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70.11KB ,
资源ID:143437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43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五检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五检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docx

1、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五检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五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A由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在执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还未召开,第一部宪法还未颁布,因此应该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此本题选择A项。2.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

2、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A.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解析:A从“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和“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法”判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共同纲领,选择A。B、D指1954年宪法,C指1982年宪法,均排除。3.史学家张西山在史书中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制度文化变迁,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所坚持和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型制度文明与民主模式。中国式民主的成长空间

3、必须能够真实有效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下列选项中哪些制度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B.C. D.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针对的是祖国统一问题。故选B。4.“当前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4、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该文本最早可能出现于()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B我国的“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排除C、D。从“当前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是1953年到1956年,据此排除A。故选择B。5.194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了642倍。以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共同纲领正式确认该制度为我国

5、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A. B. C. D.解析:A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错误。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都要实行”说法太绝对,故错误。选择A。6.如图所示新中国的民族自治区中,始建于1947年的是()A. B. C. D.解析:B内蒙古自治区始建于1947年,而代表的就是内蒙古自治区,所以B是符合题意的;代表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于1955年,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代表的是西藏自治

6、区,建立于1965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如图为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大制度遭到完全破坏C.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得以拨乱反正D.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经曲折发展解析: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期间,

7、全国人大一度停开,但1975年重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建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遭遇重大挫折,再到改革开放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恢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律文件最早出自()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C.1982年宪法 D.1999年宪法解析:C共同纲领颁布时没有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人

8、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排除A。根据“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B;根据“最早”,排除D,选择C。9.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面对党和国家事业许多重要的、深刻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我国不断对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下列新中国历史上的相关宪法内容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除剥削制度,建立社

9、会主义社会A. B.C. D.解析:C是1982年宪法修改内容;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内容;是共同纲领内容;是1954年宪法内容,依据时间排序,C正确。10.告台湾同胞书为对台发表的公开信,被视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政策文件,其在中国历史上总共发表五次,第五次(1979年元旦)最为著名。下列有关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的说法正确的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标志着中央对台政策的转变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同日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发表A. B. C. D.解析:A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在1981年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提出的,故错误;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发

10、表是在1978年12月,故错。符合史实,故本题选A项。11.“5月6日,西方母亲节这天,他(熊光远)和数万老兵走上台北街头,要求台湾当局准许他们回乡探亲。老兵们一起合唱歌曲母亲你在何方,整个集会哭声一片,令人动容。他们的要求引发了台湾社会广泛同情。10月14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1月2日,老兵熊光远拿到了第001号探亲证。上述场景发生于()A.1979年 B.1987年C.1992年 D.2008年解析:B结合所学,从“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可知是1987年,故选择B。12.右图是1987年两岸离散兄妹在祖国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他们离散

11、了至少有38年B.哥哥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解析:B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但两岸直航是在2008年实现的。13.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并发表谈话指出:“中国政府愿意看到中印两国在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所确定的原则,能够运用到亚洲的所有国家,这是很有利的。”这表明中国()A.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B.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号召亚洲国家“结伴而不结盟”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根据材料“1954年6月”“

12、访问印度”“所确定的原则,能够运用到亚洲的所有国家”可知,周恩来总理主张亚洲各国都能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表明中国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印度支那问题,故B项错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错误。中国提出“结伴而不结盟”是在21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4.20世纪50年代,西方报纸评论:“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评述的是()A.抗美援朝 B.日内瓦会议C.亚非会议 D.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B抗美援朝发生在亚洲的朝鲜半岛,与题干

13、中“在西方”不符,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的瑞士,是中国作为五大国(苏、美、英、法、中)之一参加的针对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印尼的万隆,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与“在西方”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与题干中的“20世纪50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15.在日内瓦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达成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推进世界和平的诚意。这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关于

14、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D.“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故C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错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D项错误。16.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实行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解析:D19501970年,美国敌视中国,并且20世纪50年

15、代后期,中苏关系逐渐恶化,D项错误,符合题意。17.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年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里()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解析:D根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而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0年之后是1971年,A项发生在1900年,B项发生在1921年,C项发生在1937年,D项发生在1971年。1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史实能够佐证毛泽东观点的有()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

16、高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A. B. C. D.解析:A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主要体现了是因为世界形势的变化使得尼克松来访华的,这些因素既有中国的方面,也有美国的方面,还有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故正确;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不得不寻找新的伙伴来突破这种僵局,故正确;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和意义,不是访华的背景,故错误;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但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该政策遭到失败,故正确。A项符合题

17、意。19.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A.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美关系的缓和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解析:B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在于中美关系的缓和,因为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20.新中国外交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画面。下列照片按照拍摄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C这四幅图片都是教材中的,为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间为1971年

18、。为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间为1954年。为邓小平1979年访问美国。为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时间为1972年。综上所述,排序为。2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A.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B.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道歉与赔偿C.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D.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解析:A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尼克松访华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先一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A项

19、正确;尼克松访华并没有使日本政府立刻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道歉与赔偿,故B项错误;尼克松访华之后,日本政府也没有立即与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C.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解析:B柱状图显示从1972年之后,中日贸易持续上升,主要是中日建交推动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A中“没有任何往来”说法错误,

20、当时存在民间交往;表格没有和其他国家贸易对比信息,故C项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取决于国家利益,故D项错误。23.关于和平与发展的主题,1985年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一论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开启了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解析:D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故D正确。1985年世界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美苏在世界范围内冷战、对峙,A、B错误;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论断是新时

21、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实行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C错误。24.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意识形态至上 B.战略结盟C.“求同存异” D.区域利益至上解析:C第一张照片“尼克松访华”反映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第二张照片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情况,都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发展、和平)进行交往的史实,故C项“求同存异”符合题意。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一系列外交文件。下列文件内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苏双方认为,和平与发展已成

22、为当代世界两个最重大的问题”“中国西藏某些地方和印度某些地方为贸易市场”“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A. B.C. D.解析: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材料“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个最重大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对外关系方针的出发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是在1953年12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美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23、,中日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结合上述分析,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因此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同纲领内容摘要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第二章政权机关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第四

24、章经济政策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第六章民族政策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材料二1954年以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方式结果全面修改(将原来宪法重新改写)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部分修改(对宪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1988年宪法1993年宪法1999年宪法2004年宪法2018年宪法(1)据材料一概括共

25、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几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全面修改宪法的原因。(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内容,第一章总纲规定了国家性质,第二章政权机关规定了政权组织形式,第四、五、六章规定了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第二小问地位,可以结合所学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第几部宪法,结合材料二宪法的历程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结合“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和新时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回答。答案:(1)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3分)地位:是中央人民政府

26、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2)第四部。(1分)原因:纠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

27、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

28、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5分)(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为:提出和平

29、共处五项原则、促成日内瓦协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可得出中国的立场是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答案:(1)成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广泛影响;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日内瓦协议,缓和紧张局势;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3分)立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2分)(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2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