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19MB ,
资源ID:143784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784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docx

1、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编制:孟老师 日期:2019.9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在经济 、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认识不同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子目,讲述了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在辽夏金元的统治下,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宋元以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来等均得到较快发展,印刷业成为新兴手工业。这一时期商业与城市繁荣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宋元国

2、库的重要财源,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区完全取代了原先北方经济区的地位,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门第观念更为淡化,社会成员的身份更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亦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文化更为蓬勃发展,文化重心的下移更为凸显。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经济与社会的相关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于前面课程的学习,对民族交融与社会发展关系也有初步的认识。本课要求学生能够从统一多民族家的高度,宏观把握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大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展情况。四、教学目标1、通过史料分析,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是、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新变

3、化,认识这些变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2.通过史料阅读与历史解释,理解多民族政权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识他们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多民族政权时期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多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五、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从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看历史发展趋势,理解多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二)教学过程导入材料1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沈括梦溪笔谈教师讲:沈括记载,唐人的“富贵诗”中所描写的奢华生活,在宋人眼里竟然不值一提。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人的生活与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赶超唐朝

4、,这一情况的出现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设计意图】:通过对沈括所述内容的解读,学生对唐宋经济进行初步对比,引出本课主题。学习任务1:从农业、手工业角度认识经济发展情况材料2经过唐末五代的动乱,(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只有约3540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百余年间人口迅速增长,到12世纪初的北宋末年进入峰值阶段,当时在北宋、辽、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1.4亿。-葛剑雄中国人口史材料3辽之农谷至是为盛。-脱脱等辽史食货志上比闻今岁山西丰稔,所获可支三年。 -脱脱等金史食货志材料4木棉本出闽广,可为布,宋时乡人始传其种于乌泥泾(今属上海徐汇区),今沿海高乡多植之。-陈威、

5、顾清等松江府志(木棉)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其种艺制作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名曰贝吉,又曰棉布。 -王祯农书【问题设计】:面对这一时期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政府如何保障其吃穿用度?教师讲:宋朝时,在农业粮食种植方面,一年两熟制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一年三熟的情况。在辽夏金元民族统治之下的边疆地区,农业生产也获得进一步发展。宋代农业发展成就突出,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以棉花为例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棉花在宋朝便已种植,后在元朝的大力推广下,南方植棉

6、普遍,甚至推广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材料5 北宋诗人苏轼写过一首有序的石炭诗,描述当时煤的使用情况: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苏轼苏轼诗集卷17材料6 毕昇与活字印刷元朝青花瓷和宋朝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列表简述宋朝在手工业方面的主要成就。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具要地位,尤其是煤的使用提高了金属(兵器)的质量与产量。在人们的生活中,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居

7、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印刷业作为宋朝新兴的手工业,通过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文化的普及与造纸业的发展。宋朝制瓷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风格迥异的特色瓷器广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史料,从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引出对吃穿用度的需求,进而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学习任务2:从商业、经济布局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瓷器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而享誉海外,从而引出“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一目。学生活动:阅读史料,观察分析。材料7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

8、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由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张岂之中国历史是邦控岛夷,走集聚商舸。珠香杂犀象,税入何其多。-张翥送黄中玉之庆元市舶泉(州)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脱脱宋史杜纯传【问题设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教师讲:宋元时期,外贸税收是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除了瓷器外,还有丝织品茶叶等远销海外,国外的香料、珠宝等奢侈品也通过“上丝绸之路”运到我国。当时比较有名的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宁波)等。材料8 契丹讲和,大赦天下。诏“缘边毋出境掠夺。得契丹牛马,悉纵还之”。通互市,葺城池,招流亡,广储蓄,由是河北得安业。-陈邦瞻宋史纪事

9、本末【问题设计】:依据材料,概括互市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业繁荣景象的主要表现。教师讲:澶渊之盟对宋辽关系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影响。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当时,互市分为官营的榷场贸易与民间贸易两种,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相当活跃。繁荣的贸易扩大了商品流通规模,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材料9(北宋)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何况,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贸易巨额批发交易,十分不便。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10 元朝纸币【问题设计】:指出材料9所反映的当时商品流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为

10、应对这种问题,货币流通领域发生了何种变化?教师讲:北宋开始出现纸币,而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加上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材料11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北宋东京街市学生活动:结合清明上河图(部分)和教材了解宋元时期城市的繁盛景象。教师讲: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不断兴盛。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百万。市场活跃市民阶层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元代的临安改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问题设计】:在两宋与北方民族政权对峙这一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民南迁,经济重心进一步南

11、移。结合教材内容,概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及影响。教师讲: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的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用以运输江南的粮食;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史料,学生能从商业繁荣的角度论证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发展。结合这一时期的政治情况,解释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再次认识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学习任务3:从社会结构变化认识辽宋夏金元

12、时期历史发展趋势。材料12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种重门阀世族,而看金榜题名之人;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问题设计】:根据材料12,指出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生活的其他变化。【学生活动】:阅读史料,思考分析。宋代人婚姻择偶以当时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科举制的完善提升了平民的政治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宋代门第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此外,贱民阶层的数量到宋朝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来自雇佣无地农民也通过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

13、束缚。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也变得相对宽松例如,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设计意图】:由经济角度过渡到从社会结构、政府管理等角度论证辽宋夏金元时期总体发展变化,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增强学生关于历史进程演变趋势的解释水平。学习任务4:提升对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学生活动:互动交流,阐述自己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社会变化的认识。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认识进行互动评价。小结: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

14、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教师讲: 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这些社会变化虽然出现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这一发展趋势没没有非常大的改变,这样的趋势就是历史潮流。(三)板书设计经济社会(四)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水平1:能够知道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够从多种史料中提取信息,概述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能够理解多民族政权是统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多民族政权的历史作用。水平2:能够知道物质生活

15、的生产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够借助相关史料,论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新变化;能够理解多民族政权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多民族政权的历史作用荣水平3: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认识这一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理解把握该阶段的民族交融适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正确看待不同民族政澳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水平4: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探究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

16、与社会的新变化,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些新变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理解把握该阶段的民族交融适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正确看待不同民族政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中高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表是19世纪末以来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词汇:时间流行词汇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001915年革命、共和、三民主义、约法、实业救国19151920年民主、科学、“打到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阶段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主流思想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17、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19世纪末,兴民权,倡新学,维新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阐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资产阶级改革兴起,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成为当时流行思潮。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观念的理论依据。严复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中国变法维新的必要性。示例二:论题: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阐述:1915年起,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白话文成为流行词语。说明新文化

18、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主张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民主科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人积极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因此,“以俄为师”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归纳出论题是19世纪末,兴民权,倡新学,维新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阐述需要从康梁维新思想和严复主张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分析即可。根据材料“民主、科学、“打到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可归纳出论题是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思想成为时代主流,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阐释需要从新文化运动的两个阶

19、段进行分析,如前期宣传的是民主与科学,后期宣扬的是马克思主义。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外债作为晚清政府干预经济的强有力的财政手段,不可否认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却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就洋务运动而言,其四大军工企业的创办都与外债结下不解之缘。洋务外债在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吞噬和瓦解着僵化的政治体制。无论他们如何标榜“中体西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洋务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必然会冲击封建政治的外壳,导致社会政治领域中各种社会力量的重新配置,在洋务事业中壮大的地方势力集团成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强大力量。摘编自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

20、者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观点:外债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说明:外债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推动了洋务企业的出现,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在此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渐增长,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渐壮大。这进而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导致了社会政治领域的变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相继出现。政治变革的反封建倾向和地方势力的壮大,使封建专制统治难以为继,清朝最终被辛亥革命推翻【解析】【详解】观点:据材料“外债作为晚清政府干预经济的强有力的财政手段,不可否认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却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

21、化剂。”可知,外债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据材料“洋务外债在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吞噬和瓦解着僵化的政治体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外债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推动了洋务企业的出现,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据材料“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洋务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必然会冲击封建政治的外壳,导致社会政治领域中各种社会力量的重新配置,在洋务事业中壮大的地方势力集团成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强大力量。”可知,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势力逐渐增长,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渐壮大;这进而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如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

22、亥革命等相继出现,最终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4我国古代不仅注重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家教教材的编写。由于家庭教育要以识字启蒙教育为基础,所以编写蒙学教材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蒙学丛书分类表类别书名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的教材开蒙要训百家姓三字经对相识字文字蒙求和杂字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课本孝经、论语、太公家教、小学、少仪外传、童蒙训、性理字训以社会和自然常识为主的蒙学课本兔园册,创始于李翰的蒙求、十七史蒙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历代蒙求名物蒙求幼学琼林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趣味读物书言故事日记故事蒙养故事龙文鞭影二集童蒙

23、观鉴二十四孝图说根据材料,提取其中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论述或说明。(要求信息描述准确规范、史实应用准确清楚,条理清晰)【答案】(1)信息: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肩负着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2)论证宣传儒家伦理道德,培养封建思想意识。家训、童蒙规范儿童思想行为,促进其人格成长。在儿童蒙学教材中渗透封建伦理道德思想,为培养封建统治合格人才奠基。蒙学教育与地方州县教育、太学、私塾、书院、科举等构成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完整系统。蒙学教育的发展为封建国家的思想统一和政治统治奠定基础。蒙学教材中关于行为规范、礼仪、家训的内容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解析】

24、【详解】本题是论述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看到中国古代蒙学丛书分门别类,数目众多,但从内容看大部分维护封建统治伦理秩序而编订,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立意,即提取的信息为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肩负着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进行论述时可以从其内容、政治影响等角度作答。如内容方面蒙学教材一方面肩负着教会儿童读书识字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也都是为了封建统治服务,对儿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规范儿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合格的封建统治人才。政治意图通过蒙学教育与地方上的各种教育机构,以至于科举制形成完整的系统,发展为国家思想统一的基础,成为肩负传承文化的使命。作答时要注意挖掘材料主要信息,联系所学,

25、用规范的语言加以表达,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5 材料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须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答案】示例一:观点: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理由:英国大量购买中国茶叶等产品,其工业品却在中国滞销,英国出现贸易逆

26、差,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严厉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示例二:观点: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理由: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中国幅员辽阔,企图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为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认识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依据材料信息可认同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然后结合

27、所学从中英正常贸易逆差、英国通过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清政府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等方面说明其理由。还可不认同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求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的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方面说明理由。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上述中国举办的交易会中选择一届,从举办的背景、选址、作用等三方面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背景是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已经提前超额完成的基础之上,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外汇资本,而当时中

28、国能够对外贸易的地区主要是集中在广州地区,所以在广州举行,有利于吸引港澳台商,和东南亚的商人以及外国的资本,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外交事业打开新的局面。示例二:2018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背景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第二大国家,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和进口的前沿,所以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促进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协调发展。【解析】【详解】根据1957年和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展览会的材料,结合所学知

29、识,按照要求,首先选择一次交易会,再分析举办相关会议的背景、选址、作用等,最后史论结合,进行历史角度的解读。以1957年为例,可以从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开始,指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完成,国际社会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孤立中国的背景;然后从广州的区域位置和会议举办的目的等方面,分析国家将广州作为外贸易交易会会址的主要原因,(比如广州便于中国与港澳台和东南亚交流等区位优势等)和会议对中国的意义如促进中国工业化发展,打开外交局面等方面,说明中国以广州为桥梁,积极发展同亚非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将一些原产品出口,换取外汇,以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和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的发展等。可以用同样方法和步骤,对2018年的进口货物展览会,以上海做为首选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进行分析说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