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88 ,大小:32.22MB ,
资源ID:143476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4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平凉城镇风貌规划设计方案PPT资料.ppt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平凉城镇风貌规划设计方案PPT资料.pptx

1、沿河及主 要道路交叉口已形成多块滨 水、街头绿地。,文,城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崆峒 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城 市中心区、平凉工业园区三 大功能片区。城市建筑:城市历史风格建 筑与现代建筑大体上按风格 成集中分布,在建筑质量、层数、容量上参差不齐,建 筑色彩上较为单一。,人文,规划总论,01,1.2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东起马峪口河,西至后沟及颉河川区,南起高速公路及南部台塬地,北至北山根,以及外围白庙塬和精 细化工组团,总面积约142平方千米。,规划总论,01,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凉 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 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对已编风貌规 划进行修编,论证确定符合新版总规

2、要 求的城市整体风貌特色。从而增强平凉 综合竞争力,创造宜居城市。,1.3 规划任务,中心城区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战略 新城镇发展轴陕甘宁旅游经济圈,中心城区的发展瓶颈: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城市特色不够鲜明 城市形象品质不佳,通过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功能,形成“一轴三区”的总体空间结构,重点突出公共服务、旅游服务和居住等职能,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现代工业为主。,改善城市形象,确立城市特色风貌片区、主要景观轴带及重要中心节点,并通过公 共空间构建、建筑立面改造,绿化景观优化、街道设施更新、雕塑 小品布局、夜景照明亮化等措施,来美化城市

3、环境,改善城市整体 形象。,塑造城市特色,依托平凉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滨水空 间营造、山体绿楔引入、古城风貌重现、历史文化演绎、旅游休闲 提升,来塑造平凉“山水格局、人文荟萃、古今交融、品质都会”的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改善城市形象与塑造特色来改善城市软硬环境,吸引要素,集 聚人气,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打造活力与魅力 并存的品质城市。增强平凉综合竞争力创造宜居品质生活,规划总论,01,1.4 技术路线挖掘平凉中心城区特色,以其为核心 引导地区景观风貌各层面、各要素的 规划设计与控制。,规划总论,01,山水为基两山为屏、水网交织、满城显绿,两山

4、为屏:南山、北山形成平凉城市外围绿色屏障;水网交织:以东西向泾河为统领,以南北向十七沟为支撑,构造中心城区生态水网满城显绿:将城市外围绿屏融入城市,建设公园、绿道、绿地,打造中心城区满城绿斑,文化为魂遗迹保护、节点塑造、建筑凝练,遗迹保护:加强对城墙、城隍庙、歇马店等以及保护,注重老城修复,传承历史文脉;节点塑造:中心城区以文化墙、雕塑、小品塑造平凉文化节点,满城点缀。建筑凝练:以建筑语汇彰显文化内涵,以建筑符号浓缩人文历史。,1.5 规划理念,规划总论,01,1.6 规划定位平凉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塑造重点强调 山水 和 文化 两大要素,以“山水为基、文化为魂”为理念指导,突出“山水平凉、人文平

5、凉”城市形象特色,将整体风貌定位为:“山、水、林、文、城”相融的现代生态文化名城,规划总论,01,1.7 规划策略策略一:山水林文城浑然一体,本次风貌规划继承“山、水、林、文、城”的 自然文化遗产,以山为依衬,以水为脉络,以 绿色为基地,以文化为内涵,以道路为骨架,构建五大发展策略。,核心要素,发展策略,策略一:构筑城市特色空间,策略二:营造有序空间形态,策略三:构筑城市蓝色飘带,策略四:编织城市绿色网络,策略五:营造活力公共空间,1、强化城市特色分区2、塑造城市特色节点体系,1、构建山水空间格局2、注重视线通廊和高度引导,1、强化城水相融特色风貌2、塑造多样化滨水景观,1、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

6、络2、打造城市健康慢行生活,1、构建多样化城市体验2、策划城市大事件,城,山,水,林,文,规划总论,01,舞动城市肌理,塑造风貌序列(基础),奏响乐曲高潮,打造重点地段(凝练),梳理城市元素,凝练城市特色(升华),自然环境层面:地形山体、水系、绿化等 城市功能:土地使用、交通体系、社会结构建筑层面:建筑构筑物、建筑类型、高度体量、肌理等,包括空间序列、天际线、公共空间体系、公共活动活跃区域、视觉 廊道等,依托路径、边界、标志物、区域、节点等要素,彰显独特城市形象,1.7 规划策略策略二:层层递进,空间延续,凝练提升,风貌分区,建筑风貌控制示意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城 市色彩控制城市天际线控制,PA

7、TR TWO总体风貌控制,总体风貌控制 02,2.1 城市空间景观整体布局两山为屏、两廊牵引、一轴贯穿、八区布局、多沟交织、满城显绿两山为屏:南山、北山生态绿化与生态修复形成平凉城市外围绿色屏障;两廊牵引:崆峒大道景观廊道与泾河河道生态景观廊道横穿东西,构建平凉中心城区东西沿线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廊道;一轴贯穿:南北中心景观轴线南北贯穿平凉核心区,明清历史、近代风貌、现代行政金融中心一轴串联,展现平凉城市文化变迁;八区布局: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工业园区、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南风貌区、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现代风貌区八大片区;多沟交织:南北纵向十七条沟道景观治理,与泾河交织成城市水网,彰

8、显“水与城”的融合;满城显绿:利用城市柳湖公园、宝塔公园、南山公园等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绿地广场等城市广场以及城市街头绿地的建设,打造大面积城市 绿斑,形成“满城显绿自然风貌特色”,总体风貌控制 02,2.2 风貌分区风貌区划分根据总规引导、地形地貌、中心地理论、历史肌理保护等原因,将平凉市划分为崆峒山生态 文化旅游示范区、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行政金融核心区、现代风貌区、城南风貌区、老城 风貌区、历史保护风貌区、工业园区八大风貌区域。,总体风貌控制 02,2.3 城市色彩控制现状建筑色彩,缺乏鲜明的城市个性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特别是广告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 极易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彩

9、形象,但形 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并不容易。平凉 已初步形成以浅米黄、浅驼、白色、浅蓝为主的城市基本色调,但城市个 性仍不够鲜明,部分区域仍旧色彩混 杂。没有形成完善的色彩体系 平凉已初步形成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 分区的雏形,但仍存在同一区域出现 多种类型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的现 象,导致区域主题色彩不清晰,尚未 形成完善的色彩体系。缺乏色彩过渡区平凉对明清历史建筑进行保留,并新 建多处汉唐风格建筑,这些建筑具有 独特的色彩个性,应与周边的现代建 筑与新古典建筑形成一定的过渡区域,以免出现建筑色彩过渡僵硬的现象。,总体风貌控制 02,规划色谱确定原则,与城市自然色相协调尽量保护、突出城市基本色,调整

10、自然色。平凉城市色彩应以暖色彩、低彩度的色彩 为基准,使平凉城市色彩与蓝天、绿地等 自然色彩相协调,并适当考虑西北特殊的 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体现城市人文特色保护城市历史风格,传承历史文脉。城市 色彩依托城市悠久历史,结合平凉城市文 化特点,在尊重历史、延续历史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并合理运用人文色彩予以搭配 和补充,充分体现平凉历史人文特色。,和谐中保持多样性按照城市功能区分,构筑色彩和谐之美,城市色彩在整体上应保持协调统一,局部 色彩应结合环境、城市功能的不同有所变 化,达到既和谐又丰富多样的效果,体现 场所功能性。,气候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地方材料,人文因素分析,历史肌理 地域文化 风俗习

11、惯,平凉自然色彩:黄、绿、蓝,平凉人文色彩:红、黄、绿、蓝、紫,平凉建筑色彩:灰、白、黄、红、蓝、绿,色彩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分析,平凉现状色彩,2.3 城市色彩控制色彩分区策略,总体风貌控制 02,2.3 城市色彩控制色彩分区规划,总体风貌控制 02,2.3 城市色彩控制色彩分区规划,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 城南风貌区老城风貌区行政金融核心区 现代风貌区历史保护风貌区 工业园区,PATR THREE风貌分区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1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1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

12、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是以旅游为主的传 统文化风貌区。总体风貌以新中式汉唐风格为主。,启示性要求新中式汉唐风格:新中式汉唐风格运用现代建筑的科学技术,将汉 唐建筑文化、审美气度、建筑形式符号融合到现代建筑的创作中。造型挺拔硬朗、明快纯朴,建筑风貌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大气磅 礴,气魄宏伟。,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1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住宅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1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公共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2 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2 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建

13、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是城市西入口高档生态居住 区。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同时融入陇东传统建筑、山水城市建筑元 素,充分体现平凉地方文化特色。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是城市塑造通 山显水、视线通畅,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启示性要求融入传统元素的现代风格:融合现代建筑的特色与文化继承结合。增强建筑的标识性,赋予建筑生命力。运用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 建筑设计中体现传承的重要性。,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2 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住宅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2 泾河以北生态风貌区公共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3 城南风

14、貌区,城南风貌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3 城南风貌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城南风貌区是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中高档综合居 住社区。建筑风貌总体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为基调,融入传统建 筑元素,形成现代沉稳风格,展现舒适、绿色、宜居的整体形象。体现建筑的传统意义和身份感,强调文 化脉络。造型简单有力,体现功能特点,更加追求体现传统元素。注重传统材料的传承和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3 城南风貌区住宅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3 城南风貌区公共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4 老城风貌区,老城风貌

15、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4 老城风貌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老城区是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具有城市历史文化内 涵的综合服务区。建筑风貌体现以传统建筑为主的复合风格;建筑高 度以多层建筑为主;色调以低明度的暖色调为主色调,展现老城区富 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风貌形象。,启示性要求融入现代元素的地域传统风格: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提取元素,借用 古典形式手法,借鉴传统元素,结合现代建筑的空间使用,力求形 成传统形式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既不失本土传统风格,又融入了现 代大气简洁的审美气息,简约而不简单,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4 老城风貌区住宅建筑风

16、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4 老城风貌区公共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5 行政金融核心区,行政金融核心风貌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5 行政金融核心区建筑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行政金融核心区是以行政办公和商业活动为主要 功能的区域。统办大楼、院落办公建筑、居住小区建筑采用新古典主 义建筑风格,展示庄重、典雅的风貌特色。,启示性要求新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风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 细琢,一丝不苟。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 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 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17、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5 行政金融核心区住宅建筑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5 行政金融核心区公共建筑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6 现代风貌区,现代风貌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启示性要求现代主义风格:现代风格提倡突破传统,创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 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 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 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引导性要求,3.6 现代风貌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现代风貌区以简洁、新颖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充分体现平凉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大

18、气、前卫,具有时代活力的风貌 特色。沿泾河以北建筑应留有南北向通透空间,建筑高度控制应具有 丰富的天际轮廓线。,风貌分区控制 03,3.6 现代风貌区住宅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6 现代风貌区公共建筑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7 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风貌保护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7 历史风貌保护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整体建筑风貌定位:历史保护风貌区以明清建筑 风格为主,融入更多的传统元素,彰显老城文化特色。建筑以历史古 建风格为主,主要是对现有历史建筑进行修葺保护;本片区的建筑应 以低层为主,严格控制建筑限高,整体保持明清

19、建筑风格特点。,启示性要求明清建筑风格: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 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 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 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7 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遗迹风貌控制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8 工业园区,工业园风貌区风貌规划控制,风貌分区控制 03,3.8 工业园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规定性要求整体建筑风貌定位:工业园区近期是以工业加工为主导产业,鼓励轻 工业,高新技术工业的聚集综合园区。建筑风格以现代化工业气息、高效率、大体量为主。远期

20、作为纳入城市拓展区,以现代服务业和大 型商业为主导的陇东商贸中心。建筑风格以现代时尚的、繁华的,具 有时代气息的大体量建筑为主,展现明快、高效的现代化工业新城特 色。,启示性要求现代主义风格:现代风格具有简洁造型、无过多的装饰、推崇科学 合理的构造工艺,重视发挥材料的性能的特点。工业建筑应满足生 产工艺的要求,厂房内部有较大的面积和空间。,引导性要求,风貌分区控制 03,3.8 工业园区建筑风貌控制要求,城市天际线规划,城市眺望系统规划 城市廊道控制城市风貌带控制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PATR FOUR,特色路径控制,特色路径控制 04,4.1 城市天际线规划,山水城市天际线山水城市倡导人文形态

21、与自然形态在景观规划设计上的融合。前景: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等实体要素 背景:天空、山脉、水体等虚体要素特色:使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立意:其规划立意源于尊重自然环境,追求相契合的山环水绕的形意境界。特征:凸显城市的山水景观特征。建筑物轮廓的设计要与周围山脉、水面、植被等主要景观相匹配。形成协调的轮廓。山脉的轮廓和建筑的轮廓要有强烈的呼应。突出局部的景观特色。山水城市的天际线上要突出局部亮点,形成视觉冲击力。,特色路径控制 04,以崆峒大道为视觉点,以城市北部山体为天际线远景,结合山体轮廓线、水体轮廓线以及城市建 筑功能,将平凉城市天际线打造成东西连续的、有序列的、节奏明快的优

22、美轮廓线。城市至高点:在绿地广场周边行政办公区域打造地标建筑,形成城市至高点,建筑限高150米;城市次高点:在新民路与崆峒大道交叉口处打造城市次高点,建筑限高120米;城市高点:在各区段山体高耸处结合公共建筑形成区域范围内的城市高点,建筑限高100米;城市低点:在南北向沟道以及城市公园、广场处形成城市低点。整体形成“中间高、东西低;中间密、东西疏”的空间形态。体现“通山见水、视线通畅、以绿为主、空间突出、高地错落、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4.1 城市天际线规划,特色路径控制 04,4.2 城市眺望系统全景式眺望景观控制,全景式的眺望指在某些视野开敞的地点,尤其是在某一地区的制高点或者特殊的地貌

23、分界点,眺望城市整体或局部风貌,并获得整体感官印象的眺望方式,从眺望 点发散出去的视线共同组成了视线走廊。针对全景式眺望视线走廊的保护,主要是针对眺望点周边建筑的高度控制。眺望点虎山山顶眺望点,海拔1612米。虎山山顶能自由眺望整个城区。南山公园内的玄鹤楼,海拔1460米,是南山公园的至高点,由于公园内视野开阔,无建筑物遮挡,玄鹤楼是最佳的眺望点。龙隐寺景区眺望点,海拔1530米,位于龙隐寺正北山顶,能自由眺望西部城区。崆峒山景区眺望点。崆峒山可向东眺望城区全景。控制方法采用椎体控制系统的方法。在眺望点的视野区域内,针对海拔较高、距眺望点较劲(200米内)的地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距离眺望点

24、稍远一些的地方(200米-500米),采用低容积率和 低高度的控制。针对距离眺望点较远的地区(500米以上),可以适当放宽容积率和限高的上限。,特色路径控制 04,4.2 城市眺望系统全景式眺望景观控制,远景式的眺望指的是从眺望点,眺望远处的历史或自然景观,从眺望点到目标物视线所涉及区域为远景眺望走廊。针对这一类眺望视线走廊的保护,主要是针对视线走廊范围内建筑 的高度控制。远景眺望视线走廊序列虎山公园泾河行政广场绿地广场柳湖公园 柳湖公园人民广场南山公园南山公园宝塔解放路与崆峒大道交叉口泾河火车站虎山 龙隐寺景区眺望点泾河崆峒古镇控制方法采用纺锤形高度控制技术。具体方法是,连接眺望点和眺望对象

25、的边缘点形成一个立体上的视平面,在眺望视线走廊设计的区域,建筑的顶部不能超过此视平面(建筑所在的海拔加 上建筑高度,不能大于此视平面的海拔,即纺锤形控制图中规定的值。,特色路径控制 04,4.3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城市廊道根据平凉市的山水自然格局及城市功能结构,城市景观廊道主要包含:泾河河道及两岸景观廊道崆峒大道景观廊道南北向沟道景观廊道,特色路径控制 04,4.3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泾河河道及两岸景观廊道,特色路径控制 04,4.3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泾河河道及两岸景观廊道,特色路径控制 04,4.3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泾河河道及两岸景观廊道,特色路径控制 04,4.3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崆峒大道景观

26、廊道,特色路径控制 04,4.4 城市廊道风貌控制南北向沟道景观廊道,特色路径控制 04,4.4 风貌带控制城市风貌带为了从结构上对平凉风貌结构进行优化,丰富点、线、面三维引导的层次性,在城市交通现状与自然基底的基础上,界定出四条城市风貌带。,特色路径控制 04,4.4 风貌带控制青兰高速风貌带,特色路径控制 04,4.4 风貌带控制崆峒大道风貌带,特色路径控制 04,4.4 风貌带控制泾河大道风貌带,特色路径控制 04,4.4 风貌带控制南北主轴线风貌带,特色路径控制 04,道路景观 风貌控制 要素,道路路面界面道路建筑界面,道路绿化界面,道路家具及景观设施道路节点及公共空间,4.5 道路景

27、观风貌控制道路分类,特色路径控制 04,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交通性道路,特色路径控制 04,整齐:道路两侧密植高大乔木,树种变化不宜多,保证同种树木密植长度不小于300米。,安全:中央、机非分隔带密植整形低矮灌木,高度不超过1.2米,以避免遮挡司机视线。,节奏:中央分隔带可考虑搭配种植小乔木,树冠高度不应超过道路两侧乔木高度,种植间距在30-50米,增加行车时视觉节奏变化。四、道路节点及公共空间内容:街角公园、广场、道路交叉口等,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交通性道路三、道路绿化界面内容:绿篱、草坪、行道树、花园、绿岛、垂直绿化等风格特点:道路的绿化配置偏向景观型,绿化种植呈带状空间形式,以有

28、规律、简洁的绿化模式满足交 通性道路安全、快捷的要求,以多层次的植物组合实现滞尘减噪。,特色路径控制 04,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生活性道路,特色路径控制 04,风格特点:生活性道路的绿化配置要求偏向林荫型,绿化种类丰富多样,行道树应选择遮荫效果良 好的乔木,如悬铃木、国槐等;行人停留休息区域可选择观赏性较强的色叶或观花乔木,比如玉兰、银杏等;在重要转折点或交汇点处可选择低矮的灌木,避免视线遮挡,比如连翘、丁香、紫薇、金 叶女贞等四、道路节点及公共空间内容:街角公园、广场、道路交叉口等每隔500米左右可设置一处小广场或街角公园,安排座椅和休闲设施,并作为防灾用地,风格特点:尺度适宜、设计细致

29、、形式丰富,五、道路家具及景观设施内容:公厕、交通标识设施、道路隔离设施、路面照明设施、座椅、售货亭、垃圾筒、公交站亭、雕塑等。,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生活性道路三、道路绿化界面内容:绿篱、草坪、行道树、花园、绿岛、垂直绿化,特色路径控制 04,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景观性道路,特色路径控制 04,风格特点:景观性道路的绿化配置要求偏向景观型,绿化种类应丰富多样,主干树种应选择观赏性强的色叶或观花 乔木,强调树木种类、高低、色彩的搭配,营造层次丰富的景观形象,注意树木与人的尺度关系,适当 设置景观树灯,其色彩以绿、黄等暖色调为主,丰富夜间绿化景观。街角公园、广场、道路交叉口等景观广场:在局

30、部地段利用规范划围较开阔区域,在设计上考虑一些小型景观游憩广场。,广场设施:广场尺度宜人、亲切,适宜布置休闲座椅、亭廊等休憩设施,并围合成具备一定开放表演、活动的场地,成为市民日常活动的场所。,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景观性道路三、道路绿化界面内容:绿篱、草坪、行道树、花园、绿岛、垂直绿化,特色路径控制 04,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综合性道路,特色路径控制 04,风格特点:综合性道路的绿化配置要求偏向景观型,绿化种类应丰富多样,行道树应选择遮荫效果良好的乔木,如 悬铃木、国槐等;在重要 转折点或交汇点处可选择低矮的灌木,避免视线遮挡,比如连翘、丁香、紫薇、金叶女贞等。尺度适宜,形式丰富五、道路家具及景观设施内容:交通标识设施、道路隔离设施、路面照明设施、座椅、售货亭、垃圾筒、公交站 亭、雕塑等。,4.5 道路景观风貌控制综合性道路三、道路绿化界面内容:绿篱、草坪、行道树、花园、绿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