是得到数据组 艺Vn ( n= 0,12 .16 )。4 本创造采用带有 10 位二进制 A/D 转换精度的微处理器 , 对采得的17路10位二进制数据组 IVn ( n= 0,1,2,.16 )实行集中式10位 转 16位二进制处理 , 并以双字节保存 ; 如此处理是合理的 , 在其后 进行的二进制乘法操作 ( 乘数是其分压比的倒数 ) 时不致发生数据 溢出;运算结果记为数据组 IBn ( n=0, 1,2,.16)。5.

27、对上述17路16位(即双字节)IBn ( n=0, 1,2,.16)数据组进行集中式运算处理,其中:对IBn ( n= 8, 9,.16)、即B8B16的9个 16位数据实行二进制乘 16运算处理 ( 逻辑左移 ) , 对 IBn ( n= 4, 5, 6, 7)、即B4By的4个16位数据实行二进制乘 8处理,对IBn(n二2, 3)、即B2Bs的2个16位数据实行二进制乘 4处理,对IBn ( n= 0, 1)、即B。B1的2个16位数据实行二进制乘 2处理, 经上述处理后所得的运算结果记为数据组 ICn ( n=0, 1,2,.16)。6.经上述15步骤的程序处理后,取IC n ( n二

28、0,1,2,.16)中的n=16和n二15两个16位数据串(即C16和C15),进行C16减C15的 16位二进制运算,其差值 D16就是编号BT16的单体电池的绝对 电压所对应的二进制值,依次作C15减C14,C1减C0的16位二 进制运算,得差值 D15 D1,并记为IDn ( n= 1,2, - .16) , IDn ( n二1,2,.16)中的各Dn对应了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端 电压的二进制值。7 如果判断为充电状态 , 微处理器根据串联电池组端电压、 各单体 电池的电气状况对相关单元送出控制指令 , 并解除对移相谐振控制 器的封锁 ( 高电平) , 电池移相谐振控制器进入软起动

29、, 进入对串联 电池组的第一阶段峰值电流充电模式。8 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 , 若串联电池组中存在端电压等于或低 于 2.7 伏的单体电池 , 充电电流将被控制为额定充电电流 ( IC) 的 1/16,直到串联电池组中的所有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均进入 2.74.0伏之间 , 系统进入正常充电操作。9 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 , 若串联电池组中存在端电压等于或低 于 2.7 伏的单体电池 , 并存在达到 4.0 4.096 伏之间的单体电池 , 标记端电压达到 4.0 4.096 伏之间的单体电池 , 对之实施均衡放电 操作,直至其端电压回复到 3.9伏;随后,以lc/16电流值充电,直到端电

30、压等于或低于 2.7伏的单体电池回复到 2.7伏以上, 进入正常 充电状态。10 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 , 若串联电池组中存在端电压等于或低于 2.7伏的单体电池 , 并存在达到 4.096伏( 或以上) 的单体电池 , 充 电操作被暂停 , 标记该达到 4.096 伏( 或以上 ) 的单体电池 , 对之实 施均衡放电操作,直至其端电压回复到 3.9伏;随后,以lc/16电流 值充电 , 直到整个充电过程结束。11.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只要存在14节单体电池的 Dn值 等于或介于 4.04.096伏时, 充电电流减半 ( lc/2) , 标记这些单体电池 , 并对这些单体电池实行均衡

31、放电操作 , 直到它们的端电压低于3.9伏, 对之均衡放电操作结束。12. 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当端电压达到4.04.096伏的单体电 池达到 5节8 节时, 充电电流再次减半 ( IC/4) , 并对这些单体电池 实行均衡放电操作 , 标记这些单体电池 , 直到它们的端电压低于 3.9 伏, 对之均衡放电操作结束。13.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 , 当端电压达到 4.04.096伏的单体电 池达到 912节时, 充电电流再次减半 ( IC/8) , 并对这些单体电池实 行均衡放电操作 , 标记这些单体电池 , 直到它们的端电压低于 3.9 伏, 对之均衡放电操作结束。14.在第一阶段充

32、电操作过程中 , 当端电压达到 4.04.096伏的单体电 池达到 13节以上时 , 充电电流再次减半 ( IC/16) , 标记这些单体电池 并对单体电池实行均衡放电操作 , 直到它们的端电压低于 3.9 伏, 对之均衡放电操作结束。15.在第一阶段充电操作过程中 , 当所有的电池都被实施过均衡放电操 作时 , 充电模式转换为第二阶段的恒压限流控制模式。16.上述 714 步骤为充电操作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恒压限流充电 模式过程中 ,充电电流被限制在 2A Ic/16值,对单体电池端电压监控值变化为4.096 伏, 充电电压稳定在 65.0 伏。在第二阶段充电操作中 , 不再 以衡定的峰值电流充电,充电电流能够在2A Ic/16值间随充电进 程发生变化 ; 对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均衡放电控制值变化为 4.096伏, 即: 仅当单体电池的端电压达到 4.096 伏时 , 对之实施均衡放电操作 , 直到该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低于 4.056 伏。在第二阶段恒压限流充电模式下 , 充电操作不会被禁止 , 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