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2.13KB ,
资源ID:14314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14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经典docx.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经典docx.docx

1、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经典docx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 (经典)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 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2. 在日常生活中 , 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 太阳东升西落 B. 站得高 , 看得远 C. 水往低处流 D. 日全食3.经过测算 ,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375 千米 B.6371 千米 C.6378 千米 D.6336 千米4.地球仪上的纬线().A. 指示南北方向 B. 长度相等 C. 都是半圆 D. 有无

2、数条5.地球仪上的经线 ( ).A. 都是圆 B. 长度相等 C. 指示东西方向 D. 与纬线斜交6 在地球仪上 ,0 经线与 0纬线相比( ).A. 正好相等 B.O 纬线是 0经线长度的两倍 C.0 纬线稍长 D.0 经线稍长7.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 , 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8.下列地点中 , 既位北于半球 , 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 N、16 EB.30 N、 161EC.20 S、 120ED80N、 159W9. 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 经度为 180的点有几个() .A.1 个B.2个C.3个D.4个10.下列叙述正确的

3、是() .A. 东经度都在东半球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 , 也不在西半球C. 东经 170 度在西经 170 度以东D.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位于东半球1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 0经线C.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12.从赤道上某一点 , 向北走 100 千米 , 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 千米 , 此时该人位于().A. 原出发点B.原出发点正北C.原出发点正东D.原出发点正西1/24二、填空题1.零度经线叫,零度纬线叫.2.在地球仪上 , 与赤道平行的线是,与赤道垂直相交

4、的线是.3.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经度 , 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纬度 .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 , 最大周长约千米 , 表面积平方千米 .5.经线指示方向 , 纬线指示方向 .6.经度分东经和西经 , 习惯上用英文字母“”、“”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7. 人们把 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用西经 度和东经 度的经线圈 ,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三、连线题1.把下列线与其称号连接起来: 0经线 A. 北极 0纬线 B. 赤道90N C. 南极 90S D. 本初子午线2将下列地点与所在半球用线连起来:东半球A.20 N、 116E西半球 B.70 N、 21W南半球 C.10 S、 1

5、0E北半球 D.30 S、 10W四、读图题1. 读图 1.1-12, 回答 :(1)图中的大圆圈是.(2)左 图是半球, 右图是半球;南北两半球中陆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是 半球 .(3)A 点是 , 纬度: 纬度;B点是 , 纬度: 纬度 .2/242读图 1.1 13, 回答:(1)写出图中 A、B、 C三点的经纬度: A;BC.(2)从东西半球看: B半球; C半球 .3.读图 1.1 14, 回答:( l )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E ,F .( 2)写出 C、D、E 三点所在的半球: C 、 、D 、 E 、 .4.读南半球部分区域经纬网图(如图 1.1 15 所

6、示) , 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的经纬度 A 是 ,D 是 .(2)B 点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 3) C 点的经纬度是 .3/24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 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 昼夜长短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2. 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A. 北回归线 B. 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 , 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4. “五一”这一天( ).A.北京昼夜等长B.中国南极长城站( 62 S,57 W)没有黑夜C.伦敦( 0,51 N)

7、昼长夜短D.悉尼( 151 E,33 S)昼长夜短5. 当太阳直射 23.5 N时 , 我们学校正处于().A. 夏季B.秋季C.冬季D.春季6. 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A. 热带B.北寒带C.南寒带D.北温带7.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A. 纬度高低B. 降水多少C. 地形地势状况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8.10 月 1日以后 , 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D.北极圈9. 有关春分日时 , 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A. 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B. 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C. 东部学校比西部学

8、校所在地昼长D. 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10. 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 回归线上B. 赤道上C. 极圈上D.本初子午线上11. 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 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B. 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C. 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D. 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12.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4/24A. 南回归线 B. 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北极圈13.下列四个点中 , 位于热带的是().A. 上海(约 31N) B. 北京(约 40 N)C. 海口(约 20N) D. 厦门(约 24 N)14. 中国南极长城站( 6213S,58 55 W)

9、位于( ).A. 西半球 B. 南寒带 C. 东半球 D.中纬度15. 我们学校 , 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冬至日16.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C.都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 , 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二、填空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北极圈的纬度是.4.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 , 地球公转产生了现象 .5.地球在公转时 , 地轴是现象 , 而月它的保持不变 .6.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

10、短的节气是,此时 ,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7.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它是带和带的分界线 .8.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9.你所在学校位于五带中带, 白昼最长的时间月日 , 白昼最短的时间 月 日, 昼夜等长的时间 月 日或 月 日,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为 月 日 , 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 月 日.三、简答题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 , 太阳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什么不同?3.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以什么为分界线?5/24四、读图题1.读图 1.2 10 回答:(1)五带分界线: , , , .( 2)五带名称: A

11、,B ,C ,D ,E .( 3)这一天为 月 日前后 , 判断根据是 .( 4)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读图 1.2 11 回答:( 1)写经纬度: A ,B ,C ,D .( 2)位于热带的点 .( 3)冬至日以上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4)以上四点中最冷的是 点 .( 5)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3.读图 1.2 12, 回答:(1) 图上各点中 , 正值白天的是 , 正值黑夜的是 .(2) 朝向太阳的半球上 , 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背向太阳的半球上 , 点白昼即将来临 .6/24(3) 该图表示的 月 日的太阳照射情况 , 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 白昼时间 . 这

12、时 , 北半球是 季, 南半球是 季.4.图 1.2 13 是 12 月 22 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 读图并回答:(1) 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北半球正值节气 .(2)此时 ,A 、B、C、D 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3) 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 1.2 14 所示 , 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 A、 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B.(2)地球公转至 A 位置时 , 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3)一年中 , 山东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月日或月日.(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 , 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由图可看出

13、地球在公转时 , 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6)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7/24第三节地 图选择题1、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 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A、甲图的比例尺是 1: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 1:300000C、丙图的比例尺为 1:1000000D 、丁图的比例尺是 1:1000002、在比例尺为“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 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 . 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A、 20 厘米B、40 厘米 C 、80 厘米D 、10 厘米3、实际距离为 1200 千米 , 图上距离为 20 厘米 , 该图的比例尺为()A、1:6000000B

14、、 1:600000C 、1:12000000 D 、 1:120004、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 , 当图幅不变时 , 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1:10000000B、1:1000000C 、1:100000 D 、 1:10000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8000000, 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 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A、1:4000000 B 、1:16000000 C 、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 千米D 、1:24000000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1:4000000, 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 厘米 , 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50 千米 B

15、 、100 千米 C 、200 千米 D 、250 千米7、甲地位置在 40 N,116E 的交点上 , 乙地的位置在 30S,20 W的按比例点上 , 乙在甲的()A、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A、盆地 B 、鞍部 C 、山顶 D 、陡崖9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 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 , 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 , 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 、鞍部 B 、山脊 C 、陡崖 D 、山谷10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 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 、山地

16、B 、丘陵 C、平原 D 、高原11 、甲地的海拔 1500 米, 乙地的海拔 500 米, 甲、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 、1500米 B 、500 米 C 、100 米 D 、1000 米8/2412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13 米, 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 -155 米 ,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 9003.13 米 B 、8693.13 米 C 、8848.13 米 D 、9158.13 米非选择题一、填空题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 _距离比 _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 _.3.地图上范围越小 , 内容越 _, 比例尺越 _.4

17、. 直线比例尺 千米用数字表示是 _.5.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上 _, 下 _, 左_, 右 _.6.在经纬网的地图上 , 经线指示 _方向 , 纬线指示 _方向 .7.在地图上 , 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 _, 说明文字叫 _.8.地图上比例尺是一千万分之一 , 图上 2 厘米代表 _千米 , 实际距离 1000 千米 , 在图上是_厘米 .9.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10 千米的比例尺 , 用数字表示是 _.10.在地图上公路用 _表示 , 山峰用 _表示 .11.地面共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_.12.某地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_.13.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 _.14.用等

18、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_.15.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的 _和_.16.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 _的原理绘制的 , 它是在不同的 _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17.甲地在 40N,116 E, 乙地在 60N,116E, 甲在乙的 _方向 .18.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称为 _, 地形可分为 _、_、_、 _和_等五种类型 .二、连线题山顶 A.山脊 B.山谷 C.9/24鞍部 D.三、 合 1. 下 , 甲地海拔高度 _, 乙地海拔 _, 甲乙两地的相 高度 _.2.写出下面等高 地形 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A._ B._ C._ D._3. 制下 的等高 的剖面 (剖面 AB).4. 下

19、中 , 比例尺 大的是 _ , 内容 _.10/245. 下图中 , 公路的方向是 _.11/24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选择题1.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2.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A、大西洋 B 、太平洋 C、印度洋 D 、北冰洋3.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4.读下图 , 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 ( )5.读图( 1-2 ) , 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 , 不正确的是 ( )A. 岛屿 B. 海峡 C. 半岛 D. 大洋

20、6.关于大洲的叙述 , 正确的是()A. 大陆就是大洲 B. 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 大洲比大陆面积大7.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 东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8.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 , 原因是:()12/24A. 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 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 地球上没有水 .9.世界各大洲中 , 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A、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南极洲 .10. 有关南极洲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是

21、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D 、全部位于南半球 , 东半球上 .11.能看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大洲有: ()A、非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南极洲12.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有:( )A、大西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北冰洋 .非选择题一、判断题1.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 多为重要的海上航道 . ( )2.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 ( )3.每个大洲的面积都大于它所在大陆的面积 . ( )4.四大洋中 , 全部在北半球的是北冰洋 . ( )二、填空题1.在七大洲中 , 面积最大的是 _洲, 面积最小的是

22、 _洲 .2.在世界四大洋中 , 面积最大的是 _洋, 面积最小的是 _洋.3.在世界七大洲中 , 非洲位于 _半球 , 南美洲位于 _半球 .4.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 _. 地球上的陆地共可划分为 _洲 .5.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 .6.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作 _;而把面积较小的陆地叫作 _;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_.三、综合题1.读下图 , 在东西半球图上填注:13/24a. 七大洲的名称、四大洋的名称 .b.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下图中 ,A 洲全部在 _半球上 ,B 洲全部在 _半球上 ,C 洲面积居各

23、大洲的第 _位,A 、B 两洲共同濒临 _洋 ,A 、C 两大洲共同濒临 _洋和 _洋, 三大洲自北向南排列的顺序是 _、_、_.14/24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选择题1. 六大板块之中 , 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2.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 , 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A. 扩大 B. 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 , 有时缩小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 , 原因是().A. 海底森林死亡 B. 地壳下陷 , 海水淹没C. 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4. 下列地区中 , 地壳较稳定 , 不易发

24、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A.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 板块内部C. 日本 D. 中国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 ) .A. 日本 B. 俄罗斯 C. 美国 D.加拿大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C.板块内部稳定 , 不可能再分成小块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7.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 A. 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8.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

25、个板块 ( )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 南极洲板块9.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 ) .A. 碰撞 B. 张裂 C.分裂 D.隆起10.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 ( ) .A. 亚欧板块 B. 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二、填空题15/241.地壳的变动和,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 他认为在两亿年前 ,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块大陆 .3. 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 板块学说认为 , 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 ,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 一般来说 , 板块 , 地壳比较稳定 ; 板块

26、 地带 , 地壳比较活跃 .三、读图题1.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 2.2-6 ), 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并非整体一块, 而是分成大板块 . 它们是: A板块 ,B板块 ,C板块 ,D板块 ,E板块 ,F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着的 . 当板块运动时 , 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 便出现现象 .(3)板块与板块地带 , 地壳比较活跃 , 多和.2. 读图2.2-7, 回答:16/24(1)请将字母 A(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填注在图相应的位置上 .(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板块的接触地带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